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0日星期日

亞洲週刊-村上春樹.川震.李承鵬

 

村上春樹.川震.李承鵬

2013年5月5日 第27卷 17期

從村上春樹到李承鵬,都要做身體力行的公共知識分子,照亮那些黑暗的夜晚,照亮社會上黑暗的心。

村上春樹的最新小說,是一次巨大的風格轉型。 他從「小資教父」的角色,華麗轉身,成為一個投身現實關懷的公共知識分子。他昔日在小說中的幻想與夢囈,都要化為具體的行動,針砭時弊,要扭轉時代發展的方向。

村上春樹這本小說《沒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禮之年》,不僅是一次文學的抉擇,也是一次倫理的昇華。歷經日本的地震、核災等種種苦難,村上春樹發現作家不能躲在文字的迷宮中,孤芳自賞,迷惑自己,也迷惑了讀者。他變身為一位「硬派作家」,要「直面」現實的殘酷,揭開那些社會不公平的陰暗面,也要為那些弱勢群體說話。

如果說作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那麼今天的中國作家還要面對肉體的挑戰。在微博上有七百萬粉絲的作家李承鵬,今年初在北京新書發布會上被掌摑和扔菜刀,他在《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新書簽售會上屢屢被禁言,不能講話,備受打壓。

因而對李承鵬來說,投身現實的改革,中國人比日本人更有迫切的意義。因為在神州大地,公民社會組織的行動不僅是對現實巨大不公的反抗,也是創建一個全新精神家園的契機。那些長期參與中國維權事業的中國公共知識分子,已經不再滿足於「打嘴仗」,在微博上吵架,而是要坐言起行,要解決實際的問題。

這也是要化解中國網絡世界的內耗。長期以來,中國的網民在公共議題上,都被自由主義與新左派的爭議所撕裂。自由派被罵為「帶路黨」、「美分黨」、「漢奸」,而新左派則被標籤為「五毛黨」、「水軍」、「鷹犬」等,但在語言的硝煙中,兩派中不少人會發現,彼此都有一股對中國濃得化不開的感情。他們衝破那些意識形態的迷霧,將自己的理想落到實處。如媒體人鄧飛推動學童「免費午餐」計劃,調查記者王克勤為肺塵病患奔跑爭取權益,公關人士「肉唐僧」甚至調侃說他過去被罵是「帶路黨」,倒不如自己做起「送飯黨」,為這次地震災民送飯。更不要說李承鵬,他身先士卒,與李連杰的壹基金結合,衝往救災的最前線。

也正是這樣的人道情懷,超越了政治宗派的局限性,也超越了政治理念的分歧。中國公共知識分子近年一度被「污名化」,在網路上被質疑只是沽名釣譽、自吹自擂的傢伙。「公知」二字,成為了一個貶義詞,但在這次雅安地震中,不少「公知」都挺身而出,不計個人毀譽,投身救災的行列。

正如《唐山大地震》作者錢鋼的觀察,當災難來臨時,平常分歧的力量都會團結起來。事實上,個人在巨大災難前都充滿了無力感,唯有「眾人拾柴火焰高」,才可以照亮那些黑暗的夜晚,才可以照亮社會上黑暗的心。■

亞洲週刊-村上春樹.川震.李承鵬

亞洲週刊-拒絕喝一杯魔幻的民粹

 

拒絕喝一杯魔幻的民粹

2013年5月26日 第27卷 20期

菲律賓這杯魔幻的酒,倒進了台灣社會的喉嚨裏,讓大家抓狂,但夢醒之時,就要面對更殘酷的事實。

馬尼拉街頭的選戰嘉年華:每次選舉都是鬧劇和悲劇結合的奇情綜合體(圖:法新社)

如果說菲律賓政治是一杯魔幻的酒,這杯酒所勾兌的民粹成份,不但讓菲律賓人醉倒,也讓台灣不少民意被迷惑,陷入了街頭政治的搖旗吶喊中,不了解他們所痛恨的菲律賓,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國家,也不了解兩國交惡中,其實受制於什麼的力量。

