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星期六

用手机蓝牙控制苹果电脑开关

iconeUne application qui bloque l'écran quand vous partez du bureau
leftright
Lorsqu'on quitte le bureau, on ne pense pas toujours à verrouiller son écran. Pourtant, c'est une bonne habitude à prendre afin de garantir la sécurité des données de votre société.

Une petite app vient donc à votre secours, grâce au bluetooth ! 

Une application (Mac) qui bloque lécran quand vous partez


L'astuce consiste à traquer le signal de votre téléphone, par exemple, et de verrouiller l'écran une fois qu'il se situe hors de portée. Ainsi, dès que vous quittez votre place, l'écran se bloque automatiquement. L'auteur travaille d'ailleurs à une mise à jour proposant l'effet inverse : déverrouiller à votre retour.

Bluetooth Screen Lock (0,79€)


发自我的 iPad

张鸣 有一种抉择叫退位

末代皇帝的命运都很惨,但在清末帝溥仪看来,他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这样的命运,从 1912年2月12日他退位那日起,就已经命中注定了。那年的溥仪,年方6岁,除了吃喝拉撒,玩耍,什么都不知道。决定清朝命运的对话,在他的记忆中,只是隆裕太后跟一个矮胖的老头之间的哭哭啼啼。

皇帝退位的决定,是隆裕皇太后做的。而退位诏书,是晚清最有名的状元张謇的手笔。几百字的退位诏书,只说了三件事,第一,顺应民意,避免战乱宣布退位。第二,结束帝制,建立共和立宪政体。第三,由袁世凯组建临时共和政府。最后一条,后来有好些人不满,认为一个垮了台的太后,还要指定人组织政府,带有授权的意味。但是,尽管袁世凯也承认自己做总统,不是清帝的授权,而是民意的归向,但加上这一条,对于当时的他而言,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里,对自己的合法性,大有裨益。

包子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清帝的退位,实际上是独立各省的革命党和立宪党人与袁世凯联手促成的。甚至,连不买南北和谈的账,执意要单打独斗,到处扔炸弹的北方革命党人,也有份儿。如果不是他们炸死了最有用的满人宗社党干将良弼,满人亲贵怎么可能远的跑到大连、青岛,近的躲进天津租界,上朝时,让个隆裕呼天不应,呼地不灵。如果不是他们袭击了袁世凯,袁世凯怎么会有借口躲起来不见,让自己的亲信赵秉钧和胡惟德两个出面成天逼宫。

其实,武昌起义之后,接手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倒真的没像人们说的那样,成心要做王莽和曹操。他的如意算盘,无非是维持君主立宪体制,皇帝虚位,自己当家。为此,他逼走了当年逼他走的摄政王,让隆裕临朝称制,领着一个6岁的小皇帝做君主,虚位的君主。可惜,这样的算盘,独立各省无论如何都不肯同意。即便是很有实力的立宪党人,已然革命了,也没觉得没有皇帝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此前倒行逆施的满人亲贵,已经失去了他们的信任,顺势过一把"最先进制度"的瘾,也不是什么坏事。面对如此多的独立省份,袁世凯自然也没有信心荡平叛乱。况且,人家已经给足了他面子——只要他反正,就是中国第一华盛顿,世界第二华盛顿。

亲手在退位诏书上盖上玉玺,办完王朝火化手续的隆裕太后,其实是一个可怜人。长得太丑,跟西太后关系又太近,一生都不招光绪皇帝待见。做了清朝最后一个临朝的太后,却似乎只是为了替小皇帝办退位手续。而她自己,也不像后来某些史家说的那样识大体。当时最强硬的满人亲贵,所指望的无非是一个冯国璋。而冯国璋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听袁世凯的。隆裕的妥协,是无可奈何,她担心,如果再不妥协,恐怕退位的优待条件都没了。毕竟,人家答应了保留皇家财产,还可以躲在宫苑里做小皇帝,每年还有四百万两的岁费(后来其实一个子都没给)。输光了的时候,剩条短裤,也是好的。隆裕最后用玉玺的时候,哭天抢地对赵秉钧和胡惟德说的,就是让他们拿出良心来,千万保证们娘儿俩的安全,保证优待条件的不落空。当然,背后操盘的袁世凯,是乐意给他的前主子一点优待的,毕竟,他要面对他过去的同僚,面对北方保守气氛浓烈的民意。即使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真的革命了,也没有像过去在宣传品上说的那样,对满人赶尽杀绝,能放手,也乐意放手。后来孙中山进北京,还见了隆裕和摄政王载沣,彼此握手言欢。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的终结,从本质上讲,是被赶下台的。但下台的过程,却是一场谈判后的妥协。对于某些特别激进的革命党人来说,这样的妥协,多少有点难以令人满意,留了一个帝制的小小的尾巴——共和政府总统,以外国君主之礼对待下台的皇帝。但是,对于相当多满清的旧臣,很多保守的北方士大夫,却是一个能接受的结局。儒家思想,具有中庸和妥协精神,但号称信奉儒家的国人,在政治操作中,偏少妥协,即使妥协,也是假妥协。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 不到鱼死网破,不肯善罢甘休。中国共和制的建立,以这样一种妥协开始,不仅减少了杀戮和破坏,而且营造了一种相对平和的气氛。此后北洋时期固然办共和办的并不好,但政争和战争,烈度都不大。

                                                                                                                  

关于手机那些事

从未有这样一个物件,把每个人的生活联系得如此紧密。它是装进口袋的电话,它是清晨吵醒你的闹钟,它是出行指引的地图,它是随时接入网络的电脑,它是 DC,是游戏机,是地铁票……它是枢纽。它是数字时代的美学,是商品拜物教的载体,甚至成为物神化的图腾,不及弱冠之年的手机,在人类信息传播的版图上无限延伸的同时,也将人自身袭卷进去。

giffgaff 制作了一张围绕人与手机的信息图(附在文末),并对今年的移动市场进行了展望。我们选取了一些有趣的数据,并加以补充和修正。

现实

  • 2010 年智能手机销售同比增长 96%。2011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接近 5 亿部,较 2010 年的 3.047 亿部增长了 61.3%。在可预见的未来,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需求还会持续增长。
  • 6 成用户在睡眠时把手机放在枕边。除此之外,睡前、如厕、吃饭……你是否在使用手机?
  • 手机产业已经达到 4000 亿美元的市场。
  • 在非洲,获得移动通讯服务甚至比获取水源更容易。
  • 全球范围内,在用的手机数量达到 40 亿,其中超过 10 亿部是智能手机。到今年年末,年轻手机用户数量将突破 20 亿。
  • 平均计算,年轻人将可支配收入的 15% 花费在手机消费上。80% 的年轻人宁愿把最后 10 英镑花在手机上也不用来填肚子。
  • 38% 的手机用户体验了移动互联网。

