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日星期六

博客來書籍館>不工作的快活:退休後8萬個小時的每一秒快樂術

 

不工作的快活:退休後8萬個小時的每一秒快樂術

不工作的快活:退休後8萬個小時的每一秒快樂術

  • 作者:金炳淑
  • 譯者:陳品芳
  • 出版社:尖端
  • 出版日期:2012年12月18日
  •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050843
  • 裝訂:平裝

  • 定價:260 優惠價:79205
  • 優惠期限:2013 年 07 月 16 日止

    最新活動訊息

    top
    • 2013職場人

    內容簡介

    top

    ★享受吧!現在開始好命的幸福人生!★
    ★50歲,給站在人生最大轉捩點的你!Life Plan for Senior!★

      給正在煩惱退休生活的40歲人、面臨退休的50歲人,以及已經退休的60歲人最佳的生活建議:從配角變主角,別再為了五斗米折腰,改為夢想而活吧!

      退休生活都是「老人的生活」?因為我們父母的世代,以其在那之前的世代,全都是這麼活過來的。

      但現在,該活出和父母不同的退休生活了。

      《退休人生活出夢想七要點》

      第一、為夢想而活
      如果現在稱為第二人生,那就要再規劃第三人生。

      第二、享受趣味
      「有趣」就跟萬靈丹一樣,能將退休之後的人生變回青春期的人生,非常了不起。

      第三、準備
      無論在什麼狀況下,都要隨時準備好實現夢想,為了20~30年後更美好的未來準備。

      第四、學習與忍耐
      準備好維持想學習的心情學習。因為已經不是年輕人了,也要能夠忍耐學習的殘酷面。

      第五、計畫
      「漫無目的」這個辭彙有著微妙的興奮與浪漫感,但對於站在退休分岔路上的人,卻一點都不適用。

      第六、變化
      學習與年輕人對話,並努力將所有事情做到正確,評斷一下自己每天拒絕多少倚老賣老。

      第七、熱情與興奮
      要體會經昇華為藝術而不再是勞動,人生的興奮才會延續、才會產生無止盡的熱情。

      別再為了五斗米折腰,改為夢想而活吧!

    作者簡介

    金炳淑

      高麗大學心理學系畢業後,取得東大教育研究所取得諮商心理學碩士、建國大學教育學博士。現任京畿大學研究所主任教授,同時也擔任(社)韓國職業諮詢協會理事長、金炳淑工作診所院長、韓國發展教育學會顧問、京畿道女性政策論壇代表、勞動部國家技術資格政策審議委員、勞動部聘用服務審議委員、勞動研修院客座教授等職務。

      30多年來進行諮商與職業研究,並幫助為了未來發展與就職問題而苦惱的現代人,更帶給從青少年到退休的老年人等各個階層的諮商者希望,給予他們足以改變人生的建議。主要著作有《韓國職業發達史》、《40歲的人生經營》、《寫出39歲的她的履歷表》、《失業是準備下一個50年的機會》等。

    詳細資料

    top
    • 叢書系列:流行話題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5K / 普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目錄

    top

    Part1我們都曾是一齣戲的工作人員
    01.舞台之後,布幕落下∕02.如果站在人生的岔路上∕03.走過不安的黑暗隧道∕04.跨越急躁邁向未來∕05.向嶄新的現實拋下船錨∕06.找回遺失的我∕07.退休後的8萬小時,該要做些什麼呢∕08.8萬小時是祝福還是災禍

    Part2 為了無憂無慮的60歲
    01.適合我生存的行星在哪裡∕02.跳離意氣用事的陷阱∕03.世界就是看著辦∕04.跨越年紀的高牆∕05.守護過去被我們所忽略的家庭∕06.即使沒有財產也要準備資產∕07.健康是頭號財富∕08.最大的資產還是人∕09.盡情享受60的華麗飛翔

    Part3 享受8萬小時的人
    01.退休後重新找回睽違37年的夢想.歌手 李章熙∕02.如果生活從安定轉移到不安定.律師 尹學∕03.公益,分享人生的片段.韓國仁人協會 李昌植會長∕04.尋找初戀的夢想.手工吉他製作師崔東洙∕05.創業,尋找自我本性的工作.廚師吳時煥∕06.將悲傷變成希望.善終專家李靜玉∕07.人生一旦停止夢想便會結束.自行車旅行家車白成∕08.尋找讓心臟跳動、讓創意源源不絕的工作.森林解說家楊敬善∕09.他們所給我們的訊息

