2012年2月29日星期三

QQ for Mac 更新,支持视频聊天和表情等~

QQ for Mac 更新,支持视频聊天和表情等~

QQ for Mac是基于Mac OS X平台的即时通讯软件,致力于通过简洁的界面、实用高效的即时沟通功能以及流畅的操作体验,让您充分感受沟通乐趣。其实沟通可以更简单!

下载地址:http://im.qq.com/qq/apple/mac/

注意:Mac App Store貌似还没有升级.

 

视频聊天

全面支持视频语音通话功能,与PC QQ以及QQ for Pad互通,打造多终端统一体验。延续简洁的界面风格,独立视频窗口以及随时呼出对话窗口,让您的沟通随心所欲。

 

多人对话更方便

支持讨论组的建立、退出,多人沟通更高效

支持代理登录

支持通过代理登录QQ for Mac

支持自定义表情

 

 

 

 

Version 1.1.02011.6.23

  • 新增视频聊天功能,并能随时呼出对话窗口
  • 优化讨论组功能,可创建、退出讨论组,并支持保存讨论组聊天记录
  • 支持通过代理登录QQ for Mac
  • 添加表情管理功能,增加常用表情以及自定义表情功能
  • 优化消息提醒机制

Version 1.0.02011.1.10

  • 存放文件路径优化
  • 优化体验,修复部分bug

 

http://news.ipadown.com/2951


发自我的 iPad

正式发出iPad发布会邀请函

推荐一篇精彩文章: 苹果正式发出iPad发布会邀请函

        我们将会带给你们,在视觉和触觉上都不可错过的惊喜。就在CNBC还在Twitter上宣称iPad3发布会将会在纽约市召开之际,北京时间2月29日凌晨,苹果已经正式向媒体发送了新一代iPad发布会邀请函,时间已定于美国太平洋时间3月7日早上10点,地点旧金山。  

        我们在前一段开头所说的,正是苹果在媒体邀请函上的内容。根据最新消息显示,包括The Verge,The Loop等众多国外媒体已经接到苹果的邀请函,信函正如以上截图所示。除了那一句煽动人心的话语,整个截图一如苹果简洁的作风,没有多过的装饰,直指 iPad日历上的3月7日,星期三。   

        所有关于下一代iPad发布时间的传闻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但是我们对于这款新产品的外形设计,内部规格等内容仍然还只能停留在猜测的阶段。汇合目前所有的传闻,传说中的iPad 3将会搭载A6四核芯片,支持4GLTE网络,并且配备Retina显示屏等等。

        所有的答案,还是等苹果在3月7日来揭晓吧。

http://news.ipadown.com/6000


发自我的 iPad

iPad 3发布会消息推动苹果市值逼近5000亿美元

推荐一篇精彩文章: iPad 3发布会消息推动苹果市值逼近5000亿美元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9日凌晨消息,受到苹果将在3月7日举行特别产品发布会的推动,苹果股价周二上涨1.84%,创下535.41美元的新高,使得苹果市值逼近5000亿美元。外界预计苹果将在该发布会上推出iPad 3。   

         苹果股价周二上涨9.65美元,收于创纪录的535.41美元,涨幅为1.84%。按照该收盘价计算,苹果市值达到4990亿美元。   

        截至去年12月27日,苹果拥有932,145,309股流通股,要想实现5000亿美元的市值,苹果股价只需达到536.40美元,涨幅不到1%。   

        苹果周二发出邀请函宣布将在3月7日旧金山举行特别媒体活动,苹果在邀请函中并未明确透露将发布什么产品,但邀请函上显示的是iPad一角的画面,以及"我们这里有些东西,是你们必须要来看一看、摸一摸的"(We have something you really have to see. And touch。)的字样。外界普遍预计苹果将在该活动上发布iPad 3。

http://news.ipadown.com/6001


发自我的 iPad

蘋果日報 - 20120229 - 符號的聯想

 

符號的聯想

2012年02月29日

香港爆發內戰,現任特首慘遭擺上桌子,成為政治祭品。坐了幾趟富豪遊艇,倒沒有問題,乘重慶大陸暴發戶的私人飛機,去泰國的布吉,還在深圳福田租豪宅,給人的感覺,就差了一點。
因為符號心理學大師羅蘭巴特說:人生世界,每一件事,都是符號( Signs),符號的形狀、顏色、涵義,都帶來美或者醜的聯想,像動物界的麻鷹、獅子、大象,威猛剛毅;豬和狼。就是蠢和狠,感覺不怎樣。
乘私人飛機,租豪宅,都沒有什麼問題,問題是在什麼地方,跟什麼人。
在語文的符號學裏,重慶是今日大陸的毛都,感覺不好(民國時代抗日的「重慶份子」例外);布吉好一點,因為是歐洲白人的度假勝地,凡亞洲的地域,有西方背囊客寵愛的,像清邁、加德滿都、峇里,形象必定增值,洋人不喜歡,只香港貨櫃車司機鍾意的,像東莞,就不一樣。但布吉有酒帘雛妓,人妖酒吧,也扣了分。
如果曾蔭權接受英國企業家,維珍老板李察布蘭森的私人飛機款待,飛巴黎,與大導演馬田史高西斯會合,趕當夜在歌劇院看莫扎特的「魔笛」,在包廂席,撞到老友薩科齊,並跟法國總統夫人卡拉輕吻面頰為禮,薩科齊伉儷即刻邀請我們曾爵士去香榭麗宮試酒,但曾蔭權、布蘭森、史高西斯三大精英,同聲婉拒,說明天要轉飛羅馬,參觀一批拉斐爾的文藝復興典藏,順道出席教宗在梵蒂岡的便餐,時間緊迫,下次吧。特首還要乘私人飛機趕回來,出席立法會答問呢。
如此行程,如此人物,祭出來,全香港就會收聲。
重慶富商、深圳福田,像大陸說的,「檔次」太低了,加一個布吉,這副十三張,抓在手裏,不是三就是七八, AKJ沒有一張,怎怪得受人羞辱?
唯今補救之計,是拚個魚死網破,曾蔭權挺起胸膛,毅然宣布:福田的豪宅,我不要了,捐出來,做骨灰龕,政協副主席,也不要,因為我曾某是英國爵士,即刻辭職不幹回英國蘇格蘭隱居,跟衞奕信一起行山,這樣,民望包保又回昇了,香港人都會熱愛您呀 Donald。

蘋果日報 - 20120229 - 符號的聯想

蘋果日報 - 20120229 - 中國人首奪建築諾獎王澍:堅持本土理念

 

中國人首奪建築諾獎
王澍:堅持本土理念

2012年02月29日

有「世界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利茲克建築獎( Pritzker Architecture Prize)公佈今年得獎人,中國建築師王澍贏奪殊榮,成為首位獲得這個全球建築界最高榮譽的中國人。王澍接受《蘋果》記者專訪時表示,認為此獎授予他,不僅是對他本人的肯定,更是對所有堅持地方理念的建築師的肯定。他說:「 40多歲就獲此獎,對我來說既是殊榮,更是壓力;我會面對新的挑戰。」

堅持中國風 贏建築界諾貝爾
美國普利茲克評審委員會於香港時間昨日凌晨宣佈 49歲的王澍得獎,讚揚他的建築設計「表現出聰明才智、想像力與責任感,並超越傳統和未來的矛盾,成為永恆不朽的世界性建築」。發起該獎項的基金會主席普立茲克則說,他獲獎具劃時代意義,標誌中國在建築理想發展的作用得到世界認可,標誌中國城市化建設的成功。

49歲獲獎感意外

2008年開幕的寧波歷史博物館,外牆用上超過 100萬塊瓦片和舊磚頭砌成,是王澍的代表作之一。互聯網

2008年開幕的寧波歷史博物館,外牆用上超過 100萬塊瓦片和舊磚頭砌成,是王澍的代表作之一。互聯網

「得悉獲獎我很驚喜,也很激動。」身在美國洛杉磯的王澍昨接受《蘋果》專訪時說:「我完全沒有想到獲獎,因為以往這個獎,都是頒給一些德高望重的建築設計界前輩,不少獲獎者都已經 60、 70歲,我才 40多歲,真是出乎意外。」
王澍認為,這獎項除了是對中國城市建築設計的肯定,還肯定了堅持本土理念的設計。「現在不但在中國,世界各地都有這樣的建築師,他們堅持非常 local(地方性)做法,努力把當地傳統工藝與普通人的生活勞動方式結合,(這個獎)對這一類建築師,是很大的鼓舞。」
王澍曾擔綱設計過很多具爭議的建築物,包括 2010上海世博會寧波滕頭案例館、寧波歷史博物館、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杭州大型高層集合公寓「垂直院宅」等。這些建築都有很強的地方色彩:滕頭案例館是典型的江南園林風格;寧波歷史博物館使用 100萬塊舊城改造拆出來的舊磚瓦、陶片建成;美院象山校區與其說是大學,其實更像江南村莊。

獲獎料惹業內爭議

他坦言獲獎會激起業內爭議,因他的工作方式與不少大型設計事務所不同:「我不會因獲獎改變我的工作方式,但今後我會很有控制地做該做的事。」對獲獎可能給他帶來更多商機,他則說:「對我來說,一般意義上的賺錢,我早就沒有興趣了。我只做感興趣的事。」
王澍指中國官場崇洋,一般不信任本土設計師,大型項目多請外國人設計,「我們學校把一個新校區(象山校區)交給我(設計),確實需要很大勇氣」。「今天的建築界眼睛總盯着外面,堅持本地特色不容易。」因此,他聲言將在 5月 25日於北京舉行的頒獎禮上,表達堅持札根地方的設計精神。贏了獎,他將獲 10萬美元獎金及一枚青銅獎章。
49歲的王澍出生於新疆,畢業於南京工學院建築系,後考入南京東南大學建築研究所讀碩士, 1997年在杭州創辦「業餘建築工作室」; 2000年獲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建築系主任,博士生導師。《蘋果》記者

王澍經典建築作品

寧波歷史博物館
2004年由寧波航運碼頭改建而成,王澍將寧波舊城翻新期間累積下來的舊磚瓦和陶片循環再用,打造 24米高的「瓦爿牆」,還利用有江南特色的毛竹,製成特殊範本清水混凝土牆,節省資源,又可透過舊磚瓦見證歷史,配合博物館「收集歷史」的功能。

世博寧波滕頭案例館
中國浙江寧波滕頭村,是全球唯一入選上海世博會的鄉村實踐案例。王澍指,鄉村具和城市不同的特色,城市化不是簡單的「消滅鄉村」,反而要珍惜和保護人類在鄉村的歷史文脈。在內地「城市化」浪潮中,案例館是對破壞鄉村文化的警示。

金華瓷屋茶室
王澍自稱一天不喝茶就會生病,所以設計茶室時,隨即想起將 100平方米的茶室,設計成一個容器。茶室形狀取材自宋代手硯器,茶室是硯台,硯首在南,硯尾在北。在室內喝茶時,茶客可坐在硯池底,東南風會由硯坡爬向西北;若茶客從西北邊的樓梯走上屋頂,則可欣賞江南景色。

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
佔地 15萬平方米, 2007年落成。設計前,王澍先在內地常見的拆房地盤,收集 700多萬塊不同年代的棄瓦舊磚,發掘它們可循環再用和經濟實用程度,然後把它們循環打造校區的屋頂牆面'橋樑、堤壩、田畈、溝渠和魚塘等,和而不同地組成一個新城。

蘇州大學文正學院圖書館
佔地 9,600平方米, 2000年落成,北面靠山,南面臨水,東西向以曲折狹長的水為界。矩形主座恍如現代版棚屋,既可自然地座落在山與水之間,座向也剛好穿越南北,夏天時節更添清爽涼快,還糅合了蘇州園林造園思想,與附近四座散落的小型建築物融合。
《蘋果》資料室

寧波五散房是王澍另一出名的建築。

寧波五散房是王澍另一出名的建築。

蘋果日報 - 20120229 - 中國人首奪建築諾獎王澍:堅持本土理念

專訪
沒有妻子,今天一切要重寫

2012年02月29日

「這個獎,有一半應歸功於我的妻子!」身在美國的王澍接受《蘋果》記者電話採訪時,特意強調。身在杭州的王澍妻子陸文宇,接受採訪時同樣激動:「我真替他高興。昨( 27日)夜得到消息,(我們)就一直在講電話,講到電(池)都沒有了!」
王澍與陸文宇的婚戀,被譽為翻版「梁思成與林徽因」。梁、林是中國近代著名建築設計大師,林徽因的美貌和才華,成就了梁思成「中國建築設計大師」的地位;同樣,今天王澍奪得「世界建築界的諾貝爾獎」,也與妻子息息相關。

「未遇她前我是出家的命」

「在未遇到她之前,很多人都認為,我是出家當和尚的命。」王澍曾這樣說。他在佛誕日出生, 6歲起就有「嚼得菜根,做得大事」苦行僧特質,不吃肉,不近女色; 22歲大學畢業,情感世界仍是白紙一張。
直到進入南京的東南大學讀研究生,認識正讀大一的陸文宇,王澍才情竇初開,他抱着「這麼瘦小的女孩,應該有人來保護」心態開始初戀。陸文宇比王澍小 4歲,王的性格張狂、粗獷,是典型的北方男人;陸文宇則嬌小纖弱,兩人被指「沒有夫妻相」。
但兩人最終走在一起,共同生活,和諧相處至今。「也許是我們有太強的互補性。」王澍說:「比如在路上散步時,她會驚喜說:『你看,那朵小蘭花開得多好!』那些漂亮的小花就在腳旁,但我差點錯過了。」妻子的細心,填補王澍粗獷的性格,不但生活,事業亦如此。
「 10年前設計象山校區,不少細節是妻子完成的。」由王澍主導設計的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區,現被譽為中國建築學經典之作。在家中,陸文宇包攬了所有王澍做不來或不願做的事,包括家務、開車、用電腦等,「離了她,很多事我就玩不轉。所以,我要在頒獎儀式上表達對妻子的愛。沒有她,我今天的一切都要重寫。」
《蘋果》記者

著名華裔建築師與作品

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

梁思成與林徽因夫婦

建築師:梁思成、林徽因夫婦
傑作:中國人民英雄紀念碑
建築師:貝聿銘
傑作:美國華盛頓國家藝廊東廂、法國羅浮宮玻璃金字塔
建築師:林瓔
傑作:美國華盛頓越戰紀念碑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

《容膝齋圖》王澍夢想居所

2012年02月29日

王澍作為建築師,設計過不同款式的建築物,但他心目中的理想家園又是怎樣?他說過,元朝山水畫家倪瓚在水墨作品《容膝齋圖》中展現的美景,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居所。
《容膝齋圖》成於 1372年,是倪瓚的晚年作品,是他贈予醫師友人仲仁的禮物,而容膝齋正是仲仁的居所。這畫現藏於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這幅畫的構圖是典型的「三段式」構圖:下方土坡上有雜樹、垂葉等樹木,樹後的平坡茅亭就是倪瓚以象徵手法,繪出容膝齋所在;中間空白處是茫茫湖水;上方就有遠山。身處其中,山水美景飽覽無遺,令人身心豁然開朗。王澍嚮往如此一片空靈、看起來一塵不染、與山水融為一體的環境,足以反映出他崇尚自然建築的核心價值。
《蘋果》資料室

話你知
獲普利茲克獎 與貝聿銘看齊

2012年02月29日

普利茲克建築獎,由美國豪門、擁有凱悅( Hyatt)酒店集團的普利茲克家族已故成員傑和妻子辛迪( Jay& Cindy Pritzker)於 1979年發起,有「建築界諾貝爾獎」美譽。
這個獎項每年由凱悅基金會頒發給一位在世建築師,得獎人可獲 10萬美元( 78萬港元)獎金、證書和銅獎章,獎章背面刻有拉丁文 firmitas、 utilitas、 venustas,即堅固、實用、美觀。美籍華人貝聿銘在 1983年曾獲得這個獎,連同他在內, 34年來有 8名美國人獲獎,英國及日本人各四個,包括設計出享譽國察的大阪「住吉的長屋」的安藤忠雄。
《蘋果》資料室

蘋果日報 - 20120229 - 付 61萬可殺北極熊製標本中國富豪潮興出國狩獵

 

付 61萬可殺北極熊製標本
中國富豪潮興出國狩獵

2012年02月29日

中國富豪興起出國狩獵野生動物及猛獸消遣,約 5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 61.5萬港元)就可獵殺一隻北極熊或一隻雄獅,製標本寄回國留念。至今有逾百名中國富人遠赴海外如非洲、加拿大等地狩獵,而且人數越來越多。

50萬殺北極熊 強國富豪真兇
北京「我愛狩獵俱樂部」創辦人美國人盧彬( W.Scott Lupien)打獵 30年,從事導獵的生意卻只是近三、四年的事情,專做中國市場。這名一口北京話的老外昨日告訴《蘋果》記者:「我住在中國,而且這是一個很新很有潛力的市場。」 2009年他第一次帶大陸團去南非狩獵,目前已擁有中國最專業狩獵諮詢公司,很多境內旅行社和狩獵諮詢公司也都是透過他將客戶送出去。