展望

  • 今年是奥运年,伦敦奥运会有望推动手机广告和游戏的巨大增长。
  • 同步的社交游戏将成为主导增长点。社交网络的规模化促进了社交游戏的成长,虚拟货币和广告收入的盈利模式也日渐清晰。
  • 智能手机销量将突破电脑。事实上,这已经实现。据调研公司 Canalys 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全球智能手机销售量为 48800 万台,个人电脑销售量为 41500 万台。
  • 移动云服务将极大推动协作交流。随着亚马逊(Amazon)、苹果(Apple)、Google 等公司的努力,云服务逐渐走向移动设备,直接整合云服务的应用也日渐增多。
  • 截至 2012 年,25% 的手机娱乐活动将在同类人群中产生和进行。
  • 全球移动广播电视订阅用户将超过 1.5 亿。对内容日益增长的强大需求、越来越多的手持设备出货量驱动了移动广电订户的增长。
  • Windows 8 将帮助诺基亚(Nokia)复兴。这一论断为时尚早,但从诺基亚最新财报来看,却不尽如人意,或许真的得靠"神"才能解决问题
  • 年轻人获得第一部手机的平均年龄将低于 13 岁。

互联网与手机的结合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不仅体现在移动互联网巨大的商业价值上,还反映在重塑人类感知与行为上。手机在功能还很单一的诞生初期,是作为一种"体外化"的工具存在。但随着手持设备 All in One 的趋势加强,手机开始作为一切行动的中枢,人们对手机的依赖愈发加重。如信息图所示,睡觉不离手机,沉溺于手机,看不到手机就开始焦虑,用户走向低龄化……这种原本是辅助性工具已经开始向人自身基础能力扩展。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人人都是"手机人"。

试问一句,手机是究竟是工具,还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器官"?

附上信息图,右键点击可看大图:

题图来自 flickr

新媒介的拥趸,相信" 媒介即讯息 ",关注媒介技术的力量。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5 热评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 · 加入爱范社区!









发自我的 iPad

一生为谣言所困的秦始皇

    在我国历史上对谣言打击最为严厉的非秦始皇莫属了,他规定,"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谁造谣、传谣就要砍头示众,还要连累家人与族人,并一次活埋460个对他造谣、攻击的方士与儒生,可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当时针对他的谣言一个接着一个,让他手忙脚乱,可以说他一生都为谣言所困。

   他的身世就有可能是一个谣言。他的父亲异人年青时在赵国当人质,大商人吕不韦发现异人是一个潜力股,对异人极力拉拢,并把自己宠爱的歌姬赵姬献给异人,赵姬嫁给异人,生下了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异人在孝文王死后继位,史称庄襄王。因为赵姬原为吕不韦的歌姬,所以有传言称赵姬是在与吕不韦怀孕以后嫁给异人的,秦始皇其实是吕不韦的种,这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一个传言。

   对于这个传言老夫持怀疑态度,因为中国是一个宗法传统很深厚的国家,王位是用多少人的生命换来的,又有多少人盯着,历代王朝对于王室成员的血统讲究纯正,有严格的制度,如滴血认亲,专门有人记《起居注》,有特别的办法检查初次与君王过性生活的宫女是否为处女,等等,就是为了防止乱了血统,不可能接受一个来历不明的孩子并让他继承王位。再说庄襄王的儿子不只是嬴政,还有成蟜。秦王室能够接受嬴政,就表明他是龙种。所以不难理解,他何以对造谣、传谣者那样恨之入骨了?原来他从小就受到谣言的伤害。

   受到该谣言伤害的还有另一个当事人吕不韦,他放下自己如日中天的生意,全力辅佐异人父子争夺王位、治理秦国,做好人好事,却不料是这样一个结果,他百口莫辩。他在自己主编的《吕氏春秋》中,有《察传》一章,谈谣言的表现、危害、成因与治理对策,等等,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有关谈谣言整治的调查报告,他是在为自己叫屈啊。

   纵观中国历史,秦始皇时是我国历史上谣言最盛的时期,他是我国历史上最受谣言困扰的一位帝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但他还不满足,他的最大理想是想让嬴家一世、二世、三世而为君,子子孙孙统治中国。始皇三十二年,一个叫卢生的方士给他带来一个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的图谶:"亡秦者胡也。"秦始皇一统中国后,也一直将生活在北方的胡人视为秦国潜在的威胁。秦始皇看到这则谶言,十分恐惧,按他的理解,大秦王国会亡于北方之胡人,所以他下令:"蒙恬统兵三十万,北击于胡,略河南地。"同时令手下大将攻取了北方胡人的老根据地灵州、夏州、胜州。为了一劳永逸地强化北方的防御,始皇下令在边境上修筑了万里长城。可是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最后葬送秦国的竟是他的小儿子胡亥。郑玄认为:"胡者,胡亥,二世之名也。秦(始皇)见图书,不知此人名,反备北胡。""亡秦者,胡也",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弄假成真的谶言。

   秦始皇还在为"亡秦者,胡也"的谣言疲于奔命的时候,又冒新的谣言,"东南有天子气。" 

   对于"气"这个东西,中国人太熟悉了,如我们的中医理论说,人体五脏六腑运行靠气,经络学说里有气功一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什么财气,运气,打牌有手气,等等。但气是什么东西,可能没有一个人能说得清。秦始皇却认了真。秦始皇只允许秦国都城咸阳上空有天子气,"东南有天子气"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东南方向有人要抢他老嬴家的风头,这是他绝不允许的。

