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5日星期三

�果日�- ��攻防�

蘋果日報- 鍵盤攻防戰


鍵盤攻防戰

9.28金鐘流動網絡一度被斷,可以藍牙運作的FireChat下載量逾十萬;首四天Twitter更新的tweets超過130萬;Instagram相關hashtag數十萬,內地因而禁止瀏覽;facebook上先是profile pic轉到頭暈、黃藍兩營群組如義勇軍相繼組成;網民將「世紀一握」輔警、喜記太子、無良公關相繼起底;黑客攻擊……由雨傘革命開始,網絡戰隨即展開。本以為行動較實際,但眼見電視新聞以偏概全的報道、網上五毛歪理洗版,甚至有包庇黑警、讚揚暴警的言論,網民憤怒悲痛之際,決心不能讓網絡淪為失地。以下攻略,總有適合你來擔當的角色。

記者:陳芷慧

攝影:梁志永


撐革命fb群組

給爸媽的信
這場革命的可悲,令親子關係變得緊張。這個溫情專頁,攝影師在現場邀請年輕人寫一封給爸媽的信,希望父母理解自己的理念。看到學生感人肺腑之言,大家頓覺安心。


■專頁相片由攝影師Tree Chow操刀。

捍衞lester alex佔領巫山HeHe團
一場風雨中,亦不乏純粹搞笑的群組,為港人帶來歡笑。學聯二子一句:「我是硬,他是軟。」令抗爭增添搞笑浪漫。


OCMK 佔中謠言追追追
一班關心佔中的朋友,自發組織,查證有關佔中的傳言,並歡迎自行再度引證。

佔領撐小店
反佔領者常批評行動影響小店生計,與其只顧批評,行動最實際。facebook上出現撐小店群組,如鼓勵光顧佔領區小店的「佔領撐小店」、「遮打抗命×一人十蚊撐小商戶」等等。

反佔中暴徒確認中心
反佔中暴徒到處打人,更發動五毛投訴原有專頁,這個群組希望大家鋪相,揭發共匪暴行!

反革命fb群組

向香港警察致敬
這個群組,不斷發佈「佔中學生有感被騙」、「路障有釘好危險」、「警察細心部署」、「黃巾黨非自發」等膠文,隨即引發unfriend潮。


香港一家人
一個打着「以和為貴」口號的公開群組,現只有13人加入,成員紛雜,似乎立場不清。

時聞香港
成立一年的新聞轉載群組,自稱「積極轉載值得關注的新聞」、「凝聚關心香港前途的網民」,竟然還呼籲到壹傳媒大樓堵路的旅行團要堅守。


■「時聞香港」封面圖片。

港人講地
自稱「希望與大家一起提出正面和具建設性的意見。」與「時聞香港」同屬一類群組。誘導一群專看CCTVB新聞的師奶粉絲加入,「正面意見」就是向佔中者發告票、你是中國人嗎?、警察辛苦了等。


■「港人講地」中轉載的一則新聞圖片,黃藍兩營,唯一共通之處,就是大家都愛上四點鐘許Sir!

Instagram內地全禁
搜尋跟「雨傘革命」相關的hashtag,數十萬張相成連綿不斷的相集。內地隨即禁止瀏覽Instagram,是倖存未被五毛黨攻陷的社交平台,而hashtag的數量某程度上反映香港人對佔中、罷課、雨傘革命的態度。

Hashtag數量

佔中:共120,418
occupycentral:55,230


occupyhongkong:7,440


occupyhk:6,062


occupymongkok:1,492


occupymovement:1,057


佔中:29,107


和平佔中:10,377


佔領中環:9,653

雨傘革命:共81,367
umbrellarevolution:64,921


umbrellamovement:8,922


雨傘革命:7,524

罷課:共69,197
一人一相撐學生:37,689


hkclassboycott:13,312


罷課:10,103


罷課不罷學:7,840


hkboycott:253

(註:截稿前數字)