因為在國際政治中,台灣與菲律賓,實際上都只是美國的棋子。台灣有不少民間的聲音,大喊如果菲律賓不道歉的話,就不惜開戰,但其實台灣和菲律賓的軍隊,都沒有開戰的條件。

因為這兩個國家的部隊,都受制於美國。台灣和菲律賓軍隊要打仗的武器、彈藥和零件,都要靠美國提供,沒有美國的准許,台菲都沒有參加戰爭遊戲的本錢。

這次菲律賓公務船殺害台灣漁民的事件,顯然是菲國軍警系統紀律蕩然的結果。那些輕率開槍的菲律賓人員,在國內也是動輒殺人。

這也是一個第三世界國家的典型悲劇。這個人口近年已飆升至一億的國家,一直沒有辦法養活自己。它的大學畢業生都要離鄉背井,流向全球各地,當家庭傭人、管家、司機、夜總會的樂師。他們被視為菲律賓的國家英雄,為國家賺取數以百億計的外匯,但菲律賓也使自己的國民忍受妻離子散、家庭分裂之苦。

菲律賓曾是美國的殖民地,也抄襲了美國憲法的不少條款,但它的民主運作,由於沒有政治文化的配套,也沒有一個厚實的經濟基礎,因此每次選舉,都變成了一場鬧劇和悲劇結合的奇情綜合體,從選戰到開票,都是暴力頻頻,血腥四濺,讓國際看得傻了眼。

這次台灣反菲風暴期間,正是菲律賓選舉進行的日子。執政黨不願意對這燙手山芋表態,一拖再拖,避免影響選情。但由於這一兩年菲律賓的經濟表現不俗,總統阿奎諾三世的民望上升,勝選更使他趾高氣揚。

菲律賓政治的背後動力,都是它的家族與莊園權力的結構。幾大家族與財團的結合,形成了一個腐敗的權力生態,暗殺和貪腐,成為政治生活的一環。

菲律賓民粹的惡質成份,比台灣嚴重多了。菲國新聞媒體儘管發達,也百花齊放,眾聲喧嘩,但新聞記者被殺的機率奇高,名列全球前茅。跑地方選舉新聞,比到中東跑戰爭新聞還要危險。根據國際保護記者組織的統計,從一九九二年到二零一三年,在菲律賓被殺害的記者高達七十三人。

菲律賓不是一個普通的正常國家。它不僅政治腐敗,而且還是一個被內戰撕裂的國家。馬尼拉和南部回教勢力叛軍作戰四十年,雙方死傷人數達十五萬人。

台灣漁民的血不會白流。這事件也會刺激台灣加緊在南海護漁,對於被菲律賓與越南等國所侵犯的島嶼,都會嚴陣以待,也使南海的風雲變色。菲律賓這一杯魔幻的酒,倒進了台灣社會的喉嚨裏,讓大家抓狂,但夢醒之時,就要面對更嚴峻與殘酷的事實。■

亞洲週刊-拒絕喝一杯魔幻的民粹

亞洲週刊-越南失而復得的青春

 

越南失而復得的青春

2013年5月12日 第27卷 18期

越南政治變革,是對昔日青春的一次回眸,尋回當年熱血的理想主義,也對中國帶來衝擊。

在六七十年代,越南是美國男孩子的青春祭品。他們在越南戰場上灰飛煙滅,讓美國社會悸動。那些拒絕進入殺戮戰場的青年投身波瀾壯闊的反越戰運動,焚燒徵兵卡,因而下獄,或是逃到加拿大和瑞典。

美式英文"Nam"這個字成為一個魔咒,讓青春帶著血腥的味道。美國青年在越南戰場上的死亡人數高達五萬多人,也在美國的歷史上留下了痛苦的烙印。

但從更寬廣的歷史視野來看,戰場的另一邊,越南青年的死亡人數卻高達百萬計。他們為了保衛家園,也為了在全國建立一個社會主義的國家,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他們在劣勢的兵力下,卻善用地道戰、奇襲戰和種種光怪陸離的戰法,鄉村包圍城市,南北呼應,終於在一九七五年攻陷西貢,將美軍全部趕走,實現了越南的統一。