    Part4 人生新轉捩點的8萬個小時,寫好人生的劇本
    01.我生命的主角是我∕02.創造專屬於我的品牌∕03.學習對我的人生來說,是種投資∕04.找到適合我的行業∕05.再就業、創業、社會活動的三岔路∕06.建構保護自己的援助系統∕07.畫出人生的設計圖∕08.用未來發展日記來創造動力

    Part5 退休人士的十誡
    01.不要太多話∕02.不要讓自己變老∕03.不要害自己∕04.不要生氣∕05.不要被困住∕06.不要總想贏∕07.不要貪心∕08.不要停滯∕09.不要工作∕10.不要追求外在

    Part附錄 給退休人士的職業類別建議書

    博客來書籍館>不工作的快活:退休後8萬個小時的每一秒快樂術

    迅雷:拥有4亿用户讯的装机必备软件 为何未成下个QQ(图)-搜狐财经

     

    迅雷:拥有4亿用户讯的装机必备软件 为何未成下个QQ(图)

    2013年06月01日10:47

    迅雷:拥有4亿用户讯的装机必备软件 为何未成下个QQ

    2

      最近视频圈发生了三件事:百度爱奇艺收购了PPS,搜狐视频收购PPTV合并的绯闻不断,加之去年优酷土豆的合并。这是视频圈近两年来的三大事件,不过,作为老牌的视频与下载网站迅雷,一直没能当上主角。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装机必备的软件是QQ与迅雷。而今,装机必备变成了QQ与360。在深圳,迅雷曾被寄予厚望,号称下一个腾讯。在庆祝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的活动中,迅雷作为深圳的优秀企业代表,其CEO邹胜龙受到国家领导人接见。而如今,这个号称有4亿以上的用户,全球最大下载引擎的公司,却慢慢的沦入尴尬的境地。
      将迅雷定义为一个单纯的视频网站或者下载平台都是有失偏颇的。目前,迅雷是中国惟一一家拥有数据下载、在线视频、本地播放三大视频应用的实力公司,然而在网民的心目中,迅雷早已经成为了下载的代名词。
      创立于2002年10月的迅雷,可以说是下载领域的先驱,创始人邹胜龙认为,门户,搜索,邮箱,通讯,下载是互联网五大基础应用,前四者都成就了巨头公司,下载一样有机会。而事实上,迅雷确实在用户规模上成了巨头公司,4亿的装机量除了QQ无出其右。
      邹胜龙一度很自信,“再给迅雷五年,我相信可以做到今天腾讯的规模。”但现在两者的鸿沟在拉大。
      首先依靠一款产品获得海量用户,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出互联网增值服务,并将流量变现,这是腾讯的玩法。用邹胜龙的话说,即所谓的“先圈地,后种地”。尽管迅雷在线、迅雷6、gougou.com、迅雷看看,都有海量用户,但迅雷与QQ之间有本质区别:QQ是一个沟通平台,承载着用户的社会关系,甚至感情寄托,具备极强的用户黏性,因此用户可为QQ增值服务支付费用;迅雷仅解决下载需求,而不会长时间地将目光停留在下载界面:增值服务成了无源之水。
      打个比喻,腾讯圈到的是小区和居民。迅雷圈到的是一条小路,以及上面行色匆匆的路人。
      迅雷早就开始想如何利用这些“路人”商业化。
      2006年,邹胜龙开始商业化尝试。主要有:1.推出资源整合门户网站迅雷在线,尝试将用户从下载客户端转移到网站;2.推出“迅雷看看”在线视频服务,吸引迅雷在线的用户停留下来;3.整合gougou.com,并将其改造为多媒体下载搜索引擎;4.联合运营网游,将用户引导给网络游戏运营商,并获得分成;5.升级迅雷下载客户端,增加SNS、IM等元素,并将迅雷所有的服务整合起来,成为一个QQFacebook式的客户端。
      2007年到2008年迅雷形成了狗狗、看看、在线等几个产品拳头,但因生硬模仿和飘忽不定而相继失败。迅雷6是迅雷在客户端上的升级尝试。它试图超越简单的下载软件,像QQ和facebook那样进入用户的生活。比如,迅雷6增加所谓的“雷友成长计划”,鼓励用户每天像使用QQ那样将迅雷长时间挂在桌面上,根据挂机时间长短和下载文件的数量来让用户升级。这种生硬的模仿背离了迅雷作为下载软件的核心价值,用户并不接受,最终这个项目基本失败。
      这样一个颇具明星色彩的科技企业,上市进程却是历尽坎坷,最后临门退缩。从08年至今,四次上市未果。迅雷IPO失败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是其商业模式不被美国投资者所看好。迅雷以P2P模式下载起家,但是在美国P2P模式并不被投资者所重视,迅雷在前期路演时也一直遇到这个问题。
      虽然相较于其他竞争对手,迅雷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情况则要好得多。无论下载流量、客户黏性、还是管理团队这些指标上,迅雷确实比土豆、优酷、暴风影音更牛。但现实是,优酷、土豆都上市了,而迅雷几番冲刺后,不得不撤销美国上市计划。
      为迎合资本市场,迅雷一直希望通过以视频网站的转型将自己重新包装。显然,这条路也不太平坦,版权是横亘其中的最大难题。为此,迅雷贱卖了新儿子狗狗搜索。
      一款下载软件的价值和带宽成反比,和目标文件的体积成正比。如今,带宽正在并且还将持续地变大,而文件则是越来越小。迅雷的核心优势正在消失。模式前景与变现能力受到资本市场的质疑,这也是多次IPO搁浅的主要原因。
      中国视频网站的诞生集中出现在2005-2006年,如后来的优酷、土豆、56、ku6、pps、pptv。如今,这些小弟大多要么上市成功,要么找到归宿。爱奇艺作为视频领域最后的入局者,从2010年诞生至今,以高清正版立足,最近又收购了有视频客户端优势pps,成为业内唯一可以与优酷土豆抗衡的公司,IPO指日可待,是视频领域逆袭的代表。而迅雷十年,却走入迷途。邹胜龙曾公开将迅雷与淘宝视作同一梯队,甚至放言国内未上市的两个百亿级的公司,一个是淘宝,一个就是迅雷自己,如今,淘宝估值百亿是毫无争议的,而迅雷,一次次的IPO无果,即使上市,市值也怕也是在10亿之内。
      感谢迅雷在这十年为我们提供的免费服务,对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功不可没。
      最后,衷心的祝愿寂寞的迅雷能够成功逆袭。