   前210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个老人(此年秦始皇49岁,当时这个年龄可以称老年)在中国的大地上边划了一个圈,随行有左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少公于胡亥等人。他开始巡游天下不是为了建立特区,有两个目的,一是找神仙,以求长生不不老,二是破坏东南天子气。次年二月,至九嶷山,祀虞舜之灵。然后浮江顺流而下,到达今浙江嘉兴后,始皇深恶此地有王势,下令从各地征调来十万囚徒,在这里一起拉屎拉尿,以污秽其土,并把这里的地名改为为"囚拳"。

   到达云阳(今丹阳)后,始皇听随从说,此地也有天子气。他便下令凿断山冈,破山形冈势,使原本很便捷的天然直道,变得迂回曲折,而且改云阳为曲阿。

   到江苏丹徒(原名朱方)后,随从说此地有王气,秦始皇驱令囚徒三千人凿断山陇,改为丹徒。

   车队抵达金陵,金陵,楚国时就是江南重镇,楚威王时,就有人说这儿有王气或天子气,所以楚威王埋金以厌之,故名金陵邑。秦始皇来时,这金陵的王气可能还是直冒,所以秦始一眼就看出来的,且随行的望气者还继续给他添堵,嘀咕什么"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

   秦始皇听了气得不行,这世上只有他一家可以出天子,他决不允许别人家出,五百年后也不行。于是始皇把在朱方的老法子拿出来,令把圆锥形的山,凿方了,把原本连绵的山脉,断开一个缺口,象文革时给人剃阴阳头。秦始皇给金陵所有冒王气的山,都给剃了阴阳头。在山冈断处,又开了一条沟渎,目的是给金陵的山山水水泄泄气。秦始皇对金陵的山水作了手脚之后,还不肯罢休,他把金陵的名字也给改了,不允许叫金陵,只能叫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秦始皇是向天下人说,金陵不配叫金陵,只配给老子作草料场。这秣陵一叫,就叫了好几百年,到孙权时,才改名建业。

    在他巡游期间,天上降下一块陨石。《史记》记载,"有坠星下东郡,至地为石。"天降陨石,是自然景象,可不得了的是陨石上显现有文字,"始皇死而地分。"这是唱衰秦国与秦始皇了。秦始皇知道了,大怒,他先下令捉拿元凶。但大伙都不知道陨石上的字是何人所为。秦始皇更怒,下令:"尽取石旁居人诛之!"把陨石降落地区的民众,全部诛杀。秦始皇觉得还不解恨,又令"燔烧其石。"把陨石烧成了石灰。

   可是事情还没有完,一时诅咒秦始皇死的谣言满天飞。

   秦始皇修建了大型工程阿房宫,就有"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

   有的谣言说,秦始皇东巡时路过孔子故乡曲阜,见了孔子墓,产生考古的兴趣,叫人将孔子墓挖开,孔子的墓穴掘开时,只见一则歌谣赫然映入了人们的眼帘:"不知何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据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

   有的童谣说:"秦始皇,何强梁。开吾户,据吾床,饮吾酒,唾吾浆。飨吾饭,以为粮。张吾弓,射东墙,前至沙丘当灭亡。"意思是不管你秦始皇何等牛气、何等霸道,到头来还是免不了到那沙丘一死,遗臭万年。

   这年秋天,有一位朝廷的使者出行,碰到一个人送给他一块玉璧,表示,"替我把它扔到滈池中去吧,好把它交给这池中的湖神滈池君。"这人又强调,"今年祖龙死。"这祖龙就是指秦始皇,因为他曾经自许祖龙。使者把东西交给了秦始皇。这皇帝一看,呀,这不是我七八年前投进长江中的那块玉璧吗。

    秦始皇巡游一路,这样的谣言就陪伴他一路,久而久之,他十分心虚。他赶紧往回赶,怕死在路上。因为谣言说他会死于沙丘,返程时对疑似沙丘之地就绕开。有一天他在路上见到几个小孩在玩沙子,秦始皇上前问他们:"小朋友们,你们在干什么呀?"那些小孩子回答:"亲,我们在堆沙丘啊。"话音刚落,秦始皇就一命呜呼了。严格地说,他是让谣言吓死的。他死以后不久,秦国就灭亡了。

    千古一帝秦始皇,生也谣言,死也谣言,悲乎!








发自我的 iPad

张鸣 有一种抉择叫退位

有一种抉择叫退位 - 张鸣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有一种抉择叫退位

                                    张鸣

末代皇帝的命运都很惨,但在清末帝溥仪看来,他算是不幸之中的万幸。这样的命运,从 1912212他退位那日起,就已经命中注定了。那年的溥仪,年方6岁,除了吃喝拉撒,玩耍,什么都不知道。决定清朝命运的对话,在他的记忆中,只是隆裕太后跟一个矮胖的老头之间的哭哭啼啼。

皇帝退位的决定,是隆裕皇太后做的。而退位诏书,是晚清最有名的状元张謇的手笔。几百字的退位诏书,只说了三件事,第一,顺应民意,避免战乱宣布退位。第二,结束帝制,建立共和立宪政体。第三,由袁世凯组建临时共和政府。最后一条,后来有好些人不满,认为一个垮了台的太后,还要指定人组织政府,带有授权的意味。但是,尽管袁世凯也承认自己做总统,不是清帝的授权,而是民意的归向,但加上这一条,对于当时的他而言,绝对不是没有意义的。不管怎么说,在一个具有两千多年帝制传统的国度里,对自己的合法性,大有裨益。

包子没有从天上掉下来的。清帝的退位,实际上是独立各省的革命党和立宪党人与袁世凯联手促成的。甚至,连不买南北和谈的账,执意要单打独斗,到处扔炸弹的北方革命党人,也有份儿。如果不是他们炸死了最有用的满人宗社党干将良弼,满人亲贵怎么可能远的跑到大连、青岛,近的躲进天津租界,上朝时,让个隆裕呼天不应,呼地不灵。如果不是他们袭击了袁世凯,袁世凯怎么会有借口躲起来不见,让自己的亲信赵秉钧和胡惟德两个出面成天逼宫。

