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20日星期五

陈峰_百度百科

 

陈峰

百科名片

陈峰

陈峰

陈峰,高级经济师,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53年6月出生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高级经济师,海航集团董事局董事长、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毕业,曾在联邦德国汉莎航空运输管理培训中心学习。

在中国民航局计划司、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从事多年管理工作。历任国家民航局、国家空中交通管制局计划处副处长等职。

因其出色的经营管理能力、业绩和贡献,现被选任为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企业联合会副会长,海南省企业家协会会长,海南省总商会第一副会长,中国交通运输系统工程学会副会长,国际创新论坛副理事长,多次受邀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和APEC会议。

1990年出任海南省省长航空事务助理,主持海南航空的组建工作。

在其领导下,海南航空经过18年时间,总资产由最初的1000万元,发展到今天的3400亿元,实现了34000倍的扩张,海航通过大规模的兼并重组,目前拥有500多条航线,并形成了由海南航空、新华航空、美兰机场、长安航空、酒店集团以及其他子公司组成的大型企业集团--海航集团。

该公司是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股份公司。在今年,支线航空几乎成了海南航空的代名词,继在石家庄建立支线基地后,陈峰成功地在长沙及西部等地组建支线网络,组建地方小航空公司的“联营阵线”,并成功收购长安航空公司。

1994年被评为“海南首届十大功勋企业家”。 199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企业家”并当选全国劳动模范,荣获“五一”劳动奖章。1997年获美中友好协会、美国中小型企业联合会等联合颁发的“国际优秀企业家贡献奖”。 2000年再次当选全国劳动模范,并再次获“海南功勋企业家”称号。2002年4月荣获中国企业联合会等三家单位联合颁发的“企业家创业奖”。 2002年4月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2002年11月当选为中华全国工商联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委员。聘任为多所名校的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陈峰从1990年起,主持组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领导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和第一家A股B股上市的航空运输企业。公司开航运营以来连年保持安全飞行记录和同类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全国评比第一名,连年保持盈利。在干线航空、支线航空,公务、商务飞行和航空货运,快运业领域为中国民航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2000年来,先后领导完成了海口美兰机场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和长安、新华、山西三家航空公司重组工作,创造了民航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典范。目前,海航已发展成为以航空运输为主业,集机场管理业、酒店旅游业航空运输上下游相关产业为一体的中国第四大航空集团。成为海南第一纳税大户和海南省优秀品牌企业。近三年,连续纳税超亿元,其中2002年上缴地、关税金19976万元。截止2011年12月,海航集团拥有总资产3356亿元,员工12万余人,海航集团航空运输板块下辖10家航空公司,拥有飞机358架。

陈峰同志在民航企业建立现代化制度,引进外资发展民航事业,树立民航重组改革典范,提升民航服务品质,探索企业文化人文建设等方面为中国民航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峰曾获得多项国家和省级的嘉奖,2000年,再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2002年再次获得“海南省功勋企业家”称号。

2002年,陈峰被选为中共海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和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作为海南省企业家代表光荣出席了党的十六大。

[1]2012年被评选为十八大代表,成为十八大代表中民营企业家的一员。

陈峰_百度百科

图片 解密海航:海圈钱,海花钱,海航戏法 民航新闻 民航资源网

 

解密海航:海圈钱,海花钱,海航戏法

 2011-12-08 《南方周末》 记者黄河谢鹏陈中小路 2011/12/08(18:40:09)

[摘要] 据一位海航集团内部人士介绍,当时的银行甚至不知道抵押贷款怎么做,“按说贷款买了飞机,产权就得抵押给银行,结果银行稀里糊涂还把产权算成海航的,海航就拿这架飞机又去抵押,一变二……”。兴南集团曾是海航最早的法人股东之一,也是海航在创立早期的重要融资平台,但对于王健何时离开兴南,并最终成为海航的“二老板”,即使公司内部人士也所知不详。

解密海航:海圈钱,海花钱,海航戏法

  图1:海航复杂的资本迷宫,没有多少人能参得透。(李胜利//东方IC/图)

  二十年来,海航如何从1000万起步变成1000亿,从一个航空公司变成一个有五百多家企业的金融平台?

  回顾海航集团的扩张史,几乎每次大规模的并购,都是以金额庞大的飞机采购为先导。

  飞机的故事正被复制到桥梁、道路上,这一次,海航拉上了地方政府,它梦想着以此支撑其五年资产超万亿的超级X计划。

  在连续多年暴风骤雨式激进收购之后,上个月,海航集团有限公司(HNA Group,简称“海航集团”)接连遭遇了两次失败。

  这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其的担心与疑虑。此前多年,海航集团就像一个谜。它收购的资产如此琳琅满目,以致市场人士们将其投资风格形容为“八爪鱼”。

  作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Hainan Airlines Company Limited,简称“海南航空”)的控股股东,海航集团扮演的角色是“大胃王”。2009到2011三年间,海航集团在国内市场至少斥资近百亿元大举收购,包括上市公司金海重工、九龙山及借壳上市的渤海租赁,还有超市、地产、保险等。

  而在国际市场上,海航集团越来越像个“大型国际投资者”,除了购买38架波音高端客货飞机外,其收购目标更是包括匈牙利航空公司、土耳其航空公司、GESeaCo、法兰克福建筑公司机场资产及高端连锁酒店集团安缦居及NH酒店公司,涉及金额高达数百亿元。

  事实上,海航集团的家底并不宽裕。据2011年12月1日渤海租赁收购海航香港的报告显示,海航集团截至2010年底净资产为99亿元,资产总额1111.18亿,但负债总额却高达868.6亿之巨,资产负债率高达78%。

  随着越来越多并购消息的传出,外界的疑问也越来越大——海航集团出手如此阔绰,这么庞大的收购资金从何而来?

  海航集团就像一个越滚越大的谜团。正如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多个场合所言,“中国没有人看得懂海航”。南方周末记者向海航集团发出了采访提纲,但至截稿时止,海航集团仍未接受采访。

  图:善于“讲故事”的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右)。(CFP/图)

“石头里蹦出来的黑孩子”

  海航集团一开始就缺钱,只能在创业初期靠“讲故事”获得融资,以维系生存。到了国有三大航大举兼并重组地方航空之时,海航为保持独立,又不得不借助金融杠杆四处收购,壮大规模。

  在海航集团成立十周年的纪录片中,集团董事陈文理用一句话形容了这家航空企业的诞生历程,“海航就是一个石头子儿里蹦出来的黑孩子”。

  从无到有的海南航空,几乎从一诞生就被注入了金融的基因。

  1989年,陈峰从中国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简称“民航局”)南下创办海南航空,当时只从海南省政府那里获得了1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只够买个飞机零件”。直到1993年在STAQ系统上市后,才通过法人股募资获得2.5亿元融资(其中有1亿元为国资)和6亿元银行贷款,购买了一架飞机。

  据一位海航集团内部人士介绍,当时的银行甚至不知道抵押贷款怎么做,“按说贷款买了飞机,产权就得抵押给银行,结果银行稀里糊涂还把产权算成海航的,海航就拿这架飞机又去抵押,一变二……”

  在创业初期,海航集团主要的融资手段就是靠创始人陈峰等人四处“讲故事”:跟银行讲、跟索罗斯讲,讲海南岛的发展前景,讲航空公司的市场需求。结果银行贷款了,索罗斯的资金也跟随着进来了。在这一过程中,陈峰的另一位搭档起到了关键作用,那就是今天海航集团的“二把手”——副董事长王健。这位在海航集团内部号称与董事长陈峰“一体两面”的副董事长,至今仍是决定集团战略发展的核心人物。在陈峰四处应付外界事务时,几乎从未在公众面前出现的王健则深处集团内部,管控着集团的全部事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王健与陈峰曾同在民航局任职。在进入海航之前,他曾任中国兴南(集团)公司主要负责人,这家公司正是海南省在国内外融资的重要平台之一,早在1980年代公司资产规模就达30亿元。