然而這樣的統一卻導致人民的大逃亡,他們恐懼政治與經濟鎮壓,不少越南難民投奔怒海。香港成為聯合國所安排的「第一收容港」,但也導致香港內部的巨大社會矛盾。更不要說在東南亞的其他國家,都深受其苦。

也許就是在越南人民用腳投票的壓力下,越南開始揚棄計劃經濟的僵硬體制,尤其九十年代蘇聯解體與中國經濟飆升,都使越南幡然醒悟,不能被革命的教條所害,要提升老百姓的生活品質,發展才是硬道理。

這也和中國在「六四」後的發展軌跡不謀而合。越南進入了市場經濟,也進入了全球化的體系。一九九五年越南和美國建交,雙方一笑泯恩仇。說明了政治上沒有永遠的敵人,而只有永遠的利益。

美國和全球的資本開始大量進入這個昔日血流遍野之地。市場代替了戰場。但最讓人關注的是:越南在政治改革的步伐上,卻可以後發先至,超越前進。

越南比中國更早就在高層領導層中實現差額選舉,也更早運用電視的現場直播,將政治生活的過程透明化,並且將高官的財產申報公開。這也使越南的執政黨與政府有更強大的公信力,可以在民眾中建立更高的聲望。

這也對中國帶來很大的衝擊。越南可以,為何中國不可以?尤其兩國都是曾經的社會主義國家,也都在經濟轉型中面對種種內部的矛盾,要在發展和分配的問題上取得平衡,在經濟增長中實現社會公正。

因為社會公正本來就是越南革命和中國革命的主題。胡志明和毛澤東都曾經惺惺相惜,互相支持。中共與越共,不但共同反對帝國主義的霸權,也共同反對資本的壟斷與分配的不均,要不斷為底層的人民說話。儘管過去二三十年間,兩國高層都被批評背叛了自己的階級,成為一種權貴資本主義,但在經濟繁榮的底氣下,也不斷自我的修補缺點,而這次越南的大幅度政治改革,就成為一個突破口,要突破過去政改的缺陷。

越南的巨變,也是對昔日青春的一次回眸,尋回當年熱血的理想主義。革命的滄桑,歷盡劫波,還是要回到激情的原點。為人民服務的革命情懷永遠不變,但也必須發現走向民主與公正的最新路徑。■

亞洲週刊-越南失而復得的青春

亞洲週刊-告別動物農莊的陷阱

 

告別動物農莊的陷阱

2013年5月19日 第27卷 19期

這次選舉的強力動員形成全新政治生態,讓大馬政治走出《動物農莊》「更平等」的陷阱。

不平等的世界,往往是以平等的口號來作保護色,騙了別人,也騙了自己。 這是英國作家奧威爾(George Orwell)在《動物農莊》(Animal Farm)的重要信息。他在這部政治寓言小說中,借助動物的嘴巴,說「有些動物比另外一些動物平等」(Some are more equal than the others.), 批判某些政權以平等之名,推行不平等的社會政策,形成了巨大的偽善與諷刺。

但沒想到在二十一世紀初葉,全球華人還要面對這樣的偽善與諷刺。最近馬來西亞選舉引起了政治動員的狂飆,約八成華人都投身其間,支持反對黨,爭取改朝換代,關鍵就是馬來西亞的憲法,這是一部「某些人比另外一些人更平等」的法律,馬來人擁有比華人、印度人和其他種族更多權利。這違反了過去一兩百年以來全球所建立的普世價值:人人生而平等,不能因為種族、宗教、膚色和任何先天的原因而歧視一個社會的群體。

追溯根源,其實是英國殖民政府「分而治之」(Divide and Rule)的手段,在撤離馬來半島之前,扶植馬來人來牽制經濟實力較強的華人,形成了一種奇特的種族政治,但也使這個新興的國家埋下了不平等的種子,讓執政當局收割一個族群分裂的政局,以不同族群彼此之間的恐懼來統治。「新經濟政策」(New Economic Policy, NEP),在公務員、軍警、商業上,規定馬來人擁有特權,如上市公司要有三成股份屬於馬來人;在就學方面,馬來人也比華人與印度人「更平等」,但也事實上坐實了一個不平等的關係。