其实,武昌起义之后,接手内阁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倒真的没像人们说的那样,成心要做王莽和曹操。他的如意算盘,无非是维持君主立宪体制,皇帝虚位,自己当家。为此,他逼走了当年逼他走的摄政王,让隆裕临朝称制,领着一个6岁的小皇帝做君主,虚位的君主。可惜,这样的算盘,独立各省无论如何都不肯同意。即便是很有实力的立宪党人,已然革命了,也没觉得没有皇帝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此前倒行逆施的满人亲贵,已经失去了他们的信任,顺势过一把"最先进制度"的瘾,也不是什么坏事。面对如此多的独立省份,袁世凯自然也没有信心荡平叛乱。况且,人家已经给足了他面子——只要他反正,就是中国第一华盛顿,世界第二华盛顿。

亲手在退位诏书上盖上玉玺,办完王朝火化手续的隆裕太后,其实是一个可怜人。长得太丑,跟西太后关系又太近,一生都不招光绪皇帝待见。做了清朝最后一个临朝的太后,却似乎只是为了替小皇帝办退位手续。而她自己,也不像后来某些史家说的那样识大体。当时最强硬的满人亲贵,所指望的无非是一个冯国璋。而冯国璋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听袁世凯的。隆裕的妥协,是无可奈何,她担心,如果再不妥协,恐怕退位的优待条件都没了。毕竟,人家答应了保留皇家财产,还可以躲在宫苑里做小皇帝,每年还有四百万两的岁费(后来其实一个子都没给)。输光了的时候,剩条短裤,也是好的。隆裕最后用玉玺的时候,哭天抢地对赵秉钧和胡惟德说的,就是让他们拿出良心来,千万保证们娘儿俩的安全,保证优待条件的不落空。当然,背后操盘的袁世凯,是乐意给他的前主子一点优待的,毕竟,他要面对他过去的同僚,面对北方保守气氛浓烈的民意。即使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真的革命了,也没有像过去在宣传品上说的那样,对满人赶尽杀绝,能放手,也乐意放手。后来孙中山进北京,还见了隆裕和摄政王载沣,彼此握手言欢。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的终结,从本质上讲,是被赶下台的。但下台的过程,却是一场谈判后的妥协。对于某些特别激进的革命党人来说,这样的妥协,多少有点难以令人满意,留了一个帝制的小小的尾巴——共和政府总统,以外国君主之礼对待下台的皇帝。但是,对于相当多满清的旧臣,很多保守的北方士大夫,却是一个能接受的结局。儒家思想,具有中庸和妥协精神,但号称信奉儒家的国人,在政治操作中,偏少妥协,即使妥协,也是假妥协。不是你吃掉我,就是我吃掉你。 不到鱼死网破,不肯善罢甘休。中国共和制的建立,以这样一种妥协开始,不仅减少了杀戮和破坏,而且营造了一种相对平和的气氛。此后北洋时期固然办共和办的并不好,但政争和战争,烈度都不大。

                                                                                                                  


发自我的 iPad

[分享] 组图:杨振宁携娇妻翁帆高校研讨会十指紧扣

组图:杨振宁携娇妻翁帆高校研讨会十指紧扣

杨振宁教授紧紧牵着翁帆的手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杨振宁教授参加座谈会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翁帆认真倾听教授发言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两人走上红毯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杨振宁教授和妻子翁帆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与相关领到会面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与大学师生合影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翁帆介绍读者给杨振宁教授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两人下车新浪娱乐讯 4月27日,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与年轻的妻子翁帆出席广东东莞理工学院建校20周年活动,并出席大师讲坛研讨会。两人当日参观校园十指相扣秀浪漫。图库供稿


源地址:
http://go.rss.sina.com.cn/redirect.php?url=http://slide.ent.sina.com.cn/slide_4_703_36732.html
(来自鲜果联播)


发自我的 iPad

Marc Andreesen 其人其事(一):预见互联网潜力


 
Marc Andreesen 其人其事(一):预见互联网潜力
Published on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shared via feedly mobile

硅谷有很多传奇,因为这里聚集着天才、欲望、理想与财富。有的公司经历短短几年便成为了某个领域的大鳄,也有公司如流星般在短短几年内就消失,真是"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在这里脱颖而出的人,都可以称为硅谷英雄,他们所做的事情确确实实影响到了世界,从前硅谷英雄的典范有乔布斯、比尔·盖茨,如今有马克·扎克伯格、杰克·多西等等。

我们不得不提 Marc Andreessen,他是一个极富远见的人,是他第一个让全世界知道了浏览器这个东西,让人们领略网络的美好。没有他,网络行业不可能像现在这般兴旺发达。这是一系列文章的第一篇,着重讲述他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流行浏览器"的故事,以及他对那段时期的评价。

Marc 自小就渴望信息,渴望与他人相连。在他成长的小镇中拥有三个电视频道、两个电台,以及长长的与邻居合用的电话线,因此他能够听到所有别人打给他邻居的电话。这个小镇还有一个很小的公共图书馆,而最近的书店则需要走上一个小时的路程。按照 Marc 的话来说,就是:

我成长于一个让我渴望信息、渴望与他人相连的环境。

一个对信息充满渴望的人,当他遇到互联网的时候,会发生什么?

1992 年,22 岁的 Marc 在伊利诺伊大学就读 ,并在美国国家超级计算中心(NCSA)工作。NCSA 是美国最大的公共计算机机构,始建于 1985 年。在这个充满超级计算机的地方,Marc 第一次发现网络是如此容易连接,信息是如此唾手可得。

当时,上网是一件复杂的事情:你要拥有一个 Netcom 账号,自己去设置 TCP/IP stack ,然后买来一个 2400-baud 调制解调器,才能上网。然而在 NCSA,它们当时就有一条 T3 线路,带宽为 45Mpbs!在全世界的网络都还处于窄带的时候,Marc 就已经领略到宽带的滋味——网络信息不但丰富,而且易于被人使用。于是,他和 NCSA 一起工作的朋友 Eric Bina 一起开发一个"不一样"的浏览器 Mosaic 。