  兴南集团曾是海航最早的法人股东之一,也是海航在创立早期的重要融资平台,但对于王健何时离开兴南,并最终成为海航的“二老板”,即使公司内部人士也所知不详。

  可以知道的是,在海航的发展初期,深通金融之道的王健与陈峰多方筹谋,令海航在1990年代中后期得以陆续发行B股、A股和H股,并不断扩大融资渠道与规模。1999年,海南航空在A股上市融资9亿多元。

“大”的哲学

  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全国性行业重组之后,海航集团的管理层开始深刻地意识到,在中国航空市场中“如果不做大,就会被吃掉”。

  也正是从此时开始,海航集团展开了自创办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收购。

  从2000年8月到2001年7月期间,海航先后收购重组了长安航空、新华航空及山西航空,合计出资约20亿元。2000年8月,海航出资7.8亿控股海口美兰国际机场;2002年6月,受海南省政府委托运营管理海南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及三亚凤凰国际机场

  在完成了这一系列收购后,原本作为上市公司母公司而存在的海航集团有限公司,也于2001年正式升格为企业集团。

  而海航在2000年之后连续展开收购重组的背景是,当时三大国有航空公司正在推动一场航空业重组大潮。海航若不能迅速通过收购兼并壮大规模,将难免被三大国有航空公司兼并。

  在这种情况下,海航几乎是不计代价地推动着一系列并购的进程。据一位海航内部人士回忆,当时神华集团托管的新华航空准备转让,“东航也想要,海航也想要。人家都快签约了,海航一下派进几十个人的工作组,认识谁就请谁吃饭。”结果把新华航空从中层到高层“一夜之间搞定”,最终获得了新华航空的控股权。

  这场“不计代价”的收购战很快显示出了它的成果:在2002年民航局推动下,以三大航空公司为主体的行业重组中,几乎所有的地方航空公司都被兼并殆尽,而创建不久的海航却奇迹般地成为了硕果仅存的少数几家独立航空公司之一。可以说,没有2000年之后的大举收购,今天“中国四大航空企业”之一的海航集团很可能已不复存在。

  正是在那场惊心动魄的全国性行业重组之后,海航集团的管理层开始深刻地意识到,在中国航空市场中“如果不做大,就会被吃掉”。海航只有通过不断扩张,才能赢得自身生存的空间与时间。

  但正是在这一系列大规模收购之后,海航集团于2003年前后陷入了空前的资本危机之中。

  就在海航集团资金链面临“弹尽粮绝”之际,旗下上市公司海南航空适时“救主”,而2003年意外爆发的SARS疫情成了一根“救命稻草”:在2003年年报里,上市公司海南航空宣布由于SARS疫情影响等原因,公司2003年巨亏14.74亿元——亏损比例足足超出其他三大航空公司的5倍以上,几乎将公司组建以来所有盈利吞噬殆尽。

  这一亏损之谜直到2005年中国证监会调查时才揭开谜底,原来“因财务处理不当”,海南航空不仅在2003年增加了4000多万元亏损,而且还隐藏了与集团公司的4.4亿元关联交易,并存在多处财务错误。

  而经由上市公司的相助,此时的海航集团已经摆脱了财务危机——在2003年旗下上市公司财务巨亏时,海航集团2004年过上了空前的“好日子”,用一位内部员工的话说,当时发奖金“数钱都数到手酸”。

从大新华残局解围

  在举债收购带来的沉重资本压力下,海航集团开始尝试以金融控股为核心的多元化“突围”;而2006年之后以房地产价格暴涨为标志的资产重估,为海航的收购扩张模式提供了强大的资本支撑。

  就在此时,深感依靠上市公司这一融资平台“独木难支”的海航集团管理层,开始向金融领域伸出了触角。据有关资料显示,自2003年开始,海航便接触过西部证券、吉林信托等二十多家金融证券类项目,而在早期收购西安民生等零售业上市公司时,除了看重零售业的现金流外,还在盯着其背后商业银行的业务。

  然而这场刚刚开始的尝试在2004年便遇到了空前的阻力:这一年“德隆事件”的爆发极大地震撼了资本市场和监管层,各监管部门开始联手严查国内企业的“类金融控股”模式。此前因大规模融资收购而引起市场关注的“海航系”同样也在调查之列。

  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夏天,海航集团副董事长王健对外界表示:“海航将止步金融。”

  而一位海航内部高层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感受最深的就是2004年海航董事长陈峰在一次接受采访时,忍痛说“我们不做金融”。“但其实我们都知道他心里想做。”

  在国内市场的金融扩张受阻之后,海航管理层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境外市场。2004年7月,海航集团与扬子江投资共同出资5亿元,设立了“新华航空控股有限公司”(即未来的“大新华航空”),开始了新一轮的“讲故事”。

  在公司内部,管理层讲的是海航运营资金成本太高,需要有一个新的载体来承担并消化这些负债,而预计到香港上市融资的大新华航空正是这么一个“壳”;对政府,管理层讲的是地方航空的重组阻力重重,必须有一个更有公信力的平台,才能顺利推进几家地方航空公司的重组;同时集团管理层再度找上索罗斯基金,这次讲的是一个国际化中国航空公司的美妙前景……

  于是从2005年开始,海南省发展控股(省属国有公司)的15亿资金进来了;索罗斯基金的后续投资进来了;同时与集团实际控制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多家关联企业也悄悄地进来了。

  2007年底大新华航空上市前夕,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辞去了多年来一直兼任的海南航空董事长一职,公开理由是为了符合监管层关于“股东单位董事长不得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的规定。但一位海航内部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其实当时大家都已经知道,在完成了大新华航空上市这一“金蝉脱壳”之后,“海南航空已经不重要了”。

  然而因为上市模式及所有人结构的争议,加上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大新华航空上市最终功亏一篑,反而将海航集团推入了空前的债务危机之中。这些债务的来源包括,2002年到2007年,海航集团及关联企业在大新华持股比例从15%增加到50%以上,均靠新增资本投入实现。而在大新华航空上市前,海航集团还发了28亿企业债,置换海口新城的土地。

  “如果不是四万亿的救市政策和此前房地产价格的暴涨,海航集团很可能活不过2008年。”一位深悉海航内情的投资界人士对南方周末记者这样说。

  2006年全国房地产价格的上涨,令海航在收购美兰机场后获得的9000亩位于市中心区的老机场土地,在持有了长达10年之后,终于变成了一笔难以估量的财富,陈峰也因此被集团内部许多人视为“投资天才”。

  利用这一不断上涨的土地价格,海航集团不但完成了自身增资40亿元及向海航股份定向增资28亿元等一系列资本运作,并利用与上市公司之间的资产腾挪,制造了集团自身的盈利。

  以北京科航大厦项目为例,2004年及2005年集团下属海南航空及西安民生投入6亿多元参与前期建设,然后分别于2007年底和2008年将工程以成本价转让给海航集团。而到了2008年12月,海南航空又以17.28亿元的价格向集团收购了科航大厦95%的股权。

  上市公司海南航空因此于2008年再度爆出14.24亿元巨亏,而海航集团业绩则从巨亏转为盈利9699万,并得以在随后发行了28亿元公司债,拯救了因大新华航空上市失败而濒临断裂的资金链。