人口比率的變化方面,華人與馬來人的比例也是此消彼長。城市化的華人,過去幾十年間,都不會生育很多小孩,一般家庭就只生一個或兩個,而馬來人卻是一路維持高生育率。獨立之初,華人在總人口的比率還蠻高,但如今卻只有四分之一左右,造成了政治影響力下跌,沒有足夠的選票來展現自己的政治肌肉。

這次選舉的結果,執政黨慘勝,但反對黨所帶來的衝擊,勢將影響未來政局。尤其華人在重大議題上,如對環保的關注、對稀土廠計劃的示威動員,都一馬當先,也爭取了城市的馬來知識分子與中產階級的支持,形成了全新的政治生態,讓大馬政治走出《動物農莊》的陷阱。

這次選舉所帶來的「民主海嘯」,捲走了過去大馬政治的格局,改變過去以種族政治為訴求的遊戲規則,也衝破了歷史遺留下來的「分而治之」局限。《動物農莊》的啟示,刺激大家思考如何避免掉進謊言的黑洞中,不要被名為「更平等」、其實是「假平等」的論述所誤導,讓美好和諧的明天不再是夢。■

亞洲週刊-告別動物農莊的陷阱

亞洲週刊-反美.崇美.普世價值

名家博客 - 邱立本

叛諜.叛國罪.失憶

2013年6月23日 第27卷 24期

斯諾登沒有叛諜Bourne的武功,卻有對抗強權的巨大能量—依靠香港言論自由與民意支持。

《叛諜追擊》:疾風知勁草

這就像好萊塢大片《叛諜追擊》(The Bourne Identity,台譯《神鬼認證》),那位由天皇巨星Matt Damon 演出的中情局失憶叛諜,被中情局僱用種種光怪陸離的殺手狙殺,他都在千鈞一髮中逃過,但也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新的陷阱。

但今天的叛諜驚心動魄的場景,卻是在全球華人之都的香港。叛諜斯諾登曾住在尖沙咀的美麗華酒店,他在揭發美國情報網竊聽民眾電話、破壞個人隱私的行徑後,就離開了酒店失蹤,但三天後又接受香港英文媒體的採訪。他高調反駁說來香港爆料是一項錯誤,他說相信香港的法院與市民,面對引渡要抗爭到底。

美國密探會知道他住在哪裏?他會不會面對Bourne的命運,被殺手滅口?但和Bourne不同之處是,斯諾登沒有失憶,恰恰相反,他認為是美國當局失憶,忘記了美國憲法原則,忘記了美國立國的價值觀。

他在香港接受《衛報》和《南華早報》採訪中,闡述自己的哲學和爆料的動機。他本來就有一個很好的生活環境,年薪二十萬美元,和舞蹈家女朋友住在風景如畫的夏威夷,並且還準備結婚,過上幸福的生活,但他卻選擇當一個「叛諜」,要面對被間諜組織清理門戶的危險。

然而他認為自己不是要忠於國家安全局,也不是要忠於中情局,更不是要忠於總統奧巴馬;他所忠於的是美國的憲法,是美國的立國理想。他不能忍受美國國民的隱私被侵犯,不能忍受「老大哥」在監視你的一舉一動,不能讓美國一步一步的,在反恐的名義下,走向喬治.奧威爾小說《一九八四》的世界。

這也引起了美國很多國民的共鳴,公然支持這一位「叛諜」,認為他只是背叛了他的工作組織,但他卻忠於美國至高無上的憲法原則,也是美國民主的原則。

倒是美國的諜報組織和白宮背叛了憲法,讓人民的公民權利受到損害,也在民主生活中投下了陰影,不能確保生活中的自由與隱私權。

這也是這位叛諜的忠誠哲學。他背叛的是他那些背叛了美國憲法的上司。疾風知勁草—在諜報組織違憲的疾風中,他才是維護憲法的勁草。

而這樣的勁草,也在公民運動的春風裏,延燒了民間的野草。民間赫然發現,原來白宮和那些諜報組織,侵犯人民的權利如此肆無忌憚。

這也使中國人想起了劉賓雁所說的「第二種忠誠」,不能被黨國體制鼓吹雷鋒精神的「第一種忠誠」所誤導,而是要回歸民間真正的愛國力量。也可以說,當年劉賓雁的精神,在今天斯諾登身上體現。