遠赴非洲美洲 食宿超豪

一頭非洲斑馬倒在中國獵人槍口下,左為外國導遊。互聯網

一頭非洲斑馬倒在中國獵人槍口下,左為外國導遊。互聯網

該俱樂部狩獵旅遊服務團覆蓋了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歐洲,人均團費報價由近 6萬元至 50萬元( 7.3萬至 61.5萬港元)不等,包機票、交通、狩獵器具導獵、繙譯甚至牌照錄像等服務,而且食宿都是超豪華。據介紹團費裏很重要部份是狩獵權的花費,最貴的約 50萬元的加拿大 14天北極熊狩獵團,費用裏就包括了一隻公北極熊,即給你在獵場射殺一隻公北極熊以及拿走的權利;同價的南非 14天萬獸之王狩獵團則包括一頭雄獅,親手打到就歸你。
盧彬說:「不過製作標本和運往中國的費用不包,我們只包剝皮。客人都會把獵物做成標本運回國,比如說熊頭地毯標本連運費一兩萬就可以。現在只有大象和犀牛入口會比較麻煩,我們去年打了四隻大象。」盧彬說每個獵場規定可獵殺動物數量有限,珍貴如長頸鹿,一年才可以打一隻,豹子三年才可以打一隻,黑斑羚因為數量多可以隨便打。
「每個團的規模不等,高端團一兩人就能成行,普通的團四到六人。」盧彬告訴《蘋果》記者三四年以來經他帶出國的遊客數十人,近期更創新高,從去年 6月到今年 1月他就帶了八個團:「接下來 4月的南非打獅子老虎團已經滿了, 7、 8、 9月會再開, 5、 6月我們去美加打黑熊」。
盧彬的客人有搞房地產、開礦等,其中不乏世界 500強的高管,也有政府官員。盧彬說:「很多朋友說,你把中國人都帶過來了,人更多了,動物怎麼辦?我說動物不會因狩獵者數量增加而增加,但價格會更貴。」

「錢給希望小學不行嗎」

非洲的斑馬也是狩獵對象之一。

非洲的斑馬也是狩獵對象之一。

其實盧彬並非帶領中國人海外狩獵第一人,據報道,北京正安國旅職業狩獵經紀人王巍自 2004年起就先後帶過 20、 30人到海外狩獵。他曾對媒體這樣描述這群人多是生意人,通常 40至 50歲,有錢有閒,喜歡戶外運動,沒有開槍心理障礙。
中國富豪海外狩獵引起網民非議,有人怒斥過份,「他們為甚麼要射殺北極熊呢?這錢給希望小學的孩子不行嗎?誰給予的北極熊狩獵權?願你們下輩子都變成北極熊。」
《蘋果》記者/廣東《新週刊》

蘋果日報 - 20120229 - 付 61萬可殺北極熊製標本中國富豪潮興出國狩獵

網站記錄狩獵日誌
抱垂死獅 坐大象屍

2012年02月29日

「我愛狩獵俱樂部」的網站上的狩獵遊記一欄,點擊進去有文字和很多照片記錄內地富豪的狩獵遊蹤和收穫,並有照片甚至視頻記錄成開心旅遊日誌,這些多是該公司的服務之一。不過,有網民則批評獵殺者殘忍,「充滿血腥」。
狩獵遊記顯示,到墨西哥海釣的父子抱着的鯊魚滿身血迹;加拿大雪地上槍客笑着抱起垂死的美洲獅子;有人在非洲博茨瓦納獵殺了兩頭大象,並坐在大象的屍體上拍照;斑馬、羚羊算是尋常獵物,更有人貼相炫耀擊斃南非犀牛。還有加拿大的大黑熊被來福槍或弓箭射死了以後,熊掌成了狩獵遊客們的午餐,熊皮連着頭成經典的熊皮地毯。

「中國人狩獵貪圖血腥」

有中介公司開設網站,專門招徠富人出國狩獵。

有中介公司開設網站,專門招徠富人出國狩獵。

在中國組織富豪到海外狩獵的盧彬反指中國人保護動物觀念薄弱,需要教育:「美國人一般是很小由爸爸教打獵的,甚麼季節打甚麼動物,公的能打母的不能,大的能打小的不能,偷獵不好等等,我們有打獵的傳統文化。但中國客人不懂這個,我需要不停教育他們這些。」
而北京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研究員馮永鋒直言:「中國人狩獵以獵奇和貪圖血腥居多,不可能對保護有益。」
《蘋果》記者/《廣州日報》

中國富豪海外狩獵價格

犀牛: 77.5萬港元以上/隻
北極熊: 61.5萬港元/隻
雄獅: 38.8萬港元/隻
母獅: 11.6萬港元/隻
長頸鹿: 2.3萬港元/隻
資料來源:《廣州日報》

話你知
過百國家開放狩獵旅遊 殘忍殺戮遭詬病

2012年02月29日

目前開放狩獵的國家過百,狩獵旅遊已成龐大產業。內地媒體指,美國每年參與者上千萬,獵殺動物 30多萬隻,消費金額 200多億美元。但對打甚麼、打多少限制嚴格,還為獵場中的獵物登記了脫氧核糖核酸( DNA)。據本報了解,在美國和歐洲多數國家規定須經過考試得到專業狩獵資格者才可狩獵,但在加拿大和非洲多數國家則只要有持牌獵人陪同則可。
狩獵旅遊因殘忍和殺戮備受動物愛護者和環保組織詬病,但不少狩獵愛好者辯稱獵場的收益令土地擁有者有保護生態環境的動力,是「獵人和政府合作保護動物」。

新聞背景
收錢讓外國人獵殺藏羚羊 全國狂轟 計劃擱置

2012年02月29日

內地富豪喜到外國狩獵,中國國家旅遊局去年也曾宣佈開放外國人到中國狩獵藏羚羊,每隻獵殺價五萬元人民幣。事件引起全國譁然,當局最後不得不擱置計劃。

「要錢不要格!」

去年 8月初,國家林業局委託的「野生動物獵捕專家委員會」,評審通過七名外國人申請到青海省狩獵受保護的藏羚羊及岩羊,當時只待行政程序便完成批核。但消息曝光後全國口誅筆伐,不少網民炮轟當局「一切向錢看!要錢不要格!」,也有網民指,有義工在高原上冒生命危險阻止偷獵者殺藏羚羊,政府做法可恥。
當局其後聲稱,是次准許獵殺的二級保護動物合共只有十六隻,不會影響物種生態,而且有助地方財政收入。但全國網民及各保護動物組織仍抗議不斷,有關計劃最後告吹。內地對上一次准許外國人到境內狩獵是 2005年, 2006年起因民間反對聲不絕而停止外國人狩獵。
《蘋果》記者

蘋果日報 - 20120229 - 立會議員醞釀彈劾曾蔭權

 

立會議員醞釀
彈劾曾蔭權

2012年02月29日

《選戰風雲》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貪腐醜聞不絕,立法會議員謝偉俊昨發起按《基本法》啟動彈劾程序,暫有兩名議員支持,若再爭取多 12名議員一同提動議並獲立法會通過,曾蔭權將不但面對廉署調查,更將面臨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組成的委員會調查。
記者:陳雪玲、張婷婷、蔡建豪、盧文烈

煲呔做龍友  baby做傍友
謝偉俊表示,針對曾蔭權租住香港數碼廣播有限公司主要股東黃楚標的物業,卻在行政會議審批數碼廣播牌照時未有申報,涉利益衝突,嚴重瀆職。他正遊說議員聯合啟動彈劾特首程序,即立法會四份一議員引用《基本法》 73( 9)提動議,委託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組成委員會對事件展開調查。

至少 15名議員提動議

謝偉俊表示,彈劾內容針對租屋事件,是因為曾蔭權已承認未向行會申報,有確實證據指他有瀆職之嫌。要啟動彈劾,他須游說至少另外 14名議員支持,人民力量黃毓民和陳偉業已表態支持。
最早表示要彈劾曾蔭權的社民連梁國雄則說,任何人提彈劾議案他都支持,但要先研究是否交終審法院首席法官調查,因他傾向立法會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徹查。工黨主席李卓人認同,因立法會公開聆訊可讓事實曝露陽光下,若立法會調查後,發現除租屋事件外特首有更嚴重瀆職行為,屆時立法會提彈劾將更全面。
民主黨、公民黨、民建聯、工聯會和自由黨均表示,要明日曾蔭權到立法會解釋後,才決定是否支持。民主黨李永達說:「曾蔭權係衰,但你都要畀機會佢解釋。」工聯會副會長黃國健表示,不想外界覺得立法會「未審先判」。民建聯副主席李慧琼明言現階段不支持,明天黨團會討論此事。
曾蔭權被指「貪」的大至豪宅小至健身器材。新鴻基地產前日向本報證實, 05年「贈送」一部跑步機給曾蔭權,但特首辦卻說是「借用」。新地發言人昨在記者會上回應:「 05年會所更新舊設施,將一部 1998年款嘅、舊嘅跑步機……運過去禮賓府,係本住環保精神。」但當被追問是送還是借時,她未有回應。

稱借用跑步機非禮物

特首辦昨補充:「即使行政長官當時沒有接受朋友借用舊跑步機,如有需要,政府也會為禮賓府添置合適的設備,包括跑步機。」又指由於該跑步機屬「借用」,並非禮物,因此毋須申報。工黨主席李卓人狠批:「曾蔭權擺明想掩飾自己冇申報啦,你借人嘢咁耐,免費用都係利益嘅一種﹗」
有政府中人指,私人機構借器材予官員使用聞所未聞,若公務需要官員可用公帑購買,若私人用途當然自掏腰包,例如某官員氣管不好要購置空氣清新機,也需自費。
曾蔭權昨晚 9時半,在特首辦 facebook向全體公務員發表公開信,表達堅拒下台,「繼續在餘下任期做好我的工作」。他形容是懷着沉重的心情寫信,因公務生涯 45年,沒想過有一天要為「誠信」作交代,最痛心是被批評「嚴以律人,寬以待己」,強調一直對自己的誠信要求高。
他說,明白近日報道令公務員不安,為令公眾釋疑,明天到立法會出席答問大會。他拒為事件道歉,只說「經一事,長一智」,視這個教訓為得著,日後處事更謹慎。
此外,曾蔭權日前推說太太雜物多,所以在深圳租住近 7,000呎的單位。曾太鮑笑薇昨出席公開活動,被追問是否有很多衣服、是否覺得被丈夫「擺上枱」時,她一律拒答。曾蔭權胞弟、新創建執行董事曾蔭培昨在公司業績發佈會上,也不肯回應記者就其弟醜聞的提問,其後又在公關和保安保護下速逃。

蘋果日報 - 20120229 - 立會議員醞釀彈劾曾蔭權

廉署助理處長負責查特首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廉政公署破天荒立案調查特首曾蔭權涉嫌收受利益,以「超筍」價租住深圳東海花園豪宅。據知廉署已成立專案調查小組,由專責政府部門貪污案的助理處長蘇永強負責,一般而言,小組會每兩星期向處長或執行處首長滙報進度。

未有檢控梁錦松偷步買車

另外,廉政專員湯顯明雖然會繼續定期向特首滙報廉署工作,但會避談有關調查,以免有利益衝突。廉署發言人表示,專員會定期向特首滙報廉署工作,通常四個月見一次,但不會與特首談及任何與特首有關的指控和調查。
據熟悉廉署調查工作人士估計,案件牽涉及多個範疇,不排除調查展開後有進一步資料,可能需要兩年時間始能完成調查。舉例說,如果案中相關人士或富豪拒絕合作,廉署雖然可引用《防止賄賂條例》第 13和 14條去信要求對方提交資料,然而程序上,容許對方在 28日內回覆,如有合理理由還可申請延期 14日,信件來回可能已花了兩個月時間。
該名人士認為,曾蔭權案比 03年的任財政司的梁錦松偷步買車案更為嚴重。曾蔭權案涉及更大公眾利益,因指控涉及審批牌照。而梁錦松案只是他個人節省新車稅款,令庫房受損。
梁錦松偷步買車事件被揭發後,廉署完成調查,交律政司決定是否起訴,律政司諮詢其他律師後,認為雖然表證成立,但未能確立有合理定罪機會,決定不檢控。
曾蔭權被揭發以年租約 100萬元租住豪宅;而在此之前政府向業主黃楚標批出數碼廣播牌照,今年 1月曾蔭權又運用酌情權,容許不符資格的李國章出任香港數碼廣播主席及董事。特首辦發言人昨重申特首會全力配合廉署調查。

特首帶保鑣 與富商遊日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早前承認 09年與友人合租私人飛機到日本,除表示用了 18萬多元攤付私人飛機費外,一直不肯透露與誰同行。昨有市民向本報提供照片,相中曾蔭權在保鑣陪同下做「龍友」影相,市民並聲稱拍到同行富商東亞銀行主席李國寶夫婦。
該市民稱,照片是 09年 10月 24日下午,在日本青森縣奧入瀨溪拍得,其時曾蔭權剛被揭發涉嫌益親家的慳電膽事件。

曾蔭權昨晨上教堂時,當日與他同遊日本的保鑣也伴隨在側。

曾蔭權昨晨上教堂時,當日與他同遊日本的保鑣也伴隨在側。

有市民稱拍得 09年 10月李國寶與曾蔭權同遊日本青森的照片,相中並見李國寶太太。

有市民稱拍得 09年 10月李國寶與曾蔭權同遊日本青森的照片,相中並見李國寶太太。

一行約 20多人,包括李國寶夫婦及至今仍跟隨他的隨從保鑣。只見當時曾蔭權帶齊攝影器材拍攝風景,其後又與在場港人打招呼,並叮囑他們不要通知傳媒。
該市民近日聽到曾蔭權的解釋後,質疑他隱瞞事實和參加富豪團。同時,李國寶現為特首候選人唐英年的競選辦主席,曾蔭權的深圳租屋事件又牽涉行會酌情批准李國章、即李國寶胞弟出任數碼廣播公司主席,曾日前委任為「防止及處理潛在利益衝突獨立檢討委員會」主席的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又是李國寶堂弟,質疑他們的關係千絲萬縷。
特首辦昨晚接受查詢時,表示有關特首日本之行再無補充。

西九風波未了 城大醜聞又起
七億工程梁疑益自己友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繼在西九設計比賽中多次投票支持與自己關係密切的公司後,特首候選人梁振英再被指控明益自己友。他 09年任城大校董會主席時推薦好友陳家駒任城大校董,由陳任執董的新昌營造隨後入標競投城大 7億元工程合約,最終中標,並於去年聘用梁振英的戴德梁行做估價顧問。有城大校董和立法會議員認為陳、梁二人「水洗都唔清」。
記者:姚國雄、白琳

狼唔玩黑料 豬粉絲跳船
其他要聞港聞影片

梁振英於 08年成為城大校董會主席,翌年 5月推薦新昌高層陳家駒做城大校董。陳家駒加入校董會後,城大討論興建造價達 7億元的新教學大樓。昨有周刊報道陳、梁牽涉利益輸送,梁振英試圖與新大樓工程劃清界線,發聲明強調,工程由大學招標委員會負責,不必也沒有呈報給城大校董會,而他與陳家駒均非投票委員會成員。但本報獲得城大校董會最少三次會議的文件,均顯示校董會和陳家駒知悉新教學大樓工程的機密資料。

放大圖片

梁振英再被爆出任城大校董會主席時牽涉利益輸送。 成啟聰攝

梁營的陳家駒捲入醜聞,被質疑在城大興建新教學及行政大樓過程中有利益衝突。 資料圖片

中標聘戴德梁行做顧問

校董會文件第 4.2段清楚顯示校董會知悉新大樓(英文簡稱 AAB)工程內容(下圖),而文件亦顯示陳家駒有出席會議(上圖紅框示)。

校董會文件第 4.2段清楚顯示校董會知悉新大樓(英文簡稱 AAB)工程內容(下圖),而文件亦顯示陳家駒有出席會議(上圖紅框示)。

文件顯示,陳家駒加入校董會首天,一份會議文件告知校董大學要建第二條行人路接駁新大樓; 2010年 6月 22日,一份文件告知校董新大樓分兩期興建;陳家駒也曾在會議上為工程發表意見,指新大樓難以在 2012年如期落成,或要作出應變計劃。這些文件均由陳家駒出任委員的城大策略發展委員會提交校董會,證明陳家駒十分了解工程。
工程招標時,新昌獲邀入標,陳則在新昌入標兩個月後突然辭任新昌非執董,城大最後把工程批給新昌。令人驚訝的是,新昌去年聘用梁振英的戴德梁行做估價顧問。
城大教職員協會理事兼校董馮偉華拒絕透露校董會討論內容,但指梁振英一手推薦陳家駒做校董,新昌會否早着先機在投標中佔優惹人疑竇,加上新昌聘用戴德梁行估價,「畀人感覺係兩個人喺度交換利益」。有城大中人更指,陳、梁關係非淺,利益輸送嫌疑甚大。

交換利益「水洗都唔清」

梁振英發聲明與新昌劃清界線,表示任戴德梁行亞太區主席時不負責具體業務,亦沒向新昌爭取任何業務。陳家駒回覆本報稱,加入城大校董會時已申報在新昌擔當的職位,其後也向校園發展計劃督導小組申報;小組處理新昌投標時,他沒有參與討論、投票及決策。
城大發言人說,校董如在工程上有利益或角色衝突,必須向相關委員會申報,並避免參與項目的審批和投票決策,目前城大的工程預算開支沒有改變。但據悉,工程已超出原來預算。
立法會議員李永達批評,梁振英難以洗脫與陳家駒的利益輸送嫌疑,「陳家駒做得城大校董,就唔應該喺度攞生意,佢同梁振英水洗都唔清」。他又指,每次涉及戴德良行的醜聞,梁也以不負責具體業務來推卸責任,「係咪所有牽涉戴德梁行嘅嘢都唔使避嫌?佢每次嘅辯解都反映佢個人根本唔可信」。