藝術攻略:悲哀化幽默
一場催淚彈的悲劇,香港人的憤怒,一下子被活人拳的幽默漫畫戳破了,有8,000多人轉載分享。跟他合作的香港漫畫公司老闆Cheng Lap說:「幽默的本質就是客觀。」活人拳則忽然感性起來:「男人的悲哀,不是壓抑在心裏,而是要變成幽默。如果一直把悲哀表現出來,就會讓身邊的人也心情不好。既然不喜歡悲傷,也不會令別人悲傷,這便是男子漢。」雖然活人拳是台灣人,身處高雄,但對雨傘革命的感受挺深,他的漫畫在面書瘋傳,佔中者還打印貼到政總天橋下。這位男子漢還流下男兒淚,「我替那些追求夢想的香港朋友們難過。」從激動到幽默,是怎樣沉澱?活人拳說:「我會不斷自言自語。」活人拳幽默,因為他經歷許多,三年當了九份工,才找到欣賞自己的伯樂。他以自己故事勉勵港人:「那和封閉的教育體系完全不同,能夠靠自己承擔着自己的選擇、自己的夢想,是很充實的。」能夠靠自己承擔着自己的選擇,不正是我們所追求?


■活人拳「超級香港故事」系列連載漫畫現逢星期四出街,他的老闆Cheng Lap形容催淚彈鎮壓行為猶如奧姆真理教沙林毒氣襲東京地鐵事件。


■活人拳不出真名,說將要改名;他亦不露真相,我猜想他快要易容。

部份遮打文創


■by東尼電機


■by慧惠

Profile Pic急轉急表態

2014年9月1日
「民間人權陣線」發起黃絲帶行動。黃絲帶原有反戰之意,遮打行動中用以代表「和平抗爭」。

2014年9月19日
《壹錘定音》發起「一人一相撐學生」行動。(反罷課者注定是輸家,冇得轉相!)

2014年9月30日
監警會成員鄭承隆率先上載一張綠絲帶圖片,表示既支持學生和平抗爭,同時支持警方合理執法。

2014年9月30日
9月30日《東方日報》報道網上有人傳出「藍絲帶」及「綠絲帶」照片以示支持警方。李偲嫣其後發起藍絲帶運動撐警反暴力。

2014年10月3日
有戴上藍絲帶者於旺角打人,李偲嫣指自己屬於「藍絲帶運動」,對方則屬「藍絲帶行動」。(私煙BB玩語言偽術?)

網媒攻略:有片有真相
從9.22罷課不罷學開始至今兩個多星期,雖然我不能夠無時無刻在現場,但只要上facebook查看「SocREC社會記錄頻道」的相和片,一刻間會誤以為自己在現場。在金鐘、銅鑼灣和旺角三個據點,任何衝突、集會情況等事無大小嚴肅與溫情的故事,由早到晚從不間斷地上載。


SocREC由一群無薪的民間記者組成,為求單以影像中立報道,以免主流媒體似偏概全。記者梁日明(Paul)正職是一名司機,無了期請假,一家四口暫靠老婆,他說:「我老婆話,喂,你拍嗰啲嘢玩夠未?你仲唔返工?」無他,連買餸車仔都被奪去載器材,難怪老婆開始發牢騷。他由9.22罷課不罷學開始「撐」,形容這兩周生活「人叉好電,相機電仍未叉足。」自從旺角發生黑社會踩場事件,從金鐘轉戰主力旺角佔領區採訪,傍晚開工,朝早六點收工。他換上短tee拖鞋便上街,「因為旺角很和平。」講台上講者經已不斷重複內容,質素參差。他說:「我們每天都直播演講內容。」我忍不住說:「咁無聊都直播?」Paul:「當有衝突時,這些片就有用了。」SocREC左右兩派的人都會訪問,我們稱左膠,他們稱左翼。「旺角現場發生打邊爐事件,我知事態嚴重,衝到那裏,找來搞手社運青年解釋一番,他們只是想表達街道屬於大家,並不是『方向報』所形容為嘉年華會。我的影片一出,平息不少爭議。」


■SocREC記者梁日明說旺角採訪比金鐘舒服多了,「天天通宵至中午。大佬啲示威者得閒又話行一轉中環,陣間又話去禮賓府,真係被玩死。」


■器材比命還重要,「放催淚彈那刻,竟然相機電話都冇電。」他的後備器材包括:無數相機電、「最平48元的4G卡」等等。


■每晚直播旺角佔領區中央講台演講,錄影機直播,Paul閃走吃飯,街坊司空見慣。

革命金曲流行榜
因為雨傘革命,今年香港樂壇終於復興,可謂遍地開花……

金曲金獎:《撐起雨傘》


主唱:群星


瀏覽人數: 247,570

金曲銀獎:《香港生命》撐警大聯盟主題曲


主唱:私煙BB的朋友


瀏覽人數: 168,340

金曲銅獎:《催淚彈》


Big Boyz Club


瀏覽人數:33,482





第四位:《話你戇×怕你嬲》


主唱:David Cheang


瀏覽人數: 29,107 (獲西方媒體報道)

