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日星期二

Le suicide du médecin de "Koh-Lanta" pourrait signer la fin du jeu phare de TF1

 

Le suicide du médecin de "Koh-Lanta" pourrait signer la fin du jeu phare de TF1

LE MONDE | 02.04.2013 à 12h00 • Mis à jour le 02.04.2013 à 15h50 Par Guillaume Fraissard

La chaîne a annulé la seizième édition de Koh-Lanta en cours de tournage, dont la diffusion était prévue en juin, pour treize semaines d'antenne. La chaîne a annulé la seizième édition de Koh-Lanta en cours de tournage, dont la diffusion était prévue en juin, pour treize semaines d'antenne. | D.R.

L'émission de télé-réalité "Koh-Lanta", diffusée par TF1, est à nouveau endeuillée. Après le décès d'un candidat, Gérald Babin, le 22 mars au Cambodge, sur les lieux de tournage de la seizième édition, le docteur Thierry Costa, 38 ans, médecin attitré de la production, s'est donné la mort, lundi 1er avril, dans son hôtel à Sihanoukville (Cambodge). Il a invoqué, pour expliquer son geste, les "accusations et suppositions injustes proférées à encontre".

Le Monde.fr a le plaisir de vous offrir la lecture de cet article habituellement réservé aux abonnés du Monde.fr. Profitez de tous les articles réservés du Monde.fr en vous abonnant à partir de 1€ / mois | Découvrez l'édition abonnés

Ce suicide pourrait signer l'arrêt définitif du jeu phare de la chaîne privée, adapté du format américain "Survivor" et diffusé depuis août 2001. La direction de TF1 a indiqué qu'"il est beaucoup trop tôt" pour prendre une décision. La chaîne a déjà annulé cette seizième édition en cours de tournage, dont la diffusion était prévue en juin, pour treize semaines d'antenne.

"Depuis vingt ans que j'ai débuté la médecine, je me suis toujours attaché à travailler beaucoup, avec respect de mon patient et amour de la médecine, en adéquation avec le serment d'Hippocrate, a écrit M. Costa, dans une lettre qu'il a souhaité rendre publique. J'ai cette sensation aujourd'hui que tous ces efforts ont été réduits à néant par des articles mensongers."

Dans un communiqué, Adventure Line Productions (ALP) a salué le "très grand professionnalisme" de M. Costa, chargé, depuis quatre ans, de veiller sur la santé des candidats, et a estimé que "cet événement tragique doit inciter ceux qui accusent et commentent sans discernement à faire preuve de responsabilité".

Interrogé dans le journal de 20 heures de TF1, lundi 1er avril, Franck Firmin-Guion, patron d'ALP, a fait part de sa "colère" contre "les témoignages anonymes, et contre des allégations mensongères".

Nonce Paolini, PDG de TF1, s'en est lui aussi pris aux "auteurs des propos anonymes tenus sur les circonstances du décès de Gérald Babin", ainsi qu'à "ceux qui les ont colportés, avant même que toute la lumière ait été faite sur ce drame".

"UNE ÉQUATION DÉLICATE"

Mercredi 27 mars, plusieurs rédactions, dont celle du Monde, ont reçu un courriel anonyme accusant l'équipe de production de l'émission de négligence et mettant en cause l'impréparation du premier jour de tournage.

Ce témoignage pointait l'arrivée tardive du médecin pour porter secours à M. Babin, 25 ans, mort d'une crise cardiaque quelques heures après un malaise lors de la première épreuve du jeu.

Suite à ce témoignage repris sur plusieurs sites Internet, ALP a décidé de porter plainte pour diffamation, dénonçant une "accusation mensongère et odieuse, relayée par différents médias".

La société a aussi annoncé l'ouverture d'une enquête judiciaire pour connaître "toute la vérité sur les causes et circonstances du décès de M. Babin", assurant que "toutes les règles de sécurité ont été respectées".

Si les autorités cambodgiennes ont classé l'affaire de la mort de M. Babin, concluant à une "mort naturelle", le parquet de Créteil à ouvert, le 28 mars, une enquête préliminaire pour homicide involontaire afin d'établir les causes de sa mort. L'enquête a été confiée à l'Office central de recherche des violences faites aux personnes de la police judiciaire parisienne.

L'autopsie pratiquée le 29 mars n'a révélé, selon RTL, aucune anomalie cardiaque. Des tests toxicologiques sont toujours en cours.

La quizième saison de "Koh-Lanta", diffusée entre novembre 2012 et février 2013, avait été regardée par plus de sept millions de téléspectateurs, soit 30 % de part d'audience en moyenne. Chaque épisode rapporte près de 3,5 millions d'euros de recettes publicitaires. Un arrêt de l'émission serait donc une décision lourde de conséquences pour TF1.

Pour François Jost, professeur en science de l'information et de la communication à l'université Paris-III et auteur de plusieurs ouvrages sur la télé-réalité, ces affaires "tombent mal pour l'image de marque de TF1".

"Si la chaîne a beaucoup assagi ses émissions de télé-réalité, notamment Secret Story, elle se retrouve face à une équation délicate, souligne-t-il. Soit elle fait des jeux bon enfant et le public risque d'aller voir ailleurs, soit elle mise sur la difficulté, les épreuves physiques comme dans Koh-Lanta, ou Splash : le grand plongeon, et là, il en va de sa responsabilité et de celle des producteurs."

Le suicide du médecin de "Koh-Lanta" pourrait signer la fin du jeu phare de TF1

Depuis son apparition, la télé-réalité suscite la polémique

LE MONDE | 02.04.2013 à 12h14 • Mis à jour le 02.04.2013 à 15h50 Par Guillaume Fraissard

En février, Alexis Coquet, l'un des entraîneurs du programme "Splash : le grand plongeon", a lancé une mise en garde sur les risques potentiels de ce concours de sauts en piscine, diffusé sur TF1. En février, Alexis Coquet, l'un des entraîneurs du programme "Splash : le grand plongeon", a lancé une mise en garde sur les risques potentiels de ce concours de sauts en piscine, diffusé sur TF1. | TF1

La mort de Gérald Babin, le 22 mars, lors du tournage de la seizième édition de "Koh-Lanta" au Cambodge, est le premier décès survenu au cours d'une émission de télé-réalité en France.

Lors de la saison précédente, les images de plusieurs candidats, très amaigris, faute d'avoir réussi à gagner leur nourriture, avaient suscité un début de polémique sur les dangers potentiels de l'émission.

En mai et août 2009, deux candidats de la version bulgare et de la version pakistanaise de ce jeu d'aventures avaient trouvé la mort (crise cardiaque aux Philippines, noyade en Thaïlande). Preuve que ces émissions de divertissement ne sont pas sans risques pour la santé de ceux qui y participent.

En février, Alexis Coquet, l'un des entraîneurs du programme "Splash : le grand plongeon", a lancé un...

中国与美国的差异消费

举证比较草率,偶有错漏。读之无妨。 


 很久以前,我曾经读到过安妮宝贝的一段文字。她买了一盒哈根达斯,用干冰包裹起来,坐在出租车里,小心翼翼的捧着,然后不停的流泪,悲伤的想: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那个爱我的人到哪儿去了?剩我独自享用这美丽而昂贵的食物。

   
彼时,我是一个靠家里供钱读书的穷学生,出租车都很少打,更不要说去买哈根达斯那样 " 昂贵而美丽 " 的食物。但我的头盖骨下充满了对于小资生活的仰慕与渴望。于是我觉得这篇东西写的凄美伤感摧人五内,字里行间都有饱含了那个阶层的华丽与绝望。她那如同捧着十世单传的婴儿或人血馒头的姿态深深地印在了我无邪的心灵上。
   
若许年后,我辗转到了美国,站在食品店的冷藏柜前发呆。原来哈根达斯在这里卖得如此便宜,三块多一大桶,买俩桶的话还有优惠。即使换算成人民币,它也称不上昂贵。既然不昂贵,姿色也就大减。它与一堆杂七杂八的我没有听说过的牌子的冰淇淋推推搡搡的挤在橱窗后面,在我的眼中如同遭遇战乱流过风尘的宫女。而陪我购物的美国友人的一句话粉碎了我这最后的幻想:"哈根达斯?那是什么东西?我从不吃这个牌子。"
   