买飞机的秘密

  外界所知不多的是,融资租赁模式正是海航集团在过去十多年中实现并购扩张的“秘密武器”。

  2011年5月,一家名为ST汇通的上市公司突然宣布了被收购重组的消息,收购方正是海航集团旗下的海航实业及其关联公司。

  收购报告书中显示,在2011年2月更名为“海航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的海航实业,旗下拥有渤海租赁、长江租赁等六家租赁融资企业。在将渤海租赁的全部资产以定向增发方式注入ST汇通后,这家原本净资产仅为数亿元的水电设施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了净资产六十多亿的“融资租赁第一股”。两个月后,重组完成的渤海租赁正式上市,随即投入巨资收购海航香港股权。

  而外界所知不多的是,融资租赁模式正是海航集团在过去十多年中实现并购扩张的“秘密武器”。

  早在海航创业时将飞机“一变二”的时代,当时的管理层就从国际投资者那里掌握了飞机融资租赁的“核心机密”:那就是在将飞机作为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同时,还可以将有关航线的未来收益权以“期货”方式再度抵押贷款。由于国内银行早期一般只接受固定资产抵押,所以航线收益“期权”抵押一般是由经验丰富的外资投行来完成。

  在这种“一机两吃”的结构性融资模式下,海航将飞机采购变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融资平台。到2000年前后已经获得了中外金融机构超过150亿元的融资额度,为其后的大规模并购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其出色的融资业绩曾获当年“亚洲最佳交易”和“年度融资创新”两项大奖。

  由于飞机采购贷款的融资年限长达10至15年,获得了超额融资的海航集团得以从容地将长期贷款投入各项短期收购之中,并以后续融资的资金来偿还前期融资。

  在这一“长贷短投”的融资租赁模式下,海航集团长期被业界视为激进的“反周期运力扩张”模式,意外地获得了新的解释:集团在市场低迷之际大规模的飞机和航材采购,不仅是扩充运力,更是偿还前期借贷和展开后续收购的重要金融杠杆。

  回顾海航集团的扩张史,可以发现,几乎每次大规模的并购扩张,都是以金额庞大的飞机采购为其先导。而在海南航空2010年的年报中,与飞机租赁业务相关的长期借款和应付款项依然高达数百亿元。

  据海航集团内部人士介绍,海航的采购部门“买飞机压力很大”,常常为飞机预付款和租金的周转而焦虑不安。“但老板不管,只要来了飞机,就拿去变成钱。”海航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一,就是各部门的融资情况,“借的钱越多越好”。

  而在过去数年中国土地和房地产价格暴涨的大背景下,海航集团以高额融资成本所收购的大量资产项目,几乎无需经营便可轻易地获取高额的资产增值溢价,更令尝到了甜头的管理层欲罢不能。

超级X计划

  从飞机租赁融资到基础设施租赁,海航集团将融资租赁模式演绎到了极致,为自身打造了一个潜力无穷的金融与融资平台。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海航集团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五年内集团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超级X计划。

  在不断的收购扩张过程中,海航集团管理层敏锐地注意到了地方政府的某些“特殊需求”:掌握着大量土地资源的地方政府急欲推出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但由于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使他们在“铁公机”(铁路、公路、机场)等基础施设建设融资方面处处受限。

  一位海航人士向南方周末记者这样解释他的发现:“我觉得中国的航空业就像美国19世纪的西进运动一样,可能航线本身不赚钱,但是地方政府为了开通航线而拨给你的土地就值大钱了。”该人士表示,海航曾经向国外投资者宣扬这个理念,“但他们不接受”。

  这一类似当年高铁建设的“圈地模式”,使海航集团迅速找到了与地方政府的“双赢之道”:集团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向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共同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在这一合作过程中,地方政府避开信贷政策限制,获得了大规模资金投入;而海航集团则在搭建起这一规模空前的土地融资平台之后,获得更多的收购资本与投资机会。

  作为这一模式的先行“试点”,渤海租赁已经于2011年7月21日获得银监会批复同意,与芜湖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筹建“皖江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30亿元,预计投资方向正是芜湖市的市政建设投资等项目。

  渤海租赁在借壳上市前的短短两年内,便以项目抵押等方式融资近150亿元,将母公司海航实业的资产负债收购殆尽,一举解决了海航集团的“后顾之忧”。上市后又再度出资收购海航香港全部股权,将集团在飞机采购中的负债也一并承担下来。

  之所以有如此底气,是因为海航集团已经在前期与上百家地方政府签订合作协议,随着合作项目的大规模推出,资产规模急剧膨胀的渤海租赁不难消化掉此前收购带来的债务。

  在这一规模空前庞大的“大故事”背景下,海航集团雄心勃勃地制定了五年内集团资产规模超万亿元的超级X计划,并将当年崛起于美国通用公司旗下的GE金融集团视为自己仿效的榜样。

  然而曾经担任GE金融亚洲副总裁的管维立,对此却持保留态度。他对南方周末记者强调,无论是通用公司还是GE金融,本身就是企业发展的一个特例,“不是说模仿就可以模仿的”。

  在管维立看来,中国企业的发展从过去计划经济下的过度单一,走到今天的过度多元化,已经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中国企业应该牢牢地记住,‘资本运营’本身是个错误的概念,蕴含着非常大的风险与危险性。”

图片 解密海航:海圈钱,海花钱,海航戏法 民航新闻 民航资源网

南方周末 - 跨国扣船事件背后的资本暗战 海航金“船”脱壳

 

跨国扣船事件背后的资本暗战 海航金“船”脱壳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黄河 实习生 张玉洁

发自:深圳、广州 最后更新:2013-09-19 10:59:12 来源:南方周末

2013年9月18日上午,“海娜号”抵达天津东疆国际邮轮码头,海航旅业代表出席新闻发布会。无辜的游客们并不知道,这次事件背后有一场复杂而隐秘的资本暗战。 (CFP/图)

一起扣船事件背后,隐藏着一场资本暗战。不仅沙钢船务六次申请仲裁三次跨国扣船,另一些债主也正在以所有可能的方式向海航展开全球大追债。

但经过轮番腾挪,海航集团旗下百亿船舶资产,正在转往新的平台。其间诸多巧合,市场正在等待解释。

一条载有2300多名游客和船员的邮轮在异国被扣留,闹成一出中国政府一度介入的国际事件,只是因为两个中国公司之间的一桩债务恩怨。

2013年9月13日下午,中国内地首艘豪华邮轮“海娜号”在韩国济州港被当地法院扣押,船上旅客因此而滞留。

此后当事各方披露的信息显示,这起事件是因为原属海航集团旗下的大新华轮船(香港)有限公司(简称大新华轮船)拖欠沙钢船务有限公司(简称沙钢船务)5800余万美元船舶租金,后者向韩国法院提出扣押轮船申请。

当社会各界前所未有地关注这起事件时,一场资本市场的隐秘游戏也正在紧锣密鼓悄悄进行。

最近数月中,海航集团旗下的两家上市公司平台,正在轮番进行“资产重组”,涉及百亿船舶资产变动。

其中,天津海运(股票代码600751)自2013年7月22日起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一个月后,宣布停止重组,改为通过定向增发募资120亿元;而另一家渤海租赁(股票代码000415)迅速接棒,已于8月19日开始停牌,并承诺于10月8日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信息”。

在这一系列资产重组的“腾挪”背后,资本暗战早已开始,沙钢船务的扣船之举,不过是这场博弈中的一个微妙插曲。

全球追债,抓住海航

让海航集团承担担保责任,成为沙钢船务拼命要抓住的救命稻草,因为前者旗下的大新华轮船已经进入破产,资不抵债。

这并非两家公司之间的第一桩恩怨,也不是沙钢船务第一次扣押海航船只。事实上,它们只共度了5个月蜜月,接下来的两年多里沙钢船务一直在全球追债。

2008年,航运市场行情高涨之时,沙钢船务与雄心勃勃大手笔发展的大新华轮船开始生意往来,签订了两条巨轮的租约,租期7年左右。这两艘船,其实也是沙钢船务从韩国东阿公司租来的,前者充当的是二股东角色。