第五位:《撐著》


主唱:黎曉陽


瀏覽人數:14,665

最佳改編歌曲:《四點鐘許sir主題曲》


原曲:《愛心一百次》


瀏覽人數:19,052





最洗腦歌曲獎:《生日歌》、《Let it go》

(註:截稿前數字)

教授滅毛之道
姚崢嶸最近發表一篇文章,我頗認同。他說「滅(五)毛,男子有責。」而且一定要用英文。第一、讀者群是認為「識英文=有學識=有道理」的保守派中產。五毛黨經已國際性發功,如在英國《衛報》左派評論家Martin Jacques文章"China is Hong Kong's Future"下發表偉論洗版,留言逾一千六百條。於是,我找來香港印籍教授Nury Vittachi,示範一場與五毛的對答,讓大家參考一下,冇得輸。


■Nury Vittachi回歸前在《南華早報》著名的搞笑專欄撰稿,揭露中共港府種種荒誕怪現象。

五毛 : 講法律,根據基本法第四十五條,特首候選人須由提名委員會提名。


Nury : 雖然我不能背誦基本法,但這個世上還有比基本法更仔細的文獻。一九九三年港澳辦主任魯平指「香港如何發展民主完全是香港自治範圍內的事」。


五毛 : 佔中是犯法,警方應以更大武力清場。


Nury : 香港人有示威請願的權利。難道你們想示威者佔領學校和醫院?


五毛 : 香港一定要靠中國才發達,所以香港需要務實爭取民主的政客,而非夢想家。而且,香港人對普選的意見紛紜,未夠成熟去參與普選。


Nury : 全世界都向民主進發,香港學生其實替中國政府走出一條正確的路。只有有夢想的人,才會看清未來的路。儍的嗎?全世界有哪個地方不是意見紛紜?


五毛 : 英國殖民時期,二十八位港督都是英國任命。將民主帶進香港的是中國政府。


Nury : 歷史站在我這裏。《南華早報》有報道,英殖時期,香港普羅大眾已提出引入民主政制,英政府亦多次提出,只是當時以渣打銀行等國際商家所拒絕,直至現在依然大商家操控政治。

網絡潮語你要識
同事說:「有班師奶朋友連土共都唔知係乜,就學人反佔中……唔同層次冇偈傾。」要在網上討論區參戰,有些網絡用語你要識。

左膠 集會嘉年華
最先在網絡上由黃世澤於二○一一年三月二日〈唔派錢俾新移民係合理〉一文中使用。此後左膠一詞廣泛應用,指以持續社運為目標、將集會嘉年華化以壟斷運動大會的人。想知自己是否左膠?可以以下行徑審查:階段性勝利、分組討論、唱K、大合照、掌聲鼓勵再散band。


插畫提供:ANGRY ANGRY

榴槤乜乜乜 夾硬老作
帶生果刀反佔中的李×財,他說:「刀係用嚟食生果,去到世界各地都要食,例如榴槤乜乜乜。」,因此得了花名「榴槤乜乜乜男」。這個詞語,可用來形容一些「魯芬急轉彎」令人嘆為觀止的人。


插畫提供:ANGRY ANGRY

五毛 發帖賺五毫
對網上異見洗版,有傳他們每發一帖可獲五毫子,因此被網民稱為「五毛黨」。

土共 盲目愛國愛黨
擁護強國共產黨為人生己任者,「土」有本土、土著之意。

致敬 新解埋沒良心
原指創作時加入前人代表性作品的主要元素,以示敬意。但自從警方以催淚彈鎮壓和平示威學生,加以臉書上「向香港警察致敬」的群組,「致敬」淪為埋沒良心之貶義。

愛字頭 無厘頭
近年有一批「愛」字頭的建制派組織湧現,以不作思辯論述、踩場搗亂為主要行徑。

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果日�- �家��直�:BOSE五十周年� �晒�代�作

蘋果日報- 獨家紐約直擊:BOSE五十周年慶 盡晒歷代創作


獨家紐約直擊:BOSE五十周年慶 盡晒歷代創作

近年越來越多人追求優質音響及耳機,希望蕩漾在私密的音樂世界,享受片刻悠閒。美國音響品牌BOSE的作風向來低調,外觀設計或許比不上大熱潮牌,但其抗噪技術及標誌性的Acoustic Waveguide技術等,均是信心保證。踏入第50個寒暑,BOSE特意於紐約舉行50周年展,盡晒品牌多年心血,置身其中,彷彿走過半個世紀的音響史。
記者:韓繼聰
攝影:韓繼聰、林栢鈞

