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6日星期一

鼎泰豐傳奇 - 林夕 | 2017-03-06 | | 蘋果日報

鼎泰豐傳奇 - 林夕 | 2017-03-06 | | 蘋果日報

鼎泰豐傳奇 - 林夕

台灣的鼎泰豐不必打廣告,沒那麼多人排隊已經很好,所以此文不含廣告成份。
還沒開枝散葉以前,聽食家說,鼎泰豐一直不開分店,因為最適合做小籠包的豬肉,那個部位供應有限,若是別的,店東不妥協,堅持完美,所以只此一家。現在,鼎粉都知道了,這傳說只是傳說,又或者是因為情勢有變,可以爭取到更多的完美豬肉配額,也可以是做小不如做大,要做小籠包大大。
日本東京分店初開時,也聽過傳奇性的傳聞一則,說開店期一再延後,是因為師傅都從台灣過去,要訓練日本學徒到滿意為止,可這過程比原先估計漫長,不能達標,寧可不開,比講究精緻完美的日本人還講究。再後來,北京香港、台灣本土一間間的開,就更是個有型的傳奇。
風評極佳的老店,一旦有分號,一般食客就會開始有意見,要負評一下,才顯示懂吃,跟店東的講究,在同一水平上。開到似連鎖店模樣,更會翻臉,例子多到不方便枚舉。但鼎泰豐沒有,開在商場裏的分店,人龍照樣長長的,而且沒有像其他連鎖式食府,人多但失去了膜拜式的尊重。此乃鼎泰豐傳奇之三。吃過分店的人,都說沒本店好,不知是真是假,這說法太順理成章,不過本店外的人龍多操日本口音,看來東京那家是真的比不上,否則千里迢迢到來,時間矜貴,排隊不算是旅遊項目吧。
一位堅持非本店不吃的朋友,應該沒去過分店幾回,但本店那長龍不是等閒之輩可以等候的,台灣賣小籠包的太多,我跟他去別的名店,人家也是過半世紀大店,也主打小籠包,可是他把湯汁連皮不破,𠽌的一聲吞進口腔,才溜過舌頭,喉嚨就表態說,不行,皮不夠薄,餡的比例也不對,遠遠不如。有沒有那麼大分別啊?我怕排隊,正鼎泰豐的真小籠包沒吃過幾回,不能作準;這朋友呢,上一次光顧時,捷運也不知道開通了沒有,那麼湮遠的味覺回憶,有沒有那麼清晰啊?是不是名氣作祟啊?一向不相信口之於味有同嗜焉,這次我折服了。
鼎泰豐傳奇還有第四則,最近有個老人家,不排隊不領牌,直接擠進去,佔了個座位,不理店方勸說,不動如山,只一直嚷着:「我只要吃一籠小籠包。」這分明是絕佳的宣傳口號,擾攘良久,經網民報導,還鬧上報章。這新聞一出,簡直是真人示範,鼎泰豐還用得着打廣告嗎?若追蹤這老人,背後可能有個更傳奇的故事。



I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