但船2010年交付之后,很快就赶上航运市场陷入低迷,运价与租金一起暴跌。大新华轮船在付了五个月租金后,就开始拖延直到停付,双方很快闹崩。

沙钢船务和大新华轮船两家公司都是在香港登记注册,按双方合同中仲裁条款约定,遇到争议应该在英国,由伦敦海事裁委员会仲裁解决。

沙钢船务董事现任总经理张洁表示,从2011年开始的两年里,公司六次拿到伦敦海事仲裁委员会的仲裁令,大新华轮船被裁定应向其支付共5800余万美元欠款。但此间,大新华轮船并未按仲裁令进行支付。

扣船因此提上日程。早在2011年3月,第一次和第二次仲裁令后,当大新华轮船仍拒绝支付时,沙钢船务按国际海事法律,在印度扣押了海航集团旗下一艘船舶,拿到欠付租金七百多万美元后释放该船。但4个月后,大新华依然不付租金,沙钢船务便在南非第二次扣船,拿到欠付租金五百多万美元。但这两次扣押的都是货船。

一场全球追债由此展开,沙钢船务委托各国律师密切注意海航集团在全球主要港口的资产动态。

此番“海娜号”被扣,正是源自这一背景,只是这次因为将两千多名无辜游客拉入漩涡,引起举国关注。

沙钢船务跨国扣押海航集团旗下船舶,是因为后者此前为大新华轮船的那项租约提供了担保:张洁表示担保函上有海航集团董事长签名,并明确规定海航集团就租约中的所有条款进行无条件的履约担保。

这个担保,成为沙钢船务手上的一根救命稻草。因为大新华轮船已经在2013年4月被香港高等法院宣布破产清盘,而其资产不足以偿付诸多债务——据张洁透露,大新华轮船有十多个债权人,负债金额高达数亿美元。

不过,海航集团下属的大新华物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新华物流)新闻发言人文江则公开表示,由于大新华轮船已进入清盘,海航集团所需承担的担保责任及担保金额需由法院作出裁定。

但是,当事双方都没有向外界出示当时的合同以及担保条款。

当事的大新华轮船,本是由大新华物流在香港设立的下属机构。但据文江透露,在伦敦仲裁庭下达裁决令之前,前者便已被以1美元价格转让给了一家海外注册的自然人公司。

文江同时强调,大新华轮船此前在没有任何业务支持的背景下,以每天5.25万美元高价与沙钢船务签订长期租约,“不排除有黑幕的可能性,公司已向相关部门反映并申请立案侦查”。

不过,后来多家媒体调查发现,最终的仲裁令下达于2012年11月1日,而香港公司注册处资料显示大新华轮船于这年12月31日才被转让。

这意味着,大新华物流一方面以1美元价格转让大新华轮船股权并任其进入破产程序,另一方面仍以股东身份向有关部门申请立案追查大新华轮船的“船租黑幕”。

大新华巨债压身

海航物流板块深陷麻烦之中,大新华物流巨债压身:2012年公司利润不过4.4亿元,但总负债额高达437亿元。

在资本市场上,海航集团向来以庞大而复杂出名,董事长陈峰曾公开说“中国没人看得懂海航”。

在过去二十年间,它已经从一个航空公司变成了一个有五百多家企业的金融平台,资产从最初的1000万飙升至超过1000亿。

在海航集团的飞速扩张中,利用金融杠杆,至为关键(参见南方周末2011年12月8日《海圈钱,海花钱,海航戏法》)。

而在此前数年内,推动新华航空公司在境外上市,一直是海航集团的首选目标——2004年,“德隆事件”爆发,内地金融监管变严,彼时表现生猛的海航集团遭遇调查,不得不收敛止步,并寻求境外通道。这一年,海航集团与扬子江投资共同设立新华航空公司,并在随后全力推动其在香港上市。

不料,因为上市中的一些争议,和2008年金融海啸影响,新华航空上市最终功亏一篑。用这个平台来整合集团旗下各业务板块,打造“大新华”的梦想,自然也落了空。

“大新华”受挫之后,海航集团迅速调整策略,从原来的集团整体上市变成各业务板块依托上市公司独立重组的多平台整合模式。

在各板块的重组过程中,原本有着较好盈利基础的航空板块,整合最为顺利,而其他业务板块的整合,大多陷入各种麻烦。

其中,作为海航集团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物流产业,恰好撞上金融海啸后国际航运业寒冬,日子更不好过:早在2011年起,大新华物流便因拖欠船舶租金而引起国际船东的抵制,并遭到多家船东的全球追债。2012年初,因物流业务巨亏,包括董事长在内的21名高管遭到集团严厉处罚。在此后的一年多里,海航集团对大新华物流船队进行大规模缩减,从一百多艘减至三十多艘。

尽管开始收缩,但大新华物流早已是巨债压身。

公司2012年的财务报表显示,总资产从年初近百亿元降至53亿元的同时,其流动负债依然高达366亿元,总负债额则为437亿元。与此同时,公司的利润总额仅为4.4亿元。

奇特的“无实际控制人结构”

大新华物流属于“无实际控制人”结构——这意味着一旦大新华物流破产,债主们连主要的追债对象都找不到。

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流向显示,在2012年之前,“负债收购”的经营模式是其巨额债务的原因。

彼时的短短几年中,大新华物流除了控股上市公司天津海运外,先后收购了北京华日飞天物流、挪威Offshore Heavy Transport AS、金海重工等一系列公司,仅在入股金海重工过程中,就向其预订了30艘轮船,涉及金额高达三十余亿元。

这一模式下,大新华物流总资产从2008年末的18.76亿元剧增至2011年底的600多亿元,2010年末负债高峰期时资产负债率高达87.88%。

如此巨额的资产收购,全靠融资来支撑。据媒体统计,在不足三年时间内,大新华筹集的信托贷款多达二十余项,融资规模超过百亿,同时将旗下公司的股权与收益权大量质押担保。

这一系列融资,原计划通过推动造船企业金海重工在2012年上市来募资还债。但由于新华航空H股上市遇阻,以及国内A股市场IPO暂停等因素,被视为大新华航空关联企业的金海重工在H股和A股的上市计划最终落空。

大新华物流的资金链条由此绷到极至。而雪上加霜的是,其斥巨资建造和收购的船舶,也随着航运业寒冬的到来迅速沦为了“负资产”。

这与其在扩张时大量使用的融资租赁方式有关。

所谓融资租赁,是指租赁公司按航运公司要求向指定造船厂订造船舶,建成后出租给该航运公司营运,并按月收取租金。在租赁期满后,再以约定价格将船舶卖给航运公司。沙钢船务与大新华轮船之间的租约,正是采用这种方式。

在市场行情向好的情况下,这种方式俨然是“多方共赢”:比如,像沙钢船务这样的租赁公司按大新华轮船的要求,向金海重工这样的造船企业订造船舶。造船者得到生意,大新华轮船则通过“分期付款”来使用这条船,而租赁公司收取租金和利息收益。

当海运市场随着金融风暴而出现崩盘式的下滑时,“皆大欢喜”却变成“一损俱损”:航运公司收益大幅下滑,不仅难以支付高额月租,而且因船价暴跌,也不愿再花钱买船;租赁公司不仅收不到租,还得为船舶建造费用“埋单”。

不难理解,像大新华轮船这样的航运公司自然极力避免履行购船合约,而租赁方如沙钢船务只能通过种种手段逼迫其履约——在造船行业深陷低迷的这两年里,类似两方之间的博弈已是普遍现象,“弃船”也并不鲜见。