是次50周年活動定於美國紐約Centre 548舉行,是所位處曼哈頓西城區High Line附近的改建舊工廠,外表平凡,筆者甚至心生懷疑:「這裏就是活動場地?」誰不知入內才發現驚喜處處,跟品牌的一貫風格極為匹配。大門只作簡單佈置,乍看猶如大閘深鎖的公民廣場,神秘感十足。踏入門口便是一間大房,眼見前無去路,後已落閘,頓生疑竇,這時「大房」緩緩上升,我們才意識到這間大房原來是部巨型貨𨋢。


展覽共分兩層,首層就有BOSE現任行政總裁Bob Maresca親身歡迎傳媒。行家雖然不多,但卻來自世界各地,據知每個地區只會邀請一間傳媒,本報有幸成為香港代表。簡單交流後,會方便帶領大家走入小型影院,觀看BOSE的發展史,當中講述了一生致力研發創新科技的品牌創辦人Amar Bose在離世前兩年(2011年),把他持有的公司股份捐給母校麻省理工學院作育英才。


■場地雖小,但是產品俱全,讓人一口氣走畢BOSE半個世紀的發展歷程。

帳篷喇叭夠晒型格
另一層則是展覽戲肉,放滿BOSE自1964年成立以來的代表性產品,其中不少都是劃時代的出眾設計。必看之選就有品牌最早推出的喇叭2201,外形酷似帳篷,如今看來仍然相當時尚獨特,更可利用室內牆壁反射提升音質,可惜的是當年售價太高,加上未有名氣,導致銷情慘淡。而真正讓BOSE站起來的則要數1968年推出的喇叭901,當年憑藉超高像真度、革命性的直接/反射式(Direct/Reflecting)系統,大大提升音效的現場感及感染力,成功大賣一鳴驚人,可惜採訪當日未能試聽這一台古董喇叭的獨特魅力。901的成功亦造就了後來面世、同樣採用直接/反射式系統的書架喇叭301,於1975年在世界熱賣。


講到喇叭,當然不得不提Cube,分成上下兩層、發聲方向各異的大膽設計,有助擴大音場表現,自1987年起一直沿用至今,可說十分長青。因為Amar Bose是在麻省理工出身,着重科研,亦造就了Acoustic Waveguide技術及Auditioner音響系統。前者利用音頻導波管技術,以小型喇叭輸出高質音效,而外型獨特、富未來感的Acoustic Wave大賣之餘,亦成為不少電影的道具。Auditioner的外形則更有趣,而且實物甚少曝光,它是一個模擬試聽系統,能於尚未落成的建築物,並在安裝音響設備之前,事先模擬出不同位置的聲音效果。羅馬西斯汀教堂、奧運及世界盃的場地,均有應用這套系統試聲,相當威水。

抗噪耳機環球飛行
對不少港人甚至筆者而言,最熟識的BOSE產品,相信是抗噪耳機,展覽當中亦見到它的發展軌迹。原來早於1978年,Amar Bose乘坐瑞士航空時,發現耳機完全不能減輕飛機噪音,於是開始着力研究耳機抗噪技術。1986年,他把抗噪耳機的原型測試機,提供予當年世上首次成功實現不着陸、不加油作環球飛行的「旅行者號」機師使用。到了1989年,BOSE正式推出Acoustic Noise Cancelling抗噪耳機,可惜產品仍然只面向專業飛行員。直至2000年才製作出一般民用的抗噪耳機,經典的QuietComfort耳機宣告登場,該系列亦成為了品牌近年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