当然,我还是买了两盒促销装的哈根达斯来满足我当年心底隐秘的愿望。平心而论,味道还是不错的。只是,当某些东西变得太容易的时候,实在没有什么趣味。
   我在这种若有所失的感伤情绪中展开了在美国的生活,逐步接受了一连串的新的打击。比如,有朋友托我买 CK的内衣。然后我发现CK在这里大约只相当于班尼路在国内的地位。不,准确地说,GAP才是班尼路,CK的品稍为高那么一点。但也就那么一点。再比如,有朋友托我买倩碧的黄油。倩碧一直以黄油的畅销而引以为豪。果然,在美国畅销的象大宝,便宜的也象大宝。你看,我们用来作为生活品质的标志的东西,其实都很廉价。"我脆弱的心灵在倍受打击之后终于痛定思痛。于是,我开始在键盘上敲这篇文章。而这篇文章,其实,无关与自我反省或小资批判。我想说的,是一个经济问题,即,美国人的生活成本,为何这样低?
   首先来看食物。美国的食品卖得很便宜。我昨天的购物清单,是芒果、苹果、香蕉、生菜、小萝卜、酸奶、麦片、番茄酱、大米,一共是21块美金(肉也很便宜,只是上次买得还没吃光,所以这次的购物单里没有)。假如是 21块人民币,你在北京的超市里可以买到什么?也许只有两个芒果。
   
我询问过很多朋友,单身或者夫妇二人的家庭,一个月的食物支出,包括下馆子,大约也就 200多块。这只占个人月收入的6%左右。而在北京,你去一趟GLF出来,恐怕就得200多块。
   
其次看衣服。这一点更让人气愤。同样的牌子,居然在发达国家比在发展中国家
   
贵,究竟孰富孰贫还真令人困惑。就以CK为例,一件白衬衣,大约 40块就买得到,即使折成人民币,也比国内便宜许多,再同他们的收入相比,真是便宜得没话说。而且彼酋之商场酷爱打折,动辄 40%off,令人惊骇。一个国内来的MM深有感触地对我说,在国内时逛一次街买一次衣服就要1000多块;在美国,除非你买LV或ARMANI这样一线的牌子,否则,若只是CK、 DKNY之流,想一次花掉一千多块还真是不容易。
   
   
   
至于球鞋、化妆品、下馆子、买机票之类,我就懒得再举例。当然他们的房子还是很贵的。大家的花销,基本都用在养车和供房子上。
   
而我们的收入,在我们只有三千块月薪的时候,都花在什么地方了?
   
于是,我们现在就要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他们的生活成本那么低?
   
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马恩对于资本原始积累的血淋淋的描述: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掳掠之上的。当然,现在我们要用一个比较温情的名字,叫作,全球化。
   什么叫做全球化?从弗里德曼到,每个学科都会给出自己的定义。不过这些宛若天书的术语都咱们小老百姓没有多大意义。咱们看到的,只是美帝的人民花了更少的钱过了更好的生活。而这更好的生活是建立在广大发展中国家亚非拉兄弟姐妹的血汗付出之上的。
   
还以衣为例。 CK、DKNY之流,全都不是美国生产的。当然也别以为这些都是"MADE IN CHINA"。
   
服装领域,中国的竞争对手多着呢。 CK是香港造的。DKNY很多来自菲律宾。内衣,如JOCKEY,是拉美的撮尔小国如洪都拉斯之类生产。中国制造的,当然也相当多,而且比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更便宜。一些小有名气的牌子,除了MADE IN CHINA,你还会发现大批的MADE IN VIANAM或者 MADEIN INDIA或者MADE IN TAILAND;但一些乱七八糟的价格较低的大众成衣,基本都是我方出品了。
   
谁叫我们人多呢?谁叫我们的人工费比这些国家更经济呢?这大约也是美国政府死咬着纺织品贸易协定跟我们过不去的重要原因。
   
当然也不是说美国人就不造衣服。当我克制不住自己残留的爱慕虚荣的小资遗毒在纽约第五大道东跑西逛上窜下跳的时候,还真发现了标有" MADE IN USA"标签的衣服。BUBBERY。一件衬衣200多美金,大约是同档次品牌但产自发展中国家的衬衣的三到四倍。这样的衣服当然也是有人买的,但已远非普通美国百姓所能接受。甚至于,当我询问一位明显属于高薪阶层的公司CEO是否对这样的衣服有偏好时,他吃惊的说,"Do YOU THINK I'M CRAZY?"
     美国物价 VS 中国物价
   
美国和中国,两个超级大国,我都住过,我都呆过,我都挣过钱,我都花过钱。咱不拿比率说事,就说在中国月入八千,在美国也月入八千,拿物价做一个比较。
   
在美国买辆奔驰E-320,50000 元,相当于半年多的工资。
在中国买辆奔驰E-320,980000 元,相当于十年多的工资。
在美国买双意大利皮鞋,50 元上下。
在中国买双意大利皮鞋,1500 元上下。
在美国租一套三居室,1000 元上下。
在中国租一套三居室,2000 元上下。
在美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4 元。
在中国吃份麦当劳的巨无霸,20 元。
在美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500 块差不多了。
在中国置套好点儿的西服,2000 块还不够。
在美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顶死了1500。
在中国买台苹果G5计算机,怎么也要 30000。
在美国买斤瘦猪肉,三元。
在中国买斤瘦猪肉,十五元。
在美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十元。
在中国订一个大生日蛋糕:二百元。
在美国买一盒哈根达斯,三块!
在中国买一盒哈根达斯,六十!
在美国 Holiday Inn(四星宾馆), 七、八十块。
在中国 Holiday Inn, 七、八百块。
在美国加满一箱汽油,三十块足够。
在中国加满一箱汽油,三百块也足够。
在美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 万。
在中国买套250平米的房子,差不多要花 500 万。
在美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0 元。
在中国办一年的有效签证,1240 元。
在美国用手机,一个月5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中国用手机,一个月5000块基本可以随便打。
在美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块!
在中国看电影;新大片儿: 80!
在美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元。
在中国买件羊绒衫,差不多1000元。
  最被中国人误读的33个消费符号
   
Backpackers 背包旅行
   
背包旅行变成一种时尚,有人把它当成了炫耀的资本,更奇怪的是,在国外背包客都是穷人,参加旅行团的是有钱人;在中国则正好相反。
   
Bohemia 波希米亚风
   
人们常常把"一切看上去疯疯癫癫的打扮"称为波希米亚风。在中国,波希米亚这个概念被无限放大,就连房地产商都在叫卖"波希米亚建筑风格",令人汗颜。
   
   
Bordeaux 法国葡萄酒(波尔多 )
   
在国外,只有少数人可以享受葡萄酒的刺激,而大多数的人只能喝啤酒。在国内,有着无数的文人墨客赞美葡萄洒的雍容华贵。
   
Broadway 百老汇
   
因而情节极其简单,场面极其华丽,表演非常夸张,假唱无所不在,在纽约或伦敦取得成功后,便开始全球走穴,大赚其钱,这一点又和《同一首歌》何其相像。
   
Che Guevara 切·格瓦拉
   
以贩卖纪念品为生的切·格瓦拉和那个理想主义的战斗者切·格瓦拉未必是同一个人,前者是流行旗帜,后者是精神导师。
   Chivas 芝华士
   
在国外,威士忌被认为是一种老头子酒,很难想象,会有大学生的毕业派对选择威士忌。
   
Christmas、Valentine"s day圣诞节,情人节
   
圣诞节到底是什么?是圣洁?信仰?欢乐?家庭?爱?毫无疑问,首先是消费。
   
Cigar 雪茄:是享受,不是做秀
   
这些中国人眼里的奢侈品,不过是另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创汇产品罢了。
   
Credit card 信用卡
   
中国人支付着全世界最高的信用卡贷款利息(年利率高达18%),却浑然不知危险正在来临。
   
中国人更热衷于消费文凭 EMBA
   
比起西方人,中国人更热衷于消费文凭,这背后包含着中国几千年来对教育的热爱,对学而优则仕的推崇。
   
Evian 依云水 (一种产自法国的矿泉水,中国是50元一瓶.新加坡6-7新币一瓶)
   
当被问道"喝点什么"的时候,很多人习惯淡淡地说一句:"我只要依云水。"声音里有掩饰不住的优越感。
 Golf 高尔夫
   
高尔夫既不是贵族运动,也不是平民运动,它是一种健康运动,是一种礼仪,一种素质和一种审美、生活准则。
   
Haagen-Dazs 哈根达斯
   
中国被当成奢侈品的哈根达斯在其发源地美国是个极普通的品牌,就如同和路雪之于中国,主要在超市和自动售货机售卖,很少有专门店。
   
IKEA 宜家
   
以其DIY的设计风格及昂贵的售价,一时成为小资理想的高端家居品牌。而美国人的评论是"cheapIKEA",他们买家具就像买衣服,好看就买,买来就用,腻了就换。
   
Lisa Ono 小野丽莎
   
她不是爵士女伶中最大牌的,但无疑是最具群众基础的,她是小众爵士圈里的"大众歌手",是一道献给大众的"心灵鸡汤"。
   
Marketplace 大卖场
   
便宜、甩卖、方便、快捷,大卖场以这样的面目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相信了,但实际上我们感受到了吗?
   