也许有人会把 Marc 开发的 Mosaic 视为世界上第一个网络浏览器,这个认识是错误的。第一个浏览器应该是 Tim Berners-Lee 在 1990 年所发明的 WorldWideWeb ,这个浏览器运行在一台 NeXT 上,这个浏览器无法添加书签,还无法在同一个界面中同时显示图片和文字,在操作上多有不便。而且由于他所使用的机器和操作系统(是的,乔布斯那小众的 NeXT),WorldWideWeb 难以移植到其他系统上。然而,我们必须记住 Tim,是他第一个提出"网址(URL)"以及 hypertext 这两个为互联网打下基础的事物。

在 1990 年到 1992 年之间,也有人陆陆续续开发了不同的浏览器,当时有柏克莱加州大学学生 Pei Wei 所开发的 ViolaWWW 、Tony Johnson 开发了 Midas 等等。然而这些人的努力都无法和 Marc 与 Eric 所开发的 Mosaic 相比,它被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流行浏览器"。

1993 年,Mosaic 发布第一版,它拥有十分优异的特性,第一个支持图片与文字内容同时显示的功能——在网页排版上,要比其它几家浏览器优异得多。不仅如此,根据 Tim Berners-Lee 的回忆,Marc 和 Eric 当时持续 24 小时不间断对用户提供支持,这让 Mosaic 变得越来越易于使用和安装。尽管当时还有功能更强大的浏览器,比如 Viola 。但 Mosaic 对于刚开始上网的人来说,是最易于使用的。理所当然,它大受欢迎。

Wired 在 1994 年的时候如此形容它:

Mosaic 是著名的图形"浏览器",通过点击式界面,它让用户在电子世界中畅游。Mosaic 那迷人的外观,激励着用户将他们的文档上传到网络中,包括彩色图片、声音片段、视频剪辑,此外超文本形式的"链接"能够链接到其它文档去。随着点击链接,这个被链接上的文档就能够显示出来——通过这种突发奇想而又直接的方式,你可以在网络世界中穿行。Mosaic 不是最能直接发现信息的方式,它也不是最强大的,不过它是最舒服的。

回顾这一段历史,Marc 是怎么评价的?在接受 Wired 的访谈时,他说:

实际上,我认为当时 Mosaic 解决了几个问题。它让网络更加易用,除此之外更显而易见的是如何去使用网络——人们去做更多不同的事情——这些让人们更想去做不同的事。而且,很明显,我们让宽带快速增长:通过创造需求,我们让供应商得到了成长。

在这段时期,我开始醒悟。一旦你明白,每个人都将被连接上,随之而来的将发生很多事情。如果每个人都能够连上网络,他们将停留在浏览器,如此他们能够看到网页——但他们可以留下评论,创建网页。他甚至可以拥有自己的服务器!因此不仅仅是每个人都在消费,他们也在生产。而一旦你瞬时间与他人相连,你将拥有一种更加先进、更加灵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分散的经济活动。

如果要说 Mosaic 为什么成功?关键在于 Marc 的预见性与想象力。在 NCSA 工作的时候,他开始预见到未来的网络的形态——信息唾手可得的世界。于是他设计出一个能够承载更多信息的网络浏览器,而不像 Lynx 之流,认为网络所表达的信息有限,一直采用文字显示界面来描述网页。而且,在 Marc 的想象里,网络最终将贴近人们的生活,并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网络应该是容易使用的。如此他才会不断改进 Mosaic 的易用性,让所有人都喜欢它,都去接受它所规范的网络行为标准。


音乐即服务,制造新的 iPod


 
音乐即服务,制造新的 iPod
Published on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shared via feedly mobile

2001 年 10 月 23 日苹果公司展示了第一台 iPod ,它的出现适时地解决了音乐存储的问题,也成功定义了数字音乐播放器的两大要素:

  1. 大容量,无需扩充的
  2. 同步歌曲,有客户端的

在 iPod 之前,受制于闪存介质的容量问题,市场上一度盛行靠 SD 卡扩充容量的音乐播放器。而索尼还兴师动众地拿 MD 播放器来抗衡 MP3 播放器市场。事实证明,这两种解决方式都不够直接,数字音乐的用户对容量的需求是粗暴的。

虽然 iTunes 并非人人眼中完美的音乐管理工具,但它却成为唱片公司对抗盗版音乐的铜墙铁壁。依靠巨大的装机量和播放器组合,iTunes 销售的音乐占市场份额的 70% 以上。因此,iTunes 担负起了 "音乐书店" 的角色。

2007 年 iPod Touch 的发布是 iPod 产品线最剧烈的一次变化,除此以外 iPod 也只是在造型和操控模式上做了调整。可以说,iPod Touch 作为新形式的 iPod ,体现了苹果对新型数字音乐播放器的思考:它是联网化的。

现在,让我们暂时抛开 iPod Touch 身上诸多 iPhone 的因子而专注于它播放音乐的功能。你会发现 iPod Touch 播放音乐的方式有两种:通过 iPod 程序,或者通过其他 App 。它们包括了 Pandora 、Last.Fm 、Spotify 、豆瓣 FM 等耳熟能详的在线流媒体音乐应用。无论他们收费与否,都是一种和 iTunes 截然不同的播放模式——服务。

云音乐是对这种服务的最大众概括。目前有两种较为成功的模式:Spotify 式的点播,iTunes Match 式的云曲库同步。

Spotify 完全在线,无需你事先拥有本地曲库,只需要从在线曲库中搜索即可收听完整版本。而 iTunes Match 的门槛稍高,要么你已经从 iTunes 中购买过音乐,要么你先准备一个哪怕未经许可的本地曲库。

对于用户来说,以上两种方式有点象早年的 SD 卡槽式 MP3 播放器,或者 MD 播放器。他们要么太过于依赖网络,要么只限于某一族群用户享用。让苹果开放 iTunes Match 给 Android 用户?或者让 Spotify 创建一个本地曲库(PC 或 Mac 端的本地音乐库)?这两个需求看似很难满足。

近期的一则新闻称,微软准备用一个代号 Woodstock 的音乐服务来代替原有的 Zune 音乐。它将基于浏览器横跨全平台:桌面及手持 App 。令人期待的是 Woodstock 将同时具备 Spotify 的在线曲库模式及 iTunes Match 这种本地曲库模式。

这种综合各家之长的模式有点像当年 iPod 解决数字音乐播放器问题的方法。只是这次换做了很会做生意却不怎么热爱音乐的微软公司。虽然在播放器市场上 Zune 被 iPod 打的满地找牙,但在 Xbox Live 身上我们却能发现微软对经营内容商店的决心。

那么一个可以接入到所有智能设备上的音乐播放服务能否成为微软后 PC 时代的代表作呢?