但就在大新华轮船与债主们陷入纠纷之时,其母公司大新华物流却又令市场大吃一惊。

2013年4月8日,大新华物流发布公告宣称,由于旗下上市公司天津海运被证监会天津监管局要求核查并说明公司实际控制人情况,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大新华物流自查后发现,作为公司控股股东的大新华物流属于“无实际控制人”结构——这个奇特的结构,是指任何一家股东的持股比例都没有达到控股标准。

这意味着,一旦沿着大新华物流追索,债主们连一个主要的追债对象都找不到。

巧合的是,这一天,正是香港法院向大新华轮船颁布临时清盘令的同一天。看来,大新华物流很快就为可以预料到的连带追索做好了准备——一手以1美元甩卖掉了大新华轮船,一手从自己的股权结构上留出了“隔离”空间。

金蝉如何脱壳

海航集团打了一个“时间差”:8月16日股权被冻结,22日公告。头一天,天津海运宣布资产重组失败,并推出暗藏玄机的定向增发计划。

这一奇特的“无实际控制人”声明,使得大新华物流的债主们立刻陷入了高度紧张。

眼看着大新华物流账面上的资产像冰淇淋一样迅速融化,焦虑的债权人开始变着法子查封公司旗下各类资产,生怕晚来一步就“连汤都喝不上”。

就在沙钢船务扣船前些天,另一家租赁融资的债主盯上了天津海运。

8月22日,天津海运公告称,收到青岛海事法院签发的协助执行通知书,已于8月16日将大新华物流所持有的天津海运2.67亿股予以冻结。

据财新报道,此次冻结股权的特莱顿集装箱国际租箱公司,同样是因为高达5155万美元的集装箱租赁合同纠纷,申请“冻结大新华物流旗下相关公司股权”。

此番股权冻结,使得海航集团新的物流业务资产重组计划陷入了窘境,因为天津海运此时已经是这一计划中的重要平台。

大新华物流早在2007年便入股天津海运。由于迟迟未能支付股改对价,天津海运一直徘徊在退市边缘,长期没有融资资格。

直到2012年金海重工未能如期上市之后,天津海运成为大新华物流旗下仅有的物流业上市平台。为了恢复上市公司的融资功能,大新华物流不惜豁免其4亿元债务,终于在2013年5月完成了上市公司股改,随即紧锣密鼓地展开了以天津海运为平台的新计划。

业内人士透露,作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大新华物流可以将旗下优质资产注入天津海运,一石二鸟——上市公司通过融资收购轮船资产获得未来的发展机遇,而大新华物流则可以资产套现所获的现金流,来缓解巨债带来的资金链压力。

唯一的输家,是大新华物流的债主们。失去了相应的资产,大新华物流将沦为一个“壳公司”,债主们很难再捞到什么东西。

但当愤怒的债主申请股权冻结,顿时使天津海运的资产重组陷于进退两难:如果按计划将大新华物流旗下优质资产注入天津海运,一旦所冻结股份被法庭判决归债权人所有,则所有资产包括上市公司都将被他人所控制;而如果不注入资产,债权人就可以通过扣押或拍卖相关资产的方式从大新华物流那里拿走补偿。

对于债主们的“杀手锏”,多年来长于资本运作的海航集团应对堪称迅速,巧妙地打了一个“时间差”:8月16日股权被冻结,22日发布公告。就在头一天,天津海运宣布资产重组失败,并同时推出了一项高达120亿元的定向增发计划。

新的计划中,成立不久的一家新公司——海航物流(成立于2012年7月底,由海航集团全资控股)——承诺以不低于36亿元参与认购。如果此次发行计划得以实施,则原控股股东大新华物流由于不参与认购,持股比例将降至6.15%,而海航物流则以23.83%的持股比例成为新的控股股东。

颇有意味的是,在天津海运的增发计划中,发行金额里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金额也恰好为36亿元,与海航物流的承诺出资额相同。

余下的八十多亿元资金用于购买10艘VLCC油轮和4艘LNG船。而据此前的公开报道显示,大新华物流旗下的大新华油轮公司,早在2010年便通过金海重工订造12艘30万吨级超级油轮(VLCC),当时预计未来3到5年内陆续交付使用。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些油轮就是同一批,但如此巧合,难免令人生疑。

在天津海运的增发公告中,特别注明了“赋予天津海运收购海航集团持有大新华油轮80%股权的选择权”。如果天津海运行使这一选择权,相当于大新华物流旗下的油轮资产将顺利转换到天津海运手中,而且天津海运的大股东也将从大新华物流变成海航物流。

如果这一切都未出现意外,海航集团庞大的物流资产将巧妙地金蝉脱壳,摆脱巨债缠身的大新华物流,进入更为安全与干净的新公司海航物流。

倘若出现意外,海航也有应变的空间——就在天津海运宣布停止重组之后,海航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公司渤海租赁,已经接过了资产重组的接力棒。停牌已经一个多月的这家公司,此前宣布将于10月8日前披露“重大资产重组信息”。

市场将拭目以待。

链接

追索海航

2013年7月,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旗下法律信息网Findlaw上公布的法律案例称,蓝鲸公司在美国地方法院对大新华航运发展有限公司提起诉讼,起因是后者未能按照合同支付从巴西到中国运输2.5万吨铁矿石的船只租赁费用。

2013年1月,华融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将海航集团的大新华物流、上海大新华航运、海航旅业等5家子公司诉至宁波海事法院。诉讼涉及四个船舶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件,总标的额高达6亿余元。华融租赁向法院提交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对海航集团所有的波音飞机、海航大厦在内的巨额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8月报道,世界上最重要的干散货船东之一Golden Ocean公司与大新华物流就赔偿金达成协议,原因是大新华违约,提早一年交还了船舶。

英国《金融时报》2012年8月报道,希腊家族企业Vafias集团通过美国法院向大新华物流公司追讨1860万美元,因为后者提早交还了一艘本应租用至2015年的船舶。此前半年,Vafias集团曾通过伦敦高等法院冻结大新华物流的资产,因为后者停止支付船运费用。而在Vafias同意大新华支付余款以结束冻结后,大新华又停止了支付余款。

(南方周末实习生张玉洁整理)

南方周末 - 跨国扣船事件背后的资本暗战 海航金“船”脱壳

吃着泡菜唱着歌,船就被扣了
两个公司打架,上千游客遭殃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张瑞 实习生 岳进祥 藏瑾 赵良美 金幼文 刘恺琦

2013-09-19 10:32:53 来源:南方周末

2013年9月18日上午,曾被韩国扣留的“海娜号”抵达天津东疆国际邮轮码头。 (CFP/图)

2013年9月11日,海航邮轮海娜号驶离天津塘沽。

船上的时光虽有些漫长但不寂寞。一位游客回忆说,船上每个时间段都会组织不同的娱乐活动,有适合小朋友的DIY类手工活动,也有大型的歌舞表演、魔术表演,还有一些公共设施,例如泳池、温泉、健身房,整个行程丰富而有趣。

9月12日,当海娜号驶入公海,更刺激的娱乐活动得以展开,船上开放了赌场。乘客云女士就去赌场玩了一下。她买了500块钱的赌币,玩大小点,翻了一番,赢了500块左右。

13日,快乐的航程终于抵达韩国首站——济州岛。

这一天的旅程安排是,上岸参观两个景点,然后去免税店。在下午两点前回到船上,船只要在三点出发,继续前往仁川登陆。下午两点,旅客们陆续回到了船上,船上的广播却在这时响了起来,告诉人们:由于清关的手续还在办理,无法按时开船。

把船长叫出来

广播响起的时候,贺云(化名)住在七层的海景房,这个消息让他觉得没什么,当天的行程已经让他觉得疲乏,能不能启程在当时看来,没有睡上一觉要紧。“又能延迟多久呢?”贺云这么想。