梁振英及陳家駒部份誤導言論

言論--梁振英:城大新教學及行政大樓的招標項目由招標委員會全權負責
本報發現--校董會及轄下多個小組曾討論大樓工程;校園發展計劃督導小組就招標事宜向招標委員會提供意見;策略發展委員會曾討論大樓設計
言論--梁振英:招標委員會不必及沒有向校董會呈報
本報發現--策略發展委員會多次把大樓設計文件交給校董會,經所有校董審閱,包括梁振英及陳家駒
言論--陳家駒:已在校園發展計劃督導小組申報,小組處理投標時,他沒參與討論、投票及決策
本報發現--陳家駒是策略發展委員會成員,並出席校董會審閱大樓設計文件的會議
資料來源:梁振英及陳家駒書面回覆、城大校董會會議紀錄

助選猛將
陳家駒為梁籌經費

2012年02月29日

今次捲入梁振英利益輸送醜聞的陳家駒,在梁競選辦肩負籌款重任。他是著名測量師,在新昌營造集團任職董事總經理達 10年之久, 09年初突然辭任,四個月後即出任城大校董。

2010年辭任新昌非執董

新昌年報顯示,陳家駒 1991至 98年擔任董事總經理, 06年再任職相同職位並任執行董事, 09年 1月 5日轉任非執行董事,但沒有解釋原因。陳 09年首九個月的董事酬金累積達 1,086萬元。新昌 2010年 9月宣佈他辭任非執董,原因是避免與公職產生任何利益衝突。
陳家駒向本報稱,他於 09年 1月退休,深信其專業知識和經驗能貢獻城大發展,強調與梁振英沒有利益輸送。城大發言人形容,陳對校園發展貢獻良多,現為校園發展計劃督導小組主席,以及校園發展委員會、策略發展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等成員,協助興建多項大型基建。
陳家駒現年 61歲,曾任建造業訓練局主席等多項公職,現任房協執行委員會委員。立法會議員李永達認識他,「佢係好出名嘅測量師,同梁振英助選嘅時候成日企前排」。
《蘋果》記者

有等於冇
一力促成億元廢墟

2012年02月29日

梁振英去年 10月辭任城大校董會主席後頻被翻舊賬,任內三年除力推獸醫學院外,也被指有份促成的深圳南山城大產學研大樓花了逾億元興建卻形同荒廢。校方否認大樓空置,並承諾安排傳媒實地視察,但近一星期未有下文。

答允讓傳媒視察無下文

去年 1月中啟用的城大產學研大樓建築面積 12,500平方米,分為生物醫藥、資訊與通信科技等五個中心,聲稱有 30多名研究生。校方指大樓是城大在內地的永久基地,從事應用研究、孕育產業及推動專業教育。本報上周收到一封署名城大教職員的投訴信,信中指梁振英就是否建產學研大樓拒聽其他學院的反對意見,包括城大沒有國家教育局的正式辦學執照及諮詢服務牌照,以致大樓啟用以來無法教學,浪費逾億元建築費,「形同荒廢」。城大發言人上周回應時反指大樓不敷應用,並稱會安排實地視察,但連日來沒有下文。
城大消息人士表示,興建產學研大樓一度爛尾,估計超支不少,而大樓用處不大,「冇乜嘢可以做,因為唔係教學,城大又冇乜科研,可以喺香港租科學園,唔使去到咁遠」。
《蘋果》記者

主動解畫
拒認耍陰招玩抹黑

2012年02月29日

棄選特首的曾鈺成前日自爆梁振英兩次主動致電給他澄清不會搞他的黑材料後,梁振英昨天主動解畫,澄清致電給曾鈺成只是為免誤會,堅稱一切有關選舉的負面新聞均與他及他的競選辦無關。

致電曾鈺成因擔心誤會

梁振英昨天出席公開場合後有備而來,讀稿回應有關曾鈺成前日的黑材料言論,主動為抹黑嫌疑解畫。他稱,致電給曾鈺成並非秘密,只是擔心有誤會,因此要在電話中鄭重說明自己立場。
梁振英強調近日有關其他候選人的負面報道與他和他的競選辦無關,「我不斷提醒我競選辦人士,應該專注我哋自己嘅競選工程,要避免俾人誤解」。
梁振英又稱今次選舉的負面消息都是由傳媒披露,反指「呢啲消息來源係咪我本人或者我嘅競選辦,傳媒應該清楚啲」,強調希望香港有個乾淨的選舉。
被問及是否希望特首選舉流選時,梁振英拒絕正面評論,只重申會專注自己的競選工作,相信選委都會負責任地投票。但他同時預告一旦流選的惡果,包括新當選的特首會少兩個月時間籌組班底。
《蘋果》記者

特權法查西九 今勢通過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梁振英牽涉利益衝突的事件接連被揭發,立法會今天表決是否引用《立法會(權力及特權)條例》徹查他早前被踢爆在西九概念設計比賽中懷疑利益輸送一事。由於大部份地區與功能組別議員都支持,議案獲通過機會極大。換言之,梁振英可能在競選期間被傳召到立法會解畫,選情勢受影響。

特首選舉前傳召梁振英

民建聯對用特權法查西九有保留,葉國謙稱不能隨意在立法會出尚方寶劍。

民建聯對用特權法查西九有保留,葉國謙稱不能隨意在立法會出尚方寶劍。

消息透露,立法會今天若通過議案,最快下周成立專責委員會,並盡快在 3月 25日特首選舉之前,傳召梁振英及四名涉事戴德梁行高級職員等人,有需要時或要楊經文書面作供,希望在特首選舉塵埃落定前查明真相。
由於泛民主派也支持引用特權法查梁振英,議案勢在地區組別通過。關鍵的功能組別方面,截至昨天為止,過半數議員,包括挺唐陣營的石禮謙、黃宜弘及林大輝等,堅持投票支持徹查;專業會議、自由黨及部份功能組別議員亦稱支持議案,認為政府上周提供的資料不足,以特權法調查有助公眾了解真相。
已提名唐英年的工程界代表何鍾泰昨力撐用特權法調查是可取的做法:「咁對各方都好,如果冇事嘅,就還梁生一個清白;有事都要知係乜問題,同埋嚴重程度去到邊。」民建聯則對使用特權法有保留,黨團召集人葉國謙表明不贊成隨便出「尚方寶劍」,強調會在今天早上黨團會議後決定投票立場。消息透露,政府或在今天表決前提供更多文件,游說原支持議案的議員轉軚。
民主黨李永達昨重申,事件至今疑點重重,例如到底誰人決定將戴德梁行列為顧問?四名涉事的戴德梁行員工是否全為高層?因此除了梁振英外,他認為立法會應同時傳召該四名員工出席研訊。至於身在外地的建築師楊經文,李永達指他可書面作供,並稱當年政府向立法會提交的文件有誤導成份,因此時任規劃地政局局長曾俊華,以及揭發梁振英與參賽公司有關的前規劃地政局首席助理秘書長 Eric Johnson亦要傳召。

提名唐英年 立場似擺動
新地郭氏兄弟意向未定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唐英年面對連串醜聞打擊下民望不振,雖然部份挺唐商界人士仍對他不離不棄,但作為唐最重要支持者、新鴻基地產兩位聯席主席兼選委郭炳江及郭炳聯,昨被問到是否繼續挺唐時,立場有「鬆動」,表明要看清楚各候選人未來表現,才決定投票意向。
記者:莫劍弦、張活儀

有政界人士指,目前形勢混亂,相信唐再非中央必然選擇,郭氏兄弟似想看清中央取態才押注。唐營支持者「跳船」消息廣泛流傳,而有份提名唐英年的四大地產商會否繼續挺唐,特別惹人關注。已提名唐英年的新鴻基地產兩位聯席主席兼選委郭炳江及郭炳聯,昨在新地業績記者會上,被問到他們對特首候選人的立場;郭炳江亦似早有準備,讀出預備好的聲明,指目前距離 3月 25日投票日尚有一段時間,兩人未來會繼續參考各候選人過往及未來的資料及表現,再決定票向誰投。

疑看中央取態才押注

近日少了公開活動的唐英年,惹來上京求救傳聞,昨日現身四季酒店。 黎少英攝

郭炳江又解釋,提名唐英年主要是認同他的施政理念及政綱,加上他在政府服務多年,有多年管治經驗。至於是否繼續支持唐英年,他未有正面回應,「目前三位特首候選人各有不同理念及政綱,香港地理位置好,有人才、資金、法治制度,無論邊位係特首,只要為香港係最重要,而三位候選人都想為香港好」。故無論那一位跑出,均期望新特首可以促進本港經濟,改善民生、維持社會繁榮安定。
有政界人士分析郭氏兄弟發言,認為他們是「既冇棄唐,但冇排除挺梁可能性」。作為唐英年提名人,這已形同對挺唐立場有「鬆動」,「(郭氏兄弟)講明提名唐係因為佢嘅施政理念同政綱,唔係因為人,如果梁振英做到,佢地一樣可以投梁一票」。該政界人士又相信,郭氏兄弟見目前形勢混亂,唐也不再是中央必然選擇,所以想看清中央取態才押注,「否則押錯注冇得返轉頭」。

部份唐營核心「企硬」

不過部份唐營核心仍「企硬」,繼續公開表態挺唐。有份提名唐英年參選特首、也是較早表態挺唐的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表示,他繼續支持唐英年做特首,又指從銀行界的專業角度看,唐英年在金融政策方面的取向比較清晰。
唐英年另一商界支持者,「玩具大王」蔡志明接受本報查詢時形容唐忠厚老實,在政府工作多年,有信心他可以管治好香港。對於唐英年在僭建風波中欠缺危機處理能力,蔡志明沒有評論,反指香港的危機不多。鷹君集團主席羅嘉瑞認為,唐英年的私事與做特首不能相提並論,商界一般仍然支持唐英年。
一直被視為唐英年主要盟友、正在北京的政協常委陳永棋也說,唐英年仍然是下屆特首最佳人選,強調沒有人要求他「棄唐取梁」,陳永棋指唐英年的支持票並無流失,希望唐英年的支持者團結一致,有信心不會流選。

唐英年撰文翻「八萬五」舊賬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選情不妙的唐英年昨在競選網誌發表題為《風險》的文章,大翻董建華、梁振英的「八萬五」舊賬,指政客常作出冒險決定,「不是立心不良,而是自以為是,剛愎自用」,亞洲金融風暴後仍雷厲風行執行「八萬五」,令巿民「受盡折騰,苦不堪言」,奉勸「不要輕信口號宣傳」。
近日少了公開活動的唐英年,惹來上京求救傳聞,本報昨在其灣仔競選辦外發現他登車離開,沒有回應記者提問。被醜聞困擾的唐雖然亮出招牌笑容,但下巴位置長滿「壓力瘡」。
而在上述針對「八萬五」的文章中,唐英年說金融海嘯及歐債危機,帶來最深刻的教訓是看待風險這問題,他說在現實中,人的風險意識不是想像中那麼理性,政客常作出冒險決定,他以 97年政府提出「八萬五」政策為例,指出發點雖然是為了滿足巿民置業需求,但金融風暴後仍雷厲風行地執行,結果是巿民受盡折騰,苦不堪言。
他又提到:「當見到一個從政者以為自己從不犯錯,一切錯誤失敗是別人的責任時,大家要小心。」因為這些人掌權後,會堅持執行錯誤政策,「巿民將付出沉重代價」。針對梁振英「穩中求變」的口號,唐英年昨稱,雖然人心思變,但市民「不要輕信口號宣傳」,在支持候選人前,要認真考慮他們掌權後,為香港社會帶來的風險及代價。

立會將討論唐家大宅僭建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決定召開特別會議,討論唐英年九龍塘大宅僭建問題,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昨說,當事人未收到勸喻信或清拆令,只是次序未到,並非等於冇違規。雖然事件只涉及屋宇署普通執法工作,但她亦願意到立會交代處理進度。

港大民調
傳中央力挺 梁民望急跌

2012年02月29日

盛傳獲中央力挺當下屆特首的梁振英,民望不增反跌。本報委託港大民意研究中心於 27至 28日向 501位市民進行的調查顯示,民望在本月 25至 27日期間升至 53.6%的梁振英,支持度卻在一天之內急跌 8.4個百分點,至 45.2%,評分較之前跌 0.6分至最新的 54.8分。

唐英年支持度續跌

僭建風波被曾蔭權醜聞掩蓋,但未令唐英年民望起死回生,唐英年最新支持度跌 2.5個百分點至 14.1%,創有關調查以來新低;泛民代表、民主黨何俊仁民望卻穩步上升,其支持度較早前微升 0.1個百分點至 18.6%,評分則急升 2.9分至 39.6分,創其個人新高。
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導師蔡子強認為,由於梁的醜聞仍在發展中,暫時難以評估梁振英民望是否回落,但他相信有關結果,某程度上反映市民眼見梁振英極有機會做下屆特首,加上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日前提及的「黑材料」言論,令市民懷疑抹黑事件與梁振英有關,或令市民開始反思梁振英過去的言行及政治立場,對其出任特首顯得憂慮。

提名今結束 葉劉等奇蹟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特首提名期下午 5時結束。雖然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連日四出拉票,昨更成功爭取包括工聯會成員的數名選委支持,但截至昨天仍然無法取得入閘所需的 150個提名,換言之 3月 25日的特首擂台上,只有早前已經獲確認為候選人的唐英年、梁振英及民主黨主席何俊仁同場較量。
據了解,盛傳被中央捨棄的唐英年未有打定輸數,今天會派員向選舉事務處補交選委提名,令其參選提名多於已公開的 378個。何俊仁亦不甘示弱,消息稱,他今天也會向選舉事務處補充約六、七個選委提名,當中包括兩個法律界選委,令其原有的 183個提名再有進賬。

今早仍四出拜票

表明會奮戰到最後一刻的葉劉淑儀,昨天繼續四出拉票,爭取「奇蹟」出現。她昨天約見工聯會立法會議員潘佩璆,向他簡介競選政綱,並商討標準工時立法問題。雖然未能即席爭取潘佩璆的支持,但獲潘佩璆答應,將其見解轉告其他工聯會選委,並爭取今天早上會面。
據了解,葉太今天早上亦會與最少兩名醫護界代表會面,以示提名期倒數階段,亦不放棄任何有可能的支持。葉太昨天未有透露現獲多少提名,只稱至少收到一名屬工聯會的選委提名,亦有宗教界人士提名她,昨天便接獲幾個提名,更引述有選委指,若她只欠缺少許提名便可入閘,可以找他們幫助。

選戰日誌:北京放風 搞流選視同作反

2012年02月29日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放棄入閘參選特首後,唐、梁相爭的大格局已難有改變,雖然北京已私下及公開向建制派表明反對「流選」,但據知不少反梁及挺唐建制派選委,仍不肯放棄策劃流選大計,據知北京為防有人「作反」,已透過某些人士再放風,若有人企圖不理北京搞流選,等同與外國勢力、甚至茉莉花行動勾結,聯手搞亂香港。
有知情人士指出,目前建制派選委已陷於「立立亂」,「挺唐陣營與挺梁陣營已結下深仇大恨,就算西環、北京要出面擺平,只會係面和心不和,私下一定繼續打到投票嗰日先收手」。

有指是挺梁人士「靠嚇」

而唐英年昨日在「家臣」林大輝陪同下出席酒會,似想粉碎他上北京求救的傳言,亦顯示他繼續「死戰」的決心,當有記者問他是否擔心被立法會調查僭建等問題時,唐一概不答,到他離開時再被追問為何多日未有現身,唐只拋下一句:「我仲有下個活動要去。」逗留約 15分鐘便離開。
唐未放棄角逐特首,有知情人士指就算北京表明反對流選,唐營支持者仍不會放棄這個與梁「玉石俱焚」的流選行動。其實中央也明白未必可以完全「 㩒住」反梁挺唐選委,開始以不同渠道向建制派作「提示」,有金融界中人稱近日有來自阿爺人士提醒他們,萬一特首選舉出現流選,必定會對香港經濟及社會穩定做成極大衝擊,甚至進一步擾亂金融市場,那等同勾結外國勢力、茉莉花行動搞亂香港,作為負責任的選委應該要三思而行。有關消息認為是挺梁的中央人士「靠嚇」,否則曾鈺成日前不會暗挺流選建議。
中聯新主任彭清華昨臨時「甩底」,明顯在現階段不想公開表態,另一在政改一役為中央做「信鴿」的梁愛詩,被問到特首選舉時亦全程封口,顯示中央對唐、梁之爭,甚至特首選舉流選,似暫未有最後定案。
《蘋果》記者

最新戰況

唐英年
連日沒公開活動,只發動筆戰,昨天網誌撰文不點名批評梁振英力倡的八萬五政策,令市民苦不堪言
梁振英
被踢爆出任城大校董會主席期間,批出大學合約時有利益輸送之嫌,但梁否認
葉劉淑儀
成功爭取一名工聯會選委支持,但今日提名期結束前應無法取得入閘所需的 150個提名
何俊仁
正與競選團隊商議入閘後揭穿小圈子選舉的策略