最后,苹果将如何为音乐带来不一样的革新呢?

题图来自 Flickr

像 Palm一样追求效率,iOS 一样注重风格,android 一样勇于挑战,BlackBerry 一样淡定自若。新的科技浪潮已经涌起,让我们一同下海冲浪吧!

爱范儿 · Beats of Bits | 原文链接 · 4 热评 · 新浪微博 · 订阅全文 · Google+ · #ifanrlive · 加入爱范社区!





Sent from my iPad

温家宝语录T恤 被令停售 | 南洋视界

 

温家宝语录T恤 被令停售

星期四, 四月 26, 2012

Print This Post Save As PDF

北京讯,中国一个售卖印有总理温家宝语录的T恤的小贩,被令停止销售这种T恤,理由是违反了不得在将领导人用作广告的规定。
中国购物网站“凡客诚品”(http://www.vancl.com)推出印有总理温家宝名句的T恤,包括“人格独立”、“反思”、“忘记我”、“仰望星空,脚踏实地”4款,网站以温家宝的图片作招徕,引起网民关注。4款T恤每件标价59元人民币。
温家宝在今年3月14日的“两会”后记者会上曾说,“我独立的人格不为人们所理解”,又说对王立军事件“现任重庆市委和市政府必须反思”,还说“我真诚希望,我,连同我这一生,给人民做的有益的事情,人民都把它忘记,并随着我日后长眠地下而湮没无闻。”“仰望星空”则出自温家宝2007年写的一首诗。
媒体报道说,北京工商部分认为,凡客使用了“国家机关或工作人员的姓名”作为广告用途,违反了法律。
工商局发言人说,打算对凡客采取行动。

温家宝语录T恤 被令停售 | 南洋视界

薄熙来家属反击:流言是荒谬的 | 南洋视界

 

薄熙来家属反击:流言是荒谬的

星期四, 三月 29, 2012

Print This Post Save As PDF

综合讯,针对一些媒体的报道,薄熙来家属展开反击,称对薄熙来的指控是荒谬的,并表示薄熙来是这场抹黑运动的受害者。
英国广播公司在其网站上引述接近薄家的不愿具名的人士报道说,针对薄熙来的指控是“荒谬的”。
薄熙来目前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在不久前被免去了中共重庆市委书记的职务,之前重庆市副市长王立军进入了美国驻成都总领事馆。
紧接着,一系列对薄熙来不利的新闻不断地出现。其中,本周爆出的新闻说,英国政府要求中国当局重启英国商人海伍德在重庆离奇死亡的调查,而海伍德和薄家关系密切。
媒体报道说,王立军获得了海伍德死亡的内情。
之前还有媒体报道说,王立军之所以逃亡美国领事馆,是因为王立军告诉薄熙来,一项调查涉及薄熙来的家属,引发薄熙来的震怒。
英广引述薄熙来家属说:“这是荒谬的。”
这位家属说,在王立军叛逃前几天,薄熙来和王立军的关系是“正常的”。“他保证他是忠诚的。”
家属说,薄熙来的家庭成员一致努力避免在薄熙来的崛起中受益的印象。
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放弃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她关闭了她的律师事务所,当时律师事务所正在壮大。”
薄熙来也被指控赞扬文化大革命。而温家宝在不久前的两会记者会上,抨击薄熙来在重庆的“唱红”运动。
薄熙来的家属说:“说薄熙来希望回到文革都是错的,文革时他有很多时间被关押。”
消息来源希望扭转外界对薄熙来有政治野心的印象。他说,薄熙来的做法只是出于责任感。
“中国政府的问题在于脱离人民太远,如果你为人民做事,其他人就说你搞民粹。”
他说,在海伍德死亡案件中,薄熙来什么都没做。薄熙来家属也否认海伍德和薄家有任何生意上的往来。

薄熙来家属反击:流言是荒谬的 | 南洋视界

纽时:薄熙来疯狂窃听胡锦涛 | 南洋视界

 

纽时:薄熙来疯狂窃听胡锦涛

星期四, 四月 26, 2012

Print This Post Save As PDF

综合讯,当中共最高领导人胡锦涛去年八月份用电话与一名在重庆的高级反腐官员谈话时,特殊装置发现他正在被窃听,而且是重庆当地官员所为。

这次的发现及其他窃听事件促使官方做调查,最终导致薄熙来下台,这场政治风暴最终会达到什么程度,至今仍然难以预测。

据《纽约时报》报导,直到现在,薄的倒台一直被描绘成一名走大众路线、积极争取上位的高官不见容于其他高官,最后因他的妻子牵涉谋杀英国商人海伍德而被拿下。但是先前只是在共产党内部流传的窃听事件,似乎提供了共产党领导人拿下薄的另外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中共国家主席被自己人窃听也显示一党制国家领导人之间互相不信任的程度。为了保持对社会的控制,领导人极力加强监视技术。但是他们中的一些人把这种技术用到彼此的身上,回到了共产党建政早期高层间互相搞阴谋的模式。

“这个社会酝酿着不信任和暴力,”研究共产中国过去半个世纪高层权斗的历史学家麦克法夸(Roderick MacFarquhar)说:“领导们知道,他们不得不小心背后,因为你从不知道谁将给你来一刀。”

十多个跟共产党有联系的匿名消息来源证实这些窃听事件,及在重庆广泛设立的窃听计划。但是共产党对薄下台公开的原因却省略了这一点。

官方陈述和外国注意力一直集中在更加容易吸人眼球的海伍德之死上面。薄手下的公安局长王立军在被撤销职务后,仓皇逃亡美国驻成都领事馆,他在那儿讲述了关于海伍德之死的内幕。

谋杀案成为丑闻的中心,给薄的反对者一个拿下他的无懈可击的理由。但是党内人士说,窃听被视为对中央权力的直接挑战。它透露出薄在攫取更高权力的路上到底走得多远。这加剧了中央对试图进入最高权力圈的薄熙来的不信任。