    迅雷:拥有4亿用户讯的装机必备软件 为何未成下个QQ(图)-搜狐财经

    南方周末 - 正确的认识,比“伟大的爷爷”更重要 寻找饥荒记忆的“85后”

     

    正确的认识,比“伟大的爷爷”更重要
    寻找饥荒记忆的“85后”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范承刚

    发自:北京 2013-05-17 10:35:22 来源:南方周末

    湖南双井村中学生刘红丽在采访老人。 (草场地 供图)

    编者按:不满足于纸面化的历史叙述,一群从未体验过饥饿的“85后”回归乡村,重新挖掘半个世纪前三年困难时期的民间记忆。他们发现,今天吃饱了的村子在某种意义上依旧“饥饿”。拒绝遗忘、进而改造乡村和自我,成为这群年轻人重新思考的命题。

    发现爷爷曾“作恶”后,郭睿并不伤心。“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比拥有一个‘伟大的爷爷’要重要。”

    找寻饥荒记忆,困难不仅在于历史的遥远模糊,还在于现实的坚硬。不少老人拒绝采访,反对公映纪录片和立碑。

    挽救记忆的同时,年轻人将触角从历史延展到乡村当下的环境、教育和空巢老人等问题中来。

    经历了半年的乡间寻访,25岁的郭睿终于得到了一个不是太好的结果:在1959年至1961年的三年困难时期中,她的爷爷作过恶,殴打过一个挖野菜充饥的乡亲。

    但郭睿并不伤心,她得出结论:“获得一个正确的认识,比拥有一个‘伟大的爷爷’要重要。”

    但仅仅在三个月前,郭睿仍在为“好爷爷、坏爷爷”的问题而纠结。她出生于1988年,从未尝过饥饿的滋味,纵使已是南开大学历史系的研究生,祖辈的历史在她看来总遥远得像东方夜谭。“活的历史不在书里,”她说,“而在身边每一个人的记忆中。”

    郭睿的认识得益于一项名为“民间记忆计划”的饥荒口述史搜集行动。在富足的年代里,让饥饿的记忆不至于湮没,正是这项计划所想达到的目标。它号召年轻人返回成长的乡村,绕过教科书的单薄叙述,挖掘正在消失的历史碎片。

