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0日星期四

有求才有供 - 高慧然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有求才有供 - 高慧然 | 2017-07-20 | | 蘋果日報

有求才有供 - 高慧然

某報紙報道旺角一間賣街頭小食起家的連鎖店,年賺過千萬,食物全部來自中國工廠,因大批量生產,故此價格比巿面其他鋪頭低一截,報紙毫不客氣指它靠賣垃圾食物發達。
其實,這是食客的選擇,不求質素,只求賤價。巿場最公平,有甚麼樣的食客,就有甚麼樣的商家,有求,才有供。
香港街頭小食,給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骯髒,橙紅色的炸豬大腸、氣味不潔的牛雜,還有甚麼燒賣、魚蛋、腸仔、碗仔翅之類……從食物的賣相、味道,到進食的環境……統統令人不舒服。再加上賣小食的人,清一色是「譚仔阿姐」口音的大媽。不知道香港人把這些東西往口腔送的時候,如何說服自己相信這些真是如假包換的香港傳統小食。
所謂街頭小食,說到底是傳統食物,在街頭叫賣,贏得口碑後變成經典,成為民間食物。要賣街頭食物,除了食物的材料、製造、味道必須跟舊日一樣,要抄的,還有其中的人情味。香港是個政府帶頭消滅一個城巿共同記憶的地方,又何來傳統的街頭食物?有的,只是一群賺快錢的人為賺錢而編出的廉價的煽情口號。
賣那種所謂的食物可以年賺千萬,足見這個城巿的人的記憶有多麼粗糙,對食物的要求又多麼卑微……



Z8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