同样抱有这样想法的,占了旅客中的大多数,这一夜,就在平静的海浪中度过了。

第二天,贺云起床,发现船还停在原地,“我开始觉得不对劲了,就来到大堂。”他说。同样觉得事情有变化的人们有了各种的议论,虽然邮轮方面依然在用同样的理由告诉人们:清关正在继续,手续正在办理,但小道消息已经传开了:是不是有偷渡客藏在船上,被韩国人发现了?贺云比较倾向于相信这个说法而不是另一个:昨天有人在免税店用假币购物,被警察发现了。

当天晚饭的时候,广播里响起了船长的声音,船长是一个瑞典人,他在广播里向大家保证,会满足乘客的需要,邮轮只是因为手续问题暂时停航。

贺云对船长的广播印象深刻,但他不知道,能请船长出面,已经是同是乘客的人们努力的结果。

当天下午,一名身材魁梧四十多岁的男士,拍打着服务台的桌子喊道:“把你们的船长叫出来,我们想要问一下你为什么把我们困在这里!”之后服务台的人员看到大家情绪比较激动,就叫来了两名保安,接待处的人也叫来船长。

船长说航行大半辈子,没遇到过这种事情。他只能保证船上的安全,也不知道怎么处理。

有五个人在这之后被请进船长办公室,他们问船长:“为什么控制我们的人身自由?”船长说:我没有控制你们的人身自由,我可以打开船门让你们走。他们向船长提出一个要求:广播向所有群众发表事件说明。

“我记得很清楚,船长广播刚结束两分钟,正式的广播就来了,告诉我们是沙钢申请韩方扣了海航的船。”贺云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

“和我们协商了吗”

当天晚上十点钟,在船上的亚特兰蒂斯剧场原本举行的演出被一场见面会替代。海航代表团的工作人员和中国驻济州岛领事馆总领事张女士,在演出台上和乘客们见面。

张女士告诉乘客们,海航是一家负责任的企业,一定会给大家妥善安排。然后是海航工作人员一个个自我介绍,向大家保证,无论是在船上的生活还是对乘客的赔偿,都会和大家商议,让乘客们满意。

那天晚上的见面会,在愉快和谐中结束,许多乘客心里的石头落了地。见到了领事,也见到了海航的人,人们乐观地想象,可能明天事情就会解决,旅程会继续,至不济也能回乡。

可事后,贺云将之形容为“一次有计划的预谋”。

9月15日凌晨四点半,贺云被急促的敲门声吵醒,打开房门,他看见旅行团的领队站在门外,“可以进来说吗?”领队小声地告诉他,等到进了房门,语气却强硬了起来。他告诉贺云,现在方案出来了,坐飞机回去,要么获得1500元赔偿,要么获得一张海航往返的船票,同意就收拾行李,四点半到前台结账领护照,五点半吃饭,六点半集合下船,不同意就跟这待着。

被领队的冷淡所震惊,也惊讶于和几小时前的氛围天差地别,贺云在领队离开后,走出舱门,在过道里,看见了同样一张张惊愕的脸。

经过商议,几个乘客决定去海航工作人员住的11层找他们。这时是凌晨五点钟,等到六点左右,贺云和其他乘客一道接到通知,让所有人去昨晚的剧场,签订赔偿的协议。

在剧场,贺云拿到赔偿协议,一行字刺激了他,上面写着,经过双方协商同意。“和我们协商了吗?完全是把一个决定好的事情告诉我们。”贺云说。

事后,贺云和几个乘客开玩笑,若是在昨晚的见面会上就这么说,“人们不撕了他?”他将海航的策略描述为各个击破。

最终,海航将赔偿标准进行了修改,分为2000和2300元两档,分别对应船上的内舱房和海景房。

这一天,同意海航的协议离开邮轮的,大概占总人数的一半,八百余人。

是不是飞机又给扣了?

剩下的人则要继续抗争。他们组成了一个二十来人的代表团,贺云也是其中之一,和海航展开了轮番拉锯。

9月15日晚上,代表团和中国驻济州岛副领事见了面,他们向副领事求助,提出了两项意见,一是希望领事馆能够帮助他们寻求法律援助,找韩国律师,他们要在韩国起诉海航,另一项是希望领事馆能帮助他们联系媒体,让媒体知道船上发生了什么。

当时,副领事表示他会尽力,这让代表团们感觉到了希望。

“领事说第二天会来和我们见面,不过第二天我们没找到他,他可能来了吧。”后来,贺云开始觉得忐忑,因为游客中有一个是外交部的退休人员,他说其实领事馆能做的事很少。

被忐忑环绕,代表团们决定再找海航的人谈一谈。他们同意了海航开出的赔偿金额,但是表示,这部分钱不是作为赔偿,而是作为未展开旅程的退款。对此,海航也终于做出了让步。

双方商定,由乘客签收据,海航付现金,一手交钱,一手交收据。

9月16日午夜一点四十,船上的广播再次响了起来,通知大家四点半办理手续,六点半拿钱。

这一次,剩下的乘客变得急迫起来,许多老人本来就睡得浅,被广播一吵,就再也睡不着,两点来钟就开始拖着行李来到大堂,等候手续的办理。

16日早上八点多钟,钱终于来了,海航给乘客们发了收据,让大家填写后,拿钱下船。

这一次,代表团们再次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在收据上,写着的是旅行团一行九览退票款,可行程明明没有完成,应该是未完成旅程退票款才对。贺云跑去找工作人员理论,要求修改,被告知这是海航总部的决定,不能更改。

这时,第一批280人的旅客已经开始下船,填写收据。代表团只好互相周知,通知剩下的人,不要用海航的收据,自己用手抄一份,将“未完成”三字放入其中。

就在这样的忙乱中,280人的队伍离开了邮轮,中午11点,又一批100余人的乘客离船前往机场。贺云一家是当天下午三点走的。

在他身后,依然有着八十余人不愿乘机离开。

到了机场,贺云发现十一点走的那拨还留在原地,一直到了晚上六点多才开始登机,坐在飞机上过了四五十分钟还没起飞,当时飞机上的人就慌了,互相询问,是不是飞机又给扣了?

蘋果日報- 中秋圓福 - 陶傑


中秋圓福 - 陶傑

不知何時起,短訊交傳,時興講「中秋快樂」。

中國傳統的中秋節,天心月圓,追求的是一份自在圓滿,「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比所謂快樂,更高的一層境界。

「快樂」這個詞彙,概念完全是西方的: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新年快樂。快樂一詞一旦叫濫了,譬如「你Hap唔Happy」,即有一絲「越墮落越快樂」之現代惡俗。

中國傳統文化,「快樂」不是最高境界。「竹裏坐消無事福」,「福」比「快樂」更高。能享清福,是超越「快樂」的。「快樂」只是大氣層,而有福,是太空無重的層次。

「千里共嬋娟」是講不出來的圓融之感,而圓融,正切合中秋賞月的心情與期待。中秋的祝願是很抽象的,比「快樂」更難形容,就像佛家講的湼槃,比耶教說的天堂更高。住在天堂,據說有無窮的歡快,但湼槃了就不同,無所謂喜與悲,是人世無從領悟的大圓自在。

這不就是做「中國人」應該有的精神境界?有許多自命愛國的五毛中國人,喜歡教訓他人:「這個人渾身沒有一絲中國人的味道。」比起前清民國,儒家禮教淪喪殆盡,看看大陸消費客在歐洲那般蹲、吐、吵、豪的德性,所謂「中國人」又豈有以前中國人應有的「味道」?流行的「中秋快樂」,更不是地道正宗的中國味。