■場內有一幅剛於上年離世、BOSE創辦人Amar Bose的大型照片。


■會場入口相當簡約,裏頭竟是一個巨大貨𨋢,彷彿走入秘密基地。


■展覽中有不少珍貴相片,例如是BOSE公司的舊貌。


■BOSE曾與不少美式足球隊聯乘推出產品。


外形獨特
■2201外表酷似帳篷,是BOSE於1966年首推的喇叭。


奠立基礎
■901當年以高像真度及現場感,為品牌打出名堂。


長青設計
■Cube採用雙層雙向設計,有助擴大音場表現,同類設計自1987年一直沿用至今。


破格之作
■Auditioner外形有趣,能在尚未落成的建築物,模擬出不同位置的聲音效果。

抗噪耳機成長史


■一九八六年,「旅行者號」機師戴上抗噪耳機的原型測試機,一同創造飛行紀錄。


■一九八九年,BOSE正式推出Acoustic Noise Cancelling抗噪耳機,可惜產品只面向專業飛行員。


■二○○○年推出的QuietComfort耳機,是品牌首個一般民用抗噪耳機。

新品列陣 QC25全面抗噪
紐約舉辦50周年展覽,香港則有新品推出,兩款全新耳機最為注目,分別是經典的QuietComfort系列新作QC25,以及SoundLink貼耳式藍牙耳機。先聽QC25,現場模擬多個嘈吵環境,竟然聽不到任何噪音,抗噪能力極強。全因耳罩內外均設收音咪,精確量度環境噪音,傳至電子晶片,運算出平衡及反向消噪訊號。此外,QC25亦有Active EQ及TriPort技術,令低音更深沉,其他聲音亦更自然細膩。還原度及像真度亦非常高,高中低音的表現均非常出色,耳罩的人造皮革亦相當柔軟,十分舒適。


SoundLink貼耳式藍牙耳機雖然未有抗噪功能,但跟QC25一樣具備TriPort技術,音質平均。加上外形不俗又輕巧,兼具15小時連續播放及15分鐘快叉功能,非常吸引。系列同時推出SoundLink Colour藍牙喇叭,走中低價路線,多色設計感覺清新。現場試聽音色不錯,加上的骰輕巧,方便攜帶,適合隨身攜帶及入門用家。


QC25耳機$2,680
■抗噪能力極強,音質上佳,惟獨是有點重。


SoundLink貼耳式藍牙耳機$2,100
■外形美觀,容易配襯,而且耳罩物料柔軟舒適。


SoundLink Colour藍牙喇叭$1,188
■顏色豐富,但是機身設計略嫌普通,是較入門之作。

活動有個性 藍牙耳機有驚喜
一般發佈會或周年慶典,都會有咁大玩咁大,但這次BOSE的50周年活動卻是少見的低調,有種不一樣的獨特感覺,更像一個小型私人派對,加上舉辦地點頗具個性,是一次有趣的體驗。展覽雖然不大,展品卻很豐富,能讓人深入認識品牌多年來的出品及科研成果。新產品方面,QC25的抗噪效果實在令人讚嘆,音質亦較上一代更好。唯一瑕疵是耳機的抗噪部件要以一枚2A電推動,令耳機頗具份量,猶幸頭帶及耳罩夠舒適,相信長時間佩戴也不會疲勞。SoundLink Colour膠感較重,聲音亦有點膠味,不過價格便宜,也有一定的吸引力,反而SoundLink貼耳式藍牙耳機就有驚喜,音質好,設計美觀輕巧,又夠長氣,是筆者覺得最吸引的新品。


�果日�- 真的�生在香港? - 高慧然

蘋果日報- 真的發生在香港? - 高慧然


真的發生在香港? - 高慧然

編輯告訴我,蘋果網站及電郵受黑客攻擊,公司郵箱不能接收稿件。正常法治社會,黑客惡意破壞傳媒運作,警方反黑組必全力打擊。但689治下的香港變成另一種模樣,蘋果網站固然遭破壞,更有成群結隊從境外運入的中國暴民,混和黑幫,堵塞蘋果出入口,阻止報紙發行。


香港是法治社會,傳媒擁有出版自由、發行自由,如此粗暴干預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的行為,嚴重破壞了香港作為一個法治社會的形象,這群人公然犯法,不是暴民是甚麼?無法相信這事居然發生在香港!一個正常社會,怎麼可能容許境外人士大規模入境來破壞當地法律及社會秩序?


