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3日星期二

蘋果日報- 【重修舊好】舊耳機組裝重新 耳筒醫生分享保養小貼士

蘋果日報- 【重修舊好】舊耳機組裝重新 耳筒醫生分享保養小貼士

【重修舊好】舊耳機組裝重新 耳筒醫生分享保養小貼士


Hercules每次都會為耳筒望、聞、問、切,觀察、摸摸軟膠的老化度、問客戶平時的使用習慣,才開始修理,被客戶笑他像在把脈的耳筒中醫。


爸爸帶小朋友為耳筒求診,要教他惜物,變了「生命教育」。


有些耳筒的線特別幼細,他多花時間都會慢慢焊上。


繞耳筒線,以三根手指的弧度對耳筒線傷害最低。

耳筒醫生Hercules(張漢華),摸住攝影師對硬晒膠,露晒線出來的耳筒線望聞問切,表情鬆容:「又係呢個問題,20分鐘整得好!」06年的他在環保機構工作,愛聽音樂的他,工餘時就幫人修耳筒。漸漸變成每周兩次,到地鐵站交收二、三十個大小耳筒回家維修,「多數十五至二十分鐘修好一對。」修到凌晨一兩點。賺到的錢,補貼買唱片。後來地鐵規定不準再在站在「做生意」,他還被抓了一次被訓五千蚊。唔對路,2012年索性辭工開自己的工作室,全職修耳筒。

找他修的耳筒不一定很貴,主要只是坊間小店賣五、六百元至一千元以下的,還有許多「跟機附送」,唔值錢但又買唔返的塞耳式耳筒。好多人客人上到來都說,早知有得整,就唔駛買咁多個耳筒啦!是的,日日跟身的耳筒看是消耗品,用久了還是有感情,丟得多也會內疚。而近八成耳筒都死在插頭位:「因為細細部手機放牛仔褲褲袋,一坐下,條線頂住條腰,壓到,摺起,大概兩、三個月就會壞了。」他枱面就有三枝一公升及兩公升膠樽,塞滿了各種品牌的插頭殘肢,「這跟耳筒平貴沒關係,是使用習慣的問題。」還有繞線,坊間那些繞線膠,線卷那些,好多都太細了,內裏的金屬線好易變形,一樣減壽。

「有個外國客戶,曾拿著蘋果的跟機耳筒向他求救。那耳筒線已經斷開五、六截,而蘋果耳筒裏的線特別幼細, 要焊接頗具難度。但客人都堅持,不管價錢多貴都想維修,因為不想浪費。」又有留學生,帶著自己跟同學的幾個耳筒,暑假回港找他一口氣維修。他發現,歐洲人的惜物感特別濃。好多派來駐港的歐洲人,會帶著老家桌椅、電器來港,抵港後首要事務是點出各種維修店的地址,修理因搬運而受捐的家具,或者袋著備用。


咁大粒耳屎梗係塞住音色大細聲啦,但係以為冇乜嘢的耳油,一樣有影響。常備耳套同每周清潔,耳筒命長久。


大部份耳筒都是插頭出問題,有些客戶要Hercules展示他修過的耳筒品牌List,以示「我個耳筒係貴嘢,邊有咁易壞,你係咪識整?」耐何你用得唔好,平貴耳筒都殊途同歸。

耳筒望聞問切 變生命教育有小朋友發脾氣掟壞了耳筒,爸爸竟帶他上來做「生命教育」,讓孩子看著Herculses幫耳筒望聞問切,拆開燒焊又重裝:「告訴他他們不會買新耳筒,只會修好它。你要珍惜你現在有的東西,盡量用不要浪費,當他對兒子的教育。」朋友有對用了七年的耳筒,他接收後把耳筒拆件,發聲的部份放到新殼去,變成一對方便換線,用來測試的耳筒,現在已踏入第九年,音色仍靚好正常。其他零件移植到另兩對耳筒去,變成捐贈器官般拯救生命。他還會用二十至五十元,向客戶收購修不好,或換出來的耳筒零件,作為器官捐贈備用品,不過這些錢他會收起,每一個到個半月就自己加碼一倍,捐到動物權益權機構去。

一對普通塞耳式耳筒,竟可用足九年,他說:「其實不一定新的才是好,現在消費主義橫流,反而現在新的很多都講求外形設計、數據、廣告或綽頭,品質未必跟價錢相附。如果你以欣賞音樂的工具而言,根本不必這麼貴。」反而一些很久以前的,二、三十年歷史的耳筒,它們的聲音更接近音樂。說時他拿出1987年用一千元買的耳筒,保養得宜,30年後的今日仍身壯力健,一切,視乎珍惜。

耳筒保養小貼士有時耳筒突然大細聲,原來每星期做點小清潔同保養, 已可令耳筒長壽幾倍。如好多人不愛用耳膠,就算用,耳膠中間的洞會有耳油,甚至耳屎塞住耳管,令聲音邊大邊小,所以一來耳膠好重要,二來每星期用暖水,棉花棒清潔,已可解決一些問題。捲耳筒線時,把聽筒邊放掌心,然後

用三隻手指繞線。電線盡量不要重叠,一直往外繞。這個弧度對把電線的損耗減到最低。把聽筒放在圈的中心,收入盒子裏。要用時先拿回兩個聽筒,放出來就不會再打結了。

記者:陳慧敏

攝影:林栢鈞、陳健邦

上一則: 【重修舊好】維修咖啡室到港 最多人想修竟然係.......USB線!

下一則: 【大學生創業】屢敗屢戰要延遲畢業 終上軌道每月營業額達10萬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