沒有人敢正視,真正的中國已經死亡。由道德開始,到文化節日的感覺。另有一具行屍,舉止粗野,沒有生命,卻眼睜睜的自稱「中國」,還要其他人一起聚攏過來,以尋求「身份認同」。


不錯,世間事物是會變的,但文化的價值精神,理應恒常不變。譬如,今日的埃及,在地理上依然在,卻不是法老王金字塔的那個埃及。同理,講「中秋快樂」的「中國」,嚴格來說不是真正的中國。


外國朋友問,中秋節有何祝願?我短訊:Wishing you an everything-full-moon Mid-autumn Festival。我覺得這樣講,跟Happy New Year不同。世上需要多一點的不同,你跟我不同,東西方不同,中國大陸與香港該不同。你繼續你的Happy。我不想「統一」在這個英文形容詞之下,跟你Globalized。只要不太懶,做得到的。

上一則: 蘋果樹下:夢入雲山第幾重 - 沈西城

下一則: 「湯粉」挺貪書 - 李碧華

蘋果日報- iOS7 fb變身 siri變性

各位iPhone用戶,你們更新了iOS7嗎? 昨日凌晨一出,頭12小時已經有25%iOS用家更新了。雖然有人投訴無法正常下載,不過下載到的網民,就給了不少正評,甚至有人讚Jony Ive是神!究竟iOS7有甚麼優點?

1.快

不少更新了的用戶,都大讚iOS7行得順。不像以前,一更新就拖慢電話。

2.Siri變性

從前Siri只有女聲,現在就可選擇男聲,而且更似真人的聲音。

3.新Facebook

Facebook、Twitter,這些經常用的社交應用程式,於iOS7出場第一日已經有新版本。雖然沒有大改動,只是版面簡單易用了,但正好配合iOS7新形象。

4.新控制中心


精彩推荐:[评论]苹果对iOS 7的赌注将于秋天见分晓

推荐一篇精彩文章: [评论]苹果对iOS 7的赌注将于秋天见分晓

著名科技网站CNET刊登题为《苹果对iOS 7的赌注将于秋天见分晓》的评论文章,现全文摘要如下:有一个理由可以充分解释——为何苹果公司的iPhone发布会上有一个重要部分着重展现了iOS系列游戏《无尽之剑》。那是因为有了iOS 7和新款A7芯片的64位结构,苹果公司正向世界宣告它必将拥有卓越的移动游戏系统。

得益于其强大的平台和各种各样的开发员(从单一应用开发员到有着许多移动套件的3A工作室)都可以很轻松地货币化游戏,iOS操作系统一直是移动设备操作系统领域的领头羊。自应用商店诞生以来,游戏应用已经成为下载量最大和出售量最大的应用类型,从Rovio推出的《愤怒的小鸟》到游戏开发商King的《糖果粉碎传奇》,都风靡全球。

要保持这样的优势就意味着不仅要推出完全成熟的蓝牙控制器来支持,而且还要鼓励开发商开发出能充分利用A7芯片优势的一流应用。两种策略都在进行,随着苹果公司于今年秋天发布新硬件,苹果公司将处于保持移动游戏领域桂冠的有利位置。

一直以来,苹果公司都试图让手持游戏设备的吸引力减少,很显然这场战斗移动应用已经获胜。苹果公司对抗传统游戏设备是否能取得成功总是取决于它是否能让iPhone用户相信诸如PlayStation Vita、Nintendo 3DS、和Nvidia Shield等设备无法跟上iOS游戏发展和其即将推出的硬件的步伐。

或者,至少,要让用户们相信那些设备并不值那么多钱。按照苹果公司的逻辑,当你的智能手机能够稳稳地跟上主流游戏,那么为什么要花那么一大笔钱在任天堂或索尼的游戏系统上呢?

尽管明年64位智能手机芯片和更新后的更便宜的便携游戏设备将席卷市场,但苹果公司凭借坚强的开发商后盾和一系列让人印象深刻的控制器正一步步地朝着"第一"这个位置迈近。如果它成功了,这将是一场苹果公司已然获胜的战斗。

iOS 7发布时,游戏开发商将已经最优化应用等待用户下载。当你意识到iOS将迅速普及时,这点就有意义了。移动游戏开发商Gameloft的代表托马斯-普莱斯称:"《地牢猎手4》 和《海盗奇兵》的更新版已经获得了苹果公司的批准,并在iTunes商店上架。"该游戏开发商还有十几个应用等待苹果公司批准,所有都已经优化完毕以与iPhone 5S设备和64位结构兼容,更详细的软件调整已经出现在更新后的游戏中心应用中。

还有许多知名游戏开发商在最优化应用。在全球知名休闲电子游戏制造商美国艺电,开发员们正充分利用OpenGS ES 3.0界面的优势,这是一个跨平台的应用程序界面,目前仅被三星Galaxy S4, HTC One, 升级版Nexus 7, 和索尼Xperia Z 几款手机支持,普遍用于智能手机的图形绘制。

随着iPhone 5S的发布,苹果公司将加入支持上述应用程序界面的手机制造商行列,还附带上"iPhone 5S是那些智能手机中唯一一部增加了64位处理器的手机"这一优势。

美国艺电负责手机出版的高级副总裁伯纳德-金姆称:"OpenGL ES 3.0提供了极好的视觉体验,这将在艺电即将于今年秋天发布的几款图形丰富的3D游戏中表现明显,如《真实赛车3》、《劲爆美式足球25》、《龙腾世纪之英雄》等。"非常流行的与Facebook整合的亚瑟王国系列游戏的开发商Kabam也正为开发的游戏能与iOS 7兼容而准备更新。

尽管和更新有关的时间表、细节无法获悉,但该公司的代表称:"Kabam将发布最流行游戏的新游戏内容,包括了《霍比特人:中土王国》、《速度与激情6》和《亚特兰蒂斯之龙:龙族崛起》等。然而更重要的是Kabam计划在其即将发布的最新《亚瑟王国》游戏中利用iOS 7的独特视差效果。

http://news.ipadown.com/27760


发自我的 iPad

精彩推荐:iOS 7添加隐藏App或者文件夹功能,附教程

推荐一篇精彩文章: iOS 7添加隐藏App或者文件夹功能,附教程

在iOS 7之前的版本,iOS官方没有提供可以隐藏应用或文件夹的功能,如果你想要做到这点,你必须要越狱你的iOS设备,然后安装第三方的未经苹果官方授权的应用,如今苹果已经在iOS 7中增加了此项功能。你可以按下面步骤去做:

hide-apps-540x631.jpg

第一步:拖动任意一个文件夹到主屏幕,然后确保主屏幕为满屏状态。

第二步:拖一个你想隐藏的文件夹或者应用到Dock上。

第三步:然后按住刚才拖到Dock是的应用或者文件夹并迅速双击Home按钮,这是iOS会弹出多任务管理选择窗口,这时你需要点击第一个页面返回到主屏幕,这是你会发现你想隐藏的应用颜色已经便暗。

第四步:打开你刚才在第一步拖到主屏幕上的文件夹,然后关闭。

第五步:然后再一次 点击Home按钮,你想要隐藏的应用或者文件夹已经消失在Dock上。

注意:如果你想重新显示被隐藏的文件夹或者应用,你需要重新启动机器。

http://news.ipadown.com/27775


发自我的 iPad

蘋果日報- iPhone 5c預購反應差?分析話唔渣

上星期五iPhone5c開始接受預購,但蘋果卻一反慣例,至今拒絕公佈預購數字。有人就指膠殼版5c一來賣得貴,二來大部份舊iPhone,而且大部份舊版iPhone 都可以升級用iOS 7 ,因此減低換機意慾。即使5c是針對中國市場,但始終機價相當於工人薪金兩倍,令許多內地果粉都無意換機。總而言之 預購數字一定不大亮麗。但有分析師就叫大家不要這麼武斷,指蘋果不願透露,可能只是商業策略,不想讓競爭對手知道。有分析估計,新一代iPhone首個週末的銷量,將達到六至八百萬,比去年iPhone的500萬還要多,但由於iPhone 5s供應量有限,所以預計只會佔總銷量約三成,而由於蘋果預期太空灰色最受歡迎,所以四份三會是太空灰,想買其他顏色便比較難了。