    2010年至今,已有二百余人参与,共采访一千余名老人。依靠超过两万分钟的采访影像素材,这群年轻人制作了十六部纪录片、两部剧场作品,以及两百余份口述记录。

    重建一段独特的民间记忆,也是计划发起者、独立纪录片导演吴文光的心愿,“让年轻人重担历史”。

    从汉堡包到榆树皮

    2013年4月25日,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坐满百人的教室里,“草场地”(民间记忆计划成员的群体名称)的年轻人们放映了纪录片《吃饱的村子》,回溯大饥荒时期的山东省邹家村的故事。一位前往丹麦学术交流的上海教授看完哽咽:“记忆被淹没,你们却在试图直面历史。”

    但这样的自觉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对这群“85后”和“90后”来说,久远的饥荒年代曾陌生得像一团雾,甚至连相关的影视作品或小说都很难找到。

    另一位成员,天津美术学院学生王海安对于上世纪中叶那场饥荒的唯一了解,是挂在家中猪圈的一块榆树皮。年过八旬的爷爷告诉他,这是“苦日子”时唯一的食粮。日子好了,老人也不忘留一块以纪念昔日之痛。

    出生于1988年的王海安对此嗤之以鼻,这个数字媒体专业的大学生,与众多同龄人一样,对乡村感到厌倦,并渴望拥抱崭新的城市生活。他也从未试图了解乡村的历史。

    年轻人对历史的漠然一直是中国教育界的难题。一家调查公司曾对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的调查显示:七成受访者不及格。而哈尔滨另一项同题材调查中,个别中学生竟将盛世唐朝描述为一支同名摇滚乐队。

    网络作家慕容雪村也曾著文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担忧:“他们被可口可乐和汉堡养到了胖得走不动路的地步……遇到争论甚至懒到连上网查一查资料都不会。”

    57岁的纪录片导演吴文光常在一些大学上课,他发觉85后乃至90后青年拥有广阔的视角,热衷于新技术与互联网,却对父辈历史知之甚少。

    三年饥荒,便是“空白”。土改、文革等题材相继进入电视剧、小说,1942年的饥荒也拍成了电影,1959年开始的那场饥荒在文化产品乃至公众议题中却鲜有出现。许多孩子甚至压根不知道这个时期。

    这位喜欢将镜头对准红卫兵、流浪艺人、草根农民的独立纪录片导演,决定做些什么——“如果失去了对历史的观照,是年青一代最大的悲哀”。

    2005年,他曾发起村民影像计划,来自全国的10个村民获赠摄像机,用于拍摄一切令他们感到有趣的议题,如村民选举等。村民们第一次透过镜头,表达自己的“声音”。吴文光决定延续这一方式。他开始鼓励学生,返回乡村,挖掘三年饥荒的历史。“草场地”工作室随之成立。

    在父辈的记忆里

    2010年,包括郭睿在内的首批二十余名参与者回到各自的村庄。

    出发前,年轻人对于村庄并不了解,关于历史的知识也少得可怜。参与者罗兵曾求助历史课本,却只发现了寥寥几十字:“自然灾害严重,苏联政府又背信弃义地撕毁两国合作协议。这一切造成国民经济自1959年至1961年的严重困难。”

    这几乎是所有参与者最初对这一时期的共同认识。邹雪平说:“老师一直这样教,也从没意识到是否该追问更多。”

    而当细节在这些年轻人面前展开时,郭睿也无意中得知自己家庭的另一面:自己的爷爷,在饥荒时曾是生产队长,打过人,作过恶。

    郭睿有些不能接受。爸爸曾告诉她爷爷是军人,上过朝鲜战场,刚正不阿,一辈子都为国家工作。

    “好像两个完全不同的人。”这个25岁的女孩迫切想要知道:爷爷为何打人?她翻遍了家乡临颍县的县志,却很难找到相关记载。读了七年历史的她最终决定回到乡村,和村里每个老人聊天——用“最笨的方法”,拼凑爷爷的形象。

    郭睿还找到父亲。父亲当时沉默了,拒绝作答。

    在计划组织者吴文光看来,这群年轻人需要打破长久以来对历史的偏见与误解。“他们父母的记忆是被整理过的。孩子必须要跨过他们,作为孙辈去拼凑其祖辈的历史。”吴文光说,“这注定是一个漫长甚至永无休止的愚公移山式的动作。”