NM 纳米
   
纳米是高科技,你不懂科学,就只能相信科学的无所不能。
   
Olympics 奥运
   
奥运精神叫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但现在,已经被叫卖声淹没了。
    无处不在的Paris 巴黎
   
巴黎到底是什么东西?是艺术,是享受生活,是阳光普照的下午,是优雅的生活模板,其实在我们这里,依然是消费。
   
Pasta 意粉
   
意粉于西方人之意义,如同方便面之于东方人。
   
Resort 度假酒店
   
一个入住了三亚希尔顿酒店的人,第一感觉是"奢华到令人窒息",而不是度假酒店应有的"轻松和舒适"。
   
Sex Toy 情趣玩具
   
情趣玩具是十恶不赦、放荡与色情的淫具吗?在西方,没有人会在意你是否在用它,有时有人反而会因此认为你是个很注重品质的人。
   
中国人崇尚Skyscraper 摩天大楼
   
中国人崇尚摩天大楼,很多时候是因为面子问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感觉到,摩天大楼并不经济
   
Snooker 斯诺克
   
在英国,斯诺克是一项需要西装革履打领结的绅士运动,但在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是光着膀子在街边打台球。斯诺克的中国特色。
中国大街小巷里的SPA已经没有等级之分了,云南悦榕庄酒店里的高级水疗被称作SPA,巷子口五金店旁边的美容院也挂个"SPA"的牌子。好像只要躺在漂着花瓣的木制澡盆里,谁都成了杨贵妃。
   
SOHO
全称Small Office Home Office,指小型家庭办公室,也指在家里办公的自由职业者。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稳定的收入。
   
Starbucks 星巴客 :卖咖啡到卖情调
星巴客在美国是很物美价廉的大众饮料,算是咖啡中的快餐,但移民到了中国,却成了时尚、优雅情调的元素之一。
   
Surburbs 郊区生活
家在郊区的好处是,新鲜空气,远离喧闹,但是想在中国过郊区生活,还请做好以下准备:交通、购物,医疗设施等。
   
The World is Flat《世界是平的》
   
中国的企业家们也不厌其烦地提起《世界是平的》,何以一本书会受到如此多商界领袖人物的推荐和欣赏?"因为他说出了那些具有影响力的人不能或不便说出的'心里话'。
   
USA美国
   
百威啤酒在美国的宣传一直是将百威作为美国男性工人创造的英雄产品,将产品与美国工人的形象及美国传统美德统一在一起。但是在中国,百威是都市泡吧族的最爱,他们大多刚刚从格子间里出来,连西装都来不及换。
   
Vitamin 维生素
   
美国人热衷的维E,500粒一瓶价格不到10美元,算下来一天只要人民币1角6分钱,便宜得像白送。虽然国内药房里也有几十元一瓶的维生素,但人们推崇的始终是平均每瓶在300元以上的国外品牌
   
Whiskey in Green Tea 威士忌兑绿茶
   
苏格兰人发明了威士忌,中国人发明了威士忌兑绿茶。一位苏格兰记者报道说:"威士忌酒商做梦也没想到,他们的酒会被人这么饮用。"
   
Yoga 瑜珈
   
70%的印度人练瑜珈,却很少人去瑜珈馆,因为这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以为可以用钱来消费健康追随时尚.
   
   不装13会死掉的吗?失恋了就得吃哈根达斯?吃包子就不成吗?
   
   我们不妨先来看一看,他们的生活成本究竟有多低。根据今年劳动节时(当然是美国的劳动节,9月4号)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美国劳动者(注意不是全体国民)的人均年收入是4万美元(没有我想象的高,我本来以为会有10万)。除去极少数大城市,如纽约、旧金山,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学生,一个小时的工资一般在 15块(注意,咱探讨的是最一般的情况。 MBA或者PHD当然不会是一个小时15块)。那么,他一个月的工资就是 15*8*7*4=3360块。美国的税打得相当厉害,个人所得税加上社会保险,一般要打掉40%,所以拿到手的只有3360*60%=2016块。当然,如果你给教堂或慈善组织捐钱,是可以得到退税的。那么,把这些技术性问题考虑进来,他最后的收入大约可以在3000块。在北京,一个刚工作的年轻人,无论在公司还是在机关,月薪大概也就是3000块,也许还要少,而且,是人民币。
   从上面罗列的数据和这位朋友的亲身经历来说,产生了一个结果就是,咱们老百姓真的是全世界过的最苦的人类:交了税,没保障;消了费,没质量。但是要是咱们又能退一步来思考的话,其实这个命题本身就是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中国人消费国外的东西本来就会比产品的创造国要付出更高的费用,因为这是资本主义的东西,穷人是不会从中得到便宜的;因为咱们拥有一个很会消费的政府,它们的饮食住行应该在国际上都是可以和发达国家抗衡的----验证了咱们的一句老话,要输也不能输面子。
第二,就是咱们国人太媚外。你说说国内那么多的产品你为什么就非要买国外的货呢?这不纯属于没事找抽型(虽然我也属于这一型,私下反思),5000元人民币买国货,过的不是照样潇洒,吃什么不行(别乱吃),玩什么不够(有些东西玩不得)。如果这样,咱们百姓的生活其实还是可以过的。
所以吧,生活其实也就是个海绵,你用它吸水,它可以变的很充实;但是你用它来吸黄金,可能得不偿失。因此,支持国产,人民多产,生活多彩,美国破产。

最后,其实这篇文章是之前比较早的时候读过,虽然感触很深但是并没有特别为它立传,今天又见,证明这是缘分,于是加上了些自己的看法,并复制此文章和所有的渴望过着小资生活的同学们分享,以此来和大家"共勉"。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华尔街日报

 

2013年 04月 02日 07:15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Photograph by Christopher Floyd/Trunk Archive

下“财富策略师”的日子看起来是相当地舒服。汤姆•罗杰森(Tom Rogerson)就过得挺不错的,他一个月有一半的时间在波士顿地区的家中办公。

相关阅读

巨额财富是怎样挥霍一空的?

另外一半的时间里,身为威明顿信托公司(Wilmington Trust)高管、现年57岁的罗杰森穿梭于不同的高档社区,在棕榈滩(Palm Beach)的豪宅、怀俄明的牧场或其他私家度假场所与富裕家族会面,也可能是在奢华酒店里指点江山,向满屋子的潜在客户讲解他的财富保值策略。
但罗杰森的工作本身有着残酷的讽刺意味:他本来应该是不需要打这份工的。毕竟他的家族曾经拥有的财富足以抵得上客户当中的任何一家。他的曾祖父查尔斯•罗杰森(Charles Rogerson)是新英格兰银行界的一位巨擘。20世纪初期,他把Boston Safe Deposit and Trust建成了波士顿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查尔斯的弟弟是哈佛大学(Harvard)毕业的遗产律师,他通过建立免税信托基金将家族财富保持了几代人。