九七之後,香港文明倒退速度之快令人痛心,689治下,政府縱惡竟成為常態。政府忌憚傳媒不奇怪,若一個政府心存忌憚,則必定規行矩步,遵紀守法,力保廉潔公正,施行政策不偏不倚,盡力平衡各方面利益,並尊重民意。所有文明法治國家的政府,都必定忌憚傳媒,但同時也依賴傳媒的監督。


只有專權國家,政府忌憚傳媒之餘,不遺餘力打壓傳媒,扼殺言論自由、新聞自由,以控制言論,從而控制蟻民思想。


689治下的香港,竟允許暴民「自發」破壞新聞自由的行為持續存在,是對文明世界的藐視。



HH

�果日�- 689,踩警�黑 - �也

蘋果日報- 689,踩警擁黑 - 陳也


689,踩警擁黑 - 陳也

沒有外國勢力,只有黑社會勢力。


不是拍電影,冇得離地,出來行蠱惑,十年如一日,都是無面見人,敢做唔敢認,學晒梁振英。而老黑與狼的共通點,是黑社會一樣認為自己就算收了五千萬,「唔使交一毫子稅」。老黑老奉收黑,還大聲說:「對方要求我不要做事」。不要做達成真普選的事,入旺角打砸,過銅鑼灣吹雞,去金鐘搶鐵馬,粗口拆天,唔,有晒錄影,YouTube中,黑底打卡,表現不俗,以後,禮賓府就靠老黑打江山了。


親疏有別,警隊從一哥到許sir,都是「局外人」!不是嗎,警隊的專業判斷,竟然是從金鐘去MK要一粒鐘,連地鐵都唔like急忙劃清界線!香港警察,注定要為梁營四人幫食死貓!哽咽!黑警,一直存在;黑首,今日終於曝光。689搞黑香港,MK愈黑愈型,是事實。但中銀門外被口罩黑道入攝,國際都會的招牌應聲塌下。麥當勞道某豪宅業主第一個撲出來鬧爆:我從新界換樓搬來中半山就係想個仔入讀名校,周日帶他去冒險樂園玩。你班爛仔唔知碇,行開啦!我俾五嚿水你打的返砵蘭街!喔,接下去就是雙方橫飛的粗口。老黑食老本×來×去,在太陽依舊升起的遮打道,氣勢輸了給滿嘴美式口音的,外國勢力。



HH

�果日�- 大千作� - 李�恩

蘋果日報- 大千作畫 - 李純恩


大千作畫 - 李純恩

在網上看到了一段張大千的作畫視頻,除了之前三分鐘張大千與太太在草地松柏間散步的片段,其他的內容就是看張大千作畫,一幅蒼翠虬勁的古柏,從起筆到收筆,一氣呵成,最後題款蓋印,全程目睹了大師的繪製過程,喜歡藝術的人見之,真是莫大的享受。


這段彩色影片1967年拍於張大千在加州蒙特利爾半島家中,清晰度非常高,據說遺失近四十年才尋回的,非常珍貴,對研究張大千的人來說,可以通過他作畫和落款簽名看出佷多名堂,至於普通的書畫愛好者,如此親睹大師作畫全程,也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中國畫家有許多是不喜歡給人看到自己如何作畫的,不喜歡被人看見作畫的理由有許多,或是不想有人在旁分心,或是不想人見到自己作畫的一些技法,我認識一個畫家最不喜歡外國人看他畫中國水墨畫,理由是三兩筆畫出一棵白菜,怕外國人見了會覺得實在沒花什麼工夫,便會嫌那畫賣得貴了。


反正,不想被人看到的理由很多,或為怪癖,或為商機,不一而足。以前我不知道這些,有一次想學些畫中國畫的技法,便打電話給一位畫家朋友,不料他在電話裏支支吾吾,便知道對方的不願意,由此作罷。


因此,現在看到一段那麼完整的張大千作畫視頻,每一筆都落的那麼清晰利索,技法一覽無遺,真是欣賞享受之外,也得益匪淺,這是張大千呀!



HH

�果日�- 元祖法式牛扒屋落�香港 不能�的魔法秘�

蘋果日報- 元祖法式牛扒屋落戶香港 不能說的魔法秘醬


元祖法式牛扒屋落戶香港 不能說的魔法秘醬

這跟天氣、季節、時間都沒任何關係。白天來也好,晚上來也罷,沒有一個人需要花上心神在餐牌上挑選,因為這裏根本沒有餐牌。男的女的老的嫩的,吃的都是一模一樣,那就是一個伴上薯條的法式牛扒餐。但這掛上法式二字的牛扒餐,卻仿若被施了魔法一樣,別說最沒耐性的巴黎人,就連倫敦、紐約、甚至杜拜,這不設訂位不提供餐牌的餐廳,門外永遠是一條長長的人龍。聽說,令大家着迷的,也就是這魔法的靈魂所在——扒上那似綠色又像啡黃的醬汁,越過了半個世紀,那醬汁到底放了些甚麼,仍是不解之謎。這些年來,抄襲其獨沽一味方式的餐廳多不勝數,連出名花心的香港人都甘願去等,所以當元祖級的法式牛扒屋正式落戶香港,還有不去朝聖的理由嗎?