警方禁還我真普選遊行
罕有引《公安條例》 民陣今上訴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鷹派警隊接力打壓民間人權陣線本周六舉辦的「踢走爛攤子,還我真普選」遊行,昨晚罕有地引用《公安條例》反對民陣的遊行路線,堅持要遊行人士兜路往中環再折返政府總部。民陣狠批警察打壓集會自由,今日會向公眾集會及遊行上訴委員會上訴。新政府總部繼續「門常關」,行政署昨仍拒絕在當日開放新政總內的廣場供市民集會。 記者:張文傑

警方昨晚 11時向民陣發信,指警方依據《公安條例》第 14條,反對民陣就「反對特首小圈子選舉」於 3月 3日提出的遊行路線。信件指:「你如對上述反對持相反意見,可根據《公安條例》向公眾集會及遊行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
警方過去鮮有否決遊行, 07年時的處長鄧竟成曾以晚間「能見度低」為由,否決社民連的抗議小圈子選舉遊行。 98年鄧竟成任港島指揮官時,也曾引用《公安條例》否決環保回收商的車隊遊行。

警提路線長三分一

早前工黨發起反小圈子選舉,有約 300人參加。

早前工黨發起反小圈子選舉,有約 300人參加。

民陣召集人黎恩灝表示,今日會向公眾集會及遊行上訴委員會上訴,他斥警方打壓反曾集會,「如果到時有市民不滿,警察要負責任」。
民陣上周向警方申請本周六下午 3時,以銅鑼灣維園作遊行起點,沿糖街往軒尼詩道,經分域街、駱克道,於警察總部轉入軍器廠街,橫越告士打道中間的閘門到演藝學院,再沿演藝入新政總內的廣場集會及遞請願信。
民陣昨午與警方開會討論遊行路線,商討近三小時後仍無法達成共識。黎恩灝表示,鑑於之前多次經行人天橋往政總的遊行路線效果不佳,此次遊行料至少 3,000至 5,000人參與,雙方同意不使用行人天橋,但警方認為告士打道行車速快,在該處截停多條行車線對交通影響太大,提出遊行人士屆時不轉入分域街,繼續沿軒尼詩道直行,再經皇后大道中到中環,轉入畢打街,橫越干諾道中,佔用一條干諾道中行車線折回金鐘,最後才轉入夏愨道往政總。
黎恩灝指本來提出行紅棉道,警方反對後已讓步改路線,警方現提出的路線,比民陣建議的長約三分一,「幾千人行至少行多個幾鐘,咁樣兜路會令遊行人士好不滿」。他質疑警方拒絕採納較快捷的路線,目的是減少參與遊行人數,「咁樣可能會令市民更不滿,到時遊行唔暢順」。

行政署不開放政總

遊行終點安排亦都被刁難,行政署昨日仍然堅持遊行當日,不開放政總內廣場,理由是該處只於星期日及公眾假期開放作公眾活動之用。黎恩灝批評政府貫徹「門常關」作風。
警方昨晚 10時許回應,遊行主辦單位希望用告士打道東西行車線,會嚴重影響港島東西行交通,並對道路使用者及遊行者構成危險。基於上述理由,警方決定對主辦單位最終擬採用的路線「作出反對」。警方歡迎主辦單位再與警方就其他可行路線磋商。但約 15分鐘後,民陣成員已收到警方的反對通知信件。

「踢走爛攤子,還我真普選」遊行

日期: 3-3-2012(周六)
時間:下午 3時至 5時
起點:銅鑼灣維園中央草坪
終點:金鐘政府總部
民陣建議遊行路線:維園→糖街→軒尼詩道→分域街→駱克道→軍器廠街→告士打道→演藝道→龍滙道→政總
警方建議遊行路線:維園→糖街→軒尼詩道→金鐘道→皇后大道中→畢打街→干諾道中→夏愨道→政總
資料來源:民陣

踢走爛攤子
王永平要特首道歉

2012年02月29日
警方唔讓路 平叔鬧當奴

由小圈子選出的貪腐特首曾蔭權,面臨立法會彈劾,被廉政公署調查,民怨升溫更要踢他下台。這名「香港阿扁」諉過制度,歸咎市民,死不認錯。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接受本報訪問說,曾蔭權可能是香港開埠以來首名操守缺德的領導人,損害本港廉潔形象,有愧於港人,「佢欠公眾一個道歉」。

反映問責制蕩然無存

「我印象中好似冇人批評過董建華個人操守有問題。」王永平在政府工作 30多年,曾與前港督彭定康、 衞奕信共事。他說回歸後董建華被指政策向商界傾斜,但不涉道德操守,「我睇歷史書,好似開埠時有港督畀人懷疑貪污,結果調返去(英國),但都係 19世紀嘅事」。
相隔一個半世紀,自稱問心無愧的曾蔭權,解釋「貪方便」才坐富豪遊艇,被譏「香港第一貪官」,「咁春茗邊個請佢去?有冇諗過係賭場活動?」王永平質疑,曾稱 09年乘搭「朋友」的私人包機遊日本,「事前事後政治上同佢哋有冇任何決定?」曾又指沒申報將租住香港數碼廣播主要股東黃楚標的物業,不會影響行政會議審批其牌照,「冇影響你就唔申報,搞個申報制度做乜?你承認冇申報,起碼要講聲 sorry(對不起)啦」。
曾班子 07年上場,高官濫權時有所聞,卻沒人鞠躬道歉,沒人問責下台,王永平說:「反映我哋由曾特首領導嘅班子,問責精神蕩然無存」。上樑不正,下樑必歪,王永平不滿曾諉過制度落後,「有事發生你第一時間話個制度有問題,已經冇咗問責」。他斥曾損害香港廉潔形象,「如果曾生堅持 whiter than white(潔白無瑕)原則,就唔會發生呢啲事。如果曾特首唔係仲有幾個月(卸任),(市民)憤怒程度可能仲高」。
王坦言,一人一票也可能選出像陳水扁的貪腐領導人,但落實真普選,才能有民主力量制衡,惜遙遠無期。特首選舉混戰,梁振英涉西九利益輸送,政府選擇性「放料」;唐英年則爆出僭建醜聞,更拉老婆落水。他稱若唐以低民望當選,背後意義惹人猜想,「係中央主張,幕後安排大部份選委唔理民意選唐英年」。
記者 王家文

特稿
自爆曾獲富豪邀遊船河

2012年02月29日

自喻高道德情操的貪腐特首曾蔭權,乘坐富豪遊艇又搭私人飛機,煞有介事聲稱每次都主動付費,此地無銀。公務員事務局前局長王永平接受訪問時自爆,曾獲富豪邀約遊船河,跟外國大學校長交流,由於出師有名,故無需付費也沒申報,暗諷曾蔭權,「係我工作一部份,有咩利益?仲要畀返錢佢?有冇搞錯!」
王永平憶述,他出任教育統籌局局長(現稱教育局)時,有富豪邀請一名外國大學的校長來港,邀約他於周末一同遊船河,同行還有本港各大院校的校長,「如果唔係有名人校長,我都唔會應酬佢」。更不怕傳媒爆料,「爆出嚟我都有事實解釋」。

「畀足錢都會質疑你」

王永平強調,現時「公務員事務規例」和「政治委任制度官員守則」均沒問題,後者列明接受饋贈和款待時,應考慮有否利益衝突和令公職人員尷尬和聲名受損。「就算你(曾蔭權)畀足錢,亦都會質疑你點解接受」。
王永平越說越動氣,「如果你諗完覺得冇問題,你要就你嘅判斷承擔責任」,更拍枱指摘,「最高標準唔係建基於個人,係建基於社會共識」。
《蘋果》記者

檢討申報制 三個月完成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被揭接受富豪款待,兼獲富豪賣大包平租豪宅的曾蔭權,日前宣佈成立五人獨立委員會,檢討特首及問責官員等的利益申報制度。委員會前天已經開始運作,當局並委派食物及 衞生局副秘書長( 衞生)陳松青擔任委員會秘書處主任,爭取在三個月內完成檢討。

不調查特首豪遊

由曾蔭權委任的獨立委員會,由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出任主席,另外四名成員包括《經濟日報》集團主席馮紹波、中文大學前副校長廖柏偉、賽馬會主席施文信及國際社會服務社香港分社主席邱浩波。
有關委員會已經在本周一開始運作;而為了協助委員會工作,港府已委派食物及 衞生局副秘書長( 衞生)陳松青,擔任委員會秘書處主任,希望從速在三個月內完成檢討。
不過,由於有關委員會只專責檢討特首、問責官員及行政會議成員的利益申報制度,並不包括調查曾蔭權被揭發接受富豪款待的事件,不少議員堅拒收貨,更斥曾蔭權圖以此委員會為事件降溫,並稱會視乎曾蔭權明天在立法會答問大會中如何解畫,才決定下一步跟進行動。

受醜聞影響 特首民望跌

2012年02月29日

【本報訊】特首曾蔭權近日連環被爆收受富豪利益,根據港大最新的民意調查顯示,曾蔭權及特區政府民望同告下跌,曾蔭權得分再跌 1.7分至 46.6分,而特區政府支持率也大跌 6個百分點至 20%。負責調查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指出,今次調查尚未能完全反映民意對曾涉利益輸送醜聞的態度。

特區政府民望也跌

港大最新的民調於 2月 20至 22日,即爆出曾蔭權被揭接受富豪私人遊艇及飛機款待初期,訪問 1,012名香港巿民,調查他們對特首及特區政府民望支持率,發現曾蔭權的最新評分有 46.6分,較月初相同調查下跌 1.7分,不過支持曾做特首的市民仍有 29%,較上次調查增加 4個百分點,反對他出任特首的有 64%,減少 3個百分點。
除了特首評分下跌外,特區政府民望也同步下跌,只有 20%被訪者滿意特區政府表現,較上月下跌 6個百分點,表示不滿意的人有 53%,上升 8個百分點。對於特首評分下跌,但支持率上升,負責調查的港大民意研究計劃總監鍾庭耀認為,曾蔭權申報利益問題尚未發酵,今次民調未必完全反映曾的民意走勢。

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

上海叫停“居住证满三年可买二套房” 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上海叫停“居住证满三年可买二套房”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2月29日 01:27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

  徐健 柳九邦

  继佛山、芜湖之后,上海也不能在楼市调控的高压下逃脱政策反复的命运。一周时间里,上海市房管局做出的“旧政新解”就被上海市政府办公厅的一纸通知正式叫停。

  上周,上海市房管局有关人士在接受电视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外地户籍居民持上海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享受本地户籍居民同等购房资质,并且这一操作办法,从限购政策实施之初时就已经执行。一时,“旧政新解”撩拨起市场敏感的心弦,上海上周的楼市成交量甚至还出现了久违的温和上扬。

  然而仅仅一周后,一份名为《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完善本市住房保障体系的通知》的文件在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官方网站上被正式发布。其中,针对限购政策中本市户籍居民家庭做出了重新定义,外地居民的二套房限购政策被打回原形。

  “旧政新解”夭折

  昨日上午,一则“外地户籍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买二套房的政策已经被叫停”的消息在微博上被频繁转帖。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记者便从上海部分楼盘售楼处获悉,外地户籍居民持长期居住证满三年可买二套房的政策已经被叫停。尽管当时上海有关部门还未就此消息做出正面回应,但上述消息却很快得到了部分区县房地产交易中心的确认。嘉定区房地产交易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已经收到上头通知,符合条件的外地人在上海只能买一套房。”

  沪上多家知名中介更是在昨日向旗下所有门店发布紧急通知,叫停办理“居住证满三年可买二套房”的业务。

  傍晚,上海房管局官网终于发布《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完善本市住房保障体系的通知》(下称《通知》),这意味着“旧政新解”已经夭折。

  《通知》明确,本市户籍居民家庭,是指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居民家庭,以及有本市单位职工集体户口的居民家庭。而在一周前,本市户籍居民家庭被解释为“包括持有本市长期居住证连续满三年以上的居民家庭”。

  此外,《通知》还明确指出,本市户籍居民家庭的子女成年后,确因婚姻等需要,且该子女无产权住房,才可在本市限购1套住房,并严格按照现有政策执行。

  上海方面表示,将贯彻执行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抑制投资投机性购房、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态度是坚决的,执行住房限售政策不改变,力度不放松,在当前房地产市场调控正处于关键时期,本市住房限售政策只会从严执行。

  市场“措手不及”

  无疑,政策面的反复调整,让刚刚有点起色的市场遭遇一记闷棍。

  尽管此前房管局向媒体做出解释时称,“居住证满三年可买二套房”的操作办法从限购政策开始实施时就已经执行,但沪上不少知名中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看到新闻才知道“沪版限购政策”还有此类操作空间。

  然而,仅7天情况又变了。昨日,沪上知名中介人员抱怨,“由于政策没有公开文件,我们一直在试图寻找一个统一的口径再展开业务操作,结果手忙脚乱研究了一个礼拜,现在又泡汤了。”

  而对于已经“下单”购买第二套房的外地购房者,有中介人员昨日在微博上称:“昨天签约的还可以,之后的一律停止过户,且听说浦东现在涉及外地人购房的一律暂停过户,不论是第一套还是第二套。”

  不过,由于政策突发,上述说法尚未能获得交易中心的确认。

上海叫停“居住证满三年可买二套房” _滚动新闻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杭州人3月可率先试用4G-搜狐滚动

 