而斯諾登對抗危險命運的策略就是透明化。他在接受香港媒體專訪時強調:他相信香港的法治,要將自己的命運交給香港司法和香港市民。

斯諾登沒有叛諜Bourne的武功,但卻有對抗強權的巨大能量—他依靠的是香港言論自由與民意的支持。他揭發了假裝失憶的美國政府,贏得了香港、美國與全球熱愛自由的人民的支持。■

 

讓斯諾登成為香港人

2013年6月30日 第27卷 25期

這是香港政治的拐點,爭取民主自由不是只會針對北京,也要敢於針對任何損害人權的政府。

香港群眾示威聲援斯諾登﹕展示香港言論自由的力量(法新社)

他在一夕間改變了香港政治。這位美國「叛諜」斯諾登,六月二十一日在香港過三十歲生日。他的個人命運,也奇妙地和香港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最新的香港民意調查顯示,大部分香港人都支持他,反對香港政府順從美國當局的引渡要求,儘管香港與美國簽署了引渡協議,但他的具體案例卻是屬於政治犯的範疇,不應讓他回去面對可能是終身監禁的命運。

這也顯示他作出了正確的抉擇,在香港落戶,向全球發聲,善用香港的獨特性——一方面有強大的媒體和公民社會,形成一個民意的保護罩,確保他擁有一個普世價值的公民權利,讓他作為一個被美國當局緝捕的「良心犯」,可以在香港找到他的「安全港」。另一方面,在「一國」的體制下,北京基於國家的利益,也肯定會頂住美國的壓力,不會輕易地將他引渡回美國。

事實上,香港的「安全港」地位建立在它的言論自由之上。斯諾登準確地掌握香港的優勢,在眾聲喧嘩中,主流媒體都是擁抱普世價值與個人隱私權。而那天香港發動示威支援他的群眾就包括了獨立媒體、民主黨等組織,在下著小雨的酷熱天氣中,上千人的吶喊展示香港言論自由的力量。

其實斯諾登對香港言論自由的肯定,對不少長期「唱衰」香港沒有新聞自由的組織,毋寧是打了一巴掌。這也讓香港人對於自己城市的優勢,有了新的認識。香港人可以示威抗議北京與特區政府,也有自由和能量,可以起來抗議美國當局的濫權。

儘管香港有些一面倒親美國當局的評論,說美國在全球竊聽,只是「善霸」,不應苛責。但大部分香港人都認為,不管你是善霸還是惡霸,都是違反普世價值,都要起來反對。尤其是香港人對於香港電腦系統被美國竊聽的事實,都憤慨不已。

但更離譜的是,斯諾登揭發了美國和英國在二零零九年倫敦的二十國峰會上的竊聽行動,甚至是針對盟國,根本與反恐無關。

因而斯諾登代表了香港政治的一個最新的標竿,保衛個人自由和隱私權,超越了黨派。事實上,支持他的美國民意就涵蓋了民主與共和兩黨,也刺激美國政壇各派要面對情報機構濫權的殘酷事實,推動如何做出改革。

對北京來說,最好的處理方法是留下曖昧的空間,讓香港人自己處理。一個自由的城市,是否有空間讓這位可能被剝奪政治自由的人,可以成為一名香港人?七百萬人口的城市難道容不下這位電腦專家?