記者:李莉、謝翠玲

攝影:黃子偉、潘志恆

牛扒配招牌秘製醬汁及香脆薯條
午市$288(連沙律甜品)


晚市$288(連沙律,甜品另計)



■選好喜歡的牛扒熟度,侍應會在墊枱紙一角寫下記號,確保不會出錯;AP即半生熟。

神秘醬汁西冷牛扒配手切薯條
傳說中的magic sauce是這牛扒的靈魂。有關這秘製醬汁的材料,第三代傳人堅持無可奉告。世界不少報紙雜誌,甚至廚師都曾對這魔法似的醬汁作出深入調查,到底當中有甚麼也眾說紛紜。巴黎報章《Le Monde》曾報道指醬汁由雞肝及百里香等做成;也有人刻意反覆嘗試後指出龍蒿(Tarragon)是其秘密。那到底是甚麼?用自己的味覺去猜猜吧。


只用西冷牛扒也是其半世紀以來的傳統。法國總店用的是歐洲飼養的牛,來到香港換上美國USDA西冷扒,堅持只選用天然放牧、吃青草的牛隻,而且只挑選24個月以上大的,為的是其較濃厚的牛肉味;西冷牛扒重約6.3-6.5安士,午晚市重量一樣。薯條則每日新鮮手切,幼身薯條炸得脆脆香香,連秘汁吃更是惹味。


非一般清甜沙律
看似普通不過的沙律,但羅馬生菜非常新鮮清甜,重點是來自法國佩里格地區(Perigord)出產的合桃,合桃咬下脆卜卜外,還有淡淡的香甜,而用上第戎(Dijon)芥末做的沙律醬汁更是絕配。


原味脆皮麵包
法國麵包每天新鮮製造,做法以至材料全部跟足總店,皮脆到不得了,但中間卻又鬆軟無比。你不會找到牛油的蹤影,只因餐廳希望客人吃到麵包最原本的味道。


自家釀製紅酒
Saurs家族本來就是在法國西南部Cotes du Tarn開酒莊的。家族經營的酒莊Chateau de Saurs,擁有逾120公頃的葡萄園,每年生產250,000支紅酒、Rosé等。餐廳的house wine當然是自家釀製的,三款紅酒都非常易入口,其中La Constance Chateau de Saurs Gaillac 2012入口果香滿瀉,跟牛扒確實是天作之合。


■Reserve Eliezer Chateau de Saurs Gaillac 2011 每支$458


■La Constance Chateau de Saurs Gaillac 2012 每支$348

一切都因Paul Gineste de Saurs而起。那是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法國,於法國西南部經營酒莊的Paul喜歡旅遊更愛通處吃,因為酒莊生意越來越難做,靈機一觸想到了一個香料牛油醬汁的做法,並用此醬汁配牛扒,還大膽地開設了只賣一款牛扒餐的Le Relais de Venice(the Venice Inn)。在這之前,沒有人相信他會成功,但他卻一心一意堅持己見,結果因多個突破話題,包括獨沽賣薯條牛扒、首間餐廳用女人做侍應、以及開足星期一至星期日,最後意外地獲得空前成功。


五十多年來,Le Relais de Venice由他的大女兒Helene Godillot所擁有,並繼承了巴黎的原舖經營,也即是位於Porte Maillot的元祖餐廳。其兒子Henri Gineste de Saurs及另一個女兒Marie-Paulette Burrus卻沿用相同的秘製醬汁及經營模式,分別開設了L'Entrecôte及le "Relais de l'Entrecôte"。至今三間不同名字的牛扒屋都傳到了第三代手中,但一直不變的,就是Paul當年自創的秘方牛扒醬汁配手切薯條,還有黑白制服的女侍應。