“中国移动引领的4G时代悄然而至,移动互联网将翻开全新的篇章。”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形容4G即将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4G究竟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中国移动浙江公司的工作人员打了一个小小的比方:“你坐在公交车上,可以用手机上网追看热播的《宫锁珠帘》,这样,你就不会再觉得一个多小时的漫漫"堵"途是那么的艰辛了。”
  这样的比方当然不是没有根据的,据了解,作为全国4G(TD-LTE)网络的率先试点城市,目前杭州主城区已经完成了该网络的覆盖,已有300个地点覆盖了4G网络信号,武林商圈、黄龙商圈以及一些商业街、文教区等核心市区都包括在里面。按照规划,年内杭州市区将实现4G网络全覆盖,届时,中国移动2000多个4G基站都将建设完成,包括主城区和萧山区、余杭区,无论商业街、公交车站还是地铁等,都能收到TD-LTE信号。而在即将到来的3月份,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将推出4G试商用体验,杭州人将能第一时间体会到4G网络的强大。
  杭州人率先品尝4G滋味
  下载一首7M大小的高品质歌曲用时不到1秒;下载一张700M的CD只要2分钟;下载一部2.8G的大英百科全书,8分钟可以完成;下载一部40G容量的蓝光3D影片,不到2小时,而如果用4M有线宽带,大概需要一天。哪怕在移动状态下,4G网速至少也能达到50M。这些是在杭州首批4G体验用户家里真实测到的数据。
  家住在紫荆家园小区的李先生,是中国移动4G体验用户。虽然从技术上讲,李先生家住底楼,隔断多,收到的4G信号衰减得比较厉害。不过,得益于特殊的通信编码方式,4G的信号深度覆盖能力远远高于现有的2G和3G技术。所以,李先生用4G网络上网十分流畅,先后打开的4个网上高清视频也能正常播放,还可以同时下载软件。由此可以看出,在信号较弱的情况下,4G的速度还是超过10M速率的家庭固定宽带。
  据悉,TD-LTE是中国移动3G标准TD—SCDMA的后续演进技术,它也是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四代移动通信(4G)技术,已于2010年10月被国际电信联盟最终确定为4G技术。2010年,中国移动在上海、杭州、南京、广州、深圳、厦门6个城市组织开展TD-LTE规模技术试验。杭州作为首批试点的城市,创新采用了平滑演进技术,网络建设进展迅速,目前第一阶段的工作已经顺利完成,正紧密安排试验第二阶段的相关工作。
  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杭州计划有近2000个点铺设TD-LTE基站,武林商圈、黄龙商圈等已经实现了网络覆盖。目前,杭州已完成了全部测试,测试结果,其性能全面超越3G。“今年年内,我们将在杭州所有区域实现4G的完全覆盖。包括主城区和萧山区、余杭区,无论商业街、公交车站还是地铁等等,都能收到我们的TD-LTE信号。”
  四大应用深度改变未来生活
  中国移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联通推出的3G高速上网卡理论上可以达到21Mbps,而4G(TD-LTE)的下载速度可以高达100Mbps,一般可以稳定在70-80Mbps。
  4G网络带来的是比3G更快的速度体验,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强大的应用,这些应用将会深刻改变我们未来的生活。
  比如高速视频传输。一直以来,视频传输一直是考察网络通信能力的关键点。在2G时代,这是个很难完成的任务;到了3G时代,视频传输刚刚起步,并且收效良好,手机看视频成为流行;而到了4G时代,视频传输能力将大大加强,可以达到现有20-100M宽带的传输能力。我们可以进行高速下载、远程医疗、视频安全监控、车载导航、突发事件的现场即摄即传式直播等多种用途。事实上,这些应用已经在进行中。
  智能“物联网”世界,移动数据流量的比例将大大上升,仅在2011年一季度,在全球,数据流量已经达到语音通话流量的两倍。我们身边的很多物体,可以通过高速网络的连接,集成到互联网当中,成为一个“物联网”社会。而其中任何一个联网终端,都将贴上“智能”的烙印,成为智能物联网社会的一分子。那时,不光是手机,或许家里的任何一个物品,都可能成“智能”物件。
  3G的到来已经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今刷微博、上QQ等已经让我们的生活习惯悄然改变。有了4G网络以后,届时,大家喜爱的iPhone、Android等智能手机能够发挥出最大效用,上网速度更快,数据资费更便宜,目前互联网上的各种功能都可以便捷地移植到手机上,用户通过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类便携式移动终端,就能享受高清视频、互动游戏等原本只能出现在互联网上的业务。
  TD-LTE亮相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
  2月27日至3月1日,移动通信产业全球范围内最顶级的活动之一201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行。
  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以其展示通信系统设备的先进性、技术的前瞻性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最有影响力的展览会,每年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都被看作是移动通信行业的风向标。
  会上,由中国移动牵头发起成立的TD-LTE全球发展倡议(GTI)举办第六届LTE TDD/FDD国际峰会,向500多位全球通信产业高层和精英宣布未来三年TD-LTE全球规模部署计划,成为了本届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的最大看点。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李跃围绕面向移动互联网如何推进LTE融合快速发展作了开幕演讲。李跃表示:“中国移动会通过加快TD-LTE在中国的发展、大力推动TD-LTE的融合和通过"无线城市"为TD-LTE规模发展培育市场三方面加速TD-LTE的发展。我们将全力支持GTI在TD-LTE商用发展实质性阶段发挥重要作用,不断扩大产业的规模。”
  他透露,2012年,中国移动将启动TD-LTE扩大规模试验网建设,通过新建和升级的方式,在中国的北京、天津、上海、南京、杭州、广州、深圳、厦门、青岛等城市建设超过2万个TD-LTE基站。在浙江、广东省的大城市拟采用TD-SCDMA在F频段平滑升级到TD-LTE的方式建设,实现城区成片连续覆盖,并在杭州、深圳等地开展TD-LTE业务试商用;2013年,TD-LTE扩大规模试验取得成功后,中国移动可通过新建和TD-SCDMA平滑升级的方式,使TD-LTE基站规模超过20万个。
  “我们将加紧上述大城市TD-LTE试商用进程,如果条件成熟,TD-SCDMA平滑升级计划还有可能提前到2012年。中国移动已在香港地区获得15×2的2.6GHz FDD频率和30MHz 2.3G TDD频率,年内将在香港地区开始LTE TDD/FDD的商业服务。”
  作为全球TD-LTE引领者的中国移动发布下一步TD-LTE规模部署的计划,使与会全球运营商和产业链都倍感振奋。
  TD-LTE正成为
  世界4G标准的热点
  事实上,由中国自主创新研制的TD-LTE正在成为世界4G标准的热点。去年,TD-LTE就已列入欧洲、美国、日本、印度、澳大利亚、中东、南美等国家和地区10余家运营商的商用计划。其中,日本软银、中东的Mobily、波兰Aero2、沙特电信等运营商已经启动了TD-LTE试商用服务。我国台湾的运营商也在积极地投入相关的研发工作,加紧建设规模试验网。据专家预计,到2013年,TD-LTE将覆盖全球人口的39%。
  而在此次201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的第六届LTE TDD/FDD国际峰会上,其他GTI重要运营商的管理层纷纷表示,随着近几年中国对于TD-LTE发展的引领和推动,特别是2011年GTI成立后成员的快速发展和对全球TDD产业阵营的实效推动,TD-LTE的技术和产业已经基本成熟,未来最重要的是打造全球市场规模,希望中国能够继续发挥引领者的作用。
  峰会上还发布了GTI行动宣言,确定到2014年使全球TD-LTE基站达到50万个,终端超过100款,覆盖人口超过20亿人的目标。未来三年TD-LTE规模部署的计划强烈提振了全球产业市场信心,彰显了GTI运营商协力打造TD-LTE全球市场规模的信心和决心。

杭州人3月可率先试用4G-搜狐滚动

[纽约客]苹果iPad的高端市场哲学_科技_凤凰网

 

[纽约客]苹果iPad的高端市场哲学

2010年03月29日 11:27 凤凰网科技 【 】 【打印共有评论0条

从很多方面讲,苹果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都是一种赌博。首先,苹果笃信,有数百万人希望以新的方式浏览网页、看电影和阅读杂志。同时,这也是一种根本信念的赌博:用户愿意为高质量支付高价格。iPad的价格为500美元起,这比其竞争对手高很多。

但苹果认为,如果iPad的质量好很多,消费者将愿意花更多的钱(iPod、iPhone(手机上网)和Mac就是先例)。这也解释了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言论,他在iPad发布会上表示:“如果一款产品不能远远超越现有产品,它就没有存在的理由。”

对近年来如日中天的苹果来说,“只要做,就有人买”是一种惯例。但这并不是普遍适用的商业逻辑。相反,很多企业取得成功不是因为其产品“远远超越”其他产品,而是因为其质量不错,但成本低很多。这方面的例子有连锁家具卖场宜家(IKEA)、时装零售连锁H&M、以及Flip摄录机。

这些产品的质量比“十元店”好得多,但价格却极富吸引力。与苹果不同,Flip摄录机的生产者并不试图在质量方面登峰造极,而是像《连线杂志》最近报道的那样,它提供“足够好的分辨率”。对这类公司来说,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质量出众的产品,而是价格合理、满足需求的产品。

这两种战略看起来大相径庭,但事实上它们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他们的目标消费群体不是捉摸不定的中端消费者。令人困惑的是,忽视这一群体可以获得更多用户。在很多领域,高端和低端产品的市场份额正在扩大。

在时装领域,大众品牌H&M和高端品牌爱马仕(Hermès)在经济危机中都有出色的表现。在汽车领域,尽管豪华车在经济危机初期遭受打击,但很快出现复苏,并成为利润最高的业务。在电脑领域,台湾的宏基通过生产物美价廉的笔记本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这与苹果 “高质量、高价格”的策略不同。

在高端和低端市场繁荣发展的时候,中端市场却陷入了困境。在过去,成功的企业主要集中在中端市场,因为这一市场的用户最多。

而现在,中端市场却变得很萧条。终端市场的企业,包括索尼、戴尔、通用汽车等,现在受到了两个方向的挤压(收入差距扩大时,中产阶级也有相同的感觉)。这些公司生产的产品处于中间层,质量无法吸引高端用户,价格无法吸引低端用户。

另外,它们承受的挤压正日益加剧。得益于规模经济,普通产品在提升质量时不会导致价格大幅上升——最新款的Flip摄录机就具有高清摄像功能,而且存储容量是原来的四倍。因此,如果现在用户换一部价格更低的摄录机,其质量仍会很好。同样,规模经济也使得高端生产商可以降低价格,而不会影响质量。

最新的iPod有视频功能,容量也是6年前的4倍,但价格要低150美元。同时,由于全球市场巨大,即使只占领高端市场这一小的板块,销售量也会很客观。苹果iPhone在全球手机市场的份额为2.2%,但这意味着其去年销量为2500万部。

消费者的信息增长也严重削弱了中端市场的公司。在过去,它们的产品被认为质量可靠,因此可以售出较高的价格。今天,消费者可以很容易对商品进行比较:他们可以通过J. D. Power、CNET和亚马逊等网站对汽车、电子产品等进行比较,同时可以准确了解产品的质量差异。

这导致了品牌重要性的降低:市场调查公司尼尔森(Nielsen)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60%的消费者认为普通产品与品牌产品质量相同。事实上,消费者获得的信息越多,质量与价格的关联度就会越高。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更好,更高价格就是合理的,否则,高价格就会无人问津,苹果的Apple TV未能获得巨大成功就是这个原因。

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将放弃“满足所有用户需求”的理念。如果一个企业位于中端市场,它将很难进行转型——通用汽车已经发现了这一点。市场份额的诱惑难以抗拒,即使它并不总能转化成利润。

据估测,诺基亚的市场份额是苹果的将近20倍,但是仅仅iPhone的盈利就与所有诺基亚手机的盈利相当。现在,质量不错而价格不菲的产品正失去市场,这表明原有的规则已经发生了变化。走高端路线或低端路线的企业比“中间层”企业更易取得成功。

[纽约客]苹果iPad的高端市场哲学_科技_凤凰网

迷惘的“殉道者” 文革的几个故事


迷惘的“殉道者”

作者:马云龙2012-02-23 14:00:47来源:南方周末
漫长的铁窗生涯中,有两条毒蛇日夜不停地缠绕着你——一条叫寂寞,它啮咬着你的心灵;一条叫饥饿,它折磨着你的肉身。
四年多的时间里,曾和我同住过一个监号的犯人先后有上百个,大都是萍水相逢,过后即忘,但有一个人在和这两条毒蛇的搏斗中都有令人吃惊的超常表现,让我终身难忘——不要误会,不是敬佩,而仅仅是惊讶。
他叫裴和阳,是许昌县椹涧公社的青年农民——准确点,应该说他是个“返乡知青”。他是“文革”中的高中毕业生,这是那时他所能获得的最高学历,因为当时所有大学都停止招生了。那种在大字报、大辩论、大批判、大串联中的造反经历,不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和训练吗?他可以说是那场“大革命”的“科班毕业生”和直接产物。强调这一点很有必要,非如此,便不能理解和解释此后他的人生轨迹和悲剧下场。
裴和阳回村后,以他在村中的最高学历,和他对“文革”话语的熟练掌握,受到村中掌权者的青睐。他没有去当个“普通劳动者”,而是当上了村广播站的编辑兼播音员。在那个时代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这可是个美差,既不受风吹日晒,又风头十足,天天让自己的声音覆盖整个村庄,这是何等的荣耀和享受?大约相当于现在电视台的主持人吧。他每天的主要任务,是转播“两报一刊”的社论和当天的重要新闻。其余的时间,放放“样板戏”的唱片和“红歌”的录音,偶尔也会广播几条村里的通知或村干部的讲话,倒也不费他什么劲。最让他得意和热衷的是,他还可以自己动笔写点“大批判文章”,写完了在大喇叭上一念,好歹也算是一种发表啊。内容倒不发愁,“小报学大报,大报学梁效”,跟风学样就行,不会有多大差错。
“裴大眼”(这是他的外号)的幸福生活让村里好多年轻人艳羡不已。
但是,好景不长……
1975年的秋天。一天上午,我所住的监号门突然被打开了,一个头发蓬乱、脸色苍白、身材消瘦,但服装还算整洁的年轻人抱着被褥走了进来。引人注意的是他那双眼睛,大大的,稍微有点凸出,眼神充满了迷乱和困惑。他站在门口,半天一动不动,似乎搞不清这是梦境还是现实。送他进来的看守对我说:“给他讲讲看守所的规矩。”说完就锁上门走了。
这就是裴和阳。
问他犯了什么罪,他半天不吭气,最后低声说了句:“他们说是流氓罪。”然后两颗大泪珠从脸上垂落。
“让人家抓住了,还是被别人检举了?”同号的几个犯人兴奋起来,连连追问。这些人对强奸、通奸、流氓之类的“黄案”特别感兴趣,进来个这样的犯人,非问个底朝天不可。
但裴和阳的回答让人意外:“没人抓,也没人检举,是我自己交代的。”
经过几天的反复盘问,我才慢慢弄明白他进来的原因。
“文革”一开始,经常举行“斗私批修”会,像宗教的“告解”仪式一样,人人过关。这一套仪程,连裴和阳所在的农村也不能例外。
上级的要求是每人都要“狠斗私字一闪念”,公开坦白和批判自己思想深处的资产阶级思想,做到“亮私不怕丑,揭私不怕疼,斗私不留情”。而能否做到这一点,则是判断一个人是否对领袖“献忠心”了的检验尺度。
但这一套说辞太高深了,农民们哪里听得懂?结果一连几个晚上,会议开得冷冷清清,没几个人发言,发言的也是东扯葫芦西扯瓢,说得不上纲也不上线。驻队干部到公社一汇报,村革委会主任就挨了批评。
主任找到裴和阳:“你是高中生,在外面见过大世面。这私怎么斗,修怎么批,你带个头,给大家做个样板,好吗?”许诺这个头带得好,可以考虑介绍他入党,并推荐他当“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积极分子”,去参加全县的“讲用会”……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根本无法明白,这在当时是多大的荣誉,也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啊。(我认识一个当年曾在全省巡回做“讲用报告”的人,从此踏上仕途,后来青云直上,最后当上了省级高官。)
如此的器重,如此的荣宠,如此的诱惑,怎能不让年轻的裴和阳血热心动?他一口就答应下来了。
用了几天的时间,他精心地准备了个发言稿。讲了自己如何向往城市生活,不安心在农村劳动;如何公私不分,把广播室的灯泡拿回自己家;如何羡慕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穿衣打扮都和农村青年不同……但看来看去,总不满意,觉得挖得不深,批得无力,无法起到震撼作用。
那时广为宣传的斗私批修典型——门合同志——的一句话给了他启发:“别人知道的要挖,别人不知道的更要挖出来!”也就是说,要把“灵魂深处”不为人知的、最肮脏的资产阶级思想挖出来,才算是达到了“三忠于、四无限”的高度!
他最见不得人的、最肮脏的隐秘是什么呢?
——是想女人。
他当时刚刚20岁,正在青春萌动期。一见漂亮的女孩就脸红心跳,可有机会还是喜欢往女孩们身边凑,夜里还常常做些无法言说的梦……真是肮脏极了!这不是万恶的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是什么?
于是,他站到讲台前,脸上红一阵白一阵地把这些隐秘一一道来:
在打麦场上,借教某某女孩学骑自行车的机会,伸手摸过她的屁股……
在菜园小屋躲雨的时候,借帮某某女孩拧湿衣服的机会触过她的乳房……
在村边的池塘边上,曾偷窥过女孩们洗澡……
没人的时候,他偷吻过晾衣绳上的女人内衣……
夜里做梦时,曾梦见和某某拥抱在一起……
一桩桩,一件件,他以“脱裤断尾”的决心,沉痛地坦白了这些当时没人知道,但又绝不可原谅的丑行和思想,痛骂自己猪狗不如,还深挖思想根源,说这都是放松思想改造,偷偷地看了外国资产阶级的坏书所致。他还痛下决心,今后要努力地读毛主席的书,争取早日按毛主席的教导重新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轰动!效果十分轰动!
但不是主任和他所预想的那种轰动。
他的发言还没结束,会场上就骚动起来,有的女孩哭叫着冲出了会场,有的家长跳起来怒骂,还有人举起拳头要打他……
他目瞪口呆。
主持人狼狈地宣布散会。
几天后,一纸“逮捕令”展示在他面前。上面“犯罪缘由”栏上写着“流氓罪”三个大字。
手铐一戴,他就来到了看守所。
听完了他的犯罪故事后,同号的犯人都很失望,说没彩头。
老犯人韩栓紧鄙夷地怒骂道:“傻X!”然后转过头去,哼起了小曲:“坦白从宽,牢底坐穿;抗拒从严,回家过年……”
裴和阳木木地僵坐了几天,失神的眼睛一直望着小窗外的天空,半天不说一句话,也不动一动。
我发现,过了几天以后,他的脸上渐渐有了点生气。特别是街头的大喇叭声隔着高墙飘进铁窗时,他的眼睛闪出了亮光,像是重逢了久别的老友。
当时许昌县看守所坐落在市中心,是个明清时代留下来的古老监所,与有名的“关云长夜读春秋”的“春秋楼”只有一墙之隔(上世纪九十年代这里建起了“春秋楼公园”,看守所迁往城外,原址拆毁,成了公园的花坛)。裴和阳来到时,喇叭里整天播送的都是“评水浒、批宋江”的内容。
看得出,这些声音使他兴奋起来了。他走到门前,把头伸出小窗,向看守要笔和纸张。看守问他做什么用,他说要写检查和交代材料。拿到纸笔后,他就急不可待地伏在地上,匆匆地写起来,一会就写满了十几张纸。
听说我上过大学,他把写的东西拿给我看,说请我提点意见。
我一看,这哪是什么检查交代呀,而是一篇篇的“大批判文章”。记得第一篇的开头写道:“邓小平的杏黄旗一举,牛鬼蛇神们纷纷云集……”
我苦笑着说:“你还有心思干这个?你忘了自己如今是什么人了,也不知道这是在哪里了。再说,你写的这些,不都是抄报纸上的吗?有什么意思?”
他正色回答我:“无论到了哪里,无论我成了什么样,我都要跟着毛主席干革命啊!批邓这一大仗,我怎么能不参加呢!”
我无言以对。
第二天“放风”时,他把那些“大批判文章”交给了看守,并且还要求再给些纸张,说他要继续写。
看守所的王海法所长翻了翻他写的东西,黑着脸把他训了一顿:“给你纸笔是让你写检查交代的,谁让你写这些了?这些东西用得着你写吗?”
最后断然地说:“不给了,不给了!”
裴和阳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又呆若木鸡了,终日再无一言。
过了两天,是犯人家属来送生活用品的日子。韩栓紧家人给他送来了冬衣和厚厚的一叠卫生纸,不是城里人用的那种细白的卷纸,而是农村土造的粗糙黄色的“草纸”。
裴和阳的眼睛又发亮了。他凑到韩栓紧身边,讪笑着说:“老韩,这纸给我几张,好吗?”
“干嘛?”韩没有好声气地问。
“我看这纸也能写字,我还想写大批判文章,求求你。”
韩栓紧眼珠一转,阴笑一声,说:
“行啊。可没有白给你的道理。想要,拿馍来换,一个馍换一张!”他可真不愧是个“投机倒把”的老手。
看守所里开饭时,每人每顿是一碗汤,一个馍。汤是萝卜青菜汤,有几根粉丝,上面飘着几个油星;馍大都是黑色的薯干面做的,过年过节才是白面和薯干面的花卷。裴和阳如果拿馍换了纸,就只能用那碗清汤充饥了。
但是,他居然爽快地答应了。
从此,他一连多日,顿顿只喝菜汤,把馍省下来,找韩栓紧去换草纸。
每拿到一张,他就匆匆地趴到地上,用细密的小字在纸上写起来,写得纸上几乎没有一点空白处……
他枕边的“大批判文章”一张张积累起来,居然成了厚厚的一叠;同时,他眼见得一天天更加消瘦了,脸上黄里透青,两只眼睛显得越来越大,放射着疯狂的亮光,身上的肋骨一根根突出,走起路来不断地打晃……
直到有一天早晨,岗楼上突然架起了机枪,看守点着名叫出一批犯人,把他们五花大绑带出了大门。大家都知道,这是要开公审宣判大会了。
中午时分,门外汽车吼叫,一些犯人又被押回来了。回来的是判了徒刑,没回来的是已经执行死刑了。
幸好,裴和阳回来了。
“判了多少年?”留在号里的人急忙问道。
裴和阳面如死灰,毫无表情,轻声回答:“12年。”
第二天,他被押走了,不知送到哪个监狱或劳改场去了。
我注意到,在收拾东西的时候,他对着那叠“大批判文章”愣了半天,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拿了起来,装到包袱里,带走了。
从此,我再也没听到他的音讯。