而香港特區的做法就是讓民意說話,發揮民主的特色,不要被美國前副總統切尼的恫嚇言論所嚇倒。

就正如斯諾登所說的,切尼曾用謊言發動伊拉克戰爭,導致幾千名美國人和數以萬計伊拉克人死亡;因而被這樣的人罵,是一個美國人的光榮。

同樣,保護一位為了保護全球資訊自由而受迫害的美國人,讓他在香港找到自由生活的權利,也是香港人的光榮。

保衛斯諾登,其實就是保衛香港的自由,也是保衛香港的民主。這是香港政治的覺醒與拐點,爭取民主自由不是只會針對北京,也要敢於針對美國和任何損害人權的政府。■

 

反美.崇美.普世價值

2013年7月7日 第27卷 26期

白宮:美國憲法的核心價值,強調公權力對私人個體的尊嚴不能恣意侵犯(iStockphoto)

支持斯諾登就是反美?這是時代的最大誤會。恰恰相反,正是對美國一些核心價值的嚮往與追求,才會支持這位被美國當局追捕的「叛諜」。因為他保護了美國憲法的精神,維護人民的隱私權,也揭示國際的公正原則,揭開了網絡上絕對權力絕對地腐敗的真相。

美國憲法的核心價值,強調公權力對私人個體的尊嚴不能恣意地侵犯。這也是美國憲法第四修正案(Fourth Amendment)的重點。這項在一七九一年通過的修正案,明訂「任何公民的人身、住宅、文件和財產不受無理搜查和查封,沒有合理事實依據,不能簽發搜查令和逮捕令,搜查令必須具體描述清楚要搜查的地點、需要搜查和查封的具體文件和物品,逮捕令必須具體描述清楚要逮捕的人」。

這份兩百多年前的憲法文件,在今天的網絡世界仍然是鏗鏘有力。全球在網絡上的財產、資訊,就輕易被網絡霸權肆無忌憚地搜掠,來去無痕,從谷歌、微軟、臉書到香港中文大學和清華大學,從中國大陸的短訊到亞洲電纜,都被美國的情報系統入侵,盜取隱私資料。這違反美國法律,違反美國憲法精神,也違反國際關係的公平原則。美當局事後還「惡人先告狀」,說香港沒有法治,放走了斯諾登,也警告北京,說會危及中美關係。

事實上,美國不少的自由派,都對美國這種無所制約的網絡霸權,憂心忡忡,在愛國和國家安全的大帽子下,卻掩蓋了多少濫權的黑暗,認為這是美國民主與開放社會的敵人,也重創美國在國際舞台上的形象。他們想起了一九七一年另一位洩密者Daniel Ellsberg揭開「五角大廈文件」(Pentagon Papers)的時代意義。當時尼克松政府也是以國家安全的名義,要求《紐約時報》等媒體不予刊登,並且採取了強大的行政與司法的行動。但恰恰是一些忠於美國憲法原則的新聞工作者,頂住當局的壓力,並且最後獲得美國最高法院裁決的支持,將美國決策層對越戰「無法取勝」的研究結果揭開,還給國民應有的知情權,不致被一些好戰主義者牽著鼻子走。

毫無疑問,今天的美國史家和司法界都對這宗五角大廈揭密事件,予以充分的肯定,認為保障了民眾的新聞自由,也防止了美國進一步墮入越戰的深淵,其實是維護了美國的國家利益,也彰顯了美國憲法的威力。

目前各方都在猜測斯諾登的最後歸宿。但他無論「情歸何處」,甚或被刺殺,都彰顯了他的「俠盜」行為,開創了網絡時代的先聲。個人的力量,可以與世界最強大的國家機器對抗,揭開了它侵犯全球網絡隱私的秘密。

這些秘密,都是以反恐的名義來包裹,但「反恐,反恐,多少罪惡假汝之名而行」。 支持斯諾登不是反美,而是對美國憲法核心價值的擁護;這是最理直氣壯的崇美行為,也是對普世價值最忠心耿耿的追求。■

亞洲週刊-反美.崇美.普世價值

李克強辣招追殺影子銀行 - 明镜网 :独家,才有影响;包容,才能普世

 