两名媒体记者表示,重庆政法委书记刘光磊与国家主席胡锦涛办公室有热线联系,此事被王立军发现并长期监听,但王的监听被发觉。刘光磊于1980年代曾在当时任职贵州的胡锦涛手下做事。

对各地广泛设立的监控网络,一名匿名的中央级媒体官员透露:“中国各地都在努力加强维稳,但不是所有人都有胆量监听中央高官”。

据来自媒体、学术界和军中的中共高层官员消息,薄的窃听行动始于数年之前,是作为国家财政拨款建立监视系统的一部分,表面上是为了打击犯罪和保持政治稳定。而这个监视系统的“工程师”就是王立军。

据官方媒体官员说,多年前王在辽宁省工作期间就追随薄。两人共同安装“涵盖互联网通讯的综合窃听系统”。他们中用的网络安全专家包括被称为中共国家防火墙“网络长城”之父的北方邮电大学校长方滨兴。方最近曾为重庆的一个新的警察信息中心提供咨询服务,而王立军去年成为北邮的访问教授。

薄熙来和王立军一起扫荡了他们所称为的重庆“犯罪网络”,这个“犯罪网络”控制了重庆经济的一大部分。而这个所谓的“打黑”中的受害者在采访中表示,警方在极大的范围中窃听了他们内部的通讯。

一名逃离中国的重庆富商李俊说:“在电话中,我们不敢谈薄熙来和王立军”,为了逃避监听,他们用手写来交流,拿出他们手机的电池,并囤积大量未经注册的SIM卡。不过尽管他们如此谨慎,最终仍未能逃出王立军和薄熙来的打击,对其中一些人的抓捕,显示重庆警方窃听了他们的通讯。

一名与中共高层有联系的政治分析人士引述最近和一名中共军队上校吃饭时获取的消息说,薄熙来几乎窃听了所有访问重庆高官的电话,其中包括专司安全的政治局常委周永康——周被外界视为薄的同盟,消息称周视薄为自己的接班人。这名分析人士说,“薄希望非常清楚的知道高层对他的态度”。

不过从去年开始,薄王发觉中央纪委对他们加强了调查,这名分析人士说在今年年初,中央在重庆派驻了4个独立的调查组,其中两个为不公开的调查组。文章开头谈到的窃听发生在中共监察部副部长马馼与胡锦涛的一次电话通话中,这通电话在薄熙来的授意下,被王立军窃听。

上述通话可能并不涉及机密,但是薄对胡锦涛的窃听显然让高层震怒,中纪委对王立军的调查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开始收紧。一名党内高官说,“薄希望把责任归给王立军,而王不敢说是薄熙来指使他的”。

一名和薄熙来有联系的党内学术人士表示,在王立军逃亡美领馆之前,曾两次向调查组举报,一个是匿名的,另外一个是以自己的名义。两次举报都是关于薄“反对中央”,其中包括命令对中央官员的窃听。王要求对薄调查的要求当时被拒绝。

据上述党内学术人士说,薄熙来后来得知了这些指控,他在被撤职之前对该人士说,认为自己能躲过王的指控。

王立军据信并未在美领馆谈及这些监听,而是集中在揭露薄熙来妻子谋杀英国商人海伍德一事。不过消息人士表示,薄王之间的关系在薄发现王对自己和妻子也进行监听之后,开始紧张起来。在王立军闯美领馆被捕后,薄熙来逮捕了王立军手下来自辽宁的窃听专家王鹏飞,后者担任重庆公安局渝北分局局长。

党内消息说,薄熙来对中央领导人的窃听被视为他最大的罪责。一项三月中旬的初步起诉书中指控薄收集其他领导人的黑材料,破坏党内团结。不过党内官员也说,窃听事件公开所导致的破坏更加严重,因此对薄最终的控诉中并未提及窃听事件。

中央级别媒体的官员表示,“可以公开的是经济问题和谋杀事件,在公众面前这足以给处理薄熙来提供理由。”

纽时:薄熙来疯狂窃听胡锦涛 | 南洋视界

陈光诚逃离监视居住后录制影片 向温家宝提三问 | 南洋视界

 