    正如吴文光所说,伴随着采访,这群年轻人震惊于苦难细节,也开始自省对历史的淡漠。

    最先被参与者邹雪平记录的,是关于食物的记忆:谷糠、树皮、水草、井绳、观音土……最艰难的时候,村里的榆树皮全被剥光,连榆树叶也没有了;苦涩而干燥的食物堵塞了人们的肠道,拉不下屎,只能用手一点点抠出来,或是喝有毒的蓖麻子油,腹泻到脱水甚至痉挛。

    人们也因为粮食而相互告发、怨恨或折磨。一对饿晕了的父母为了省口粮,将4岁的孩子扔在屋外冻死;一个老人偷菜被发现,害怕批斗,把手脚捆起来,跳了池塘;村里还掀起了一场如火如荼的运动——“打老虎”(找藏粮食的人),私藏粮食的,都被吊在树上毒打。

    出生于1986年的罗兵,回到了湖南茶陵县罗家屋。采访让罗兵感到惊讶:每个老人都告诉他,村里那三年并未遭受任何天灾,粮仓里有足够的粮食,却不能发给社员,“都是要上缴国家的”。

    王海安也第一次得知了家族的悲剧:年迈的太爷爷不堪忍受饥饿,带着族谱逃离了村子。而到了1961年,两千人的张高村只剩下八百人。

    老人们的讲述,颠覆了邹雪平对历史的认知——她从未想到平静的村庄下掩埋着如此多的苦难。她也开始重新定义记忆的作用:“那些老人的故事,应该说出来,它们是历史的一部分。”

    2011年5月,“民间记忆计划”被正式定名。“有些历史的细节散落在民间,就像岩石一天天风化。如果不去见证,又将被遗忘、被掩埋。”吴文光说。

    代际鸿沟

    在郭睿的再三追问下,父亲最后才告诉她一个名字——郭国志,并且告诫女儿不要找,“你爷爷确实打过他”。

    但郭睿还是坚持找到了这个人。对方说:当时他很饿,下地找野菜,时任生产队长的爷爷以为他在偷麦苗,不由分说将他打晕在地,还进了医院。

    郭睿感到沮丧。随着采访的深入,得到的事实更加矛盾而复杂。乡亲们告诉她:爷爷对浮夸风表达过不满,差点被批斗;但另一方面他又带头收缴许多家庭的粮食,“甚至有些粗暴”,村民挨饿,他却获温饱。

    3个月的采访,郭睿最终同意了一个村民对爷爷的评价:他是个“中等人”——不太好,也不太坏。

    “那个时代,每个人都是‘平庸的作恶者’,在那样一个饥饿的年代,没有绝对的善与恶,谁都是有责任的。”郭睿说。

    2010年1月至今,民间记忆计划的参与者共采访了来自18个省、130个村子的一千余名老人,年龄从55岁到97岁不等。

    无一例外,老人们都是首次面对镜头,讲述半个世纪前的饥饿经历。这也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至今已有21位被访老人去世。

    年轻人在北京草场地工作站建立了一面“档案墙”,数百张老人的脸,按照村庄的名字分类排列。“这些记忆为那个年代增添了细节,这样才构成了有血有肉的历史。”邹雪平说。

    历史细节让他们震惊,在根据采访材料编排的舞台剧《回忆:饥饿》中,参与者选择了用身体来外化饥饿者的悲苦:舞台上,他们一边叙述采访经历,一边模仿着饥饿者的形象:或是屈膝跪下,或是佝偻着腰,又或是四肢贴地,像毛毛虫一样缓慢挪动,“就像那时的人一样卑微”。

    在邹雪平眼里,表演在中国常会收获两种反应:一是习惯性的沉默,“甚至没有看下去的耐心”;一是震惊,“教科书外,还有那么多不知道的”。

    在村庄里,参与者同样感受到“见证的艰难”:老人中不乏恐惧者,数十年的运动经历及教育渗透在思想里,让他们害怕“犯错误”或“连累家里人”,拒绝了采访。

    邹雪平记得2011年1月,她邀请15位老人到家里,观看2010年拍摄的纪录片《饥饿的村子》。放映完后,邹雪平询问:这部纪录片要公映的话,同意不?

    出乎邹雪平意料:所有老人都表示反对。一些老人甚至激动地说:“对国家影响不好!”