李克強辣招追殺影子銀行

2013年6月29日 00:40


北京市民輪候購買國債:防守策略

總理李克强:讓資支持實體經濟
紀碩鳴
國強調央行與證監會「不再奶媽」,抽緊銀根,銀行拆借利率飆漲,視為李克強屠殺影子銀行辣招,針對當前地方政府過度借貸之弊。中央趁機整頓金融業、引資促進經濟結構平衡和產業升級。
儘管廣義貨幣供應量不斷創下歷史新,中國貨幣市場流動性緊縮危機還是像一陣狂風刮起。自五月下旬以來,中國銀行間資金面持續抽緊,六月二十日,上海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SHIBOR)創紀錄新高,隔夜SHIBOR飆漲至百分之十點四四四零。央行不像以往那般,通過各種段投放流動性。《人民日報》發文章說,「央行與證監會不再是奶媽」。市場傳言說,這是總理李克強對「影子銀行」的屠殺。李克強要趁機整頓銀行冒進的放貸行為和參與影子銀行的高風險活動。
影子銀行包括信託、小貸、擔保、投資公司,受監管不,從事地產信託、按揭擔保、小微企業貸款、私人消費貸款,為那些無法通過正常銀行貸款方式獲得資金的企業或個人安排融資。影子銀行的資金大量投放房地產和地方融資平台項目,經濟效益存疑。
自五月下旬以來,市場資金開始出現緊張。一至三月份銀行間七天拆借利率還在百分之二至三,到五月下旬已經上升到百分之四,進入六月後更是驟升。六月十九日,七天拆借利率達到百分之十二點二五,而隔夜回購利率則由之前的百分之二至三上升到逾十三點四四。業內人士透露,到了二十日,銀行間隔夜回購利率一度曾觸及百分之三十,比高利貸上限還要高。
貨幣市場的資金緊張情況,逐漸向其他市場蔓延。六月二十四日周一,滬指跌逾百分之五,深證份指數跌破前期低點,兩者皆創四年來新低。基金人士透露,最近開放式債券基金集體出現贖回,且情況較為嚴重。另一方面,由於債券基金的主要機構投資者是保險機構,也有較多的金融產品,在資金緊張情況下,保險機構也要去槓桿,因此也從債基贖回資金。這種突如其來的狀況,讓衆多債券基金經理措手不及。為應對贖回,只能迅速賣債。一位債基經理透露,由於資金緊張,債市上的債券沒人要。「這種情況下,一般只能是出血賣債。」而這又加劇了債券價格的下跌。
自六月初以來,中債價格指數全面下跌;自五月二十日起到六月二十日,四百三十五隻債基的淨值平均下跌百分之零點八,其中有十六隻債基淨值跌幅超過百分之三。債基管理者認為,考慮到此次央行沒有出手「救市」,預計資金面的緊張還將持續,債券價格的低點還沒有到,目前已經改變年初的預期,債市的熊市陰影可能即將到來。上海行政幹部管理學院教授周東華向亞洲週刊表示,此次流動性緊張得超出預期。一方面是外匯佔款下降,國QE3退場等預期帶來全球貨幣收緊,熱錢出現回流;另一方面,大量理財產品到期,而六月份需補繳存款準備金等因素,導致銀行資產錯配缺口太大。分析人士認為,資金緊張還將持續,已經應對了一波贖回,預計還會有贖回。下半年債基管理將維持防守策略,對債市持謹慎態度,「必須現金為」。
金融業兵臨城下,周東華認為,正如李克強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表達:「貨幣及財政政策的刺激空間已不大。」 周東華表示,中國長期以來依靠貨幣投放拉動經濟的故事已經講完,資金短缺是在十年中貨幣超發GDP二倍的情況下出現,「這在全世界少有,明顯是結構性矛盾」。
近十年來,中國靠大量貨幣投放拉動經濟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廣義貨幣投放量M2已經達到一百零二萬億人民幣(約十六點六萬億美元),周東華表示,二零零七年,中國的M2還不到五十萬億,二零一二年達到九十多萬億,接著很快突破一百萬億。「這五年的投放量是中國建國五十八年來投放的一倍以上。」長期積累的問題終於要爆發,銀行資金緊張,股市爆跌,媒體關注,中央擔憂,這樣的經濟模式需要思。
過去遇到類似資金短缺情況,政府會以加速投放來減緩短缺現象。周東華指出,「新一屆政府深感簡單注入資金的方法無疑飲鳩止渴,而把問題曝露出來,讓市場慢慢消化,對未來的轉型發展有利。」