图:从数字看美国人的遗产继承

然而接下来就出现了罗杰森的父亲。他的房地产开发生意红火了数十年,可他也养成了一些银行家后裔当中不难见到的昂贵嗜好。罗杰森说:“我一直以为乘坐父亲的两栖飞机去参加夏令营是很正常的。”他非常清楚地记得,父亲酷爱开游艇、开飞机,还组成了一支由十几条船只和一架小飞机组成的私人舰队。因为购买这些东西,家族的积蓄开始缩水。然而他说,真正见底则是在80年代中期一个大型房地产项目崩盘之后。
到最后,罗杰森的父亲被迫将家族财产清仓拍卖,从而为一笔本来有望使罗杰森成为有闲阶级一员的遗产敲响了丧钟。如今,还有些孩子气、打着领结的罗杰森保持着繁忙的出行安排(主要乘坐经济舱),以帮助其他富裕家族避免自己家族所犯的错误。罗杰森家族的人很有修养,但不是特别喜欢社交。罗杰森在说到自己的波士顿婆罗门(Boston Brahmin)亲戚时说:“我们不谈钱,甚至也没有家族聚会。现在什么都没了。”
如果不是这样,罗杰森可能就已经在享用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继承财产之一当中属于他的那一份了。据波士顿学院(Boston College)退休研究中心(Center for Retirement Research)数据,三分之二的婴儿潮一代将在有生之年继承家族财产,总额在7.6万亿美元左右,大部分人都是在中年晚期继承。如果再算进战后出生、父母仍然在世时就获赠一两笔财富的人,那么继承财富的数额还会更多。专家说,考虑到2012年年末美国家庭财富总额为64.8万亿美元,这个数额不算太低。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家族企业”(Families in Business)项目主席约翰•戴维斯(John Davis)说:“还有很多财富即将被继承。”
但是,如果说历史可以为鉴的话,那么可以预见,很多继承人、特别是那些刚刚明了家族财富状况的继承人,将面临的是一个苦涩的现实:他们很可能会将财富挥霍一空。理财顾问说,虽然大家谈得不多,但新富一族确实尤其难以守业,更难耐心地培育、壮大家产。事实上研究证明,家族财富在被继承之后坚持很长时间的情况少之又少,到第二代的尽头,70%的财富都已荡然无存,到第三代的尽头更是有90%的财富不复存在。因此有句老话说:“富不过三代。”
最明显的原因当然是族谱迅速膨胀导致财富摊薄。但理财专家也说,很多人只不过是不具备审慎管理大额财富的经验,想想彩票中奖者和很多职业运动员身上出现的“暴发户综合症”就知道了。理财专家看到的另外一种常见现象是:有些继承人觉得,太好了,永久度假的日子来了,不需要开辟任何新的收入来源了。美林私人银行及投资集团(Merrill Lynch Private Banking and Investment Group)财富规划团队负责人斯泰西•奥尔雷德(Stacy Allred)说:“有这样一种心态,觉得总会有东西从某个地方降临。”奥尔雷德的公司管理着1,300亿美元的资产。
不用多说,这是一种相当危险的心态,特别是在现在。国会去年并没有对原来的遗产税法律做太多修改,但理财顾问提醒,在利率如此之低、股市上下起伏、海边别墅转售价不如过去的情况之下,今天的继承者要维持其财富根基,面临的任务远比父辈更为艰巨。事实上有些人就说,眼下大规模财产继承存在的一个巨大的矛盾之处,就在于它的到来实在不是时候。
出于这些原因,很多遗产规划师和投资专家都在努力教客户学习怎样打破富不过三代的怪圈。他们说,完成这个任务并不轻松,但也不是绝无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讲,这个任务就是确保将来的家族成员不会问:财富都到哪里去了?

Photograph by Annie Tritt

戴维•哈迪和弟弟史蒂芬•哈迪正打算设法捍卫他们家族3.5亿美元的遗产。

你会觉得,要是一笔遗产达到3.5亿美元,那就完全可以高枕无忧了。但内华达居民戴维•哈迪(David Hardie)及其弟弟史蒂芬•哈迪(Steven Hardie)并没有这样。他们创办了投资顾问公司Hallador Investment Advisors,唯一使命便是保护、捍卫家族遗产的利益。他们获得这笔遗产的方式一是继承,还有就是对其祖父创办的一家传媒巨头的一次混乱收购。现年62岁、育有两个孩子的戴维说:“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像洛克菲勒(Rockefeller)家族和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一样,把财富维持数代人之久?”现年58岁的史蒂芬育有两个亲生孩子和两个领养孩子。
兄弟俩觉得,他们很有机会把家族财富保留到22世纪。他们小心谨慎地投资于各种各样的资产和市场,具体是哪些他们不愿意透露。但兄弟俩认为,关键是让子女尽可能地参与某些决策,并拿出一些资金聘请顾问和财富管理人员来为家族成员提供培训和咨询服务,教他们学习怎样合理储蓄、开销。他们将此称为“整个家族的事情”,希望这样做将来不会因为家族内部对于越来越少的遗产的纷争而产生律师费。在谈及家族对公司的控制权问题时,史蒂芬说:“公司曾经分崩离析。很多家族企业倒闭的原因不是它们不好,而是某种形式的内斗。”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莱门特(San Clemente)家族财富咨询机构Williams Group的研究人员调查了2,000多个富裕家族,时间跨度超过20年,为家族兴衰综合症寻找病因。调查发现,高税负、糟糕的投资建议并不是最大的因素,60%的时候,起最大作用的都是家族成员之间信任、沟通纽带的解体。不难想见,有的家族后裔兄弟姐妹间纷争不断,陷于童年的仇恨、敌对而不能自拔,无法就家族海边别墅的安排达成一致,更不用说去理会应该怎样管理父亲的企业、家族公益捐赠应当捐给哪些慈善机构这些问题了。Williams Group董事总经理维克•普赖塞尔(Vic Preisser)说,当成年兄弟姐妹或表亲之间只交流一些肤浅的东西或根本就不交流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信任尤其困难。他说:“财富是一个放大器,如果你们当中存在问题,它就会放大这些问题。”
同一项调查发现,另有25%的时候是家族没有让后人为即将到来的财富做好准备。专家说,如果父母都在忙着打造一家成功的企业,那么他们可能就不会把很多时间花在怎样教育子女这样的更细微之处。而如果他们忙着坐飞机旅行、大肆购物或创作下一部了不起的美式摇滚歌剧,他们或许就不是做预算或做投资的最佳榜样。另外,很多父母故意不让子女知道他们的财务状况,直到他们扔下信托基金“炸弹”,把一大堆法律文件推到子女面前让他们签字。据私人财富管理公司U.S. Trust在2012年的一次调查,超过一半的高净值婴儿潮父母都没有向后代充分透露他们的财富,另外还有13%的父母则是完全没有透露。强生公司(Johnson & Johnson)继承人杰米•强生(Jamie Johnson)在他拍摄的纪录片《生来贵胄》(Born Rich)里面说,在一位同学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念出《福布斯》400强(Forbes 400)名单上他父亲的名字之前,他对自己家里的财富有多少一无所知。
有些人说,避谈家族财富当然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父母担心,如果过早透露给孩子,可能就会培养出一窝娇生惯养的懒汉。但马萨诸塞州特纳斯福尔斯(Turner Falls)资深家族理财顾问吉姆•格鲁伯曼(Jim Grubman)说,这样的审慎做法结果常常适得其反。据他的经验,如果不在金钱以及如何对待金钱的问题上持续给子女灌输一些信息,不管什么时候透露财富状况都不管用。他说,毫无准备的继承者在得到消息时,既有一下子懵掉的,也有不加节制乱花钱的,有些人甚至还养成了那些更长远的病症,如孤僻、毒瘾和抑郁。他说:“有好多令人惊悚的故事。”
已经或即将失去全部财富的家族如果不想自责的话,当然是不需要自责的。他们可以归咎的对象非常多,比如市政厅和华盛顿那些支持增税的议员,又比如理财行业那些本来有望成为朋友的人。有些客户以费用高昂、理财建议糟糕为由,认为“理财”一词名不符实。
81岁的斯坦迪希•史密斯(Standish Smith)及其妻子琼(Joan)就属于不满客户之列。居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维拉诺瓦(Villanova)的史密斯夫妇在20世纪70年代继承了一大笔遗产,经过增值,目前差不多已经是原来的五倍。但史密斯说,虽然他付费给信托公司是用于积极的投资管理,然而信托公司对他家信托基金的投资太过保守,让他非常不满。他说,这样的投资导致其账户的表现落后于可比指数型基金长达10年之久。他认为,很多信托公司剥夺受益人的投资选择决定权(或舍弃原有银行、把业务转向其他地方)的情况导致服务质量低劣。史密斯是Heirs Inc.的创始人,该组织致力于改革信托及遗产法律。
史密斯说,最近他打了四个月的电话,才得到一位新任受托人的一份书面回复,而所涉及的内容早就已经获得了前一位受托人的认可。他说:“感觉就像是在跟一堵石 打交道。”(史密斯的受托机构纽约梅隆银行(BNY Mellon)表示不讨论具体客户的情况,但表示它的客户满意率为92%。)