    邹雪平很惊讶,似乎感到一道隐形而巨大的代际鸿沟。邹雪平将这一幕拍了下来,制作了第二部作品,取名《吃饱的村子》。

    为沉默者作见证

    随着采访的深入,参与者逐渐有了立碑的念头。

    王海安所在张高村,村西有个公墓,百年来去世的村民都埋葬在此。三年困难时期的死亡者却不在其中,“村里觉得晦气、丢脸”。

    2011年,王海安决定在村里立块碑,“让这些孤魂有个归宿”。这个大四的学生却一头触碰到了坚硬的现实——他几乎遭遇了所有人的反对。

    在村子里,王海安也遭到嘲笑。一名老人甚至用一千元打赌,认定这块碑建不成。老人们对他说,历史早过去了,别浪费钱在死人上。

    最终,这个疲惫的年轻人放弃了。

    3年来,有近10位参与者想在村中立碑,仅有3位成功。吴文光这样形容年轻人们在村庄里的境遇:“不是散步,而是匍匐,潜入,打洞,现实很坚硬。”

    在山东的邹雪平,同样陷入了被家人称为“现实问题”的泥潭。

    五十年代出生的父母、七十年代出生的哥哥,甚至连九十年代出生的弟弟,都担心这样的行为很危险,会犯错误,并且认为大学毕业后不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拍纪录片是不务正业。

    邹雪平的父亲刚当上村书记。女儿的片子拍出来后,这个老党员惴惴不安:“为什么要把这些不好的事情拿出来说?”

    母亲则选择了与女儿谈“经济”:“你上大学花了这么多钱……人家打工一月还两千多块钱呢,你这个工作,够买化妆品吗?”

    “这是我二十多年来第一次和家人对抗,却也是我叛逆的开始。” 2012年3月,在她长久的坚持下,邹家庄的“三年饥饿逝者纪念碑”还是立了起来。

    这块1.6米高、800斤重的黑色墓碑,面向东南,所需的1800元,来自村里37人捐助。碑文中写着:“1959年至1961年三年饥荒期间,本村共41户、165口人,生活极度困难,共有37人因饥饿去世,涉及17户。本村村民特立此碑,以示铭记。”

    墓碑立起来那一天,邹雪平细细打量着碑上37个人的名字,感觉与这个村庄的联系更紧密了——那些年轻人不曾目睹的面容,现在有了让后人记忆的一种方式。

    重新发现乡村

    在吴文光眼里,如今年轻人正“逐渐背离乡土”。寻找“饥饿”,则让他们有了重回乡村的机会。

    邹雪平就明显感觉到了自身的变化。以往,“农村人”一直是她回避的词语。直到2010年,邹雪平拍完第一部片子,她才开始学会“正视自己的身份”。

    借助摄影机,邹雪平重新凝视母亲,第一次发现了母亲的脸上爬满了蚯蚓般的皱纹;开始熟知了村里每一个老人的名字,也乐于知晓乡里的每一个故事。“我觉得正脚踏实地站在肥沃的土地上,吸收营养。”

    回村第4个年头,邹雪平发觉自己不仅是饥饿的记录者,也成了村庄的建设者:她带领着村里的孩子采访老人、建立垃圾站,还在村里设立老人基金,为留守的老人购买食盐、手套和被褥。

    她也试图搭建不同代际间沟通的桥梁:邀请老人,给村里更年轻的90后、00后上课。在墓碑前,他们找到当年吃过的树皮、麦子苗、棉花种、野菜叶子,讲述每一样“食物”背后的久远故事。

    获得收获的还有25岁的李新民。小学五年级就辍学的她,过去只是吴文光家里一名保姆;在吴文光的鼓励下,她开始学习打字、摄影与剪辑。

    “在我的家乡花木林,女人的脑袋是用来背东西,从来不知道可以用来思考。”李新民说,她渐渐发觉了自己的不一样。2013年,她的作品《回到花木林》,入选了印度新德里亚洲女性电影节。

    在民间计划的参与者看来,“寻找饥饿”只是起点,由历史跨越至当下,才是计划的生命力所在:他们开始关注当下的乡村问题——环境污染、空巢老人、乡村教育……

    2010年,作为民间记忆计划最为年老的参与者,吴文光也回到曾经下乡的地方——云南富民县款庄。在一篇日记里,他这样写道:“辽阔中国土地上的密密麻麻的村子像此刻天上的星星一样,那些年轻的脸藏在其中。他们子弹一样射向那些村子,蚯蚓一样爬行在那些村子……他们肯定也是一样在各自返回的路途中。”

    南方周末 - 正确的认识,比“伟大的爷爷”更重要 寻找饥荒记忆的“85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