即使資金面持續收縮,六月十八日,央行依然進行了定量央票發行,回收流動性。這種操作無疑確認了央行態度只是微調貨幣政策,加強管控流動性。六月十九日,有市場傳聞稱,國內大行高層向央行施壓,希望通過降低存款準備金等方式,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但傳聞最終不了了之。
從持續近一個月的市場資金面抽緊看,中國央行的確已經改換了貨幣政策的取向,不再像以往那般,一旦資金緊縮便通過各種手段投放流動性。今年上半年,一個較為明顯的跡像是,中國經濟正在放緩,外貿、固定投資增速都在下滑。李克強上總理後,在最近一個多月,三提「盤活存量資金」,央行拒絕救市,要以金融之手,讓資金「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六月十九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宣布:「把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住、發揮好,合理保持貨幣總量。」國務院提出要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推出信貸資金支持實體經濟、推動民間資本進入等八項金融新政。這與一些金融機構的期望並不相符,因為銀行間短期資金利率不斷走高,進入六月以來,銀行開始鬧「錢荒」。有人希望央行進一步放鬆銀根。但是專分析,國務院的用意是以金融之手,通過市場的調節讓資金流向最該去的地方,恢復經濟結構平衡,實現中國經濟升級的目標。
六月二十日,令市場寬慰的消息傳來。央行終於不再無動於衷,通過短期流動性操作向市場注入資金。有報道稱,工行獲定向逆回購五百億元;另有傳聞顯示,獲得資金的是工行、中行等大行,市場對資金面進一步緊縮的擔憂有所消除。隔日,銀行間市場利率大幅下滑,印證了央行救濟的消息。隔夜SHIBOR於二十一日大幅回落了四九五個基點。但即使如此,仍居於百分之八點四九二的高位,銀行間的資金面依然不樂觀。
著名財經作家袁劍的一篇《一場足以引發歷史巨變的危機悄悄降臨》在網上流行。文中提出「中國將可能是下一次全球重大危機的震中」的預測令人震驚。袁劍接受亞洲週刊訪問時說,這是他今年五月應媒體要求撰寫的文章,他的焦點不在銀行的短期拆息,「息率在技術上容易解決,央行放錢就行。當資金短缺引起系統性風險,中央一定會救。」
袁劍關心的是中國實體經濟持續走弱,高利貸情況越益嚴重,企業負債不斷提升,實體經濟無法提振,投資回報減少,政府的稅收就受影響。袁劍認為,經濟高速增長,再大的問題也可以解決,或者被掩蓋,但經濟放緩時,一系列的問題會擺在面前。
中國經濟持續疲弱,越來越多銀行家和企業家都感受到經濟的「涼意」。中國央行六月二十一日發布最新調查顯示,銀行家和企業家信心指數均有所下降,宏觀經濟感受偏冷的受訪者比例上升。第二季度銀行家問卷調查報告、儲戶問卷調查報告和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稱,銀行家宏觀經濟信心指數較上季下降八點一個百分點,企業家信心指數較上季下降四點二個百分點。
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朱海斌認為,近期中國的銀行間市場資金緊張最困難時刻已經過去,接下來的一兩週,央行會通過對大銀行的窗口指導緩解資金短缺的壓力,不排除央行會通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以及逆回購的工具維持資金價格平的相對穩定。央行相關部門負責人也指出,多個因素疊加導致利率短期劇烈波動,但目前流動性總體適度,從總量上看,不存在流動性短缺的問題。六月二十五日,央行發文表示,「已向一些符合宏觀審慎要求的金融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一些自流動性充足的銀行也開始向市場融出資金。
亞洲週刊

李克強辣招追殺影子銀行 - 明镜网 :独家,才有影响;包容,才能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