蘋果日報- 下載iOS 7 需3.1GB記憶空間

■下載及更新iOS 7,需騰出至少3.1GB的記憶容量(紅框示)。

下載新作業系統iOS 7之前,除了要確認手機內3.1GB記憶空間而且為應用程式備份之外,還要留意並非所有蘋果產品都能適用,舊代手機如iPhone 3GS、第一代iPad都無法更新到iOS 7。

4S沒AirDrop功能

iPhone 4、4S及5都能使用iOS 7,但4及4S只能使用部份功能,例如不能享用AirDrop。第一代iPad不能更新軟件,iPad 2及3部份功能不能使用,第四代iPad和iPad Mini可以全面更新;至於iPod Touch則只有第五代可以更新至iOS 7。


要下載iOS 7必須連結Wi-Fi,若出現「錯誤」訊息,用戶可以嘗試重新啟用手機,同時關掉Wi-Fi連線以及手機,靜待5分鐘後,重開Wi-Fi和手機,再次嘗試下載。


英國《每日郵報》


蘋果日報- iOS 7下載更新爆災難

兩部新iPhone推售前夕,蘋果公司昨天率先推出最新作業系統iOS 7,讓用戶免費下載更新,可是大批果迷同時下載導致網站大塞車,手機紛紛顯示「軟件更新失敗」提示,令果迷怨聲載道。iOS 7被喻為是iPhone面世以來作業系統最大變革,分析形容「有如換了一部新手機」,可能是拯救蘋果的關鍵一擊。

蘋果於美國東岸時間周三下午1時(本港時間昨天凌晨1時)供用戶下載最新作業系統iOS 7,全球數以萬計用戶同時行動,導致網絡大塞車,手機屏幕頻頻出現「軟件更新失敗」、「下載iOS 7.0出現錯誤」的字眼,令用戶甚感氣結,到Twitter等社交網大吐苦水。


Twitter的留言充斥「錯誤」(error)這個字,有人留言說︰「有人下載iOS 7中途出現錯誤嗎?我想哭!」、「人人同一時間下載,我想全世界伺服器都當機了」。有人估計是網絡流量過大,令蘋果伺服器不勝負荷。

■蘋果公司推出最新作業系統iOS 7,但大批果迷同時下載導致網站大塞車。

容量不足 用戶刪結婚照

用戶另一個不滿,是下載以及更新iOS 7,需要手機騰出3.1GB的記憶容量,令很多人臨急臨忙刪除大量應用程式或者照片。有人留言說︰「不夠記憶空間下載iOS 7,唔……好吧,再見了,結婚照。」


雖然下載和更新過程出現問題,但成功下載的用家大讚iOS 7介面簡約清新,操作流暢,暫時未發現重大漏洞。蘋果公司行政總裁庫克(Tim Cook)早前指這個新版本是「iPhone面世以來iOS系統最大變革」,大大小小的改動超過200項,有分析認為,相對於硬件iPhone 5S和5C兩部手機無甚驚喜,軟件的革新更令人期待。

■iPhone紛紛顯示「軟件更新失敗」提示,果迷怨聲載道。

iOS 7有不少重大改動,介面線條變得簡潔流麗,不少操作「一撥」就完成︰


‧ 控制中心的操作更加快捷方便,基本設定如畫面光暗度、飛行模式等掃一下畫面即可


‧ 相機增加不少功能,除了把相簿內照片以日期或事項自動分成多個細相簿外,還有多種濾鏡效果選擇,亦可以選擇畫面尺寸如正方形照片,方便上載到社交網


‧ AirDrop功能讓手機跟手機、手機跟電腦之間傳輸照片更簡易


‧ 多工作業界面煥然一新


‧ 防盜及找回手機功能「Find My iPhone Activation Lock」強化,刪除部份功能前,需輸入蘋果用戶ID和密碼


防盜功能更得到重量級人物認可,美國三藩市地區檢察官、紐約州總檢察長、倫敦市長約翰遜前天發表共同聲明,支持蘋果用戶下載iOS 7,即使手機被盜,賊人都不容易改動手機設定,有助遏止偷竊iPhone的風潮。

分析員籲待升級版才下載
科技網站或業內分析員一般對iOS 7有正面評價,形容新介面帶來「視覺震撼」、「不同的感覺」,相信是蘋果留住用戶的關鍵挑戰。新系統必然存在漏洞缺失,有分析員建議不急於嘗鮮的用戶,等蘋果在「數周或數月後」推出iOS 7更新版本才下載使用。


法新社/美國有線新聞網絡/英國《每日郵報》


蘋果日報- 官媒讚《大長今》狠批《甄嬛傳》邪惡


官媒讚《大長今》狠批《甄嬛傳》邪惡

■韓劇《大長今》中的長今主張「修德在先成事在後」。

官方喉舌也哈韓?《人民日報》昨刊文狠批熱爆兩岸三地國產電視劇《甄嬛傳》導人「比壞心理腐蝕社會道德」,推崇韓劇《大長今》的堅忍,傳遞正確價值觀,呼籲文藝工作者要多創作這類作品。內地網友炮轟,官方自己黑暗可恥更勝甄嬛,卻要人民都學大長今「逆來順受任人宰割」,實在可笑!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狠批《甄嬛傳》傳遞好人鬥不過壞人,好人只有變壞、變得比壞人更壞才能戰勝壞人的價值觀,會導致觀眾把不正確的生存理念帶入現實生活。「引導觀眾以甄嬛為榜樣,選擇了以惡抗惡。這是我們這個時代的悲劇:明知其惡而作之,明知其非而為之。這種犬儒主義和投機活動的大面積氾濫,將會對社會道德造成巨大腐蝕……。」


文章又稱,對比同樣表現宮廷鬥爭主題的韓劇《大長今》就很不同,作品的主題:只有堅持正義才能最終戰勝邪惡,價值觀更正確。評論呼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應成為每一位文藝工作者的重要責任。

《大長今》堅忍善良
2012年大熱劇集《甄嬛傳》紅遍兩岸三地,更出口日本,甚至改編英文版。與紅透亞洲的韓劇《大長今》熱度相當。兩個都是皇宮爭鬥題材,《甄嬛傳》講的是在殘酷的宮廷鬥爭中,必須更壞才能戰勝對手;《大長今》則表現善良堅忍終會得到公正對待;甄嬛最終以惡抗惡鏟除對手爬上皇后寶座;同樣處在充滿陰險毒辣爭鬥的宮廷,大長今善良堅忍,終成首位女御醫。

「中共比甄嬛更可恥」
「甚麼土壤開甚麼花!」有評論認為,兩劇的差異也反映中韓兩國的社會現實和價值觀取向。而中共當局連虛構的古裝電視劇都要「統一思想」,令人嗅到了文革重臨的味道!更諷刺的是,最講究權術、勾心鬥角之地恰恰是中共官場,有人怒罵官方喉舌:「比甄嬛更黑暗可恥的比如你們!」「文化背景不同,不能讓百姓講道德,官員講權謀!」


《蘋果》記者

《亂噏24》現正逢一至五每日更新,今周嘉賓陳淑莊帶肥佬黎同蔡瀾背包旅行遊中歐,即刻收睇:http://bit.ly/appletalk24


上一則: 滬人等5小時買肉月餅

下一則: 傳被挖心剝皮 男童膛開肚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