Photograph by Adam Golfer

在看到自己的家族花光了大部分遗产之后,威明顿信托公司的汤姆•罗杰森现在正试图让他们公司那些富有的客户避免遭受和他同样的命运。

然而根据理财行业自己的统计,理财服务人员并没有把工作做到最好,特别是在所管理财富只有七位数的时候。普华永道(PriceWaterhouseCoopers)2011年对私人银行行业的调查发现,接近40%的公司将本公司一线客户经理满足客户需求的能力评为“一般”或“低于一般”,高于2009年26%的比例。这次调查显示,资产在50万到500万美元的客户一般要和另外200多位客户争夺一名顾问的注意力,他们的问题常常会被转到呼叫中心。波士顿咨询公司(Boston Consulting Group)驻苏黎世合伙人、该公司理财行业年度调查报告共同撰稿人彼得•达米斯奇(Peter Damisch)说:“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很多人得到的服务都非常差。”
理财顾问说,他们尽心尽力地做好客户服务,哪怕是在面临金融危机之后各种挑战的时候。这些挑战包括大型商业银行与小型专业信托公司的合并,以及大量新增的监管文书工作等。理财机构说,呼叫中心能够更为有效地满足低级别账户持有人的日常服务需求,能让理财顾问抽出身来,集中精力满足更大客户的复杂需求。而U.S. Trust的总裁凯斯•班克斯(Keith Banks)则说,他的理财团队为所有客户提供高度人性化的服务,而不管客户拿来的资产是300万美元还是30亿美元。他说,他的公司没有呼叫中心,“如果你是我的客户,我就把手机号码告诉你”。
但大部分理财公司都承认,他们愿意为大客户、特别是那些毫无准备的继承人提供帮助。调查显示,半数继承人都会抛弃父母的理财顾问,把资金转移到其他地方。除了举办“训练营”、建立网站教未来的受益人学习基本理财知识以外,很多银行和顾问公司也在打进一个显然是更为情感化的领域。客户可能会吃惊地发现,理财顾问会婉转地建议他们跟某个财富心理学家(几家银行甚至拥有这方面的全职人员)坐下来谈谈,帮他们梳理与拥有巨额财富有关的一些复杂情感。(请问您介意把家族财富历史讲给别人听吗?)而越来越多的理财团队都有“家庭动力学”教练加入,声称要为那些遭遇信任、沟通麻烦的家族提供帮助。在教练举办的一天费用最高可达一万美元的活动当中,大家族的成员可能要做人格测试或团队建设练习,而练习的内容可能是直接从某个公司的聚会活动手册上撕下来的。(没错,有些活动包括蒙眼游戏。)其目的何在?在于溶化家族成员之间长期互贴的负面标签,发现成员之间的共同价值观和隐藏的才能。
说到这里,让我们回过头来看银行家后裔汤姆•罗杰森。他负责威明顿信托公司的家庭动力学活动,因此有时候会参加投资者教育活动,顺带寻找新的业务。在一次专场早餐活动期间,他站在40来位神情专注的继承人面前,讲述他自己的家族财富故事(“都没了”),并介绍各种打破财富魔咒的方法。他又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另一桩故事,听众纷纷点头称是──这个故事说的是他怎样和妻子放权让孩子组成团队,每年投资几千美元来安排一年一度的家庭度假。到他谈到女儿们有一次安排的活动是去她们被收养之前所在的俄罗斯孤儿院时,满屋齐声惊叹。
罗杰森的家族曾经拥有一切,上面这些话从他嘴里说出来当然有其潜移默化的说服力。后来他说,讲演进行得很顺利,有些家族还来咨询业务。对这些家族来说,摆脱魔咒般命运的使命已经开始了。
MISSY SULLIVAN

(本文版权归道琼斯公司所有,未经许可不得翻译或转载。)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华尔街日报

Hausse des tarifs des amendes routières en Belgique dès aujourd’hui

 

Hausse des tarifs des amendes routières en Belgique dès aujourd’hui

  • 02 avr. 2013
  • par Arnaud Lefebvre

Les tarifs des amendes routières augmentent dès aujourd’hui en Belgique, rapporte rtl.be qui précise qu’il s’agit de la première indexation en dix ans (depuis 2003) qui se situe à hauteur de 10%

Pour les infractions du premier degré, on passe de 50 à 55 euros, pour le deuxième degré, de 110 à 110 euros et de 150 à 165 euros pour le troisième degré, a précisé le responsable de l’IBSR, Benoît Godard, au média.

Le niveau de gravité est également augmenté pour certaines infractions comme, par exemple, l’oubli d’attacher sa ceinture. Cette infraction passe au deuxième degré et une augmentation supplémentaire est appliquée en plus de l’indexation : on passe de 50 euros d’amende à 110 euros.

Hausse des tarifs des amendes routières en Belgique dès aujourd’hui

91.000 euros le m2 pour l’Odéon à Monaco: voici l’appartement le plus cher du monde (photos) - sudinfo.be

 

91.000 euros le m2 pour l'Odéon à Monaco: voici l'appartement le plus cher du monde (photos)

300 millions d’euros pour un apprtement : voici sans doute l’appartement le plus cher du monde. Il s’agit d’un penthouse de 3300 m2 qui devrait être construit à partir de 2014 à Monaco par la société Odéon.

Ce penthouse occupera les 5 derniers étages de la tour d’Odéon (170 mètres de haut).

Entre autre choses, il y aura une immense piscine rien que pour ces « heureux » propriétaires.

Le pire, c’est que le promoteur immobilier annonce d’ores et déjà que le prix pourrait être revu à la hausse. Pas les moyens pour le penthouse ? Sachez que des « deux pièces » seront mis en vente pour 55.000  € le mètre carré.

Clairement, la crise est vécue de plein de manières différentes...

91.000 euros le m2 pour l’Odéon à Monaco: voici l’appartement le plus cher du monde (photos) - sudinfo.be

美媒:朝鲜局势需知5事 朝核武能力不容小觑_新闻_南海网

 

美媒:朝鲜局势需知5事 朝核武能力不容小觑

时间:2013-04-02 15:15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国际公司网站3月29日发表题为《有关朝鲜威胁需要知道的5件事》的文章,作者为马特·史密斯。文章称,在2012年12月发射远程火箭和2013年2月进行第三次核试验之后,朝鲜似乎天天都在发出威胁。对此人们应该有怎样的心态呢?以下是需要考虑的5个方面。

  1、朝鲜内部存在分歧

  文章称,太平洋两岸的无数分析人士认为,摆出这种攻击性姿态的部分原因是,朝鲜年轻的领导人金正恩试图巩固自己在这个共产主义国家的权力。

  韩国首尔的亚太环球研究集团创始人贾斯珀·金说:“首先和最重要的,这一切是做给他的国内观众看的。因为如果没有军方的支持,他在台上呆不了太久。”

  总部设在旧金山的鹦鹉螺研究所负责人彼得·海斯说,在朝鲜领导层内部,也存在有关该国未来作为核国家的辩论。一方希望“成为一个核武器国家,能够像其他得到认可的合法核武器国家一样行事并扭转局面”。“另一个政策潮流与外务省和朝鲜劳动党的国际部门有关,他们主张通过谈判走出困境。”

  海斯称,朝鲜外务省最近发表的一项声明说,只要美国保持敌对,朝鲜就不会放弃其核“神剑”——这一有条件的声明表明,在适当的环境下,平壤可能愿意放弃其核武器。

  2、言辞比往常更激进

  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的詹姆斯·马丁不扩散核武器研究中心东亚负责人杰弗里·刘易斯说:“他们讲很多类似这样的东西,因此人们倾向于认为这也是疯狂的朝鲜讲的一些疯话。但这次更加激进。”

  文章指出,在2月12日的核试验受到联合国制裁后,朝鲜的言辞进一步激烈。乔治敦大学亚洲研究负责人车维德说,自1992年以来,每次韩国新总统就职后的14个星期内,朝鲜都会进行某种军事挑衅。他说,韩国总统朴槿惠于2月25日就职,“于是,时钟开启了”。“不同的是,这一切的背景是,这是由一位行为极其不可预知的新领导人掌权的一年,这是比过去20年中所见到的更为密集的一系列挑衅。虽然普通听众认为这些威胁似乎只是朝鲜又一次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巴,但对我们这些更密切跟踪这一切的人来说,这有一点不一样,因而更加担心”。

  3、核武能力不容小觑

  大多数观察人士认为,平壤还需要很多年才能拥有利用导弹携带一枚核弹头的技术。海斯说,虽然朝鲜科学家于2012年12月成功地把一颗小型卫星送上了太空,但在一枚导弹上加装一个有功能的装置,并将其成功发射和击中目标则要复杂得多。