重读“文革”

作者:许子东2012-02-23 15:11:44来源:南方周末
“文革”这个历史事件太巨大了,以至于人们至今缺乏足够的心理、文化和政治距离来正视它、重读它。
人民文学出版社要出我三本集子,既收旧文,亦有新作。第一卷《重读“文革”》包括我几乎全部有关这个课题的论文。第二卷选自“文革”小说研究项目之外的文学批评文章。第三卷则汇集其他与电视有关的“越界言论”。
本卷大部分文章2000年曾在“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出版,原题《叙述“文革”》,出版社改题为《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解读五十篇“文革”小说》。书名改得很好。据说当时丛书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教授听到此书是重新解读“文革”,便有些质疑,后来经过其他编委解释才知并非(至少不会全是)“新左派”重新评论“文革”。
《许子东讲稿第一卷:重读“文革”》,2011年11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在这本书里,我主要做两件事:一是尝试借用一种现代文学理论(普洛普的结构主义方法)来解读具体复杂的中国文学及文化现象;二是尝试从文学角度讨论“文化大革命”如何成为一种被阅读乃至再读的“文本”。拙作出版后,学界有不少评论。我知道缺陷疏漏不少,本想借这次出版“讲稿”的机会,将研究范围扩大至五六十部或七十部“文革”小说(主要包括近十年的作品),但因为生病,这个重写计划也暂时没有完成。期待日后还有再版续写的机会。
但这一卷《重读“文革”》,还是对《为了忘却的集体记忆》做了很大程度的修订增删。一方面是文字修订,另一方面是增加了相关文章,如评张承志的文章。更重要的修订是在借用普洛普(Vladimir Propp)研究方法方面。十年前我写作此书初稿时,普洛普的代表作Morfologiia skazki,并无完整中译,我是通过别人的论著,间接引用他的研究成果。我也参考过该书的英译本,但普洛普的文学研究,近乎于科学方法,很多公式、图表,文字艰涩。感谢贾放、施用勤老师,前几年托人送我他们新译的这本《故事形态学》(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使我这次可以更全面地引用普洛普的有关方法,并和我所归纳的“文革”小说叙事功能逐一对照。不仅引发了对中国的特殊的文学文化现象的一些新的思考,而且在方法论上也尽可能做到自圆其说一些。
最近十年常越界电视,有网友观众批评我常常在讨论现实问题时提到“文革”,“为什么老是念念不忘呢?”这是他们的疑问。说实话,也是我自己的疑问。
我想,于私,是个人记忆。至今仍会在梦中见到或听到父亲在电子管收音机前听“九评”,北京女红卫兵抄家时亲切的目光(“别害怕,你是可以教育好的子女”),街上群众欢呼剪人裤腿,知青下乡火车启动时的哭声混合《东方红》乐曲声,下放干部告诉惊讶的村民“尼克松要来了,毛主席决定,这一次不杀他”……
怎么办呢?生在这个时代,偏偏这些印象刻得最深。我很羡慕那些脑子也能和躯体以及生活方式一起与时俱进的人们,可我就是不行。有次雪天住进维也纳一个城堡,做梦却在江西坐手扶拖拉机,山崖旁路很窄……
于公,则是公民义务。世纪末有报纸约稿,要评述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事件。重要事件当然不少:五四、1949、“文革”、改革开放……但1949是政治事件,改革成果也主要是经济奇迹,五四当然是中国文化巨大转折,但这种传统向现代的维新过渡,也是借鉴日本与俄国的经验。真正“史无前例”、最有“中国特色”甚至举世无双的,还是“文化大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个极端实验。幸与不幸,我们都在其中。
1976年以来,三十多年过去了,时间上已相当从《新青年》到北平和平解放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时期。说明“文革”这个历史事件太巨大了,以至于人们至今缺乏足够的心理、文化和政治距离来正视它、重读它。
一方面,“文革”中批判的一切——修正主义、法权、“经济妖风”、官僚制度、学术权威、“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等等,今天似乎全部“复辟”了;而另一方面,“文化大革命”中的“红卫兵精神”、“大字报”、单位名称、“为人民服务”、唱红歌、严打示众、世袭特权、语言暴力等等,以及更重要的“穷比富好,多比少好,民比官好”的意识形态假设,又都在现实及网络中被某种程度地继承乃至发扬。怎么诠释中国成为世界第二经济体与“文化大革命”的正反关系?怎么理解60年是一个整体?“文革”对中国人来说,究竟是“负债”还是“遗产”?再过几百年,在人类和中国历史上,人们又会如何重读“文革”?——虽然回答不了这些太重大的问题,至少,我们读书人也应该在自己的职业道德内,做些力所能及的有关叙述和文法的阅读工作吧。
又是十年过去了,我很惊讶,类似的研究还是很少,社会上的困惑却更多了。这也给我的工作一点信心:重读“文革”的工作或许刚刚开始。
2009年我有一次到佛山图书馆为几百位市民做一个有关当代小说的讲座,当时有一位年轻读者极严肃极认真地站起来提问:“文化大革命中,归根到底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受损害,对不对?!百分之九十的人民群众,并不在灾难中。而现在……”场上很多人当时都向我投来困惑的目光,这个提问,令人难忘。
陈丹青曾在电视节目里讨论网络群众运动时提到“文革”,网页标题是“我是‘文革’亲历者,……”第一个回帖便是“我也是‘文革’亲历者,‘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此回帖支持率很高。
我这本书,不是写给这位回帖者看的,但企图回答那位年轻读者的提问。

最具勇气的决议是怎么炼成的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方可成2011-10-13 15:59:15来源:南方周末
编者按:2011年是粉碎“四人帮”35周年,也是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通过30周年。这份历史决议,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改革开放的命运。今天重新回顾,决议的诸多定论,在当下仍不过时,而它显示出的历史勇气和政治智慧,更值得今天的中国借鉴。
30年后的今天,人们看到的是领导人的历史担当和政治智慧,参与者思想的解放,起草过程的民主,决议内容的亮点和局限,以及在当下重申反对历史倒退的重要性。
30年前一份决定了改革命运的关键文件,正被人们重新阅读和讨论。
这份文件全名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文简称“决议”),经过两年的讨论、起草,于1981年6月底在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彼时,中国这艘大船从“文革”迷雾中驶出已5年,但改革依然踟蹰。
十年浩劫,留下的不仅是堆积如山的冤、假、错案和濒临崩溃的国民经济,还有混乱的思想状况。即便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号角,党内外在一些关键问题的认识上仍未形成共识。
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文革”?如何评价发动和领导“文革”的毛泽东?
有人思想依然僵化,也有人越过了界。1977年,“两个凡是”诞生;1978年,“真理标准”大讨论;1979年,“四项基本原则”提出。在各种观点的激烈碰撞中,这场拨乱反正的转身异常艰难。
决议为大家找到了最大公约数,提供了“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可能。曾参与决议起草工作的党史专家石仲泉说,这纸文件的作用类似“定海神针”。
随着当事人的不断回忆和学者们基于原始档案的持续研究,远去的历史逐渐清晰。30年后的今天,人们看到的是领导人的历史担当和政治智慧,参与者思想的解放,起草过程的民主,决议内容的亮点和局限,以及在当下重申反对历史倒退的重要性。
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资料照片/新华社/图)
早了、晚了都不行
其实早在1975年,毛泽东就曾提出让邓小平做个“文革”决议,不过他想要的是肯定性的决议。邓小平婉言谢绝:“我是桃花源中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1977年7月,这位被毛泽东称为“钢铁公司”的领导人第三次复出,很快成为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随着政治气候的变化,设计和主持一份公正的决议成为可能,
早在复出前两个月,邓就已经明确表态:“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矛头直指该年2月中央“两报一刊”发表的社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9年10月底,决议的起草工作正式启动。之前有三件事为决议铺路。年初,理论工作务虚会,延续了胡耀邦于1978年发起的真理标准大讨论;3月,务虚会临结束时,邓小平提出四项基本原则;9月底,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老帅叶剑英发表国庆三十周年讲话。
“我们起草的决议,对毛泽东的批评,其实很多是吸取了‘理论务虚会’的讨论成果,”曾参与决议起草的郑惠生前回忆说。
先后在国务院政治研究室、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等地任职的郑惠也参与了叶剑英国庆讲话稿的起草。根据他的回忆,这篇讲话既要为决议做准备,又无法迈开太大步伐,起草者们为此倾注了很多心血。
讲话中有一些有意思的细节:由于刘少奇当时尚未平反,所以只提了毛、周、朱;而所有涉及到毛泽东的问题,都没有主语。
10月30日,决议起草小组开会部署工作。邓小平反驳了那些“把问题留待十二大甚至更后去解决”的主张:“从国内来说,党内党外都在等,你不拿出一个东西来,重大的问题就没有一个统一的看法。国际上也在等,人们看中国,怀疑我们安定团结的局面,其中也包括这个文件拿得出来拿不出来,早拿出来晚拿出来。所以,不能再晚了,晚了不利。”
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整理出一份起草小组的不完全名单:主持者邓小平、胡耀邦,起草小组负责人胡乔木,分管部分工作的邓力群、吴冷西,从事具体起草工作的廖盖隆、袁木、滕文生、郑惠、邵华泽、卢之超、龚育之、李洪林、石仲泉、席宣、杨增和、郑必坚。
其中,胡乔木是唯一参加过中共党史上两次决议起草的人——他曾担任毛泽东秘书,在1945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起草中扮演辅助角色,那一份决议树立起了毛泽东的绝对权威。
“反周民必反,反毛国必乱”
“对西方人来说,我们有很多问题不理解。中国人民在讲起‘四人帮’时,把很多错误都归咎于‘四人帮’,说的是‘四人帮’,但他们伸出的却是五个手指。”
1980年8月,决议起草期间,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意大利记者法拉奇的采访。法拉奇提及的那根多出来的手指,显然指向毛泽东。
“毛主席的错误和林彪、‘四人帮’问题的性质是不同的。”邓小平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
实际上,给法拉奇的答案也正是邓小平希望向全世界传达的信息。时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的钱其琛全程组织安排了法拉奇的采访,他说:“法拉奇采访申请被接受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小平同志确实有话要说……这次谈话不仅对国内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向世界发出了明确的信息。”
这些信息的核心是:中国没有走赫鲁晓夫彻底否定斯大林的苏联式道路。
在“确立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分析毛的错误,亦是邓小平为决议定下的基调。“刘少奇同志的冤案已经公开平反,林彪、江青两案审判也在准备中,文化大革命显然要被根本否定。在一些人思想上发生某些动摇的时候,特别强调这一条,是很有针对性的。”曾参与决议起草的龚育之生前回忆说,
邓小平曾在主持决议起草期间先后发表过十几次谈话,其中多半都围绕这个问题展开。决议草稿的几次大改,也是因为没有完全符合这项原则。
邓曾多次肯定民间流传的“反周民必反,反毛国必乱”。他解释:“不提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同志的功过评价不恰当,老工人通不过,土改时候的贫下中农通不过,同他们相联系的一大批干部也通不过。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
在起草过程中,陈云贡献了另一个主意:增加回顾建国以前28年历史的段落。“有了党的整个历史……毛泽东同志的功绩、贡献就会概括得更全面……说毛泽东同志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说毛泽东思想指引我们取得了胜利,就更能说服人了。”
比邓小平小一岁的陈云当时在党内的地位和影响力仅次于邓,他的建议很快就被采纳。
“这份决议虽然叫‘历史问题的决议’,但实质上是政治问题的决议。”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说。
是内乱,不是革命
决议对毛泽东的错误,尤其是发动和领导“文革”的错误进行了否定评价。分量最重的论断之一,就是将文化大革命的性质从“革命”变成“内乱”。
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曾经在龚育之生前采访过他。当时龚育之说:“它叫‘文化大革命’,后来又说是政治大革命,可是,它不但在文化上、在政治上不是什么‘革命’,在任何意义上也不能叫‘革命’。那么,能不能说是反革命?林彪、‘四人帮’是反革命,但整个文化大革命不好说是反革命,也不能说是一场阶级斗争,哪个阶级同哪个阶级斗呢?只好叫内乱。”
在最终的决议文本中,这段历史被详细解剖。“‘文化大革命’的历史,证明毛泽东同志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既不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这些论点对当时我国阶级形势以及党和国家政治状况的估计,是完全错误的。”“对于‘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严重错误,毛泽东同志负有主要责任。”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提法第一次出现在党中央的文件中,经济学家于光远回忆,这是他和胡乔木“尖锐争论”后的结果,但他仍不满意:“把1956年到1978年间经济停滞、政治动乱、文化凋敝、人民穷困的中国称作社会主义社会,对我来说是很勉强的。”
另一争论是如何评价建国后的社会主义改造。不少学者认为,决议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肯定性评价存在失误。“如果说,社会主义改造是消灭私有经济的过程,那么改革开放就是它的逆过程。”新华社原高级记者杨继绳说。
但曾参与决议起草的石仲泉认为,“如果否定了三大改造将是什么后果呢?那就意味着还要搞阶级斗争,而且是大规模的群众性的疾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文革’搞阶级斗争就有理论根据。我们否定‘文革’,就是因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不能再搞阶级斗争,更不必说那种大规模斗争了。所以,既要否定‘文革’,又要否定三大改造,这是一个逻辑悖论,不能自圆其说。”
“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
决议在20个月的制订过程中,也闪耀着党内民主的亮色。
起草初期,党内对如何评价毛泽东等关键问题的争论十分激烈。1980年10月,中央办公厅组织了对决议草稿的大讨论,预定参加讨论的是4000名党内高级干部,所以称作“四千人大讨论”。不过据学者黄黎考证,实际参加的大约有5600多人。
“四千人讨论不是集中在北京,而是由中央把讨论稿分发给中央党政军机关、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党委,分头讨论,出了大批简报。起草小组同志还到各地方去听修改意见,我去了云南。”龚育之说。
另一名起草小组成员邵华泽也去了云南,参加昆明军区党委扩大会议的讨论。“会上,大家有许多不同意见,有时还展开争论,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高级干部本身就不统一。讨论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学习的过程、思想统一的过程,有些人开始思想很偏激,经过讨论,冷静下来,渐渐地改变了原来看法。”邵华泽说。
法学家郭道晖当时以秘书身份记录国家机关第一组(即人大与政法口高级干部)的发言。他认为:“这是党内前所未有的一次思想解放。”
他引用中直机关七十多岁的老同志陶白的话说:“我入党以来,真正解放思想,这还是第一次。会上我们敢于比较深刻地批评我们党的领袖,也就是说,敢于摸老虎屁股,这是前所未有的,至少像我这样的人是没有的……不是过去没有觉悟,没有看法,而是不敢讲,这不是偶发的,是酝酿已久的思想大解放。”
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认为,尽管今天看来决议仍有许多局限和不足,但发动几千人认认真真讨论问题的方式值得肯定和镜鉴。
在四千人大讨论后,不断修改的决议草稿又多次在不同范围征求意见。就在决议通过的前一天,中央还邀请在京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全国政协部分老同志共130多人讨论,并吸取了他们提出的部分意见。
警惕和防止倒退
在决议通过20周年时,龚育之曾提出:“要警惕和防止从历史决议已经得到的成果后退。”他反对两种倾向,一是无视新中国的成就,二是淡化、回避“文革”错误。
“10年后的今天,这两种情况仍然存在。”石仲泉说,“有人讲党的历史和毛泽东只讲错误一方面,还有人不是鼓吹为‘文化大革命’翻案和为‘四人帮’平反吗?这是从决议的结论倒退。”
强调今天守住决议的底线,成为诸多学者的共同观点。也有人提出,是否要重新做一个“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全国政协常委胡德平认为:“这话当然有充分的道理,但对一个执政党来说,这难道是最好的方法吗?我认为这种检验应是经常性的,应是有制度保证的,首先就要解决党内民主问题。”
实际上,“制度保证”也是邓小平曾经强调的内容。在决议中可以看到这样的字句:要“完善国家的宪法和法律并使之成为任何人都必须严格遵守的不可侵犯的力量”。
在接受法拉奇采访时,邓小平也屡屡谈及制度问题——
“他(毛泽东)在生前没有把过去良好的作风,比如说民主集中制、群众路线,很好地贯彻下去,没有制定也没有形成良好的制度。这不仅是毛泽东同志本人的缺点,我们这些老一辈的革命家,包括我,也是有责任的。我们党的政治生活、国家的政治生活有些不正常了。”
“一个领导人,自己选择自己的接班人,是沿用了一种封建主义的做法。刚才我说我们制度不健全,其中也包括这个在内。”
“我们现在正在研究避免重复这种现象,准备从改革制度着手。我们这个国家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缺乏社会主义的民主和社会主义的法制。现在我们要认真建立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和社会主义法制。只有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郭道晖认为,重写决议的基础在于各方取得共识,应该开展思想解放的民间大讨论。

