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6日星期日

邱吉爾錯了嗎? - 陶傑 | 2017-08-07 | | 蘋果日報

邱吉爾錯了嗎? - 陶傑 | 2017-08-07 | | 蘋果日報

邱吉爾錯了嗎? - 陶傑

「鄧寇克大行動」在英國再引起「鄧寇克之謎」的爭議,追問為何希特拉明明可以扼殲鄧寇克的四十萬英法聯軍,卻偏放了一馬?
答案很明顯,就是那一年邱吉爾剛上台,希特拉欲探虛實,希望英國能坐下來和談。不殲鄧寇克,即是希特拉向邱吉爾示好的訊號,正如川普做了總統,普京也希望與川普建立良好的個人關係。
然而邱吉爾沒有理會。在這個關頭,邱吉爾犯了判斷的錯誤:邱吉爾痛恨希特拉,甚於痛恨史太林,而不知道長遠而論,史太林不但一樣是暴君,而且蘇聯推行世界共產革命,要改變西方的生活方式。
希特拉雖然是納粹,也想建立殖民地,但納粹也認同市場資本主義的生活方式,希特拉痛恨史太林,卻不仇恨邱吉爾。這一點,英國軍事思想家傅勒,曾出版第二次世界大戰綜合研究,也一樣的觀點。
邱吉爾忘記了:史太林的死敵就是希特拉。蘇聯的共產集體主義的生活方式,比納粹德國的國家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對英國更有敵意。因此,如果「兩害相權取其輕」,押注哪一邊,對一個政治家是否偉大,是一大考驗。
「兩害相權」之下「取輕」的抉擇,並不容易,因為「兩害」皆害,選擇的人,易由喜惡和情感支配。他必須計算「兩害」之間,何者更為長遠的終害,何者為一時之間的暫惡;或何者是對人類文明基礎毀滅性的大害,何者不是。
春秋時代,晉國的智伯,欲攻滅趙國,與韓魏相約,滅趙之後三分其地。但當智伯統領三家之兵攻趙於晉陽,即將大勝,韓國的康子和魏國的桓子,面無喜色,反現憂容。智伯一個家臣看見了,斷定這兩個小國領袖將來必反。後來韓魏果然與趙暗約,反過來夾攻晉國,殺了智伯。
為何韓魏又與趙聯手呢?因為他們知道,趙亡之後必及於韓魏。對於韓魏,趙國比晉國更易相處。
當然,三家分晉,倒不如有一個強大的晉國制衡秦國,然而,對於韓趙魏的國際關係,趙武靈王學胡服騎射,晉的威脅更大。
鄧寇克之役,邱吉爾很幸運。歷史由勝利的一方寫,邱吉爾領導英國死戰,贏了希特拉,但贏不到史太林。最後,半個歐洲送給了史太林,加半世紀的冷戰。到了今日,有常識的人都知道:史太林比希特拉邪惡。希特拉屠猶二百萬,史太林的階級滅絕,本國殺了俄國人逾千萬,且不算其病毒外播遠東的另一億,即使中國人、韓國、越柬的亞裔人命價值低一級。



Z88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