  但刘易斯说,朝鲜可能会试着“跳着走”,正如其早些时候的核试验一样,建造一个适合其导弹的足够小的弹头。“我觉得他们有可能已经设计了一种射程在1000公里以内的弹头,但还不够小,不能安装在导弹上并发射到美国,但现在他们已经比几年前进步多了”。

  虽然华盛顿还没有明确表态,但刘易斯表示,3月15日五角大楼有关将在美国西海岸部署新的陆基导弹拦截装置的声明表明,朝鲜可能已经部署了一枚他们在2012年的阅兵式上展示的远程导弹。刘易斯说,五角大楼的声明“主要是作秀”,但可以反映出美国对这些导弹的真实担心。

  4、但核武器并非一切

  文章称,朝鲜还有大量的常规军火,包括能够携带烈性炸药飞越几百英里的中程弹道导弹,以及成千上万门大炮、火箭发射装置和坦克。这些武器集结在分隔朝韩两国的非军事区一侧,其中有很多都能打到首尔。

  海斯说,在韩国和美国的报复摧毁这些武器前,朝鲜的轰炸能使首尔数以万计的人丧生。但那实际上相当于发动了一场新的朝鲜战争,在这样一场战争中,朝鲜会吃大亏。

  还有别的途径。当韩国多家银行和广播公司的电脑3月20日开始崩溃的时候,人们一下子就怀疑到朝鲜。韩国此前曾因类似的黑客攻击指责过朝鲜,包括 2010年和2012年,当时也是银行和媒体机构受到攻击。美国外交学会的网络安全专家史国力说,此次黑客行为与之前朝鲜的行为相一致。

  5、应该继续与朝对话

  车维德说:“目前的问题是,在他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弹道导弹试验和核试验后,不能直接与他们接触。现在我们进入了一个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他们进行制裁的时期。”“他们不想放弃核武器。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蛋糕并且吃了它。而美国在过去四分之一世纪的政策是,如果你愿意放弃核武器,所有这些东西都在桌子上,都是你的。这就是目前所处的两难境地。”

  与此同时,美国则在朝鲜的威胁之中与韩国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还加了一个特别的插曲:B—52轰炸机飞越领空。这让人想起冷战时期那些最可怕的日子,海斯称之为“战术上聪明,战略上愚蠢”。他说:“朝鲜人会注意到的,这证明我们在跟朝鲜玩核游戏,这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事情。”

  但海斯和刘易斯都说,继续与朝鲜对话不会有任何损失。刘易斯说:“在防御上我们尽我们所能,但如果朝鲜人想做交易,我们也愿意这样做。”(参考消息网)

美媒:朝鲜局势需知5事 朝核武能力不容小觑_新闻_南海网

阿蘇寸Kelly機械人跳舞 「誰人代替你地位」 - 20130401 -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阿蘇寸Kelly機械人跳舞
「誰人代替你地位」

Kelly跳舞令阿蘇開post大彈,其實當年阿蘇咪一樣彈過祖兒講開英文,依家一樣friend咗。(左圖)(蘋果日報)

阿蘇公開哥哥變魔術嘅舊相。(微博圖片)

Kelly噚晚連唱多首哥哥嘅快歌,如《黑色午夜》、《Stand up》、《Monica》等,難度都好高0架﹗

今日成個facebook都係哥哥張國榮,昨晚有份出席紅館哥哥紀念騷的蘇施黃,亦分別於facebook及微博「洗版」,除張貼噚晚演出花絮及後台合照之外,仲有一張哥哥舊照。
相中哥哥化身為魔術師,阿蘇寫上:「各位國榮fans,『...沒有甚麼給你...』就憑這幅相罷!97年2月17日,我生日去了澳門慶祝,在酒店玩,國榮發乜癲在扮魔術師,你睇吓佢隻蘭花手!天生表演者!
另一教哥迷開心的是,阿蘇噚晚喺會場上見到唐唐,唐唐仲同佢講:「啲fans 直情冇得頂❤...」聽到唐唐讚美,就好似得到哥哥讚美一樣咁開心啦。
之不過,有讚亦有彈,阿蘇雖然大讚噚晚good show,但亦忍唔住批評陳慧琳(Kelly)跳舞似機械人:「Omg,陳慧琳唱晒哥哥啲快歌,oh no!She danced like a robot!!!...真係誰人代替你地位!」呢句說話一出,有唔少網民讚好,仲留言彈爆Kelly跳舞差,又大讚商天娥唱得好過Kelly添!事後阿蘇亦刪除留言,可能為咗免傷和氣啦。
查實Kelly噚晚嘅演出,一啲都唔易,佢一口氣又唱又跳連串哥哥跳舞金曲,包括《黑色午夜》、《Stand up》、《不羈的風》、《少女心事》、《~H2O+》同《Monica》,真係有一定難度。而且阿蘇批評亦係出於好意提醒,好似06年佢都公開彈過容祖兒唱《我的驕傲》時,「 fly up high」唱成「fly『笠』high」,當時阿蘇更謂:「個『笠』喺邊度?咁你話係咪慘呀?」噚晚咪一樣開開心心合照。

阿蘇寸Kelly機械人跳舞 「誰人代替你地位」 - 20130401 - 《蘋果日報》即時新聞

網友大讚性感。(微博圖片)(互聯網)

放大睇真啲!(微博圖片)

今日4月1日,除咗係愚人節之外,仲係哥哥張國榮(Leslie)離世十周年的日子,各地都有唔少「哥迷」紛紛舉行悼念活動。當年小虎隊成員、現年46歲嘅歌手胡渭康,亦於網上上載一張哥哥同佢嘅泳褲照,寫上:「青葱少年時」。相中仲見到有梁朝偉、胡渭康同哥哥只係著住泳褲,非常性感,哥哥嘅膚色係三個入面比較黑的一位,而偉仔就以白色衫褲上陣。
果然係青葱少年時,激罕﹗

【短片】【風繼續吹】
網民一致激讚 商天娥最驚喜

商天娥(娥姐)噚晚現身哥哥張國榮(Leslie)逝世10周年嘅「繼續寵愛·十年·音樂會」,由杜自持鋼琴伴奏下獨唱一曲《儂本多情》,現場還播出29年前娥姐與哥哥喺劇中嘅經典片段,成為全晚最驚喜一環。
拍《儂本多情》嗰陣,哥哥得28歲,娥姐亦只有24歲。眨吓眼就咁多年。真係令人不得不感歎。而娥姐嘅唱功一向都有番咁上下,噚晚嘅音樂會中更大騷本錢,網民大讚娥姐唱功好,更有網民話:「KO容祖兒。」咁又誇張得滯。
網上亦有民調,睇睇大家覺得全晚哪一環節最感人,結果娥姐排第二,排第一係梁朝偉與哥哥隔空對話那一句:「不如我哋從頭嚟過 」;至於排第三係張學友,佢嘅短褲look果然有驚喜。祖兒唱《大熱》、古巨基唱《由零開始》等就排最尾似乎未受青睞。
29年前娥姐同哥哥合演劇集《儂本多情》,,更有唔少床上戲o添,噚晚亦重現喺大家眼前。

(蘋果日報)

由零開始,偷偷想到落淚!03年4月1日傍晚6時43分,一代巨星張國榮從中環文華東方酒店躍下輕生,這傷痛一刻,哥迷永不忘記。
十年後的傍晚6時43分,近千位繼續寵愛的哥迷齊集中環,手持燭光默默哀悼,哭祭哥哥。而哥哥生前跟唐鶴德的生活密照昨日也曝光,好友公開相片,表達想念哥哥的心!