【独具隻眼】为什么我想起四十年前的群众

作者:陈丹青2011-07-14 16:58:29来源:南方周末
“文革”乱源,“自上而下”,固然是真确的。半个多世纪,哪一回社会大响动不是“自上而下”?只是“文革”景观的“自下而上”,倘非亲历,今天很难想象的。部分“文革”史专家追认“文革”初起那几年,人民一度尝到讨伐权力的“民主”滋味,论表象,并非全无根据,因“文革”开场,是先来“挑动群众斗领导”。别的不提,单是数十万大学生团团包围中南海,叫刘少奇滚出来,即是“自上”有令,“自下”群起的“民主”景观。之后,“充分发动起来”的“群众”各持极端,意图纷杂,日益夹缠无数群体利益与公私积怨,于是全国进入“挑动群众斗群众”的伟大阶段,形势遂节节失控,升级为真枪实弹的武斗。
这时,血脉贲张的“群众”已由学生扩大到所有职业人群:一二人,十余人,即可自行成立组织,镇日叫嚣;百千之数的组织可就悍然动武,群相对峙了,这便是“文革”头三年的无政府状态和群众暴力——以上“群众”,有单位、有职业,更其大量的群众(全国各色闲人)既被革命神话所点燃,岂有袖手之理?京城权力斗争是“文革”主战场,弄堂街道,小城穷乡,则是无数次战场。那些年全国张贴的通缉令,大抵是机关单位轰然揪斗的对象,日常生活小角落,却也天天有一大群人对一个人咒骂、踢打、吐口水、围追几条街、折磨几个月:被追者,并非当时的“阶级敌人”或“走资派”,不过是邻里悍妇、不讨人喜的老头、涉嫌招摇的姑娘、趁乱偷窃的盲流、无事路过的外地人,甚至沿街瘫倒的疯汉与疯婆……亿万人里谁都有泄愤之心、凌弱之力,一旦撤除底线,对人民说:上啊,闹革命!八亿人民,就此乱套。其时我十三岁,和野孩子天天街上寻这类热闹看,其势汹汹的群众,浑身血污的惨象,是我童年密集的记忆。直到今天,只要看见有规模的群情激昂,奋然围观,不论看谁,为什么看,我都会忆及四十多年前所向披靡的“群”与“众”。
“文革”事大,“文革”事多,不是简单可以说清,但汹涌的围观,并非“文革”才有。清末民初,周氏兄弟好几次写到中国人喜欢“万人空巷”看杀头,尤其是“赤膊女犯”;我们稍一翻阅百年历史黑白照片,十之六七,黑压压围一堆中国人。承平年代,百姓的围观热情也未稍歇,改革开放初只要洋人上街,瞬息就被团团围住,交头接耳地看、密密麻麻地跟。如今的世面文明多了,都市街头的动辄围观,总算罕见,但是围观的集体基因,恐怕还在,围观的条件则由网络而微博,可就高级太多了,诚然,部分围观的理由也见得高尚起来,近年一些网络事件,论动因,论指向,与“文革”的啸聚群众、群众啸聚,不是一回事了。
可是蚁民为什么爱围观,直截地说,就是缺少社会参与感:清末民初没有,“文革”一时变相地有了,其实是被利用,很快压下去……如今,临事围观,议论纷纷,“人民群众”多少得以享受几分参与感。而知情的愿望,公议的情热,集体的义愤,问责的自觉,更是日益可观的好现象,然而参与和参与感,究竟两回事。李承鹏先生设问:克林顿的拉链门事件,美国网友“人肉”莱温斯基,难道是美国版“文革”么?此事值得一说。
就我所知,1990年代初,博客与微博,尚未发明,莱温斯基小姐既未被“人肉”,也不必被“人肉”。为什么?我有幸从电视亲睹美国举国追究克林顿裤裆案、首位黑人大法官性骚扰案、1980年代里根政府伊朗军售案,三案均由参众两院会同各大媒体举办大型听证会,每会历时十余小时,其他电视节目几乎停止,全程现场直播。单是裤裆案司法调查材料,装满整一防弹车,由海军陆战队员荷枪督运国会山庄,呈交听证会,督运照片,见于各报。我和三亿美国百姓眼看国家首脑吞吞吐吐回应两党议员没完没了的严厉质问,不似庭审,胜似庭审……美国人民,其实也爱围观的,不过围观的方式,是歪在自家沙发上,看看报纸,然后打开电视机。
那几位涉案人士的下场,如何呢?状告黑人法官性骚扰的黑人女秘书,失败了,全美妇女协会翌年给她颁发了“勇敢奖”,以为安抚。傻姑娘莱温斯基,则由第一女名嘴芭芭拉·华特丝独家访谈,全国转播,被人民尽情围观一场后,赢得同情,不少公司发出聘书,还有大学邀她入学深造呢——我听说,近时不少网民呼吁保护郭美美,所谓红十字会,也故作镇定出面辩几句:善哉。吾国群众,不再是“文革”时期的群众,今时的衙门,也或念及觉悟的群众不可欺,知所畏惧了吧。  
(作者为画家)

“文革”一夜

作者:林一安2011-03-23 18:25:27来源:南方周末

标签

【亲历记】
那是1966年8月的一个酷热难当的下午(确切的日期已记不清了),北京外国语学校第一和第二两个劳改队正在该校东侧厕所一带劳改,有的拔草,有的扫地,有的掏大粪,一个个汗流浃背。这时,两个身穿军装、手攥宽皮带的红卫兵,来到我们面前。我偷眼一瞥,这两个学生,大约十五六岁光景,虽一脸稚气,但透着凶狠。其中一个我还认识,是初三四班学阿拉伯语的。他俩冲着我们吼道:“我们今天晚上要用两个人,给我们抬死尸去!”然后指着党总支书记程璧和副校长雷力说,“你,还有你!晚上跟我们去!听见没有?”
我们大吃一惊:谁又遭难了?红卫兵见我们摸不着头脑,用鄙夷不屑的神情说:“实话告诉你们吧,地主婆刘桂兰给打死了!晚上让你们收尸去!”
刘桂兰?难道就是幼儿园打扫卫生的阿姨刘桂兰?这人我不陌生:她原来是收拾外籍教师办公室的,我是西班牙语教师,因为教学工作,常常在外籍教师办公室进进出出,隔三差五跟她打照面。在我的印象里,她很有礼貌,干活又勤快麻利,模样儿虽不算漂亮,但整整齐齐,白白净净的,给人好感。后来,不知为什么给调到幼儿园去了。她为人很倔,不会拍马屁,对看不惯的人和事,敢直言顶撞,往往得罪人。她恐怕也就是二十五六岁,怎么成了地主婆给整死了?
我们正疑惑间,忽听得红卫兵又大喝一声:“程璧!雷力!你们俩听见没有?晚上抬尸去!工具房集合!”
雷力人高马大,身板硬朗,胆子也大,不发怵;再看看程璧,一个瘦小的老太太(其实那时也不过四十多岁),给剃了个阴阳头,衣服上尽是被泼洒的墨迹;而且,前几天,一条腿还给打瘸了。要她去抬死尸,岂不是作弄她吗?我实在看不过去,便硬着头皮,对红卫兵说:“你们别让程璧去了,我去!”红卫兵看看我,没说什么,倒痛快地答应了。
干完活,回到宿舍,我才听说,刘桂兰是在大礼堂前面的空地上被活活打死的。她死得很惨,据说被红卫兵左一皮带,右一皮带,打个不停。那时她还没来得及奶孩子,乳房胀得鼓鼓的,又不讨饶,还不住地还嘴;打红了眼的红卫兵可不是好惹的,便照着她胸部猛打,几皮带她就痛得在地上乱滚,开始还抽搐着,不一会儿就咽了气。我还听说,红卫兵原本也不知道刘桂兰是什么“地主婆”,是医务室(就在幼儿园附近)一个与她有点个人恩怨的人给红卫兵吹的风。
在劳改队里,数我最小,别人都四五十,有的快六十了,我刚三十。我仗着年轻,反正也豁出去了,倒要领教领教“伟大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的洗礼。
吃罢晚饭,我看时候差不离了,便到总务处西边的工具房集合,只见雷力早在那里等候了。还是他有经验,带了一条旧床单,是用来裹死尸的。雷力在“文革”中表现得真是“积极”,不但体力活从不含糊,就连他十来岁的女儿由别人唆使在他被红卫兵打破的脑袋上撒盐,他也毫无怨言。
天色渐渐暗淡下来。这时,那两个红卫兵也风风火火地赶来了,拿出钥匙,打开工具房的小门,勒令我们进去抬死尸。我们不敢怠慢,赶紧低了头,钻了进去。我们定睛一瞧,在朦胧中看到刘桂兰横卧在地,混身血污,光脚穿着一双褐色塑料凉鞋,散发出一阵阵特殊的腥臭,令人不堪忍受。雷力飞快地撒开床单,从头到脚把尸体一裹,他抱头,我抬脚,按红卫兵的命令,搬到停在甬道上的吉普车里。
到了火葬场,红卫兵挥舞着皮带,勒令我们抬尸下车。一下车,一股浓烈的消毒水味儿扑鼻而来……见我们抬着尸体来了,工人师傅倒很和气,把我们领进一个大房间,让我们把尸体放到地板上。我们依命行事,以为苦差就此到头了;不料背上重重挨了一皮带,听到红卫兵大喝一声:“起来!走!在房间里走一圈!”我们小心翼翼地走着,耳边是红卫兵的咆哮:“老实点!不老实,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走完一圈,心想这回该完事大吉了吧?偏偏事与愿违,该着我们倒霉。这时,只听得轰隆隆开来四五辆大卡车。卡车停处,跳下二十来个十四五岁的红卫兵。他们和我们那两个一接头,我们就意识到没有我们好果子吃了。果然,那帮红卫兵里,跑过来三四个,也挥舞着皮带,冲着我们大喊:“你们两个牛鬼蛇神,给我们抬尸去!”说着,便驱赶我们俩朝大卡车跑去。到了那儿,只见有不少人在卡车上忙着搬麻袋,我们一看就明白了,里面装的准是死尸!这时,我脑袋里飞快地一转:“四五辆卡车,就算一辆装十个麻袋吧,这一拨,就是四五十条人命啊,天哪!”正发愣间,红卫兵又吼了:“还愣着干吗?还不快搬!找揍哪?!”我和雷力当然不敢违命,便随其他十几个恐怕也是“牛鬼蛇神”的人一起,使劲地搬抬这一个个十分沉重的麻袋,我心里默默地记着数。整整八条人命!那一夜,加上刘桂兰,我们竟抬了九具死尸!
干完活,我们俩站在停尸房门口,听候处理。我们学校那两个红卫兵也回来了,见我们俩乖乖地站着,过来一人给了我们一皮带,说:“表现还不错,滚吧!”说罢,押我们上了吉普车,回校了,对我们的折磨算是暂告一段落了。
那一夜,仅我们所见的那一小拨,就是四五十条人命,一晚上,恐怕不止这一拨吧,那该是多少冤魂呢?而且,有没有人想过,这些毛头小孩子,怎么一夜之间竟个个变成凶神恶煞、毫无人性了呢?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曾任《世界文学》副主编)