陈光诚逃离监视居住后录制影片 向温家宝提三问

星期五, 四月 27, 2012

Print This Post Save As PDF

敬爱的温总理;
好不容易我逃出来了。网上所有的流传,以及临沂对我实施暴行的指控,我作为当事人,在这里向大家来证明那都是事实,而且事实发生得比网上流传的有过之而无不及。
温总理,我正式向您提出如下三个要求:
一、 依法严惩罪犯
对这件事情您亲自过问,指派调查组展开彻底调查,还原事实真相。对于是谁下命令,命令县公安、党政干部七八十人到我家里入室抢打,并加伤害,而且不出示任何法律手续,没有一个人穿制服,打伤了不让就医……谁做出这样的决定,要展开彻底调查,并对此依法做出处理,因为这件事情实在太惨无人道,有损我们党的形象。
他们闯进我家里,十几个男人对我爱人大打出手,把我爱人按在地上,用被子蒙起来拳打脚踢,长达数个小时,对我也同样实施暴力殴打。像张健(音),县公安的很多人我们都认识,像贺勇(音),像张生东(音),像在我出狱前后多次打我爱人的李献立(音)、李献强(音)、高兴建(音)等,这些人员要做出严肃处理,还有一个姓薛的,我不知道名字。
我以当事人身份,对所有这些违法犯罪的人做出如下指证:他们在入室抢打的过程中,像张健,他是我们双堠镇分管政法的副书记,多次扬言说,我们就是不用管法律,就是不用管法律怎么规定的,不用任何法律手续,你还能怎么着?他多次带人到我家里,对我家实施抢劫,对我家人实施殴打。像李献立,他是我们那里长期领着二十多个人对我实施非法拘禁的,其中他是第一组长,这个人多次对我爱人实施殴打,曾经追到半道把我爱人从车上拖下来实施殴打,而且对我母亲也大打出手,凶恶无比。还有像李献强,去年的十八号下午(原文如此),把我爱人打倒在地。据说他是我们乡镇司法所的工作人员还是所长,当时把我爱人的左臂严重打伤。
在我们村口打来人、打贝尔的那个人,据我所知叫张生和(音),是我们乡镇的工作人员,他应该就是网民们所说的“军大衣”,他在去年2月份还曾向CNN扔过石头,就是他,没错,这个我知道。我听说还有很多网民,被一些女看守打了,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雇的有女看守,后来一了解才知道,这些所谓的女匪,都是从各村调来的妇女主任,也有的是这些组长们的亲戚,但绝大多数都是妇女主任构成的。还有像高兴建和其他很多不知名的人员,但我知道他们都是公安系统的,虽然他们不穿任何制服,虽然他们没有任何法律手续,但他们自己竟然扬言说,我们现在不是公安。那我问他,你们不是公安是什么?他们说,现在是党叫我们来为党办事的,我想这个我是不相信的,他顶多是为党内某个不法干部办事的。
从各方面信息显示,除了这些乡镇干部,每个组里有八个人以外,最少的时候每个组也还雇来二十多个人,一共三个组,也就是七八十人。今年在善良的网友们不断参与、关注下,最多时他们雇佣的达到了几百人,对我们村实施整体的封锁。大体的结构是,以我家为中心,我家里一个组,我家外面一个组,外面这个组分散在我家周围四个角上和路上,再往外,以我家为中心,所有的路口都有人,从我家向四面八方不断地分散开来,一直到村口。最严重的时候一直到邻村,在邻村的桥上也坐着七八个人。这些不法干部还利用手中的权力命令邻村的干部在那里陪着。还有雇来的一批人开着车不断地巡逻,巡逻范围可达我村以外五公里甚至更远。这样的层层看守,在我村里至少有七八层。而且把我们村周围所有进村的路都编上号,据我所知,都编到了28号路。他们来“上班”的时候都分到“谁谁谁去28号路”。所有的路口都是这样。真是三步一岗、五步一哨、草木皆兵。
据我所知,参与对我实施迫害的,县公安刑警,双堠镇党政干部,加起来有九十多人到一百人左右,他们数次对我们实施这种非法迫害。我要求对他们展开彻底调查。
二、 依法保障家人安全
我虽然自由了,但是我的担心随之而来,因为我的家人、我的母亲、爱人、孩子,还在他们的魔爪之中。长期以来他们一直对我的家人实施迫害,由于我的离开,他们可能会实施疯狂的报复,这种报复可能会更加肆无忌惮。
我爱人左眼框骨曾被打得(应该是)骨折,到现在还能摸得出来。曾经被他们蒙着棉被拳打脚踢,到现在为止,第五腰椎和骶骨的地方还有明显的突起,左侧第十、第十二肋骨,明显还能摸到疙瘩。而且惨无人道的是,当时打伤以后还不让就医。
老母亲在生日那天,被乡镇的一个党员干部掐着胳膊推倒在地,仰面朝天,头撞在东屋的门上,害得母亲大哭一场,而且母亲向他们指控说,仗着你们年轻,你们行,这些人还恬不知耻地说,对呀,年轻、行,这是真事,这是事实,年轻就是行啊,你老了就是打不过我们呀。何等无耻,何等惨无人道,何等天理不容啊。
还有我几岁的孩子,每天上学要三个人跟着,每天都要进行搜查,所有东西都要从书包拿出来,书本挨页去翻。在学校里看着不让出门;一回来就关在家里,不让出大门。
还有我整个家的处境,从去年的7月29号断电,一直到12月14号才给恢复。从去年2月份就不让母亲出去买菜,让我们生活急剧困难。所以对此我非常担心。我也要求网友们不断地关注,加大关注力度,以了解他们的安全情况。也要求咱们中国政府,本着捍卫法律尊严、维护人民利益的角度,保证我家人的安全,否则他们的安全没有保障,如果我家人出任何问题,我都会持续地追讨下去。
三、 依法惩治腐败
大家可能会有些疑问,为这么这件事情持续了数年,始终没能解决呢?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地方上不管是决策者还是执行者,他们根本不想解决这个问题。作为决策者,是怕自己罪行暴露,所以不想解决。而作为执行者,里面有大量的滋生腐败。
我记得八月份他们对我实施文革式批斗的时候曾经说,你还在视频里说花了三千多万?你知不知道这三千多万是2008年的数字?现在两个三千多万都不止!你知道吧,就这,还不包括到北京到上层去贿赂官员的钱。你有本事你再往外说吧。他们当时就说过这样的事情。
还有很多被雇来的人说,我们才拿多点钱?大头都让人家给剥净了。这的确是他们发财的一个很好机会。据我所知,乡里拨的钱到组长手里,每雇一个人一天一百块钱。这些组长再去找人的时候,就明确地告诉他,说的是一天一百块钱工资,但我一天只给你九十,那十块我扣下了。在当地,劳动一天也就是五六十块钱工资,做这样的事情不需要付出多大劳动,很安全,还一天三顿管着吃,他们当然都愿意干,九十块钱也愿意干。可是这一个组二十多个人,对于组长来讲,一天就是二百多块的收入。这个腐败是何等的厉害。
另外据我所知,我在被关押期间,在家里跟(监视)我爱人的这些人,他们的组长在家里把土地拿出来,全部种上菜,然后他们组里吃菜的时候就从他那里买,他自己买自己卖,从中谋取利益。这些事情民众都知道,但是一点也没有办法。
据我所知,他们有一次告诉我说,这个维稳经费县里一次性就能给乡镇拨几百万元。而且他们说,我们能拿多一点,大头都让人家拿了,我们顶多也就是喝点汤。可见里面的腐败是何等的严重。这种金钱和权力是何等地被乱(滥)用。因此,对这种腐败行为,我要求温总理展开调查处理,我们老百姓纳税的钱,不能白白让地方不法干部拿去害人、去损害我们党的形象。他们在做所有这些见不得人事情时,都是打着党的旗号去做的,都说是党让他们去做的。
温总理,这一切不法行为,很多人都不解,究竟是地方党委干部违法乱纪、胡作非为,还是受中央指使?我想不久您应该给民众一个明确的答复。如果对此展开彻查,把事实真相告诉公众,那么其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您继续这样不理不睬,民众又会怎么想呢?

陈光诚逃离监视居住后录制影片 向温家宝提三问 | 南洋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