中國屌絲5.26億 佔四成人口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中國屌絲5.26億 佔四成人口

內地巨人網絡與易觀國際昨日聯合發佈《中國互聯網「屌絲」用戶遊戲行為調研報告》,指中國屌絲人數達5.26億人,約佔中國人口13.7億的四成。不過,有業界人士質疑調查的準確性,稱之為愚人節的雷人報告。
調查報告顯示,在年齡層中,80後人群最屌絲,70後比90後更「屌」一些;區域分佈上,上海受訪者對屌絲認同度最高,香港則最低;經濟能力上,月收入6,001至8,000元的男性、3,001至6,000元的女性受訪者對屌絲認同度最高;感情方面,平均每三個屌絲擁有一個女友(男友);在消費習慣上,約8.64%的屌絲群體使用蘋果手機,約94.3%的屌絲玩網絡遊戲願意花錢。屌絲原指出身卑微的青年男性,後泛指出身卑微、相貌平凡、空有抱負的青年男女。
《北京晨報》

中國屌絲5.26億 佔四成人口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富商一夜風流被騙1,270萬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富商一夜風流被騙1,270萬

佛山南海一名女子,認識當地富商後,主動示愛、獻身,一夜情後分別以懷孕產子、患上絕症及為子女在香港買樓等理由,一人分飾三角,先後騙走1,270萬元(人民幣.下同),女子近日被捕。
行騙的女子姓羅,她向公安表示知道南海有一名30歲出頭姓潘的富商,於是千方百計接近,至2008年她引誘潘發生一夜情,之後她不時與潘聯絡,聲稱為他誕下龍鳳胎,但要獨力撫養,不讓他見面。
2010年羅女向潘聲稱患上末期肝癌,要他為一對子女買樓,騙去696萬元,幾日後她假扮「朋友」致電潘,稱她已經去世,潘再滙84萬元做法事。上月初她再扮成「母親」向潘稱,子女要在香港買樓,再騙去500萬元。潘事後覺得可疑於是報案,最後將羅女及兩名同黨拘捕。
《廣州日報》

富商一夜風流被騙1,270萬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文革慘劇見證 紅衞兵墓園突取消開放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文革慘劇見證
紅衞兵墓園突取消開放

■不少市民昨到紅衞兵墓園欲弔唁,但墓園未如期開放。《蘋果》記者攝

【《蘋果》記者重慶直擊】
重慶前市委書記薄熙來倒台後,重慶當局為肅清薄主政時期的「文革遺風」不遺餘力。日前傳出,當局要在清明節期間開放該市封閉了近30年的「紅衞兵墓園」(簡稱墓園),供市民弔唁,以銘記文革教訓。但消息引起輿論關注後,官方又突然否認。本報記者昨在現場採訪,不少市民對當局閃閃縮縮的態度大表不滿。

全國僅存的這座「紅衞兵墓園」,位於重慶沙坪壩公園西南角,佔地50餘畝,由一人多高的石牆圈住。記者昨日到訪時,大門仍是鐵閘把守,還加了新鎖。若不是旁有石碑,上書「紅衞兵墓園」,外來人恐不易找到。登高舉目,或透過鐵閘門望進去,園內寂靜無人,地面長滿青苔,蔓藤高樹之間,墳塋座座,墓碑林立,給人陰森寒氣感。

■不少墓碑碑文刻的是文革口號語錄。《蘋果》記者攝

父母帶女兒來認識歷史

「說是開放又不開放,真是奇怪。」一對年輕的父母帶着四、五歲女兒來,說想讓女兒認識一下歷史。年輕的媽媽稱,她小時有一次貪玩曾鑽進墓園,後來大閘深鎖沒機會再進去。此前上海東方網稱,重慶紅衞兵墓園將在清明節期間開放,但未幾重慶沙坪公園管理處即公開否認,稱該園「存在多處安全隱患」,不會對外開放。
碰門釘的不只是記者和這對年輕父母,還有幾位上年紀的老人家,他們站在鐵閘門外,高談濶論當年文革、談論文革武鬥:「當年的815派(重慶造反派)和反到底派,打起來很惡的,鐵棒、槍、炮都用上,不要命咧。」旁邊幾位女中學生聽得似懂不懂,照點頭。

■紅衞兵墓園現被定為重慶市級保護文物。《蘋果》記者攝

恐令人們「追究責任」

武鬥是文革中各造反派武裝衝突的簡稱,初時拳腳相向,後擴至棍棒、鐵通,最後發展到槍炮甚至裝甲、坦克等。全國各地均有發生。最大一場武鬥是1967年7、8月重慶楊家坪武鬥,雙方出動軍艦、大炮、坦克等重武器,死傷數千人,楊家坪、謝家灣地區被夷為平地,要北京中南海干預才告止。
記者昨日至少見到多批民眾到墓園欲弔唁,但遭遇「鐵將軍」掃興而返。他們對當局仍拒絕開放墓園大表不滿,認為既然文革早被中共中央否定,開放紅衞兵墓園利教育後代銘記教訓。也有市民私下指,當局至今不願開放墓園,是擔心裏邊那幾百個墓碑下的白骨,會勾起人們對毛澤東和中共「追究責任」的想法。

文革慘劇見證 紅衞兵墓園突取消開放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武鬥645死
最小僅11歲

1,526

■當局為防民眾入園,又加新鎖鎖閘。《蘋果》記者攝

【新聞背景】
重慶是文革期間發生武鬥最多、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加上是當時中國軍火工業基地,導致武鬥死傷慘重。官方資料顯示,僅1967年夏至1968年夏一年時間,重慶發生武鬥31次,其中動用槍、炮、坦克及炮船等軍械兵器24次,共計645人死亡。
重慶紅衞兵墓園是內地僅存完好的文革武鬥死亡者墓群,埋葬近400名死者,大部份是1967年5月至8月武鬥被打死的紅衞兵和工廠造反派,年紀多為20、30歲,最小僅11歲。部份有墓碑,碑文充斥文革時的口號和詩句。
文革結束後,特別在城市開發中,該墓園多次險被毀,有官員籲鏟除這個「瘋狂年代」的烙印。1985年時任重慶市委書記廖博康視察後,提出「不拆除、不宣傳、不開放」的「三不原則」,墓園被水泥牆封住不對外開放。2009年定為重慶市級保護文物。 
《蘋果》記者

同學誤中炮陣
紅衞兵:我上了當 我是犯罪

16,212

Initial Image

■重慶文革親歷者(左起)賀忠偉、黎衞東和吳洪江講述當年武鬥情況。《蘋果》記者攝

當年的熱血青年,如今已滿頭銀絲。《蘋果》記者昨還見到多位當年重慶武鬥的親歷者,無論是當年聲勢最強的「815派」,抑或是輸得最慘的「反到底派」,講起當年的經歷,他們都為自己的無知與鹵莽而悔恨,更為因武鬥無辜死去的同輩表示懺悔。

趕走師生 批鬥校長

67歲的賀忠偉當年是重慶水輪技校「815戰鬥團」團長,他帶頭把同校「反到底派」師生趕出學校,還寫大字報批鬥校長,「當時只知道熱愛毛主席、共產黨,沒想到成了政治家的炮灰。」他指有兩個同學誤中炮陣、長矛而死,每憶起武鬥中死去的人,他就疚悔不已:「我上了當!我是犯罪,是我破壞了一切﹗」
70歲的黎衞東和83歲的吳洪江當年是建築工人,黎出身幹部家庭,當上「815」地區指揮;沒讀過書的吳則是「反到底派」,兩人本是同單位卻反目成仇。黎衞東在巴南區指揮批鬥「走資派」,吳則帶人攻打「815派」,「當時真是炮彈、子彈橫飛,因為很多工廠就生產這些。」
當然,他們都堅稱自己沒有真正參與武鬥,「沒動手殺過一個人」。文革結束後中共開始清算,賀忠偉被判勞教3年,黎衞東被判監8年,吳洪江被判監1年3個月。今日他們仍是老朋友,經常聚在路邊喝茶、抽煙,擺龍門陣。
據悉,薄熙來倒台前,重慶一批當年的紅衞兵和造反派相約成立「重慶文革老同志聯誼會」,黎衞東是聯繫人之一。他們除了紀念文革,還要求當局對文革後被判刑的造反派「平反補償」。另外,據悉還推舉時任市委書記的薄熙來為「總顧問」。但該組織在薄熙來倒台後已銷聲匿迹。
《蘋果》記者

愚人節大整蠱新聞: YouTube關閉網站10年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愚人節大整蠱新聞:
YouTube關閉網站10年

YouTube宣佈昨日(周一)關閉網站10年,將於2023年才重開!與此同時,Google推出「嗅覺」功能;維珍航空也宣佈推出全球首架玻璃底客機,驟耳聽來是很震撼的新聞,但其實都是整蠱人的愚人節新聞。
YouTube前天在首頁發佈閉站短片:「我們即將完結了。今夜零時youtube.com不再讓人登入。經過八個奇妙年頭,是時候選出歷來最佳影片。」不知有多少擁躉被這條消息嚇倒。
Google亦在搜尋頁面宣佈推出「Google Nose」,叫人探頭到螢幕,就可嗅到香味資料庫內1,500萬種氣味,從薄餅、肚臍、馬糞、到尿片味都有。嗅不到?按一按「需要幫助嗎?」連結,Google送上一句「愚人節快樂」;連Google地圖都新增了藏寶圖版本,叫人哭笑不得。
一向噱頭多多的維珍航空發新聞稿,宣佈推出玻璃底客機,乘客不用再爭坐窗口位看風景,受歡迎的話,明年愚人節將推出更多玻璃底客機。英國北約克郡一所貓頭鷹收容中心聲稱受削減預算裁員影響,培訓八隻貓頭鷹,能辨別顏色分發內部信件,讓人誤會哈利波特的信差「嘿美」活現人間。
英國《每日電訊報》/《每日郵報》