铁流、洪流与盲流——我的1966年大串联纪事

作者:葛兆光2011-02-24 12:08:13来源:南方周末
 “革命大串连的洪流汹涌澎湃。大串连,是出现在中国地平线上的新生事物,是群众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伟大创造。大串连,是广大革命师生和红卫兵的革命大熔炉,是学习毛泽东思想的最大的最好的学校。大串连,把文化大革命的烈火燃遍全国。”
——《人民日报》1966年11月27日的报道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接见了中国红卫兵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全国各地红卫兵开始大串连
【第一部】铁流
戴上袖章冒充“红卫兵”
当停留在贵阳南站已经一天多的火车,吭吭哧哧艰难地开动的时候,一直窝在座位下面的我高兴极了,把早就准备好的“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的袖章往左胳膊上一套。说来也奇怪,戴上这个袖章,就仿佛日月换了新天,打灵魂里把前几个月的霉气一扫而光,虽然这袖章是自个儿捡了红布缝的,那八个字也是自己悄悄用黄漆写上去的,但不知咋的,戴上它好像就浑身往外蹦豪气,连胸脯也挺得起来,更别提说话了,带了袖章算“革命小将”,说话就是比没戴袖章的“黑五类子女”嗓门大。
就在两个月前,我还在贵州凯里城外三十里的挂丁还往南的苗寨山上,每天抡锄头开荒。被送到这里开荒,是因为我所就读的凯里一中,从六、七月间已经开始文化革命了,红色队伍觉得这些“黑五类子女”很碍事儿,批斗一阵后兴味索然,就干脆集体打包,送到学校农场了事。后来想想,觉得这方法就像古人区隔华夷之法,索性把红与黑分开,叫“壤断土隔,不相侵涉”。在一个月的开荒日子里,山上几乎能吃的野果子和地里漏网的红苕根儿,都被我们这几十个“黑色”学生吃完了,因为太饿,顿顿四两米饭带五分钱白水煮南瓜块儿沾辣椒,顶不住十五六岁的学生干这样重的体力活儿。人饿的时候,常常两只眼睛发绿光。更难受的是,每天要面对红卫兵们的鄙夷眼光,心里好像长着毛,实在觉得憋屈。真没有想到,就是两个月时间,居然没有了人看管,也就自行回到了县城,人一获自由,连骨头都轻得发痒。唯一羡慕嫉妒恨的,就是可以戴上红袖章去北京见毛主席的红卫兵,于是照猫画虎,悄悄缝制了一个,时时戴上自我欣赏一下。
很巧的是,我的几个朋友,家里不是从广东来的,就是从上海来的,都想出去看看已经差不多忘掉的大城市。刚刚从乡下释放回来的父母,好像也很怂恿我们出行。于是,揣着父亲塞给的五十块钱巨款,悄悄从凯里搭了便车,溜到了贵阳,七转八转,乘黑夜上了据说会开往北京的火车。只是没有想到,这列火车居然从南站开到西站,从西站开回北站,然后又转回南站,就是没有走出贵阳。直到11月10号下午才算真正出发,这时离我们上车已经一天两夜了。直到这个时候,才仿佛“鲤鱼脱却金钩去,摇头摆尾不再回”,终于放大胆子,戴上了红卫兵袖章。
后来想想,能戴上袖章,一是因为离开自己所在的凯里,外面没有谁认识谁,脸上反正也没刻了“黑五类”的字样,衣服上也没有“反动”的标志。二是已经是11月了,从6月开始热起来的文化革命早就蔓延过了界,革命的和革命的打起来了,打得更激烈,倒把“反革命的”从夹缝里漏了出去。三是因为革命烽火主要是要烧“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我们这些落单的、小小的黑五类子女,谁也瞧不上也顾不上。很多年以后,我常想起这一场被冠以“革命”字样的大串联,觉得真是一出闹剧,几百万号称怀揣革命理想和斗争激情的年轻人,被某个伟大领袖口中发出的口号鼓动起来,在无政府状态下到处游荡加扫荡,当然是荒唐。可既有趣又可悲的是,对我来说,离开了熟悉却又屈辱的环境,在没有人知悉根底的地方,却好像真的“脱胎换骨”卷进了革命洪流,从被洪流所吞噬,到进入洪流成弄潮儿,成了鲲鹏,也应了毛老人家那句话,叫做“会当击水三千里”。
铁流向北京
那一趟火车真是诡异。从贵阳开出,缓缓南行至广西境内,已经天色全黑。看看车厢里,车上到底有多少人?大概谁也说不清,一个原来三人坐的位子挤了八个人,四个在座位上,一个钻在椅子下,两个横在椅背上,还有一个挂在行李架上。几乎没有过道,因为已经像沙丁鱼似的挤满了人,也等于没有厕所,小小的厕所里已经塞了三个人。虽然已经是十一月,车厢里却热得像蒸笼了。至于水,只有在每次停靠站的时候,从站上热心的人那里接一点儿来解渴。我们这节车厢有几个自称来自北京钢铁学院的大学生,自告奋勇地充当“头儿”,一个戴了眼镜的大学生,还充满激情地说,“看呀!前面就是北京了,毛主席在那里等着我们”。不过,谁都知道北京还远着呢,这种激励就像曹阿瞒的“望梅止渴”一样,在没有水喝的时候让大家暂时安心。
没有水喝,也没有饭吃。已经熬了一天的满车红卫兵(我这时也是红卫兵了),毕竟也一样“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时,火车缓缓停在广西一个叫“六甲”的地方,后来我才知道,这是黔桂铁路经过的广西河池地区的一个小站。记忆中,我从来没有遇到过那天这么黑的夜色,从车窗中钻出去,除了站台昏黄的灯光,什么也看不见,人仿佛一头钻进迎面罩过来的巨大黑布袋子,我努力睁大眼睛,好半天才朦朦胧胧分辨出,面前有一个巨大黑影似乎压过来,先以为是近处长了一棵高高的大树。可是,哪里有如此巨大的大树?再定睛看,上面影影绰绰地还有幽幽的灯光,过了好一阵,才惊讶地发现,这原来是远处一座高可入云的大山,是广西那种直上直下的兀峰。这个视觉上的奇怪经验,很多年以后再也不曾遇见,也一直留在心底。
为了解决饥饿的问题,在车站上乱转了一阵之后,大家拈阄决定由钢铁学院的两个大学生率领我、另外一个膀大腰圆的贵阳中学生,拿了两只手电筒到车站外寻找吃的东西。所谓车站,其实就是一个小小的票房加候车室,绕过这个简陋的车站,走不了多远,就到了镇上,镇上黑麻麻一片,谧静得像死城,更诡异的是,连狗都不叫,但石板街口却有一个透出火塘光的店铺,好像热腾腾地还冒着蒸汽。
老红军传统,还是草寇剪径?
有蒸汽就一定有吃的,我们决定闯进去。卸开一块门板,发现里面居然是一口大蒸锅,锅上居然有一个硕大的甑子,甑子里面更让人喜出望外的,居然是有一两百只枕头形的热粽子。饿极了的红卫兵已经全然不顾一切,撕开热气腾腾的粽叶,狼吞虎咽地往嘴里塞了几口。毕竟是大学生,那个戴了眼镜的大学生建议,“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也要像长征的红军一样,给老乡留下借条,等革命成功以后加倍赔偿他们”。于是,借了手电的微光,匆匆写了一张借条,记忆中的内容大概如下:
亲爱的老乡,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今天路过这里,去伟大首都北京,特向您借粽子若干,留下人民币两元,以及借条一张,作为今后偿还的凭证。
此致敬礼
落款是什么,现在已经记不得了,总之是“红卫兵”之类罢。只记得那个大学生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有“粽”字不会写,让我心生诧异。不过,这种说不清是“老红军”的革命传统,还是“草寇剪径”的磊落方式,当时还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呼啸一声,四个人分头扛了棕绳穿好的粽子,飞也似的回到火车,迎来了满车厢男男女女的齐声欢呼,感觉上,似乎比喊“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声还要响亮。
居然到了北京
革命的岁月一切都随意,连火车也想走就走,想停就停。从六甲开出后南经柳州,掉头往北,经株洲、岳阳、武昌,终于过了长江。
车上的日子已经过了四天四夜,不要说没有蔬菜水果,就连喝的水也是时有时无,更不要说洗脸。停车的时候不敢开窗,因为窗户一开,就会有红卫兵们像疯子一样往上爬。有一次,车里的人狠狠地把车下往上扒的人推下去,结果遭到车下一桶滚开的开水泼进来,好在天冷,算是没有人烫伤。车厢里面,早已满是汗、屁、尿混合的熏人气味,蒸腾而浑浊的空气几乎能让人窒息。加上吭哧吭哧的火车,把人摇晃得七倒八歪,现在的红卫兵已经全然不像“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长江实现理想的先锋队,倒像是一群被堆垛在铁皮箱子里东倒西歪的流浪汉。那几个一开始争着要当领袖的北钢大学生,不知道什么时候悄悄下了车。几个从贵阳来的中学女生,干脆集体占了厕所,对每一个要进去小便的人横眉冷眼,意思好像就是你休想鸠占鹊巢。高高的行李架上,已经躺上去一排人,挂在上面睡觉。而座位底下的红卫兵们,已不再需要斯文地铺报纸,脱了外衣就钻进去呼呼大睡。有幸坐在座位上的沙丁鱼们则交叉地枕了大腿或胳膊,扭着身体休息。早先那些“火车向着北京跑”、“我们想念毛主席”之类提神醒脑的口号,也早已被忘到九霄云外,车上的各色人们,话越来越少,只剩下鼾声夹杂着咳嗽声。从第五天起,我已经开始牙龈出血,两腿肿胀,加上感冒,昏昏沉沉中,被好心的同行者推上了行李架,躺了一天一夜。
第六天上,没有任何先兆,咣当一声,火车居然停在了北京。
【第二部】洪流
清华体育馆中“民族排”
昏昏沉沉的我,和那两个一起出来的同学,在先农坛体育场排了队,三弯两转地被大客车拉到清华大学,住在体育馆里。很久以后,我居然成了清华大学的一个老师,回想起来,常常觉得我和清华似乎有缘。这当然是后话。
后来我才知道,体育馆曾是当年马约翰上课的地方,在抗战的时候,也曾做过日本鬼子的马厩。1990年代我当了清华教师之后,学校里渐渐添了好多高级的篮球馆、游泳馆,那个老体育馆就显出破旧。不过,在1966年的冬天,它给我们这些刚刚到伟大首都的学生特别温暖的感觉。里面有浴室,记不得是否进去洗过澡,也有暖气,让南方来的人感到燥热,让北方来的人觉得舒服。体育馆里铺了木条板的篮球场,成了我们睡觉的地方,体操课用的垫子,则成了身下厚厚的褥子。隔着跳球中线不过一米宽的过道,男红卫兵一半,女红卫兵一半,虽然并无屏障,一览无余,却也井水不犯河水。革命时代的性别意识,毕竟被煅烧锤炼得很纯净。
身上一热就觉得发痒。我们从贵州来的三个学生,因为“贵州”的缘故,糊里糊涂被算成了“苗族”,和一些新疆来的维族、内蒙来的蒙古族和广西来的壮族学生一道,被编为“少数民族排”。其实,我的两个同伴都是出生在广东和上海的汉族人,一个姓谢,一个姓张,但是,想到“少数民族”这个名义能够沾好多好处,我们也就默不作声,暂时改换了民族。刚刚安定下来,旁边那三个异族学生,就翻开他们充满羊肉气味的皮毛衣服,有滋有味地找起衣缝中的虱子来,一边找一边掐,听着叭叭的声音,自己也觉得痒了起来,翻开衣服仔细看,原来早就招了同样的动物,于是加入脱衣捉虱的队伍。
后来听说,大串联是虱子传播最快也是最广的时代,不知道这在动物学史上有什么意义。
在北京的冬日里意兴阑珊
四海翻腾云水怒。那个时候清华、北大的“文革”正在如火如荼。可我们这些来串联的中学生却并不很热心革命,虽然偶尔也去看大字报,更多的时间却是在游山玩水。1957年到1960年,我曾经在北京上过三年小学,寻访记忆中礼士胡同的老家、演乐胡同的少年之家、景山公园里的少年宫,北海和颐和园,成了我最重要的活动。头三天里,我每天都坐公共汽车到新街口,排上半小时队,转到城里去闲逛,每天晚上却都带着失望回到清华体育馆。因为那些记忆中的旧居、幼年时的乐园、充满欢乐的公园,在肃杀的冬天和紧张的气氛中,似乎都褪去彩色变成黑白,连礼士胡同原来飘着的烤红薯味儿,也已经不复存在,只有胡同东口靠南小街的大槐树梢上挂着的冬日,仍然留有鹅蛋似的红色。
这让我很伤心。很多年以后,我才悟出这个道理,小时候一切记忆中的美好,千万不要重访,最好是让记忆永远是记忆,因为重访的结果往往是失望。三天后,我不再去寻找过去的记忆,整天去北大和清华闲逛,看着那些激情满怀或者仇恨满腔的大字报在瑟瑟寒风中飘零,看着那些曾经辉煌和显赫的名字,被颠倒书写加上红叉,心里觉得实在困惑。那个时候的红卫兵好像也有些懈怠,斗过了最大的走资派和他的老婆,没有更刺激的事情可做,清华的大字报在我们入住的那些天,似乎也少了起来,这让“取经人”颇为失望。好在清华每天食堂免费供应的肉末白菜加大馒头,比起贵州老家的伙食好得多,经历过苗寨里饥肠辘辘,现在可以看到星星点点的“肉末”,真有点儿让人“乐不思蜀”。
何况还有等候伟大领袖毛主席接见,这毕竟是一件让人期待和激动的事儿。
万众期待的浩大盛典
很多年以后,我才想通,原来这种浩大盛典,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可能就是大型娱乐节目。就和古代上元节京城开放宵禁观灯一样,《礼记》里面记载,古代腊祭时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子贡不明白这个道理,就问孔子说,“一国之人皆若狂,赐未知其乐也”。孔子好像也没明白这个道理,只是回答子贡说,这是让民众“一张一弛”。但他不知道,这种盛大的欢会和典礼,对于在上者来说,乃是宣示政治力量和真理信仰不可或缺的形式,就像古代的泰山封禅、南郊祭天。
见毛主席那一天,是11月26日。我记得很清楚,早上四点不到,就被负责我们的解放军叫醒,先是检查身上有没有异常物品,除了钢笔之外,不可以有其他任何坚硬的器物,然后是分发一天的食物,包括两个大馒头、两个白鸡蛋和一个大苹果。随后,解放军带着我们浩浩荡荡在夜色中,如洪流般迎着寒风从清华大学向西郊机场进发,因为是见毛主席,所以每个人似乎都心情激荡,揣着激动也不说话,默默地向前走。唐诗里说“车粼粼,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我们这些“红卫兵”既无弓箭,也无车马,倒也在寒风猎猎中举着旗帜,让人想到岑参的“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在黎明前漆黑的夜色中,默默前进,形成一股巨大的洪流。
在零度以下的北京清晨,我们走了大约两个多小时。到达西郊机场的时候,回看东方天边,已经微微发白。机场上除了预留给主席车队的跑道之外,都是枯草漫地的黄土地,我们就在黄土地上列队,十万大军,彩旗飘飘,场面很是壮观。因为是“民族排”,我们这一群学生被安置在方阵的前面,准备接受伟大领袖的检阅。
【第三部】盲流
狂热与激情之后
毛主席接见的过程,虽说是高潮,可这高潮真不想一一细说。第一,虽然从早上六点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十二分,毛主席的车队才过来,那时已经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但在车队来的时候,还是引起一阵激动和欢呼。第二,要命的是,这激动和欢呼帮了倒忙,由于西郊机场除了跑道之外,以黄土墁地,太多的人一跳一闹,便引起黄土飞扬。大概是害怕伟大领袖遇到危险,车队当即加速飞驰而去,我们沾了民族排的光,还算看清了第一车上的毛主席(至于后面车上是什么人,根本不知道),可排在后面的红卫兵们,也许连第一车上的人影也没有看清。第三,还是激动,毕竟苦等十来小时,就为看这么一眼。事后想,被看的称得上“神圣”,看的也称得上“虔诚”,神圣与虔诚总是相生相伴。我记得,路过邮局便给家里发电报,邮局营业员头也不抬,因为当时挤在邮局里,争先恐后发回家的电报,肯定千篇一律地是“4点12分见到毛主席”。
盛大的典礼在历史上常有,它给参与者带来的是欢乐和激动,成为一种巨大的动员力量。一个法国学者研究了十六至十八世纪欧洲的国家祭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因为人们过厌了持久而平淡的日常生活,产生了欲望不满足与精神被压抑的倾向,于是,便需要有这种典礼激起的瞬间高潮。而政治领袖同样也需要有这种神圣化的瞬间,一方面把自己的神圣烘托出来渲染开去,一方面借助这一火种把深藏在民众之中的破坏性力量,引导到敌人身上。说实话,我至今想不清楚毛主席为什么要从八月十八日起,在三个月中连续八次接见红卫兵,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冒着经济停顿的危险发动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大串联”。但我在西郊机场看到那种狂热与激情,就好像狂欢节中的巴西人和西班牙人一样,这种力量确实让人不寒而栗。
可是狂欢之后呢?
我的父母被同样是红卫兵的年轻人“横扫牛鬼蛇神”
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可是在西郊机场见过毛主席之后的十万红卫兵呢?大树不倒,猢狲却刹那间溃不成军。北京冬天黑得早,四点半之后天色渐渐昏暗下来,早没有了队列的人东一拨西一拨,倒扛着旗帜仿佛刚刚从战场上溃败下来,游兵散勇从西郊机场到海淀清华北大一带的路上,稀稀拉拉就像羊拉屎豆儿一样,拖了一路。满眼看去,路上都是东倒西歪、疲惫不堪的人群。
洪流之后是盲流。狂热和激情之后,谁也不知道该干什么,奇怪的是,就连管我们的军人也突然不见了。虽然食堂里还有肉末熬白菜可吃,虽然清华体育馆里照样热气蒸腾,但人却像没头苍蝇一样,用现在的话说是“找不到北”,而用当时的话说,却是“找不到革命大方向”。我们一群人,每天在北大、清华、地质学院这半径一里的地方摇荡来晃荡去。大概是毛接见以后的三天罢,我在清华、北大之间闲逛的时候,看见一辆三轮板车,拉车的是一个身穿蓝色列宁装,脖子上挂着沉重木牌,上书“美国间谍臭老婆”(下面的名字记不得了),年约四五十岁的女性,车上颤颤巍巍地半躺半坐的,是一个头发斑白的老年男性,白发中渗出绛黑色的血迹,脖子上的木牌看不清,大概就是那个所谓的“美国间谍”吧。一群和我一样斜挎草绿书包、戴着红色袖章,不过是中学生年纪的青年,挥舞着皮带,狂喊着口号,簇拥着三轮车呼啸而去。不知为什么,就在那个时候,我心头一阵惊悸,仿佛从梦中醒来,想起我的父母。
虽然我在外面换了身份,也叫做“红卫兵”,不仅白吃白喝四处闲逛,也像个真理化身似的“横扫牛鬼蛇神”,可我的父母却仍在贵州苗乡那个县城里,被同样是红卫兵的年轻人“横扫牛鬼蛇神”。父亲被隔离起来,陪着“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挨斗,罪名只是由于他一个哥哥两个妹妹在台湾。母亲则被斗争之后,驱赶到三十里外挂丁河边去筛沙,而她曾经背负的罪名之一,恰恰便是莫须有的“间谍”。我呆呆地站在那里,说实在话,那个时候的我并没有什么清楚的反省意识,也不曾检讨过这场革命的荒诞意味,更不敢怀疑文化圣战的正确性,但那一瞬间,我的心却微微一颤,我知道我应当回家了。
需要补充一句的是,三十年以后,我的家居然就在那个让我心悸的地方,名字叫作“蓝旗营”。
我该回家了
老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那个时候的新说法是,条条道路通北京。可来得容易去却难,当你往北京赶的时候好办,从北京出去却是乱糟糟的,几十万红卫兵就像溃堤之水,汹涌地向四处横溢。不甘心只到北京的,仍然借了免费火车和免费饮食到处乱走,我们那个民族排的壮族红卫兵打算去新疆,新疆那几个维族红卫兵却打算南下广州,我的那两位同行者,一位打算回老家上海,一位则希望回故乡梅县,我则铁了心要回家。
说不尽一路的风霜雨雪。还是那塞满了年轻盲流的火车,还是那混合了汗酸尿腥的浑浊气味,还是那有一顿没一顿的饭菜。可是,再也没有激昂的口号,也没有嘹亮的歌声,更没有理想的大话。从北京到贵阳的两天三夜里,车上吵架与打架交织,鼾声与哭声齐飞,留给我的记忆就是“乱”。记得出发时曾反复叨念毛主席的那段话,“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这大概那只是事后幸存者提神的想象和提升的意义,真的在路上含辛茹苦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归宿是何处,为何长征大串联。“万水千山只等闲”那种豪情,在思乡望归的时候,便只剩下了“关山度若飞”的期盼。
1966年12月5日。我还记得那天贵阳阴沉沉的,刮着北风,感觉很冷。在省交际处附近的一个专门收容串联红卫兵的学校里,刚刚回到贵州的红卫兵们,把身上的衣服脱光,丢进一口沸水大锅里去杀虱子。瑟瑟风啸中光着身子躲在被子里,几十个人在那里闲聊,说起一路上的感想,一路上的观感,好像没有人说起“文化革命”,没有人说起“见到毛主席”,也没有人说起“打到走资派”,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回家”。
可是,家能回吗?父亲还在被隔离吗?母亲能够从乡下回来吗?他们平安吗?妹妹和弟弟在家吗?回去以后还会被红卫兵看押吗?我手心里攥着那一个子儿也没有动过的十张伍元钞票,反复想象明天回家后的故事。可是,我怎么也想象不出,等候我的将是什么情景,心在一点一点地沉下去,沉入一片黑色的迷茫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