■第三代傳人Paul Burrus(中)為確保香港店提供一式一樣的服務,特意從總店調配人手來港,順道訓練香港侍應。


■銀碟有良好保溫作用,就算一直用蠟燭坐熱,卻因為傳熱慢,不會令牛扒變得更熟。


■牛扒用純銀碟盛載,再由侍應即場分兩次上碟,令客人由頭到尾都是以最佳溫度品嚐。

一味牛扒屋 首闖亞洲
le "Relais de l'Entrecôte"是首次進駐亞洲,選擇落戶香港,除了看中背後的大巿場外,更重要是相信一味餐廳就是大有作為。第三代掌門人Paul Burrus強調他祖父的獨特理念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相信一心一意做好一道菜,比五花八門卻沒有一道菜式令人印象深刻,更深入民心。他希望香港人想起吃牛扒,腦海第一時間想到他們。香港分店由裝潢到侍應製服都跟巴黎總店完全一樣,為保證有巴黎店相同的體驗,他們特意調動四個法國總店的人手到香港,務求大家一踏入紅彤彤色調的餐廳以後,一句Bonjour,就有令人完全置身巴黎的氛圍。


■所有甜品都找來著名甜品店Lenotre合作,根據祖父食譜而特別製造。


■餐廳唯一有得揀的是甜品,巴黎總店每天有逾20種;香港店暫得15種。

永遠排長龍的總店
在巴黎Rue Saint-Benoit的總店永遠大排長龍,除了牛扒餐外,店內的氣氛也是主要成功因素。le "Relais de l'Entrecôte"的牆壁都掛滿了20世紀初的廣告畫作,例如Amer Picon、Wincarnis等,這是巴黎人認為很hip很潮的東西。加上五十多年堅持不設訂座,所以排上半小時是很常見的。



■每碟牛扒都由穿上黑白圍裙的女侍應分好才上碟。

le "Relais de l'Entrecôte"
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22號Garden East

秘方+回憶 復刻牛扒醬汁味道
都說一切都因Paul Gineste de Saurs。L'Entrecôte De Paris亦是獨沽一味的法式牛扒屋。兩位法國土生土長的老闆Matthieu Lemoine和Benjamin Petit對童年中最美味的牛扒屋念念不忘,來香港開牛扒屋時,便決定把回憶中的美味復刻。餐廳的醬汁開宗名義以Paul Gineste de Saurs的配方作藍本。大廚兼老闆之一的Benjamin自親戚得來醬汁秘方,天天關門秘密製作,材料和做法完全保密,只知有用上新鮮本地和法國材料製作,高度神秘。先上桌的是清爽合桃青菜沙律,接着登場的就是分開上的即炸薯條和煎牛扒。牛扒一律是澳洲西冷扒,午餐160克,晚餐220克,牛扒上桌時跟足老式牛扒屋的傳統,先上2/3塊的份量,餘下收起保溫,確保牛扒從頭到尾都在最佳溫度品嚐,建議選半生熟程度,跟醬汁最夾。

午餐$180、晚餐$268(連合桃沙律、煎牛扒和薯條)


微酸醬汁 Trimmed Entrecote Steak 
■招牌牛扒餐主菜有自家製薯條和牛扒,碟底的秘製醬汁是靈魂。濃郁複雜的香草牛油有隱隱的微酸味道,配上腍滑不帶肥的澳洲西冷扒剛剛好。


牛扒以外 Heart of Grilled Salmon with Tagllollni 
■徇眾要求下推出的三文魚扒餐,是牛扒餐以外的唯一選擇。


自家甜品 Paris Brest 
■自家製經典法國甜品Paris Brest車輪泡芙,榛子忌廉幼滑冰涼。單點$68


■店內環境簡潔優雅,用餐氣氛輕鬆。


■兩位法國老闆Matthieu(左)和Benjamin(右)自小相識,情如手足,在巴黎各自從事餐飲業多年。

L'Entrecôte De Paris
中環雲咸街46-48號3樓

熟度之選擇
沒有餐牌,頭痛的是選牛扒的熟度。記着別說甚麼六成定七成,老外沒這回事。在法國的le "Relais de l'Entrecôte",一般有四種熟度:Blue(BL),即比rare更rare的;Saignant(SgT),即rare;Au Point(APT),是medium半生熟;Bien Cutt(BC),即well done全熟的意思;來到香港原本暫時抽起了Blue,但見香港人很多叫medium rare,於是也特意加了這熟度(-AP/+SA)。


而L'Entrecôte De Paris則跟足香港人口味,提供六種選擇:Blue rare、Rare、Medium Rare、Medium、Medium Well及Well Done,


Blue rare 
幾乎全生


Rare 
核心溫度約48.9℃


Medium Rare 
核心溫度約52.2℃


Medium 
核心溫度約57.2℃


Medium Well 
核心溫度約62.8℃


Well Done 
核心溫度約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