愚人節大整蠱新聞: YouTube關閉網站10年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金正恩密令:不開第一槍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金正恩密令:不開第一槍

朝鮮半島局勢持續緊張,在北韓宣佈跟南韓進入戰爭狀態後,美軍無視北韓的威脅,前天(周日)派出兩架F22隱形戰機到南韓參加軍演,北韓暫未反應,但據說金正恩最近曾向前線部隊下達秘密指令:絕不能開第一槍,以免給美韓有任何報復性攻擊的藉口。
美軍兩架F22隱形戰機前天由沖繩嘉手納基地,飛到南韓烏山空軍基地參與演習,直至本月底為止。美軍也曾參與美韓軍演,但美軍先後出動B52轟炸機、B2隱形轟炸機和F22隱形戰機,勢將刺激北韓神經。
南韓總統朴槿惠稱,一旦北韓作出軍事挑釁,將會強烈回應,亦計劃增派人手,應付北韓網絡攻擊。南韓《中央日報》引述情報消息指,金正恩最近向前線部隊下達密令:「要以高度警覺性應對戰鬥勢態,不能發一聲槍響……千萬不要製造任何讓南韓和美國向我們報復攻擊的機會。」顯示金正恩只是製造緊張氛圍,目的是逼美國就範直接談判,並為自己在北韓樹立軍威。
另外,北韓最高人民會議昨天開會,任命74歲的朴鳳柱回鍋再做總理。朴鳳柱在2003-07年出任總理,因倡議引入美式薪酬制度而被免職,如今重當總理,顯示當局再推行經改。
中央社/韓聯社

金正恩密令:不開第一槍 - 20130402 - 蘋果日報

给三星支招:做好三点即可超越苹果_数码_腾讯网

 

给三星支招:做好三点即可超越苹果

腾讯数码[微博]2013年04月01日07:32

给三星出招:做好三点即可超越苹果

腾讯数码讯(编译:张秀梅)三星GALAXY S4可以说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智能手机,等到真正上市之后,绝对有“秒杀”市面上所有智能手机的实力。可以说GALAXY S4几乎成为了目前世界上最顶尖的智能手机。但是,对于GALAXY S4来说,要想成为真正的第一,还有一座“大山”挡在了它的面前。

那就是苹果iPhone

虽然三星可以很轻松的击败诸如HTC摩托罗拉LG等其它的Android手机厂商,但是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尤其是在美国,苹果公司依然将三星远远的甩在身后。根据Comscore的最新数据表示,在2012年一整年,仅苹果一家公司就囊获了70%的全球智能手机利润,三星虽然排在第二,但也只有25%。

“现在三星唯一需要考虑的事,就是能够如何超越苹果。”Canalys的分析师Pete Cunningham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表示,“苹果是目前惟一一家在智能手机领域三星无法超越的对手。”

当苹果公司在2007年推出第一款iPhone时,全世界的智能手机用户第一次见识到了一款以系统与应用为主的智能手机。在那之前,大家主要还是更多的关注手机硬件参数本身。但是,其它厂商似乎在当时并没有对iPhone过多的重视,RIM、摩托罗拉、三星等公司依然在争先恐后的将精力投入到硬件产品、新手机研发及市场推广上。

与此同时,苹果正在按照自己的节奏,在大家的轻视中稳步向前。

在苹果推出全新的iPhone产品时,iOS系统也成为了当时智能手机领域中的一朵“奇葩”。人们当时绝对不会想到,一款手机上的操作系统居然还能陆续被苹果应用到iPod touch及iPad平板电脑上。直到后来,竞争对手们逐渐发现苹果策略的正确性,于是大家开始纷纷效仿,苹果的领先优势也变得越来越小。

“现在,苹果自己的光环效应已经在逐渐消失,以三星为首的竞争对手们正在迎头赶上。”Forrester的分析师Charles Golvin说道。

不过在某些方面,三星暂时依然无法超越苹果。

目前这家来自韩国的电子巨头凭借其多元化的产品线,在全球智能手机销售数量上已经超越了苹果,同时又在2013年推出了全新的GALAXY S4高端Android智能手机而继续超越。GALAXY S4拥有大量的顶尖技术,比如视线追踪、无线充电及内置智能语音翻译等,必将会成为一部令人惊喜的产品。但是,苹果依然拥有非常稳定的高端用户群体,这些苹果的用户群无论从收入、社会影响力还是种程度上来说,都是三星目前非常需要的。所以三星要想从苹果的手中夺取这部分高端用户,还需要在三个关键的领域加把劲。

工业设计

“目前三星手机最大的劣势,就在于手机本身的工业设计、外观及整体的质感。”分析师Cunningham表示。

坦率的讲,如果单纯的从手机材质与设计上来说,别说是苹果了,就连例如诺基亚、HTC等其它厂商,都够三星学上一阵了。

HTC One凭借巧妙的曲线机身及一体化铝制外壳,为自己赢得了不少赞誉,可以说,HTC One是最近设计最精美的智能手机之一;而苹果则为iPhone 4及iPhone 4S采用了特殊的玻璃材质,并且在其基础上又为iPhone 5 增加了铝材质,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会感觉到特别有“贵重感”;而诺基亚的Lumia系列手机则凭借聚碳酸酯材质的多彩机身,绝对会吸引许多年轻时尚的消费者的目光。

再来看看三星,即使是GALAXY S4,既然还在使用脆弱的塑料材质来“包裹”它的旗舰产品。虽然使用塑料能让手机变得更轻、更耐用,但是无论是从视觉效果还是手感上,似乎真的不够“高端大气上档次”。甚至连三星手机部门的老大申宗均(J.K. Shin)都直言不讳的表示,三星手机将会继续使用塑料材质外壳,这对于粉丝们来说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彻底将消费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苹果公司对于自己所建立的一整套生态系统有着非常严格的控制,只有当你能够严格控制自己的产品,才能够轻而易举的决定消费者会得到一个什么样的使用感受。”IBB咨询师Jefferson Wang同样在接受《连线》杂志采访时表示。

拥有完整且严格的生态系统,还可以更容易的获得更大的收益。三星现在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三星已经开始在尝试通过其自家的媒体中心及S Cloud云服务来获得额外的收益。虽然还是要依靠谷歌的Android系统,但是三星已经在尽力摆脱对Android更多的依赖。除此之外,三星还需要与运营商及零售商们开展更多的合作,将产品与合作伙伴们进行垂直整合,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量的产品运营成本,而且也能与苹果一样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牢牢的置于自己的掌握之中。

品牌影响力

最后需要三星提升的方面,就是自家的品牌影响力。现在的苹果对于运营商来说,只要提出要求,没有一家运营商敢说一个“不”字。

“想像一下,如果苹果在推出下一个重磅产品时,既不公布价格与上市日期,也不对宣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与哪些运营商合作,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事情。”Glovin说。“虽然这只是假设,但是这决定能反映出苹果现在的品牌影响力,无论是媒体、运营商、代工厂、合作伙伴还是消费者,每次都会迫不及待的想要知道一切关于苹果新产品的消息。而且苹果在整个营销策略上也非常强势,甚至会凭借自身的影响力将许多风险转嫁到合作伙伴与运营商头上。”

再来看看最近的三星GALAXY S4,在纽约的发布会上同样没有提及价格、发布日期及运营商名单,虽然媒体、运营商和消费者们似乎不是太强烈,但是这也似乎能够看出三星已经开始重视品牌影响力,并且在试图不断的提升。

现在,苹果已经感受到了来自三星方面的压力,知道三星虽然还在自己的身后,但是二者的距离已经越来越小。来看看苹果公司的营销主管Phil Schiller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首次一改往日策略,主动炮轰三星GALAXY S4的态度就知道了。虽然苹果现在依然面对三星还有不小的优势,但是如果三星能够将上面提到的三点做得更好的话,则完全有可能超越苹果,坐上智能手机领域的头把交椅。

来源:wired

给三星支招:做好三点即可超越苹果_数码_腾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